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子一定要看的美国电影

ads



今年,最新版的《小妇人》获得了奥斯卡奖提名。因为疫情没能如期在国内上映,有机会还是非常值得一看,尤其是家有女儿的朋友们,这几乎是全世界女孩的“成长必读、必看经典”。

这部电影原著是19世纪最著名的美国文学作品之一。它描写了一家四个女孩的成长经历,启发了一代又一代女孩去审视人生、发现自我、探索生命之路。


这个百多年前的故事,已经是第五次被搬上银幕了。说明虽然时代在变,但女孩成长与追求问题,本质上似乎没有怎么变。


一代代女孩的迷茫和挣扎,大多围绕这三样展开:爱情、金钱和自我实现。


中国人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女孩或女性问题,某种程度上也是一样,什么都要、什么都有的可能性是比较低的,如果必须选择,你会更在乎哪一样?


这是电影中三个女孩的选择与收获 ...



故事中的四个女孩,除了生病夭折的老三贝思 Beth,长大成人的三姐妹中:

老大梅格 Meg 选择了与自己的意中人、清贫的家庭教师建立家庭,甘愿放下演员梦想,她得到了爱情


老二乔 Jo 拒绝青梅竹马的求婚,坚持追寻作家梦,她完成了自我实现,在追梦路上,幸运地遇到了一位灵魂伴侣哲学教授,也收获到了爱情

小妹艾米 Amy 没有实现画家梦想,但与邻家少爷劳瑞终成眷属,同时得到了爱情和金钱。

她们三个,谁的人生值得羡慕,值得效仿?

今天,和大家分享这部电影的一篇不错的影评。有机会,和女儿看起来!

另外,不要忘了参与文末投票如果让你选择,爱情、金钱、自我实现,三样只能优选一样,你会怎么选?



“我要用自己的头脑做武器,
在这艰难的世间开创出一条路来。”

春节至今,多部原定上映的奥斯卡影片依然无法在国内如期与观众见面。


其中就包括从开拍就被期待了好久的新版《小妇人》,让许多国内的观众遗憾不已。


这个改编自150年前同名美国小说的故事,其实已经被翻拍过不少次,故事内容不管怎么拍也都是那一个:


美国南北战争时期,马奇家里性格各异、人生理想各不相同的四姐妹,是怎么长成大人的。


但谁让这次新版本有个超豪华的“神仙阵容”呢——


扮演大女儿的,是中国观众非常熟悉的“赫敏”艾玛·沃特森


二女儿,是三次提名奥斯卡最佳女主、“最会演戏的90后女孩”西尔莎·罗南



还有男主“甜茶”蒂莫西·柴勒梅德,影后梅里尔·斯特里普……


可以说是星光熠熠。


片中梅姨扮演的姑妈的名场面


不过,很多人期待再次看到它,也与明星无关。


只是因为它是《小妇人》——一个在全球火了150年,影响了无数代女孩子成长的经典IP。


1

“全球女孩指定读物”


每个小时候看过《小妇人》这本书的中国读者应该都记得,曾经有一批针对青少年的外国文学读物,集中地在学校和同学间十分流行。


比如《绿山墙的安妮》《小公主》《爱的教育》《汤姆叔叔的小屋》……这类书基本都是同一个出版社一套一套地出,也明显具有“寓教于乐”的目的:


告诉小孩子,做一个善良美好、独立自尊的人有多么重要。


《小妇人》可能是这些书里,对一代中国女孩影响最大也最持久的一本了。只要曾经为它着迷过,长大后都难以忘记当时受过的影响。


原著小说的豆瓣短评,大部分都是回忆童年


国外国内,《小妇人》的确称得上一个生命力长久的知名IP,问世150年间都不断影响着全世界的“小妇人”们。


它不仅只是一本书,还曾被改编成无数个版本的影视作品——


从最早的默片、广播剧,到后来的舞台剧、电影、电视剧,就连在遥远的东亚,还诞生过日本动画版本(下图左),和1975年的TVB本土化版本(下图右)



后来,它还成为当代流行文化中成为一个不用多加解释的梗或者典故。


《老友记》里,瑞秋最爱的书就是《小妇人》;


乔伊跟她交换读书时,看到后面三妹的命运都不忍读下去,伤心地把书塞进了冰箱。


不愿意接受后续情节的我本人


这两年很火的意大利小说《我的天才女友》,其中一个重要情节就是两个主人公在贫穷的童年把《小妇人》都翻烂了,对书里的情节倒背如流。


因为《小妇人》作者奥尔科特本人在19世纪的经历——写作致富,终身未婚不依附他人——对这两个想要摆脱苦难的女孩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激励。



这种持续至今的“套娃”现象或许足以说明,读过《小妇人》的女孩,或多或少都会因为它而受到某种激励或启发,难以忘怀。


可能距离小时候看书已经过去很多年,但一提起来,还是能迅速回想起来四姐妹各异的性格:


大女儿梅格温柔,二女儿乔刚强,三女儿贝思懂事,小女儿艾米骄傲,还有个在丈夫离家投入战争时、依旧能将四个女儿教育好的母亲形象。


这虽然一本教化意义很重的书,书里却没有人是完美的道德标杆。


她们姐妹之间有打架的时候:因为闹矛盾,妹妹烧了姐姐辛辛苦苦写的书稿,姐姐赌气结果害妹妹冬天掉进冰湖里;


她们也是再普通不过的女孩,也会因为家里穷,因为羡慕上流社会的舞会而不禁爱慕虚荣起来。



所以《小妇人》不是什么艰涩的名著,也不是纯粹用来哄小孩的童话故事。


就像它的名字——不是女孩,也不是女人,而是“小妇人”(Little Women),决定了它的影响力。


这样的人物和故事,很容易在女孩形成价值观的青少年时期发挥作用,影响女孩怎么认识自己,怎么对待自己的亲情、友情和爱情。


2

“百年来未解枷锁”

如果说《小妇人》的四姐妹中有一个最知名的主角,那一定是二女儿乔无疑。


那些真实受到过《小妇人》影响的杰出女性,在谈起这本书时提到最多次的名字也是乔。


作家波伏娃、苏珊·桑塔格、J·K·罗琳都曾说过,书中那个与众不同、热爱文学的乔,在她们的童年中是榜样,是自己想要模仿和成为的样子。



就连原著问世100多年后看到这本书的中国小女孩们,或许最喜欢的角色不是乔,但印象最深刻的也八成是她。


不难理解乔这样一个虚拟人物,为什么能在一部全是女性角色的作品里脱颖而出。


因为在19世纪的时间背景中,乔这样的女孩是前卫、勇敢甚至格格不入的。


性格大大咧咧甚至火爆冲动,讨厌淑女的繁文缛节,对爱情有非常大胆和独立的设想,还想做一个大名鼎鼎的作家(在当时就像天方夜谭)


一个著名情节:乔为了爸爸的病救急,把女孩最宝贵的长发卖了换钱,即使自己躲起来偷偷哭也没有后悔。


但有趣的是,直到在2020年的今天,你会发现乔这样敢作敢当、敢爱敢恨的女孩依然有着要挣脱的枷锁。


很明显,新版电影《小妇人》的女性主义视角更强,着重强调了乔在“做自己”这件事上遇到的阻碍和孤独。


在乔的时代里,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女人一生的关键就是要嫁得好,即便是她脾气古怪、终身未婚的姑姑也这样劝她。


乔像个异类一样追求自己的写作事业,但就连拿着自己的书稿去出版社时,编辑都要跟她强调:


一定要让书中的女主角在故事结尾时结婚了。



于是乔还和编辑发生了一番尖锐的争论。


这时的乔不过只是十几岁的少女,却已经看穿了当时婚姻中女性因为不工作、经济不独立而必须要依附男性的事实。


因此她不同意为了钱“出卖”自己笔下人物的婚姻,就像她不同意为了任何利益而出卖自己的独立。



就连在爱情上,乔也没有(或者说作者没有)顺了读者的意和青梅竹马的男主角劳里在一起。


因为她有自己的想法,当下被追求、被告白的乔就是无法勉强自己和这个男孩恋爱、结婚,她不想放弃为自己做主的自由。



这些外部的挤压和自我的挣扎,凝结成了整部电影乔里最动人的一段独白——


身为女性,我什么都有,但为什么总被说“你只要去爱就够了”?为什么不接受这些的女孩会这么孤独?




谁又能说,这种孤独和决绝只属于电影中的乔呢?在2020年的今天,或许它依然能获得很多回响。


3

世上没有完美的女孩,
只有敢认识自己的自己

不过,《小妇人》的可贵之处在于它不是乔一个人的独角戏。


恰恰相反,读者越长大越能从中读出,并不是只有乔这样的女孩是值得成为的女孩,并不是只有一种样子是女孩值得成为的样子


这个家里的三女儿贝思,是和乔截然不同的女孩——


她安静温柔,懂事会持家,从来都只会默默地为家人朋友奉献爱意,以他人的福祉为自己的幸福。


但作者从来没有流露过贝思这样的“软妹”比谁低人一等的态度,因为任谁都明白,善解人意和懂得如何去爱也是无比珍贵的品质。



在新版电影里,对另外两个女儿婚姻问题的处理,其实也体现出女性独立和觉醒之复杂。


与不想结婚的乔不一样,大姐梅格和小妹艾米,都是倾向于选择婚姻的。


艾玛·沃特森饰演的大姐遇到爱人想要结婚时,乔舍不得,认为喜爱演戏的姐姐不该被婚姻和家庭拖累。


但大姐同样对自己想要什么有清醒的认知:她想要和爱人结合成家庭,想要和他一起工作和奋斗。


这也是一种梦想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不应该被哪种更“正确”的价值观绑架。



四姐妹中的小妹一向最不讨读者喜欢,因为她是个有点被惯坏了、恃才傲物又很现实的女孩。


2019年的电影,为她的现实赋予了一层更深刻的意义。


小妹和乔一样清醒地明白,19世纪的婚姻对女性来说就是一个“经济问题”,深知女性为什么在当时的婚姻中处于弱势地位。


因此她认为在这种环境下将爱情和婚姻理想化,未免是对女性的处境太过天真。




但她依然要选择婚姻,而且要选择和有钱豪门的婚姻。


因为她自知自己的绘画才能并不能让她在那个时代养活自己,环境也并没有给女人更多的机会,所以她认为婚姻必须要在物质上丰富到一定程度,对她来说才是值得的。


看似是“为钱结婚”,背后的思维却完全不是现代人瞧不起的单纯的依附,而是一种看穿现实处境后不得不采取的精明。


因为这些,观众的确可以说,2019年的《小妇人》在当代的价值观推动下新夹带了一些“私货”,让人去探讨当下流行的性别议题。


但不管怎样,150年来它让人觉得它不止于儿童文学的本质却没有改变:


无论是谁,我们在长大的过程中能做到敢于直面客观的困境和主观的迷惘,好好地认识自己、做出选择吗?



所以不论之前有没有看过原著,不论从哪个女孩的视角去看,看这部新电影可能都会有被戳中的地方。


尽管这样的成长故事并不新鲜,可是仔细一想,它在一代代中国女孩最不明白该如何认识自己和他人的童年里,好像也并不多见。


曾在多年前被这样一部作品启蒙过的女孩,是幸运的;但有些东西,何时启发我们去认识自己都不算晚。


在越长大越迷茫的时候,无论性别与年龄,我们能依靠的就像作者本人所说——“我要用自己的头脑做武器,在这艰难的世间开创出一条路来。”


那些读懂了这个故事的人,都应该在阳光下向着自己想要的方向,自由地奔跑。



最后,投票时间。假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爱情、金钱、自我实现,三样只能选一样,你会怎么选?(你已经在自己的人生里选过了,就当“虚拟”一下,为自己的女儿选一回吧~)



内容已获Vista看天下(ID:vistaweek)独家授权,禁止二次转载。
原标题:中国女孩们看不到这片儿,太可惜了
相关阅读:
  • 传奇!这位85岁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的成长故事值得和孩子分享~
  • Be Bold for Change:从女儿到母亲,女性的真正出路在于自我成长…
  • Who Was 系列女性先锋人物传记:自主选择、自我成就,女孩子成长必读!

最后编辑于:2023/8/3 拔丝英语网

admin-avatar

英语作文代写、国外视频下载

高质量学习资料分享

admin@buzzrecip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