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汉语语法的特点
Q:在和印欧语相比的前提下,因为汉语缺乏形态,词序和虚词显得特别重要的说法是否正确?
A:不妥。
这种说法似乎暗示印欧语中词序和虚词并不重要。但其实英语里词在句子中的位置相当稳定,反而汉语的词序更加灵活。
比较:
a.我不吃羊肉/羊肉我(可)不吃/我羊肉不吃(吃牛肉)
b.I don’t’ eat beef. /*Beef I don’t eat. /* I beef don’t eat.
尽管不能说汉语的词序一定比英语灵活,但也不能说汉语的词序一定比英语不灵活。有人又说汉语词序重要,又说汉语句子组织灵活,两种说法实则是相矛盾的。
同样,说汉语中虚词特别重要似乎就暗含着印欧语的虚词不太重要。但事实正好相反,印欧语里该用虚词的地方不能不用,汉语句子里的虚词常常可以“省略”,特别是在口语里。
如:
a.买不起别买。(要是买不起就别买)
因此作者认为汉语真正的特点主要有两条,
一是汉语词类跟句法成分(就是通常说的句子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二是汉语句子的构造原则跟词组的构造原则基本上是一致的。
一,汉语词类跟句法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
在印欧语里,词类和句法成分之间一一对应。如:
汉语词类和句法成分的关系则是错综复杂的。请看:
图二包括了图一的全部内容。不同的是在图二中,
(1)动词和形容词可以做主语。
印欧语中以英语为例,动词和形容词只有通过构词手段或句法手段转化为名词性成分之后才能出现在主宾语位置上出现。
拿动词来说,限定形式只能做谓语,要把动词放到主宾语位置上去,必须把它变成不定形式或者分词形式。(小编注:如Swim只能做谓语,若想做主宾语则需要变换成‘swimming’或‘to swim’)
传统汉语语法著作认为主宾语位置上动词,形容词都已名物化,作者不认同这样的观点,他认为这是以印欧语的眼光来看待汉语。
动词,形容词既能做谓语又能做主宾语,做主宾语的时候并没有改变性质,这是汉语区别于印欧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
(2)名词可以作定语。
印欧语里经常修饰名词的是形容词。在有些语言里,作定语的甚至是形容词的专职,名词只有加上形容词后缀转化为形容词之后才能做定语(小编注:如,英文中‘humor-humorous’)
汉语中,名词无论做主宾语还是定语都是一个形式。汉语里名词修饰名词十分自由。只要意义上搭配得拢,就可以直接粘合在一起组成偏正结构,甚至把一连串名词叠加在一起造成复杂的偏正结构。
如:我国南方各省丘陵地区粮食产量概况。
(3)形容词可以做谓语和状语。
汉语中,形容词能够跟各种句法成分对应,功能最为广泛。
印欧语里,作状语的只能是副词。
有些汉语语法著作把状语位置上的词一律看成副词,结果副词和状语成了同义语。但汉语中作状语的不仅限于副词。
早先的汉语语法用印欧语的眼光看待汉语,认为句法成分和词类一一对应,这种看法为过去的汉语语法体系带来了两方面的后果。
第一,为了自圆其说,不得不建立一种对汉语来说完全没必要的词类转化的说法(如:动词名物化)。
第二,由于百分之八九十的动词和形容词可以做主宾语,能够作定语的名词百分比更高,这就等于说绝大部分实词的词类都可以转化,因此只能得出词无定类的结论(小编注:这里是说动词和形容词本身都能做谓语,而名词本身是做主宾语,因此有上述结论的出现)。有的汉语语法书所以会得此结论,归根结底是受了印欧语语法观念的束缚,看不见汉语自身的特点。
(4)名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做谓语。
如,明天星期天。
二,汉语句子的构造原则跟词组的构造原则基本上是一致的。
该特点同样是和印欧语相比才显出来的。印欧语中句子的构造跟词组的构造不同,英语为例:
句子构造:谓语部分必须有一个限定动词(又叫谓语动词,在句中充当谓语,在人称和数上必须和主语保持一致)出任主要动词。子句同样。
词组构造:不允许有限定动词,动词只能是不定形式或分词形式。
请看,
a.He flies a plane.
b.To fly a plane is easy.
c.Flying plane is easy.
汉语中,句子和词组构造的一致性还体现在主谓结构上。汉语的主谓结构独立的时候相当于英语的句子,不独立时相当于英语的子句。汉语的主谓结构也是一种词组,它可以独立成句,可以做句法成分。
作者认为别的语言里没有这种现象,恰恰证明它是汉语的特点。主谓结构做谓语的格式是汉语里最常见最重要的句式之一。应该看成是正好跟“主——宾——谓”相匹配的基本句式。
这样的说法并不夸张:比起没有根据的宾语提前论(如我羊肉不吃【sov】,和羊肉我不吃【osv】),都应该解释为主谓结构做谓语的SSV。
上述两个汉语语法的特点有联系。造成这两个特点的根源都在于汉语词类没有形式标记。英语的动词形容词放到主宾位置上去的时候要么在后头加上名词后缀-ness,-ation,-ment,-ity之类使它转化为名词,要么把动词变成不定形式或者分词形式。
汉语词类没有这种形式标记,不管放在什么语法位置上,形式都一样,这就造成了词类多功能的现象。另一方面,由于汉语动词没有限定形式与非限定形式(不定形式和分词形式)的对立,这就造成了词组和句子构造上的一致性。
小编想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