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大伟。
新闻传播学理论中有不少相似的概念,大家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产生困惑。这些概念的定义是什么?区别又是什么?
近些年的新传考研真题中,概念辨析的考察也呈现上升趋势,之前复习中囫囵吞枣的部分,很可能也成为考场上的失分点。
今天,我想和你一起学习这样一组概念: 第一人效果、第二人效果与第三人效果。
🔗概念辨析01:媒介事件/假事件/传媒假事件/新媒体事件/媒介奇观
🔗概念辨析02:象征性互动理论/符号互动论/主我与客我/镜中我/自我互动
🔗概念辨析03:谬讯/误讯/恶讯/信息失序
🔗概念辨析04:KOL/KOC/KOS/意见领袖
🔗概念辨析05:新闻策划/策划新闻
🔗概念辨析06:实证主义/实用主义/经验主义
01.
第三人效果
1983年,戴维森提出了第三人效果的概念。戴维森认为,这样一种认为大众媒体对“我(们)”(语法上的第一人称)、“你(们)”(第二人称)不能产生影响,却对“他(们)”(第三人称)产生影响的判断,也可以被看做是大众媒体的一种影响,他将其称为“第三人效果”(third-personeffect)。
这里所说的“第三人”,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定义方式:一是和我(们)、你(们)相对的第三人称的他(们);二是站在信息发出者的角度,即作为信息传递过程的旁观者的第三者。
心理学中关于人的“自我强化”的理论,可以对第三人效果的出现作出解释。“自我强化”,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对自己盲目乐观,觉得与他人相比,自己遭遇不幸事件的概率较低,或者觉得自己不太容易接受负面事件的影响。第二,虚幻的优越感,每个人都容易认为自己很优秀,习惯于用正面方式评价自己。第三,自我服务式归因,即在好事面前容易夸大自己的作用,在坏事面前容易推诿责任的倾向。
02.
第一人效果
第一人效果是第三人效果后续研究中得出的结论。研究发现在负面或争议性的信息中大多数的人们都会出现第三人效果,但当信息转向为符合社会期望的、符合需要的或正能量性质的时候,大多数的人们又会出现一种“第一人效果,或者称之为反第三人效果,即认为自己所受到媒介信息的影响远要大于他人受到的影响。
研究者发现,受访者倾向认为对自己没有需求的节目内容对他人的影响要大于对自己的影响,对有需求的内容则相反,认为自己所受的影响要大于他人所受的影响。
03.
第二人效果
在研究的潮流上,相较于第三人效果以及第一人效果,关于第二人效果研究所得到的关注相对来说就少了很多,也很少有文章会谈起第二人效果这个概念。
我查了好多文献,中文世界中只有一篇关于第二人效果研究的会议论文。这表明,中文世界的学者几乎没有关注过第二人效果的研究。
但是,这并不代表第二人效果就不存在,事实上,第三人效果的提出者戴维森 在 1983 年所发表的文章当中就曾经稍微谈到一点第二人效果的概念。
戴维森曾在 1970 年进行过一次不算正式的认知研究,戴维森透过美国州长竞选活动来量测人们认知公众所受到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在三十三位受试者当中,有 36%认为自己所受到的影响与公众所受到的影响是相同的,而有 48%的人则认为别人受到的影响是比自己来得大(Davison, 1983)。
但戴维森并没有特别针对这个部份进行讨论,或许是大部份的研究者对于自己与他人无显著差异的研究发现是提不起兴趣的。
一直到 2002 年 Neuwirth 与 Frederick,才对第二人效果概念以及操作型定义提出一个稍微清楚的轮廓,他们将第二人效果的概念定义为,人们相信媒体讯息对自己与他人带来类似影响的程度。
至于中文世界对于第二人效果的研究,则更加有趣。研究发现,让华人受众产生第二人效果媒介内容,多是纯色情内容(Pornhub那种纯纯色情),不过这只是相关研究所提出的假说,并没有得到广泛推广验证。
*
2024新传考研真经半程班
实务班、暑期班、热点答题班、
院校班、模拟考
一键开启沉浸式上岸体验
↓
*
添加2024真经小助手
2024新传考研备考
请添加真经2024真经小助手圆宝个人微信
微信号:xczj2024
对,扫描上面👆🏻这个胖胖就可以啦
*
2024新传考研真经
《大伟参考书系列笔记》
持续更新中
点击下图下载
🔽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