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知识点综合(简单写下参考书目,串联学。)
1.叶蜚声 徐通锵《语言学纲要》(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主要为主】
2.邵敬敏 《现代汉语通论》(第三版)上册,上海教育出版社。
3.黄伯荣 廖旭东《现代汉语》(增订六版)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
4.邢福义 汪国胜 《现代汉语》(第二版),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一节 语法和语法单位
1.语法
(黄廖版现代汉语)语法是语言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之一,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语法是语言的组合法则,专指组成词、短语、句子等有意义的语言单位的规则。笼统说,语法是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语法这个术语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规律,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一个指语法学(知识或理论),即语法学者对客观语法事实的说明,带有主观性。
我国语法学者认为语法研究包括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
(邵敬敏版现汉通论)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语法是语言的构造规则。制约着句子组合合法性的规则就是“语法”。
(其他说法)语法是一种语言中由小的音义结合体组合成大的音义结合体,所依据的一套规则。
2.语法的性质
(邢、汪版现代汉语)
①抽象性(研究共同结构规律)、
②稳固性(从历史演变看)、
③递归性(语言规则使用看,规则有限但可重复使用,可以替换,句法结构的构成项目也能扩展成复杂结构。
④民族性
(黄、廖版现代汉语)
①抽象性(语法是从众多具体的语法单位里抽象出其中共同的组合方式、类型及如何表达语义的规则。)
②稳固性
③民族性
【补】●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邵版现代汉语通论)与印欧语的比较表现出来的。
现代汉语最根本的总特点是:不依赖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而借助于语序、虚词等其他语法手段来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这一总特点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语序的变化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起重大影响。如“电影导演”是偏正关系,而“导演电影”是述宾关系。但在英语中,改变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并不依靠语序的变化,而是靠词形变化,如moviedirector和direct movie.
(2)虚词的运用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有重要作用。如汉语“爸爸妈妈”是联合结构,添加结构助词“的”可以变成“爸爸的妈妈”,是偏正结构。而英语是通过添加屈折词缀“'s”来表示名词的属格,如“father's mother”.
(3)词类和句子成分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汉语词类跟句法成分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比如动词除了主要做谓语,还可以做主语和宾语。例如“吵架”,
他们昨晚两夫妻吵架了(作谓语)
吵架不是件好事(作主语)
老王就喜欢吵架(作宾语)
而在英语中,词类和句法成分往往存在着一种简单的对应关系,上述句子在英语中的表达是:
The couple argued last night" (argue的过去时作谓语)
The argument isn't a good thing(通过添加后缀ment变为名词形式作主语)
Mr.Wang likes arguing with others.(argue的现在分词形式作宾语)。
(4)短语的结构跟句子的结构以及词的结构基本一致,都有联合、偏正、述宾、述补、主谓等结构。但是英语中,只有主谓结构才能成句,述宾、偏正、联合结构只能做句子之下的词组,不具备述补结、构。
○语法学的种类(邵版现汉通论)
(一)传统语法
(二)描写语法★★★“结构主义语法”
索绪尔、布龙菲尔德
主要特点:区分语言和言语;认为语言是严密的结构系统,提出“聚合、组合”两大结构关系;注意语言的特征,用“分布”划分词类标准;强调语言结构内部的层次,运用“直接成分分析法”。
(三)形式语法
(四)功能语法
强调交际是语言的基本功能。对国内影响最大的是系统功能语法,代表人英国语言学家韩礼德,他们把功能分为“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其特点:
(1)语法研究的重心是言语活动。
(2)以功能为基础,不以形式为基础。
(3)概念功能包括:及物性、语态、归属、度量系统;人际功能包括:语气、情态、语调系统;语篇功能包括:主位系统、信息系统、衔接系统。
3.语法规则(体现在语言结构两种根本关系中)
组合关系(详见前面一期提到的)
聚合关系
语言学纲要‖语言是符号系统
(可点上述链接自查)
4.语法单位
(黄廖版现代汉语下册p4)
语素★
(语言学纲要)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也是最小的语法单位,特点是不能再被分割为更小的音义结合体。(邵版)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的构词单位,是最基本的单位。
【正式名词解释】语素是语言结构系统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也是最小的语法单位。语素的作用和职能是构词,是静态的备用单位,包含语义或功能信息。
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位置,可以分为词根和词缀;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可以分为构词语素和变词语素(成词与不成词语素);根据语素是否可以单独成词,可以分为自由语素和黏着语素。
汉语中的语素绝大部分都是词根语素,构词词缀不多,没有屈折词缀,这是汉语的一个特点。
词是造句时候能够自由运用的最小单位。
(黄廖版本)词由语素构成,两者都是词汇单位,也是语法单位。词是语言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有音有义的语言单位。
【注意】词和语素的差异
①语素是构词成分,而词是组成短语和句子的基本结构单位。所有的词都是由语素组成的,但并非所有的语素都能单独成词。(成词语素与不成词语素。)
②词具有独立运用能力,可以独立作语法结构成分或者独立起语法运用。
词组
词组是词的组合。是句子里面作用相当于词本身,而本身又是由词组成的大于词的单位。词组由词构成,而词组和词组也可以构成新的词组,这使得句子的长度理论上可以无限。
由语法上能搭配的词组成的,没有语调的语言单位,大于词而又不成句的语法单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除了黏着短语和所字结构,大多数词加上句调变成句子。
句子
句子是一个具有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句子前后有隔离性停顿,句子是基本的交际单位。它是最大的语法单位,也是语言用于交际时最小的使用单位。
5.组合规则
○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
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把它们分为词根和词缀。
词根是词的核心部分,词的意义主要是由它体现出来的。它可以单独构成词,也可以彼此组合成词,也可以和词缀一起构成词。
词缀是只能黏附在词根上的语素,它本身不能单独构成词,汉语中绝大多数的词都是由词根构成的。
按照与词根语素的位置关系,可分为前缀、中缀、后缀。
按照功能分为派生词缀和屈折词缀。
1.派生词缀能构成新词,增加了新的词汇义内容或者改变了词的类别归属;屈折词缀只能改变一个词的形式,不能构成新词。也即屈折词缀增加的是表示句法范畴的意义,并且总是不改变词的类别归属。
2.派生词缀可以与哪些词根搭配,无法用语法条件来说明,只能用收录词典的方式一一列举。反观屈折词缀,基本可以用语法条件说明。
3.如果一个词既有派生词缀,又有屈折词缀,则屈折词缀一定出现在派生词缀之后。如work先出现派生词缀-er,再出现表示复数的屈折词缀s。
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我们可以把词根和派生词缀叫做构词语素,把屈折词缀叫做变词语素。构词语素构成一个词的词干,一个词除去屈折词缀,就是他的词干。
根据语素是否可以单独成词,把它分为自由语素和黏着语素。词缀都是黏着语素,词根既有自由的,也有黏着的。汉语中大部分词根都是自由语素,可以单独成词,但也有黏着语素。
(语言学纲要p91)
○词组成词组和句子的规则
常见的词的五种基本组合关系
①主谓结构(陈述)苹果/吃了。
②述宾结构(支配)学习/开车
③偏正结构(修饰)马上/出发“状中”;木头/房子“定中”
④联合结构(并列/选择/递进/承接)去不去、重视并且办好、“北京、上海、天津”;汉语常联合“和、或者、而”之类虚词。
⑤述补结构(补足)洗干净、站稳、跑得很快。述补词组中间往往带“得”,或者可以插入“得”,但不能插入“的”或者“了、着、过”。
○组合的层次性(略,语言学纲要p96)
补:层次分析法
○组合的递归性和开放性(p99,句子扩张)
6.聚合规则
○词类是语言中客观存在的语法聚合。
☞实词(能够充当句法成分的词)与虚词区别(邵版现代汉语通论)
1.实词数量上基本是开放的,虚词是可数、有限的,不会轻易增加或减少,所以又叫“封闭”类。
2.实词可以自由运用,虚词不能单独成句,不能单独回答问题,必须黏附在实词前后才能发挥作用。
3.大部分实词在结构组合是位置是不固定的,可以在前,也可以在后;而虚词跟其他实词组合时,位置相对固定。有的只能在前面,比如“对于 自从 因为”,有的只能在后面,如“了 着 吗”。
4.实词内部可以分主体词(名、动、形容词)和功能词(数、量、代、区别、副、叹、拟声词)。虚词内部可以分介、连、助、语气词四类,主要表示某种语法意义。
主体词是典型的实词,功能词兼有实词与虚词的某种特点。
○词的跨类现象
1.兼类: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中具有a和b两类词的语法功能,意义上又有紧密的联系,这是兼类词。(如“圆”,兼属名词形容词;在,兼属动词介词。)(兼类,语言学纲要有提到,p102)
2.同音:两个词同音又同形状,而语法功能分别属于a和b两类词,意义上没有什么联系,这是语法上的同音词。(如会)
(邵版现代汉语通论p13)
3.活用:某个词属于a类,是由于表达的特殊需要,而被用作b类词,这属于临时性的“活用”。
4.借用:某个词通常被看做a类,但在词汇意义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可以临时“借用”为b类,而这种用法是全社会公认的。如一些表示容器,肢体以及工具的名词直接出现在数词后面,是“借用”为量词,例如一桶车,三车煤,画一笔,咬一口,打两巴掌。
○形态
同一个词与不同的词组合就有不同的变化,这些不同的变化形成一个聚合,叫做词形变化,或者叫形态。
【补充】语法手段之一:形态变化
○语法范畴★★
语法范畴就是语法意义的归类,是对语法意义的类别的概括,是由词的变化形式所表示的语法意义方面的聚合。
一个语法范畴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一性质且相互对立的语法意义构成。语法范畴一定要有形态变化,汉语缺少形态变化,所以汉语中没有语法范畴,但是有语法意义。常见语法范畴有性、数、格、时、体、态、人称等。
【补充】
语法意义
语法意义是同词汇意义相对而言的,是语法单位在组合中所产生的关系意义。语法意义只有在相关的语法单位进入某个组合结构以后才会产生。反过来说,词与词之间的关系,也要通过词的语法意义表现出来,如果一个词在语句结构中没有相应的语法意义,那么这个词在结构中是站不住脚的。
语法形式
表示语法意义的形式就是语法形式。语法形式是反映词语的组合规则和语法类别的形式标志,是语法意义在语言中的外部表现,是语法意义的外部标志,是表达语法意义的物质外壳或外部的标志部分。
构成语法形式的手段主要有选词、词序、虚词、词形变化等。
☞常见语法范畴有性、数、格、时、体、态、人称等。
1.性
是某些语言里名词的分类,也会在句法上与之相关的其他词上反映出来。比如俄语和德语的名词与形容词分阴、中、阳性三种。法语只分阴、阳性。(注意跟自然界性别没多大关系)
2.数(单数复数)
3.格(名词、代词在句中和其他词的关系,意义是直接和句法相关的。如英语名词有通格和所有格两个格,芬兰语有二十几个格。)
4.体
体范畴是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各种阶段和状态的一种语法范畴,是动词特有的语法范畴。由于汉语没有语法范畴,相应的也就没有体范畴。英语动词有普通体、进行体、完成体。体范畴中各个项所表示的意义不仅取决于它本身,也取决于它和其它项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
5.时(也是动词的语法范畴,表示行为动作发生的时间。分为现在、过去、未来。时范畴反映了动作行为和说话时的关系,是句子进入交际的重要标志。)
6.人称
7.态
也称为语态,表示动作和主体的关系,它是动词所具有的语法范畴,一般分为主动态和被动太两种。主动态表示主体是动作的发出者,被动态表示主体是动作的承受者,谓语动词也会有相应的变化。
语法范畴特点
(选自语言学纲要p107)
7.变换(了解即可)
变换句型,如主动变被动;陈述句与是非句变换,改变语调,或者加疑问词。
“把字句”与“被字句”变换,挪动句子成分位置,,增加介词“被”。
变换与句法多义,分析受事与施事。还能区分句子歧义。
★变换分析法
传统的层次分析法不能揭示句法结构内部的实词与实词之间的语义结构关系,而语言中存在大量由于实词与实词之间语义结构不同而造成的种种有意思的现象,特别是歧义现象。这时候需要回到变换分析法。
变换是在不改变语义关系的前提下,改变句子的结构模式,即把一种句法结构写成另一种句法结构,可使我们发现表层结构相同的句子其深层结构的差异。
它产生的客观依据是句法构造的层次性和句法结构的相关性。语言表达要求细致而又经济的原则,致使语言中同一意义可用不同的句法格式来表达,从而造成语言中存在大量的同义格式。而变换分析法则可以揭示相同语义结构关系中,不同句法结构之间的关系。
它能够有效地分化歧义句式,比层次分析法功能更强大,如“咬死了猎人的狗”可变换为“把猎人的狗咬死了”和“是那狗咬死了猎人”,因此分化了这一歧义句式。
更有助于将语法研究引向深入。现代汉语双宾结构的“远宾语”不能由表示占有领属关系的偏正结构充任,就是在运用变换分析法时发现的,如“把我弟弟的书本给你”不能变换为“给你我弟弟的书本”。
现代汉语里不用“被 给”一类的受事主语句,受事主语不能是人称代词,这也是运用它时发现的,如“那烂了的果子扔了”不能说“那果子烂了,它扔了”。一般说,“那果子烂了,把它扔了。”
变换分析法的运用,扩大了语法研究的视野,可解释更多的语法现象,把语法研究引向深入,有利于揭示更多的语法规律。但变换分析法,同其他分析法一样也有局限,即可用来分化歧义句式,但不能用来解释造成歧义的原因。
8.语言的结构类型/类型★★★
语言的语法结构类型按照构词形态可分为:
(1)孤立语。缺乏形态变化,所有词几乎都是由词根语素构成,词序严格,不能随便跟动,虚词十分重要,多是根词。复合词多,少有派生词,几乎没有只表示语法意义的附加成分。汉语,苗语,越南语,缅甸语等汉藏语系大部分都是孤立语。
(2)屈折语。主要靠词形变化来(包括内部屈折、外部屈折)作为语法手段表示词的语法意义,词形变化较丰富。(内部屈折如man——men)屈折词的一个词尾(变词语素)有时可以同时表示几种语法范畴义。屈折语的词根和屈折词缀结合紧密,脱离屈折词缀,词根一般就不能独立存在。俄语,德语,法语,英语等都属于曲折语。(词尾多义,动词词尾+s表示三单、现在时)
(3)黏着语。没有词内部的屈折,每一个语法范畴都有一个黏着语素来表示,而一个黏着语素也只表示一种语法范畴义。黏着词的词根和表示语法意义的黏附语素之间的结合并不紧密。虽然在接口处常会有一定的词形变化,但两者分界大致清楚,有相当大的独立性。表语法义的专用语素好像是黏附在词根上似的。土耳其,芬兰,匈牙利,日语,维吾尔语等都是黏着语。
(4)复综语。又叫编插语,多式综合语。一个词往往有多个语素编插黏合而成,有的语素不到一个音节。由于在词里插入了表示多种意思的各种语素,一个词往往构成一个句子。分不出词和句,词句合二为一。北美的印第安语多属于复综语。
不同类型的语法本身没有优劣之分,每种语言都源于遥远的古代,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它们的语法规则都满足语言的基本功能需要,无非有的采取方式多点,那种方式少点;有的恰好相反罢了。因此从原则上说,语法、语言不能分优劣。
○语言的普遍特征
(语言学纲要p118)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