昨天我的翻译社群里,某小伙伴抛出了一个“非常沉重”的问题,这位小伙伴还特别担心这个问题会不会因此成为群里聊天的“终结者”——
“大家有纠结过自由译员这条路是不是应该走下去之类的吗?我发现我总是生活在别处,天天不想做翻译,好像被逼的一样。”
说一下这位小伙伴的背景,资历方面是英国硕士(管理专业)+专八+雅思8分,之前在企业做翻译和对外沟通协调之类,翻译经验方面做过知网等兼职平台,还有一些(她口中的)不知名直客,虽然去联合国参加过会议做过口译,但依然对纯笔译抱着敬畏之心,因生娃+哺乳期+不忍心太早断奶去上班而“被迫转业”,现在有公司抛来全职offer,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1. 年轻的时候到处跑,觉得生活精彩,现在为了家庭要呆一个地方,总觉得忧心忡忡。
2.现在有一份贸易主管的邀约摆在面前,如果当下不接受offer,脱离市场几年后再回归,就融不进去了。
3.感觉现在翻译市场不是很规范,句子直白会被人说机翻,为了去机翻化有的人把句子弄得文绉绉。缺乏对行业的信心,市场乱象多,笔译价格低,译员有时候甚至不被当人看。
这个话题不仅没有成为终结者,反而打开了群里的话匣子,引出了大家热烈的讨论——
有的说可能因为年纪大了,感觉有份稳定的工作还是蛮好的,比如老师什么的;有的说在公司呆过一段时间,因为工作习惯和性格使然会在无意中制造尴尬,做回自由译者,感觉自在多了;
有的说做自由笔译会不会导致社交圈子越来越小;接着有的说现在很多社交都属于“无用社交”,少点也罢;有的说希望毕业之后去事业单位,有稳定工作,工作内容轻松,还有时间做翻译;接着有的说体制内额外做翻译估计不像想像中容易等等。
对于无用社交,对于考编考公,对于找一份轻松的全职工作再做点翻译等等points改日再谈,因为身边有人就是这种模式,确实会跟“理想模式”有一些偏差。今天的文主要从我自身经历和想法有针对性地谈一下小伙伴最纠结的三点。
第一点,女性在婚育之后,特别是在宝宝尚小(尤其是哺乳期),大脑会自然而然变成以宝宝为主的模式,这个已有科学研究证明,一边渴望“我像风一样自由”,一边又没法像之前那样如风般自由,这种矛盾心理状态很正常。
做自由笔译,在家既可以照顾宝宝的需求,又能继续保持“挣钱/专业能力”,对很多与英语沾个一星半点边的专业/职业来说,自由译员成为很多人“被迫转业”时的最佳resort也不奇怪。
小伙伴提到“现在为了家庭要呆一个地方,觉得忧心忡忡”,我觉得除非转换自己的思维模式,否则会陷入一种僵局,会对自己接下来做的一切产生不良投射,比如“我以前全职工作那么出色,现在就是为了家庭,才让我没法施展拳脚、绽放光芒。”
我这些天刚好听到一个概念,就是“强者思维”模式。弱者思维会觉得“就是因为这个那个干扰,所以我干不了了”,而强者思维之下,“哪怕外界有N+1种干扰,我也能找到办法干下去”。
所以与其想着“为了家庭所以无奈改变自己的职业生涯”,而不如去想“我生了孩子,我需要做出一些改变。哪怕我的职业模式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依然要走出一条让自己快乐的路”。
我自己在婚育之前,也是全国各个城市跑着玩,有时候一呆就是十来天,但是生孩子之后,大脑非常自然地切换成了希望多陪伴宝宝模式。但是我一直没有觉得我是为了家庭而呆在家里,而是非常积极主动地寻求一些与之前不一样的“生活精彩”之处,比如烘焙,比如缝纫,比如在业余时间投身对家居美学、收纳整理的追求,这些完全可以自成体系的活动,让居家时间变得很美很精彩。
第二点,如果现在不接受摆在面前的全职offer,几年之后可能会再也融不进市场。这个要看自己的定位,更喜欢自由笔译一点,还是更喜欢以前在企业呆的那种日子多一点。
自由笔译工作需要比较耐得住寂寞,这份工作少见与人的交谈,哪怕有“交谈”,也多是文字式的沟通。
各种会呀,应酬呀,出差呀,与自由笔译基本都不沾边,如果是热衷与人打交道,尤其是玩转职场各种人际关系的类型,那么不建议选择自由笔译,一天到晚码字的“寂寞”会吞噬你对这份工作的“喜欢”。
如果眼前的这份offer好到可以抵消对自由笔译的爱,那么应该听从自己的内心,去接受这份offer。而这个“好”,可以是月收入高,可以是加班少,可以是离家近,可以是出入各种光彩场合,别人没法决定,只有自己可以评判。
如果担心出去工作而无法哺乳,无法更多的陪伴宝宝,现在很多育儿观点都提倡高质量的陪伴,全身心投入陪伴一个小时,比低质量的陪伴几个小时都要有意义得多。
如果不希望断奶,可以考虑使用吸奶器将母乳吸出,冷藏在公司的冰箱,带回来给宝宝喝。当然这个理论上容易,操作起来却非常考验人,考验工作环境(比如公司有没有安排可以用吸奶器吸母乳的地方?)。
很多在休完产假之后就回去上班但又保持母乳的职场妈妈们,背后都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努力。更多的是有心无力,因为缺乏宝宝的吮吸,母乳很快就自然而然从多变少,从少变没。
在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下,没有让宝宝吃到更多母乳的这种愧疚会对职场妈妈产生心理上的折磨。我曾经遇到这个问题时曾求助国际母乳会的哺乳顾问,她们更偏向于支持妈妈本身的心理和身体健康,在适当的情况下放弃母乳喂养,与其自责,不如坦然接受。
我的一位朋友曾经因为甲状腺癌而需要住院手术,但即使如此,她依然没有断掉母乳,在“不建议用药期间哺乳”的药物代谢掉之后,依然继续哺乳自己的孩子。
如果认定自己需要给孩子哺乳,无论是选择上班时吸出母乳,保持持续泌乳也好,还是推迟每天到办公室的时间并且提前下班也好,去做能做到的努力,实在无法克服而放弃哺乳,倘然接受,告诉宝宝原因。他们更需要的是心情愉悦的妈妈,而不是因为无法哺乳自责并郁郁寡欢的妈妈。
之所以会犹豫该选择接受offer,还是该选择自由笔译呆在家中,都是源于对未来的不确定,而这种不确定,很大程度来源于最根本的经济因素。人生很多阶段,经常会无法各种因素兼而顾之。既想要自由笔译的相对自由,又想要全职工作的经济保障,这等美事还是少有。
若家庭经济能力脆弱,也不擅长强者思维,恐怕还是选择眼前offer的好。若本身擅长强者思维,家庭经济尚有余裕,可以给自己设定一段时间,走一走自由笔译的路。其实强者思维之下,无论选择自由笔译还是全职offer都可行,都能越走越宽。
而依照这位小伙伴的资历来看,能去联合国参加会议,能力绝对是优秀甚至闪耀的,估计是一时从职场强人切换到全职妈妈的角色,产生了很多不适应和心理上的落差,因为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脱离职场几个月确实会产生“天上只一日,地上已千年”的忧虑。
有忧虑是正常的,但不用忧虑过度。有水平有底子,再加上有方法有执行力,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被市场抛弃,不管是翻译市场也好,还是其他职业也好。
第三点,翻译市场的乱象,不应该成为自己是否选择这一行的决定因素,每一行都有不尽人如意之处,只需做好自己能力范围所及之事即可。担心翻译单价低,担心审校乱改动,担心为了译文不被扣上机翻的帽子而掐出一些文绉绉的文字,担心整个行业的前景而犹豫要不要踏入这一行的门,老实说,这些都属于杞人忧天。
如果水平到位,那么就拿出该有的执行力,去投简历,去做试译;如果水平不到位,那么就去考证,一边提升自己的笔译水平,一边开发客户。如果担心笔译收入不够,那么就努力提升单价+堆量,甚至还可以像我之前一些天公号文里说的,拿出七十二般变化,去买基金买理财,去做自媒体,去写公众号,去拍视频,去CCTALK讲课,去创立付费社群,去开展翻译培训,这些都是能创收的路子。笔译收入的高或者低,都是由自己的努力与执行力决定的。强者思维之下,办法永远比困难多。
爱自己做的事情,做自己爱的事情,就看自己怎么想。而思维模式的强弱,能决定自己能否跳出围城困扰,安心享受自己所选之路的风景,甚至打造更美的风景。
原文始发于(无微不至的翻译星球):对自由笔译的选择就像围城,该何去何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