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科幻你能想到什么?《三体》《星际迷航》?那你知道什么是“图灵测试”吗?什么是“宇宙大爆炸”?什么是“黑洞”吗?
我从《科幻电影写作》一书的170多个科幻名词解释里,选出了以下20个,来测试一下你对科幻了解多少吧!
一个巨大的电缆将地球和一个与地球相对静止的同步卫星各自拴在两端,为乘坐这种电梯轻松进入太空提供方便,减少开支。
源自《星际迷航》,将某人从飞船运输到某个星球上(反之亦然)的方法:以分子等级瓦解他们,再将这些分子用光束送往他们的目的地,然后在到达的刹那,重新整合成原来的样子。
在科幻概念中,这意味着由人类创造出来的生命、有感觉和意识的生物,从《科学怪人》到《我,机器人》,此类科幻电影里的种种都涵盖其中。而在真实概念中,它意味着计算机模拟出来的复杂、栩栩如生的生命行为。人工生命形式有可能在编程规定范围之外进行演变,展现出自己习得的行为举止。
“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是由一个致密炽热的奇点于137亿年前一次大爆炸后膨胀形成的。它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宇宙曾有一段从热到冷的演化史。在这个时期里,宇宙体系在不断地膨胀,使物质密度从密到稀地演化,如同一次规模巨大的爆炸,导致宇宙目前仍处在不断膨胀扩大的状态。
与宇宙大爆炸论相对,是一个解释宇宙如何灭亡的过程,“大爆炸”认为起初所有物质仅以奇点形式存在,经过爆炸和不断膨胀形成现在的宇宙。但是“大收缩”认为宇宙的物质如果够多的话,产生的引力将最终导致宇宙膨胀变慢、停滞和收缩,再次形成无限密集的奇点,彻底摧毁任何事物。
一个小小的、人为创造的宇宙,通过虫洞与其古老的母体宇宙相连,理论上被用作更多的生活空间、用于大量的计算,或者被当作母体宇宙濒临灭亡时的一个逃脱路径。
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制定的一组规则,是不容忽视的机器人安全规范。“三定律”为:
-
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者因袖手旁观使人类受到伤害。
-
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除了违背第一定律的情况。
-
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的生存,除了违背第一、第二定律的情况。
如你所料,许多阿西莫夫本人写的机器人故事中涉及的机器人行为方式,也都与这三大定律相矛盾。
是现代广义相对论中,宇宙空间内存在的一种超高密度天体,由于类似热力学上完全不反射光线的黑体,故名为黑洞。于1969年由美国物理学家约翰·惠勒(John Wheeler)命名。“黑洞是时空曲率大到光都无法从其视界逃脱的天体”。黑洞是由质量足够大的恒星在核聚变反应的燃料耗尽而“死亡”后,发生引力坍缩产生的。黑洞的质量极其巨大,而体积却十分微小,它产生的引力场极为强劲,以至于任何物质和辐射在进入到黑洞的一个事件视界(临界点)内,便再无力逃脱,甚至目前已知的传播速度最快的光(电磁波)也逃逸不出。一个黑洞可以通过吸收其周围的一切物质来不断成长。科学家最新研究理论显示,当黑洞死亡时可能会变成一个“白洞”,它并非像黑洞吞噬邻近所有物质,而是喷射出之前黑洞捕获的所有物质。
首次发明于20世纪30年代,它是一种手持型武器的统称,外表与手枪相似,但开火射出的是某种射线或能量脉冲。
通过利用一些物理定律的漏洞来回穿越时空的人,无论是使用机器,还是运用自己的超常能力。
被低温休眠、暂停生命的人。
半机械人,又称半机器人,是一种“电子控制的有机体”,是利用人工智能机械与生物机体相结合构造的一种生物。也就是说,一半是人,一半是机器,兼备两者的优点。
科幻小说的常用术语,用来形容机器人或半机械人(赛博格)的身体上人造的、机械的部分。类似的构词还有湿件(wetware),指计算机软件和硬件以外的人脑智能。
一种很少使用的科幻小说的次类型,一般是全世界走到尽头、濒临毁灭的故事背景。或许是人为耗尽了资源,或许是自然现象所致,总之这个世界的物理定律开始失效。
这是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Freeman Dyson)在1960年提出的理论,一种设想中的巨型人造结构。所谓“戴森球”其实就是直径2亿千米不等,用来包裹恒星开采恒星能的人造天体,以求获得其绝大多数或全部的能量输出。这是一个利用恒星做动力源的天然的核融合反应堆。戴森认为这样的结构满足了先进文明对科技升级的要求,并且他建议搜寻这样的人造天体结构以便找到外星超级文明。
又称德雷克方程,以美国天文学家法兰克·德雷克(Frank Drake)命名, 是他于1961年在绿岸镇提出的一条用来推测“银河系及可观测宇宙能与我们进行无线电通信接触的高智能文明数量”的公式。
费米悖论(Fermi paradox)推衍出的一个假想机制,即我们一直没有见到外星生命,附近的宇宙一片死寂,很可能是因为但凡有生命维持的星球,在他们能产生任何可以扩张进入宇宙的智能生命之前都被过滤毁灭掉了。因此一个行星文明跨越到星际文明,以及人类的“光明未来”——不断扩张到整个宇宙并永续文明,成功的几率微乎其微。在无生命与持续扩张的生命之间存在着这样一张大的筛网,而人类也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我们在这场大筛选中已经走了多远?
该词源自美国现代科幻小说之父罗伯特·海因莱因(Robert Heinlein)1959年出版的小说《异乡异客》(Stranger In A Strange Land)。这个词在火星上照字面的意思是“喝”,但实际上隐喻的意思是“合而为一”“深深了解”或者“与……联合统一”。该词曾经一度与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反主流文化”一起盛行,至今仍是网络用语。
该词出自凯文·凯利(Kevin Kelly)的著作《失控》(1994),全名为《失控:机器、社会与经济的新生物学》(Out of Control: The New Biology of Machines, Social Systems, and the Economic World),简单地说蜂巢思维就是“群体意识”“群体智能”。因为蜜蜂的群体结构,在蜂巢之中每个个体各有分工,自发维系整个蜂巢,蜂巢就像是一个整体,汇集了每个个体的思维。这种群体意识,即凭借群体内所有成员共同分享所有的想法,并收集、整理、分析、传播散布信息,再根据统一的理想回应进行集体行动。
一种“后人类”,很可能由纳米机械制成,拥有先进、巨大的计算能力和规模。
点击“阅读原文”还可查看“科幻电影大事年表”
本文根据《科幻电影写作》一书附录内容整理而成,经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ID:wpcbj1986)受权发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