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第903医院神经内科团队与美国波士顿医学中心专家通力协作在神经病学领域国际顶级期刊NEUROLOGY(IF=12.258)发表题为《Mechanical Thrombectomy for Large Ischemic Strok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学术论文。
该研究由医院神经内科黎祺医师在邱忠明博士的指导下,总结目前国内外相关高质量临床研究,历时3个月完成。研究还得到了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医院Bruce C. V. Campbell教授、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Jeffrey L. Saver教授和美国东北俄亥俄医科大学Osama O. Zaidat教授等众多国际著名专家的支持与帮助。本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分别是美国波士顿医学中心Mohamad Abdalkader副教授和Thanh N. Nguyen教授。
论文第一作者:神经内科黎祺医师
据悉,脑卒中是我国城乡居民首位致死、致残疾病,每年新发卒中患者超过380万人,导致约115万人死亡,急性大血管闭塞性卒中占比仅20%,但致死致残率高达60%,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极其沉重的负担。2015年国内外卒中早期管理指南一致推荐血管内治疗作为急性大血管闭塞的首选治疗方法。
大面积脑梗死(定义为ASPECTS评分≤5分或CT灌注成像梗死核心体积≥70ml)患者机械取栓的疗效可能不理想,以及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症状性脑出血发生风险高,故被早期的缺血性卒中血管内取栓治疗随机对照试验排除在外。因此,机械取栓治疗在这部分患者中的作用尚不明确。2022年RESCUE-Japan LIMIT是率先完成的关于急性大血管闭塞致大梗死核心血管内治疗的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与药物治疗相比,血管内治疗显著提高患者良好功能结局的比例。在2023年国际卒中大会公布结果的ANGEL-ASPECT和SELECT 2试验也得到了类似的研究结果。
研究团队检索多个数据库,综合既往发表的10项观察性研究及上述3项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结果,全面评估血管内治疗在急性大血管闭塞大核心梗死患者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结论,与标准药物治疗相比,血管内治疗与更好的临床结局有关,且不增加症状性脑出血及死亡发生率。本试验为急性重型缺血性卒中临床治疗决策提供有力数据支撑。
NEUROLOGY是美国神经病学学会的官方期刊,是阅读量最大、引用率最高的神经病学期刊,主要发表对神经病学临床诊治具有重要影响的研究。NEUROLOGY的影响因子稳中有进,从先前9.910增长至当前的12.258,JCR分区1区,10/204;中科院大类(医学)和小类(临床神经病学)均为1区。
此项高质量学术论文的发表,是近年来医院神经内科高度重视科研工作,探索“临床-科研”有机结合的成果之一,体现了神经内科在创新之路砥砺前行的决心和勇气。下一步,神经内科将继续坚持临床为基,科研为重的发展方向,为全面提升医院神经病学的整体学术水平不断努力,造福广大军地患者。
黎 祺
第一作者,医学硕士,第903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医师, 2021年6月毕业哈尔滨医科大学神经病学专业。2022年2月入职第903医院,擅于大数据分析,生物信息分析,统计学。
邱忠明
通讯作者,医学博士,第903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全军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长期从事脑血管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擅长脑血管病的综合治疗。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是DEVT、RESCUE BT、BRIDGE TNK、NO CTP、ADJUVANT及BASILAR等全国大型多中心研究的核心组织者及执行人之一。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含共一或共通)在JAMA(2篇)、JAMA Neurology、NEUROLOGY、Stroke等国际顶级医学期刊发表SCI论著13篇,其中100分以上2篇,10以上7篇;其余合著论文66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