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语2022年第5期(总第109期)
(点开可看本期目录)
改革论坛
1
主题词:新文科;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知识体系;制度建设
(1)构建跨院系学术机构,充分整合校内优质教学资源
2021年11月,学院依托学校的海洋法治与文化研究院,牵头成立了“中华优秀海洋文化外译研究中心”这一跨院系研究机构,充分整合校内各院系的科研力量,在深入开展中华优秀海洋文化外宣外译研究、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海洋文化、有效服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和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课程设置方面,我们一方面以知识体系构建带动课程体系建设,通过共享课程的形式将学校其他王牌专业开设的海事、航运商务类课程纳入英语专业的培养方案当中;另一方面,努力推进本硕课程的一体化建设,将部分研究生优势特色课程的简化版纳入本科教学课程体系。通过上述举措,学院有效整合了校内的优质教学资源,提升了课程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逐步形成跨学科意识和大文科意识,从而构建起复合融通的知识体系。
(2)稳步推进教材及课程改革,凸显海事与航运商务校本特色
《指南》发布后,我们开始在一、二年级部分语言技能类课程中使用具有思辨能力培养特色的系列教材,以提升核心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此外,学院编写了“海事英语基础”“航运文化”“海洋文学”“海事口译”等具有校本特色的教材和讲义,启动了相应的课程资源库建设。截至2021年,学院已建成具有海事特色的慕课5门,其中1门为国家级一流示范课程,4门为省级一流示范课程,并另有30余门具有海事特色的微课获省部级以上教学竞赛奖。在课程考核与评价环节,我们对部分专业方向课程试点实行开卷考试与小组研究报告相结合的形成性评价方式,逐步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术热情。
(3)通过制度建设形成学术引领,提升师资队伍的教学科研水平
在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后,学院第一时间着手研制全新培养方案,构建出以五大模块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为保障新增课程的顺利运行,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我们出台了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根据职称对英语系教师进行分类管理,通过制度建设形成对青年教师的学术引领——推动青年教师积极接手新增课程,逐步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形成稳定的教学与研究方向,从而实现学术上的自我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注重挖掘具有学术潜质的优秀本科生,将其纳入教师科研团队进行重点培养,帮助其尽早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前沿动态。此外,为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英语专业组建了若干教学团队,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形成以赛促教、以演促学的良好氛围,教师在与国内同行的切磋交流中不断进行教学反思,从而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4)强化学生实习实践环节,贯彻落实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
依托学校“育鲲轮”专用教学实习船和十余家港航企业实习实践基地,由航海学院负责实习实践课程的教师为英语专业三年级本科生开设为期一周的船舶认识实习课程,成为海事特色课程体系的重要环节。此外,学院还聘请了多位具有行业经历的教师为学生讲授相关课程;在小学期的“社会实践”和“外语实践”课程中,通过安排学生走进相关企业进行参观学习、邀请部分企业高管入校进行讲座等方式,形成校企联动的合作机制,帮助学生及时了解相关行业的市场需求,尽早为未来就业做准备。
《国标》指明了英语专业的学科基础——包括外国语言学、外国文学、翻译学、国别与区域研究、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指南》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凝练出语言学、文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翻译、国别和区域五大专业方向。然而,正如姜亚军(2020:35)所述,“对国内绝大部分高校来说,在五个方向上哪怕都开设最基本的课程,也几乎不大可能。……各高校英语专业根据自身定位和条件,聚焦两三个教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向,经数载努力若能开足课程已实属不易”。自2019年起,学院英语专业负责人先后走访调研了多所国内知名院校,在《国标》和《指南》核心内涵的指引下,经过学院专业建设委员会的充分论证,并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最终形成了以五大模块为核心的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在贯彻新文科复合融通式人才培养理念的同时,凸显海事校本特色。各个模块所包含的具体课程如表1所示。
表 1 以五大模块为核心的
英语专业课程体系②
针对不同模块的特点,我们采取的具体做法如下:
(1)语言技能模块
为夯实低年级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在学校半军事化管理氛围的感召下,学院多年来一直坚持早读和晚自习制度,并由“综合英语”的任课教师担任新生班导师,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思想动态,定期与后进学生谈话,帮助其尽快迎头赶上。学院还为每位班导师配备了一名研究生助理,主要负责组织大一新生的早读和晚自习活动,对其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进行答疑解惑,并与之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为调动低年级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学院还开展了Golden Rose外文歌曲大赛、新生演讲比赛、模拟联合国大会、“悦享书屋”读书分享交流会等一系列课外活动,开设了“英语辩论实训”“口译实训”等多门实践性较强的小学期课程,还成立了若干竞赛辅导团队。通过以演促学的方式,切实提升学生的语言技能水平,提前为各级各类英语竞赛储备拔尖人才。
(2)语言学与大数据模块
早在1985年“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点初创之际,学校便开设了“数据库与语言处理”“Perl编程”“自然语言处理概论”“语言统计学”等研究生课程,是国内最早开展语料库语言学和计量语言学研究的院校之一。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我们充分整合学院的优质教学资源,依托硕士阶段运行较为成熟的核心课程体系,为本科生增设了“语料库语言学导论”“语言统计学导论”“数据库与语言处理”等专业方向课程,并借鉴欧洲顶级院校的经验和做法,在本硕课程之间形成了有效的衔接(孟庆楠、罗卫华,2021)。此外,我们还鼓励青年教师积极承担新课,激发其教学与科研活力,由此逐渐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并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组建了若干课程团队,逐步完善学院相关课程的梯队建设,让已有的研究特色得到有效的传承。
(3)英语文学模块
近年来,我们在传统的英美文学史及作品选读课程的基础上,新增设了“西方文明史”“英语文化选读”和“西方思想经典选读”三门课程,通过补充哲学与文化方面的背景知识,让学生对相关文学作品有更加深入的理解,真正实现人文学科内部的深度交叉融合。此外,我们还增设了“视觉艺术中的英语戏剧赏析”这一选修课程,有效改善了以往只有诗歌、小说、散文类课程的状况;并通过增设“英语文学导论”必修课程,让学生尽早了解如何撰写文学类学术论文,逐步改善以往文学类毕业论文选题深度和广度不足等问题。未来我们还打算充分整合现有外籍教师资源,进一步增设“古希腊罗马神话”等选修课程,并成立莎士比亚戏剧社,为学生开辟第二课堂,将所学内容进行有效的输出展示。
(4)翻译与跨文化模块
学院依托在语料库语言学研究领域的悠久学术传统,开设了“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并根据《指南》的要求,增设了“中国文化概要”课程,让学生在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的同时,逐渐形成跨文化意识。在小学期的“翻译与跨文化专题”课程中,我们还定期邀请长期从事口、笔译工作的杰出校友作讲座,与本科生分享自己的行业经历和职场体会。在口译方面,为打造高端复合型口译人才,我们引进了不少具有相关口译实战经验的译员,现有一名担任国际海事组织同声传译译员的教师为学生线上讲授“会议口译”课程。此外,我们还通过在低年级先行开设口译选修课的方式,为各级各类口译大赛储备人才,帮助学生积累口译实战经验。从实施的效果来看,近五年已有多名本科生陆续获得“海峡两岸口译大赛区赛二等奖”“全国口译大赛总决赛二等奖”等荣誉称号,有多名学生考入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在笔译方面,学院充分利用学校政策,引进了一名语料库翻译方向的教授,充实现有的师资力量,并逐步加快翻译梯队建设及“中华优秀海洋文化外译研究中心”的相关智库建设。
(5)海事与商务模块
为建设这一特色模块,我们首先打破了学院内部壁垒,邀请航海英语教研室具有丰富海上经历的教师为学生开设“航运文化”课程,并充分挖掘英语系教师的潜力,培养了多名能胜任“海事翻译”及“海事英语基础”等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目前正在着手编写相应的教材和讲义。同时,我们积极展开院际合作,一方面充分整合校内优质教学资源,将法学院及航运经济管理学院开设的“海商法(双语)”“外贸运输保险(双语)”等课程作为共享课程纳入英语专业培养方案;另一方面,针对“国际贸易实务”“运输代理业务”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通过返聘和外聘的方式,邀请具有多年从业经验的教师为学生授课,并与“社会实践”等实习实践类课程有机衔接,让学生在完成相关课程的修读后,进入相应的港航企业参观学习,将课堂所学内容与实际相结合,及时了解市场需求,为就业增加砝码。通过这一校企合作的方式,我们实现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协同育人目标,最终培养“外语 + 海事”的高端复合型人才。在课堂之外,学院还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国家级项目,创办了以本科生为主导的《海洋之心》院刊及,并设有“海事英语”专栏,鼓励学生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和海洋故事,为普及与推广海事英语的相关知识搭建了平台。
此外,丰富多样的实习实践类课程也有力促进了海事特色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由创新创业学院系统培训师资,通过系统介绍“TRIZ理论”③,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能力;“船舶认识实习”课程依托学校的“育鲲轮”实习船,为三年级学生提供船上和海上实习机会,让学生熟悉航海环境、培养海洋意识,为今后从事海事管理等相关工作打下良好基础;“社会实践”课程依托学院现有的实习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前往相关港航企业进行参观学习,让其及时了解社会用人单位的最新市场需求;“外语实践”课程以拼盘讲座形式,邀请国内外各个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进行授课,并不定期邀请各行业杰出校友回母校分享自己的从业经历。这些实习实践类课程的设置,有效回应了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对高端外语类人才的需求,提升了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之间的契合度,避免了外语类人才培养的同质化弊端,满足了学生多元化的职业发展需求。
基于此,我们在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对上述各课程模块所依托的核心知识体系进行了全面梳理,从学科知识的角度对现有课程体系中存在的短板进行全面诊断。以“语言学与大数据”模块为例,该模块是新文科倡导的复合融通式人才培养理念的集中体现,我们对其所依托的核心知识体系进行了梳理(见表2),在核心知识点“对应课程”一栏,一并列出了涉及其他模块的相关课程。
表 2 “语言学与大数据”模块
依托的核心知识体系
续表
通过对知识体系的梳理,我们认为未来有必要增设“西方语言学流派”课程,以便让学生对语言学研究的发展历程有一个宏观的把握。朱磊认为,对西方语言学思想的渊源、演变和不同流派特点的介绍,以及对语言学经典著作和哲学思想的阐释,有助于帮助学习者思考语言研究在人类知识谱系中的位置,使其在纷纭的表象下看清语言学的思想脉络,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语言学知识产生的过程以及近代以来中西文明交往中语言学的角色和命运④。只有置身于更加宏大的历史背景中,了解不同语言学流派之间的纷争与传承,才能让自己的研究有本可循、有据可依,从而为未来进一步拓展相关研究领域提供无限可能。
为保障全新课程体系的顺利运行,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英语系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在教学管理方面,出台了“本科教学最低工作量标准”,按照分类管理的原则,对不同职称的教师分别设置了全年最低授课门数及最低周课时量标准,并将语言技能类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进行区分。另外,还设置了动态调整机制和准入机制——根据英语系教师总人数及每学年总教学工作量的动态变化情况,对平均最低周课时量标准进行相应调整,对当年未达标的教师予以警告并取消年底评优资格。此举增强了教师的忧患意识,并能激励教师不断进行自我提升。
在学生成绩评定方面,英语系要求每门课程平时成绩占比不得低于40%且期末总评成绩须呈正态分布,并同时规定各班90分以上的学生人数比例原则上不得超过选课人数的20%,且同一门课程平行班之间平均分差不得超过3分。这些举措有效杜绝了某些不良现象,更有利于形成公平、公正的良性竞争机制。
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方面,为保证论文指导质量,英语系规定了每位教师每年指导本科论文数量的上限以及每月与每名学生面谈的最低时长,并由学生定期填写论文指导记录表;规定学生在论文提交导师审核之前先通过平台进行格式检测,要求差错率不高于万分之五。论文字数、格式等明显不符合要求且语言错误多者直接取消其一次答辩资格,并视整改情况决定是否有资格参加二次答辩。优秀论文由各组答辩委员会主席按照现场得分推荐,经过上会讨论及重新匿名打分后确定最终名单;各答辩组现场得分的最后一名须参加二次答辩,且成绩须降档录入。这些制度的出台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毕业论文的质量。未来我们还将借鉴国内其他院校的一些先进经验,探索包括翻译实践报告、英语文学创作、项目研究报告在内的多元化毕业设计方案,根据学生不同的发展方向进行个性化培养。
在本硕贯通式人才培养方面, 学校于2020年出台了《本研一体化研究生培养工作实施办法》,鼓励有志于继续深造的本科生在第四学年修读至少6学分的研究生课程,如被正式录取可计入硕士阶段成绩,并可在导师的指导下先行开展科研训练。学生入学后,在满足毕业要求的前提下可申请提前答辩。这一举措有助于提早发现有志于长期从事学术研究的优秀人才,通过定制化的培养为其科研成长保驾护航,保证了人才培养的连续性和高效性。
吴岩(2021)指出,新文科建设的三大抓手,就是要“促进专业优化,注重课程提质,加强模式创新”。而上述改革实践正是着眼于落实教育部的这一要求。具体来说,在专业优化方面,学院立足于学校航运优势学科,坚持需求导向、目标导向和特色导向,充分整合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形成了具有海事特色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通过设置“语言学与大数据”“海事与商务”等课程模块,努力推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帮助学生构建复合融通的知识体系;在课程提质方面,通过推进教材教法改革、优化课程的考核与评价机制、出台相关教学管理制度等措施,狠抓教学与管理的各个环节,有效提升专业核心课程的“两性一度”;在模式创新方面,通过推进共享课程建设及本硕课程一体化建设、建立班导师责任制、开展船舶认识实习、签约实习实践基地等一系列举措,着力打造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端英语人才。
然而,在一流专业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尽管目前已经打破了一些壁垒,并正在推行本硕一体化建设,但要想真正实现院系之间、校际之间和校企之间的无缝对接,完成从“国标”到“行标”“校标”的转变,仍然任重而道远。此外,中国新文科的发展必须经受全球化的鞭策和检验(贾文山、马菲,2021)。基于此,未来我们还将在国际化办学、跨校辅修及微专业建设、外籍专家引进、职称自主评定、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改革探索。希望我们的“海大模式”能够为国内同类院校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各高校都能够抓住新文科建设的契机,依托自身的优势学科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发展道路,最终共同提升国内英语专业的办学水平。
作者简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