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人在网上提出了对北大、清华的质疑,这次的角度有点清奇:
这个问题提得许多人一愣:平时没觉得“Peking”和“Tsinghua”有啥不妥,但一提出来,又感觉好像确实有哪里不对……
对比武汉大学 Wuhan University、复旦大学 Fudan University、南开大学 Nankai University 等,北大和清华的英文名很明显不符合汉语拼音的发音规则,这是怎么回事?而且应该早有人发现了,却为什么又不改呢?
带着这个疑问,我们研究了中国数百个大学的英文名,意外地发现:中国大学起英文名,路子都太野了!
这些野路子里面,最突出的一类就是北大、清华这样的:不按现在的拼音规则发音。
代表:
清华大学 Tsinghua University
北京大学 Peking University
苏州大学 Soochow University
中山大学 Sun Yat-Sen University
河海大学 Hohai University
长江大学 Yangtze University
这里面,最著名(受迫害最严重)的要数双鸭山大学……哦!不对,是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是以孙中山先生的名号命名的,Sun Yat-Sen 是孙逸仙的粤语拼音。
如果按照现在的汉语拼音规则念的话,Sun Yat-Sen 很容易就被念成“双鸭山”。这也是后来几乎所有中山大学的同学都会自嘲自己来自双鸭山的原因。
中山大学的特殊之处在于校名使用的是粤语拼音,而其他英文校名不按汉语拼音发音的大学,主要使用的都是邮政拼音。
比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苏州大学等,用的都是邮政拼音。
邮政拼音的起源是英国人威妥玛(Thomas Wade)发明的韦氏拼音。威妥玛曾任英国驻华公使,后来1888年回国在剑桥大学讲授汉语,为了便于英国学生发音,他用罗马字母给汉字注音,于是创立了韦氏拼音。
1906年,在上海举行的帝国邮电联席会议通过了以韦氏拼音为基础的邮政拼音,修正了一些拼写,去掉了韦氏拼音的送气符号'。
在1958年中国公布汉语拼音方案之前,国内和国际上流行的都是韦氏拼音和邮政拼音。
比如,河海大学 Hohai University,一些来自中西部地区的同学大概会觉得听上去像他们那里的方言,“嚯嗨”,怎么还有种特殊的土味儿?
其实 Hohai 也来源于韦氏拼音。在韦氏拼音中,He 被拼作 Ho。
南京大学本来也属于这一类,南京大学的前身金陵大学叫 University of Nanking,但是后来成立南京大学,就改成了 Nanjing University。
使用韦氏拼音、邮政拼音或者粤语拼音的学校,大都有非常悠久的建校历史。试想,要将1958年之前的校名沿用至今,除了名气要足够大,不必因为汉语拼音的诞生而改名,还需要扛得住半个世纪以来国内高校的合并与拆分。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
代表:
中国人民大学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上海交通大学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西安交通大学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北京交通大学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华东交通大学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西南交通大学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
我们不知道为啥上海交大的交通是“Jiao Tong”,而其他交通大学的交通是“Jiaotong”,这个细微差别虽然费解,但好歹不重要。关键是为什么交通不翻译成“Transportation”,而是直接音译成“Jiao Tong”?
一些交大的同学解释,交通来源于《易经》“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这个表述,也是上海交大原校长张杰在2012年作出的“官方解释”。与平时我们理解的交通运输的“交通”不一样,出自《易经》的“交通”更加广义、大气,后者则相对狭义一些。
不过这个说法虽然好听,但跟校名的真实渊源可能并不吻合。
国内众多交通大学的前身是1921年成立的归属中华民国交通部的交通大学,彼时交通大学的英文名就叫 Chiao Tung University(邮政拼音)。因此,交通大学的交通其实来源于曾经的主管部门中华民国交通部。
至于为什么使用音译而不是意译,主流的说法是,从一开始民国成立交通大学的目标,就是要把它建设成为一个不仅限于交通学科的综合型大学。
但无论如何,交通大学“交通”的含义都并不仅是英文 Transportation 所能涵盖的,音译成 Jiao Tong,确实扩大了内涵,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会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实惠。
何况还能结合《易经》,更有文化了有没有?
另外提一下中国人民大学。其实一开始人民大学叫 People's University of China,后来才改成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据说是因为人们对 People 这个词理解的方差太大:有人认为 People 带有政治色彩,含义过于宏大;有人则认为 People 在国外有类似社区大学的含义,听起来很low。
改成 Renmin 后,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另外有一类学校,把学科和特色进行了意译,但仍然让人费解。
代表:
北京师范大学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华东师范大学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华中师范大学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东北师范大学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陕西师范大学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
师范大学 = Normal University?明明读了一个985/211,说出去却变成读了一个“正常”大学。谁读的还不是正常大学了?
根据考证,Normal 这个词源于法语“normale”,意思是“规范的”。1794年建立的巴黎高等师范学校(É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de Paris)首先在校名中使用了这个词。随后,明治维新时期,日本也开始在师范学校中用这个词。
1923年,民国的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升级为大学,改名北京师范大学,参考众多学者的意见,把英文名定为 Peking Normal University。北京师范大学也成为世界上第一所用 Normal University 命名的师范类大学。
等一下,我先吐个槽啊,明明是英文名,为什么要用一个法语词?
事实上,因为词源是法语,实际运用中 Normal University 也造成了一些英语国家的朋友在理解上出现困难。英语国家虽然以前也用 Normal 来定义师范学校,但时至今日,早就不这么用了。
维基百科的词条“Normal School”上面写道:Normal School,指的是通过讲授教学方法和相关课程来培养老师的一种院校。大多数这样的学校仍然存在,但都改称“teacher-training colleges”或“teachers' colleges”了。
比如现在的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就叫“Teachers College,Columbia University”。
维基百科还提到,保留 Normal 称谓的主要是一些亚洲的大学:“Some of these universities, particularly in Asia, retain the word "Normal" in their name to recognize their historical purpose. ”
对我们的师范大学来说,应该与时俱进,还是不忘初心,大家见仁见智吧!
通常情况下,无论是音译还是意译,大多学校的出发点都是如何既体现学校的深厚底蕴,同时又兼顾在国际社会上使用的便利性。
但有一些学校的英文名很有意思,为了便利性几乎是不择手段,直接把中文简称作为英文名。
代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Beihang University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Xidian University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原本的名字是: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可能不少同学看到这个名字就知道为啥要改了……
且不说好多非航空航天专业的同学,压根就不认识 Aeronautics 和 Astronautics,容易写错,而且这两个词长得也太像了,导致经常有人把它们写反。
而且据一些北航的留学生说,原来的校名容易造成国外的误解,比如介绍自己的时候,说完“Beijing University of……”就容易被误解成是北大某个院系。同时,Aeronautics 和 Astronautics 容易被认为学校可能涉及军事机密,也不利于北航与国外院校交流发展。
于是,一气之下,Beihang University 就诞生了……
相比北航,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校名来历相对简单一些。对,就是因为“简单一些”。
许多说法显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可能是有了电子科技大学(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的前车之鉴,考虑到如果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进行意译,取出来的名字太长了,不利于在国际上打响名号,就直接把简称当校名算了。
何况 Xidian 还谐音“西点军校”,更有一种威武和霸气了。
综上,中国大学英文名不按套路出牌的“五绝”大致也可以总结出来了:东财西电、南华北航、中南大。是不是有种要统一武林的感觉?
中国大学英文名的乱象,还有很多很多,每一个大学英文名的前世今生都能说上大半天:用词不统一、语法混乱、不按套路出牌……
这些乱象,其实大部分都是各大高校的“历史遗留问题”。这也反映了在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社会飞速进步中,中国高等教育野蛮生长的过程。
吐槽归吐槽,从乱七八糟的中国大学英文名背后,我们看到中国大学自身的变化与革新,以及与国际社会积极交流、沟通的决心和历程,足以令我们深思。
为了让大家更深刻地体会中国大学英文名的博大精深,我们在最后设计了一些题目。一共10题,全部为单选题,预计能答对5道题的不超过10%。请各位高材生们量力而行!
1. 下面哪个是清华大学?
2. 已知暨南大学和济南大学发音一致,请问下面哪个是暨南大学?
3. 已知电子科技大学在四川成都,请问下面哪个是电子科技大学?
4. 下面哪个是香港中文大学?
5. 已知中国石油大学叫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请问西安石油大学叫?
Xi'an Shiyou University
6. 已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英文名是 Beihang University,那么英文简称是?
BEU
7. 已知“大学”一般翻译为 University,“学院”一般翻译为 Institute(比如MIT)或 Academy,下面哪个学校英文名是错的?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China Youth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tudies
8. 陕西师范大学的英文名是哪一个?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9. 下面哪个国字号大学地理位置最靠北?
中国地质大学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10. 下面哪个大学如今真实存在?
福建大学 Fujian University
怎么样?是不是很烧脑?
欢迎把答对的题数在留言中分享。如果对题目有什么看法,也欢迎在留言中指出!
via 蔡雷英语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