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空间知识库 点击进入菜单栏
学科目录 —生存指南 —电子书库
文章末尾获取本文PDF
绪论
1. 现代汉语
汉语是汉民族的语言,现代汉语是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现代汉语既有多种方言,也有民族共同语。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标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汉语作为一种语言,具有一切语言共同的属性。即从结构上说,它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从功能上说,它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2. 现代汉语规范化
就是确立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明确的、一致的标准,并用这种标准消除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存在的一些分歧。
3. 语言
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4. 普通话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5. 文学语言
是经过加工、规范的书面语,是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现代汉语的文学语言不仅包括文艺作品语言,也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著作的语言。文学语言主要在书面上,也在口头上为民族文化生活和社会活动的各方面服务,它对民族语言的健康发展有极大地推动作用。
6. 方言
是语言内部的地方变体,是语言的地域分支。
7. 次方言
由于在同一方言内部仍存有语言分歧现象,常常把一种大方言再分列若干方言片,又称次方言。
8. 地点方言
次方言下再分成一些小的方言点称作“土语”,即地点方言。
9. 共同语
人类社会统一体所通用的语言。
10. 能记
是能为人们以某种方式(如视觉、听觉)感知得到的外在形式。
11. 所记
是符号形式所表示的意义或内容。
语音
12. 语音
语音是人类说话时由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语言的交际职能能以实现的物质手段,语言必须凭借语音这个物质载体才能表达出来。一切语音都具有三方面的性质,即物理性质、生理性质和社会性质。
13. 音高
就是声音的高低,由发音体在一定时间内振动次数的多少决定:振动的次数多,即频率高,发出的声音就高;反之,声音就低。汉语的音调有高低升降的变化,主要是音高的变化。
14. 音强
就是声音的强弱,也叫音势或音量,由发音体一定时间内音波振动幅度的大小决定:音波振动的幅度大,声音就强;反之,声音就弱。普通话语音的轻声和非轻声音节的主要区别就是音强的不同。
15. 音长
就是声音的长短,由发音体振动音波持续时间的长短决定:音波持续的时间持久,声音就长;反之,声音就短。在普通话中,轻声音节的音长要比非轻声音节短一些。
16. 音色
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个性、本质、特色,是一种声音区别于另一种声音的本质特征,是用来区别意义的最重要的要素。音色是由发音体振动的不同形式(包括发音体的不同、发音方法的不同、发音时共鸣器形状的不同)决定的,只要其中有一项因素改变,就可以形成不同的音。
17. 音素
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或最小的语音片段,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对音节进行分析,得出的就是音素。音素可以分为元音音素和辅音音素两大类,普通话语音共有32个音素。
18. 塞音
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完全闭合,从肺部出来的气流积聚在受阻碍部分,阻塞部分突然打开,气流迸裂而出,造成爆发色彩的音。
19. 擦音
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靠近,形成缝隙,气流从缝隙挤出,造成摩擦音。
20. 塞擦音
发音时发音部位的某两个部分完全闭合,阻住气流,然后逐步放开,形成一条窄缝,让气流从窄缝挤出,造成塞擦音。汉语里的塞擦音有j q zh ch z c
21. 鼻音
发音时软腭下垂,鼻腔通路打开,口腔里形成阻碍的两部分完全闭合,气流不能从口腔通过,转道鼻腔流出,发出鼻音。
22. (口音)
说话时,有时软腭、小舌上升,鼻腔通路关闭,气流在口腔发生共鸣,成为口音。
23. (鼻化音)
如果口腔无阻碍,气流同时从鼻腔和口腔呼出,发出的音在口腔和鼻腔共鸣,就叫做鼻化音,也叫半鼻音或口鼻音。
24. 边音
发音时舌尖和上腭的某一点接触,形成阻碍,舌的两边松弛、自然,气流沿舌的两边(或一边)流出,造成边音。
25. 元音
气流震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元音,又叫母音。元音发音时气流通过声门时要振动声带,气流在口腔中不受到发音器官的任何阻碍,只受口腔的调节。元音发音都比较响亮。普通话语音中共有10个元音:7个舌面元音,2个舌尖元音,1个卷舌元音。
26. 辅音
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辅音,又叫子音。大多数辅音发音时气流不振动声带,少数辅音要振动声带。不振动声带的是清辅音,振动声带的是浊辅音。普通话音节中一共有22个辅音。
27. 清音
发音时声带不颤动的是清音。
28. 浊音
发音时声带颤动的是浊音。
29. 送气音
塞音、塞擦音发音时,阻碍气流的两个部分要完全闭塞,使口腔中的气流不能流出,当发音器官突然打开时有一股很强的气流呼出,这样的音叫送气音。
30. 零声母
有一些音节的开头不是辅音而是元音,这就是说,它们的声母是“零”,所以把不用辅音充当声母的字称为“零声母字”。
31. 声母
传统的分析法把音节里开头的辅音字母叫声母。声母都由辅音充当,发音时多数气流不振动声带,声音不响亮。普通话声母共21个。
32. 韵母
传统的分析法把音节里声母后面的部分叫做韵母。可以由一个元音充当,也可以由两到三个元音结合而成;有些韵母由元音加辅音韵尾组成。韵母中不能缺少元音,所以发音响亮;韵母可以独立自成音节。普通话有39个韵母,按结构可分为单元音韵母、复元音韵母和带鼻音韵母。
33. 单元音韵母
只有一个元音音素独立充当的韵母叫单韵母。普通话语音共有10个单韵母,分为舌面单韵母、舌尖单韵母和卷舌韵母。舌面单韵母都可以单独成为一个音节,但拼写时要按照《汉语拼音方案》的规定。
34. 复元音韵母
由复元音构成,复元音指的是发音时舌位、唇形都有变化的元音,即由甲元音的发音状况快速滑向乙元音,但是这种变化是逐渐的,不是突变的、跳动的,中间有一串过渡音。按照元音数量,复元音可以分为“二合元音”和“三合元音”;按照韵腹的位置,复元音韵母可以分为:前响复元音韵母、中响复元音韵母和后响复元音韵母。
35. 鼻韵母
由一个或两个元音音素后面带上一个鼻辅音作韵尾的韵母叫鼻韵母。普通话语音中共有16个鼻韵母。根据鼻韵母韵尾的不同,可以把鼻韵母分为两类,韵尾是舌尖中音n的,叫舌尖鼻音韵母,又叫前鼻音韵母;韵尾是舌根鼻音ng的,叫舌根鼻音韵母,又叫后鼻音韵母。
36. 韵腹
是韵母的主干,比起韵头、韵尾来,声音最清晰响亮,所以也叫“主要元音”。
37. 音节
音节是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是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从发音来说,是发音过程中肌肉一次从紧张到松弛的过程。汉语中一个汉字读出来往往就是一个音节,但普通话语音中的儿化韵,如“盖儿”(gair),写下来是两个汉字,但读音上是一个音节。音节一般包括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普通话音节结构最齐全的包括声母、韵头、韵腹、韵尾、声调五个部分,每个音节至少包括韵腹和声调两个部分。普通话的音节有400个左右。
38. 音位
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音位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是语音社会属性的表现。由音素成分构成的音位叫音质音位;由其他特征构成的音位叫非音质音位,如从声调中归纳出来的声调音位,主要由音高特征构成。音位和音素不同,音素不辨义意义。例如:饱了/p/跑了/p’/,出现在同样的环境中,/p/和/p’/区别意义,是辨义对立,所以是两个音位。ian /e/ ao/a/中,/e/和/a/呈互补分布,不辨义对立,所以只是一个音位的两个变体,表现为音素。
39. 音位变体
一个音位往往包含一些若干不同的声音相近的音素或声调,这些音就叫做这个音位的“音位变体”,音位和音位变体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40. 条件变体
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音位变体就叫作条件变体。音位有不同的变体,其中分为自由变体和条件变体。如n 和l在有些方言里可以任意替换而不改变意义,属于自由变体,而ian /e/ ao/a/中的ian 和ao里的a由于受到前后音的影响,发生了音色的改变,但是不区别意义,是条件变体。
41. 自由变体
没有环境限制,可以自由替换而不影响意义的音位变体叫自由变体。
42. 押韵
是把两个以上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放在诗句的同一位置上,使声音和谐悦耳的情况。韵脚指各句押韵的字。
43. 叠韵
叠韵指两个汉字的韵部相同。如现代汉语普通话“苗条”[miɑu t‘iɑu],是叠韵,韵母都是[iɑu]。所谓韵部相同,指韵腹韵尾相同,韵头的有无或有什么样的韵头可以不论,如普通话“蓝天”[lan t‘ian]两字中,一个有韵头[i],一个没有韵头,可是韵腹和韵尾相同,也是叠韵。两个字是不是叠韵,不同方言区或不同时代的人认识并不完全一样。如闽南方言“屡次” [lu 堭‘u],“轮船”[lun 堭un] 都是叠韵,普通话则不是叠韵。又如“拙劣”,从《广韵》音系来说,拙,职悦切,劣,力辍切,都在薛韵,两个字是叠韵,但现代汉语则不是叠韵。
44. 调值
是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有两个主要的语音特点:1调值主要由音高构成 2构成调值的相对音高在读音上是连续的,渐变的。
45. 调类
是声调的种类,是按照声调的实际读法归纳出来的,调值相同的字归为一类,就是调类。
46. 入声
是古声调的一类,发音特点是韵母后面带有塞音韵尾,使它发音时在运维部分气流收到阻碍,因此声音不能延长,听起来特别短促。
47. 音变
在语流中音节与音节、音素与音素、声调与声调之间会相互影响,发生声音的变化,也就是说话时音节在一串语流中的读音变化;在共时语流音变中,主要是连读音变,普通话常见的音变有变调、轻声、儿化、“啊”字变读等。
48. 变调
在语流中,因为受后一个音节的影响,有些音节的声调起了一定的变化,与单读时调值不同,这种变化叫变调;汉语普通话中主要有上声变调、去声变调、“一、不”变调、“七、八变调”和形容词重叠变调。
49. 轻声
是在一定条件下读得又轻又短的调子。轻声没有固定的调值,不属于第五种声调,而是四声的特殊音变。但是有一定的规律性,同词汇、语法都有密切的关系。
50. 儿化
指一个音节中韵母带上卷舌音色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这种卷舌化了的韵母就叫做“儿化韵”,原来的非儿化韵韵母可以叫做平舌韵。
51. 儿化韵
是指韵母“er”跟韵母结合并使这个韵母发音时带有卷舌色彩的语音现象。韵母er的音节很少,只有“而、二、耳、儿”等几个。但er可以跟韵母结合起来,使这个韵母发音时带有卷舌色彩,这就是儿化韵。它不是单纯的语音现象,从词汇、语法方面说,具有区别词义、词性的作用,从修辞方面说,表示细小、可爱的色彩。
52. 声调
贯穿整个字音的高低升降,这就是声调,汉语的一个音节基本上是一个汉字,所以声调也叫字调。
53. 语调
指句子里用来表达意思和感情的抑扬顿挫的调子,主要有停顿、重音和升降。停顿指说话或朗读时,段落之间,语句中间、后头出现的间歇;重音指语句中念得比较重,听起来特别清晰的音;升降指语句的高低升降,也称句调,属于超音段成分。
54. 重音
指朗读时把表意上需要突出的词语略为加重音量,以吸引听众对它的注意。重音分语法重音和逻辑重音两种。
55. 语法重音
在不表示什么特殊的思想和感情的情况下,根据语法结构的特点而把句子的某些部分重读的,叫做语法重音,也叫自然重音。
56. 强调重音
为了表示特殊的思想和感情而把句子的某些地方读得特别重的现象,可以叫做强调重音,也叫逻辑重音。
57. “四呼”
是我国传统音韵学上按有无韵头及韵头的不同对韵母所作的分类,即把韵母分为为开口、合口两类,每类又分洪音、细音两种。开口洪音称开口呼,细音称齐齿呼;合口洪音称合口呼,细音称撮口呼。以四呼为标准,普通话韵母分为下面四类:1)开口呼韵母,没有韵头,而韵腹又不是I U U的韵母;2)齐齿呼韵母,韵头或韵腹是I的韵母;3)合口呼韵母,韵头或韵腹是U的韵母;4)撮口呼韵母,韵头或韵腹是U的韵母。
58. 《汉语拼音方案》
是用拉丁字母拼写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的方案,1958年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通过。一共有五个部分组成,即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和隔音符号。
59. 隔音符号
以a o e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的时候,如果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用隔音符号(,)隔开。
60. 发音部位
发辅音时气流在口腔里要受到发音器官的各种阻碍,气流必须通过阻碍才能发音。语音学里把发辅音时发音器官形成阻碍的部分叫发音部位。普通话语音的声母共有7种不同的发音部位,即双唇音、唇齿音、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面音和舌根音。
61.发音方法
语音学里把发辅音时发音器官形成阻碍和除去阻碍的方法叫做发音方法。21个声母共有5种不同的发音方法,即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和边音。另外,根据发音时气流强弱的不同,声带振动与否的不同,将声母分为送气音和不送气音,清音和浊音等不同的类别。
文字
62.文字
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63.汉字
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汉族人的祖先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是一种表意体系的文字。
64.表音文字
记录音素、音节的叫音素文字、音节文字,可合称为表音文字。
65.表意文字
记录语素、词的叫语素文字、表词文字,可合称为表意文字。
66.甲骨文
是指殷商时代通行的文字,是记录商代王室贵族有关占卜的文字,因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所以叫甲骨文,是目前所见最早而又成批和成熟的汉字。
67.金文
指西周及春秋时期铸或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古代把青铜称为金,所以得名。
68.篆书
分大篆和小篆,广义的大篆是指先秦时期的所有文字,包括甲骨文、金文、镏文、春秋战国时代通行于六国的其他文字。狭义的大篆专指春秋战国时秦国的文字。大篆一般以镏文和石鼓文为典型代表,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大篆的基础上加以整理而成的秦朝标准字体。
69.隶书
秦代时将小篆的笔画和结构作了简化,把圆改为方折,以便于书写,这种字体就是隶书。其特点是笔画平直、笔势发扬舒展,每一个字都用“挑法”,这种用点、横、竖、撇、捺等笔画转写篆书所发生的变化叫“隶变”。隶书的产生,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70.楷书
就是端端正正可谓楷模的字体,又叫真书、正书,是现代通行的字体。楷书是由隶书演变来的,萌芽于西汉,成熟于东汉末,魏晋以后就大大流行,直到现在仍然是汉字的标准字体。
71.草书
草书共有三种:章草、今草、狂草。章草是就隶书加以变化的,起于汉代;今草是章草的继续,是楷书的快写体,从东汉末年流传至今;狂草是在今草的基础上任意增减笔画,恣意连写,兴于唐。
72.行书
是介于今草和楷书之间的一种简便字体,可以说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行书大约是在东汉末年产生的。
73.六书
是古代文字学家根据汉字形体和意义的关系,分析归纳出来的构形规则。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
74.音素文字
是用一定的字母为书写单位,用字母来记录语言中的音素或音位的文字。
75.音节文字
是以音节为最小的书写单位,一个书写符号表示一个音节,不同的音节用不同的符号代表。
76.同音字
读音完全相同,而字形和字义不同的一组字,就是同音字。
77.多音多义字
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并且不同的读音又跟不同的字义相联系。
78.异读词
表示同一个意义的词中的字有不止一种读音。
79.字体
是文字符号的体式,由于书写工具和承载材料不同等原因,一种文字往往有多种不同的符号体式,既包括历时的不同体式,也包括共时的不同体式。
80.汉字的内部结构
指一般所说的结构方式或造字法,是构造字形以记录汉语的方式、方法。
81.笔画和笔顺
笔画是构成汉字字形的各种点和线,是字形结构的最小单位;书写汉字时笔画出现的先后顺序就是笔顺。
82.笔形
笔画是由点和线构成的,点和线的具体形状叫做笔形。汉字的笔形由于在汉字中所处部位和比例的制约而有不同的变化,可称为变化笔形。
83.“永字八法”
书法上用“永”字作为代表概括八种主要笔形,因此有“永字八法”之说。
84.偏旁和部首
偏旁又称部件,是由笔画组成的具有组配汉字功能的构字单位,是构成汉字的预置构件,也就是汉字合体字中由一个以上笔画构成可以独立书写的组成单位,与笔画相比是高一级的构字单位,分为形旁和声旁两种;部首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字典字书中为了对汉字分类排列以供查验的标目,即字书中的各部的首字,也是构成合体字的基本单位。
85.造字法
指汉字的构造方式。一般地说,汉字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造字法。
86.象形
比照事物的形体,描画事物的形状来表示字义的一种造字法。
87.指事
用抽象的符号组成,或者在象形符号上加指示性符号来表示字义的一种造字法。
88.会意
用两个或几个偏旁合成一个字,把这些偏旁的意义合成新字的意义,这种合字表意的造字法叫会意。
89.形声
由表示字义类属的偏旁即意符,和表示字音的偏旁即音符,组成新字的造字法叫形声。形声造字法优于其他造字法,所以现代汉字也以形声造字为主。现代汉字里形声字已达90%以上。
90.意符和音符
形声字总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表意,一部分表音。表意部分称为意符,也叫形旁、形符、义符。意符表示形声字的意义范畴。意符的作用一是提示该字所记录的语素的一类,二是区别同音字。意符在表义上有一定的局限性;表音部分称为音符,也叫声旁、声符。音符的作用是表示字音,即提示该形声字的读音与声旁读音一致。音符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声旁的读音的准确率不高。
91.假借
是本无其字而根据被记录的词的读音,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已有汉字来表示新词的一种方法。
92.异体字
指音同义同而形不同的字。其产生原因主要有造字方法不同、方言差异、书写讹变。异体字的存在没有任何积极作用,只会增加人们的负担,应予以整理。
93.独体字和合体字
是对汉字的形体结构进行分析后归纳出来的两大类别
1.) 独体字:指某一汉字只有一个单个形体,由笔画与笔画直接组合而成,不能拆开,分不出偏旁来,主要来源于由古代的象形字和指事字。
2.) 合体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件,即偏旁和偏旁组合而成的汉字,多来源于形声字和会意字。不过从古代到现代,汉字的字形和结构成分发生变化,有些古代的独体字变成了现代的合体字,有些古代的合体字变成了现代的独体字。
94.常用字和通用字
都是对现代汉语的字量进行分类后得出的类别
1.) 常用字:指使用频率高,构词能力强的字,《现代汉语常用字表》收字3500个,常用字2500个,次常用字1000个
2.) 通用字:指除专用字(如仅用于姓氏、人名、地名、译名、科技术语等方面的字)以外的汉字。《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收字7000个
95.汉字标准化“四定”
就是对现行汉字进行全面整理,确定明确的标准,提高汉字的规范化水平。汉字标准化,要求对汉字进行四定,即定量、定形、定音、定序。定量就是规定现代汉字的使用总量;定形就是确定汉字的字形,主要做好整理异体字、整理异形词、规范书写笔顺三项工作;定音就是规定每个汉字的标准读音,做好规范异读字的工作;定序主要是查字法的标准化。
96.正字法
文字的形体标准和书写规则。任何一种字都有正字法。它要求文字有一种正确的、合乎规范的写法,以保证文字的全民性和规范化。正字法在不同的文字体系中有不同的重点。拼音文字正字法的主要内容是:文字定型法(包括字母表、印刷体及手写体式样)、字母名称法、字母音值法、缩写法、标点符号使用法、编排法(行款格式)等。汉字由于形体上和拼音文字有很大的差别,所以正字法的内容重点亦不一样。汉字正字法的主要内容是根据规范的汉字来纠正错字、别字,反对滥造简化字和滥用繁体字,淘汰异体字以及实行横写,注意行款格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等等。正字法是指文字的规范,即文字的形体标准和使用规则。汉字正字法实际是汉字标准化,包括纠正错别字,规定简体字和淘汰异体字等等。以纠正错别字为重点。
97.义序法
就是按照字义把字分类,较早的《尔雅》、《释名》、《方言》等用过此法。
98.音序法
以字音作为排检标准的一种方法。
99.汉字编码
是把一个个汉字变换成可以输入计算机的代码,即汉字输入码的设计和编制,汉字编码是汉字信息处理的关键技术,可以分为形码、声码、形音结合码三类。
词汇
100.词汇
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还可以指某一个人或某一部作品所用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词汇是词的集合体,和词的关系是集体和个体的关系。
101.语素
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构词的备用单位。语素可以组合成词,有的可以单读成词。
102.自由语素
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叫自由语素,许多自由语素也能够与其他语素自由组合成词。
103.半自由语素
不能单独组成词,只能同其他语素自由组合成词,在构词时位置不固定的语素叫半自由语素。
104.不自由语素
不能独立成词,而且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时位置固定的语素,叫做不自由语素。
105.替代法
就是对某个语言片断的各个成分进行同类替换。
106.剩余语素
在单词中有音有义但不适用替代法的语素。譬如“苹果”、“槐树”中的“苹”、“槐”。这类语素虽然有音有义,也是最小的音义结合体,但是它们的构词能力极其有限,只能同某个特定的语素组合,不适宜替换法,只好采用剩余法来确认。也就是将一个可以自由运用的语言片段中可替换的语素首先提取,剩下的部分虽然不能被其他语素替换,但只要它有音有义,具有表义作用,就应该认定也是语素——不可替换的剩余语素。
107.词
是句中代表一定意义、具有固定的语音形式、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结构单位,由语素构成;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一部分词加上句调可以单独成词。
108.短语
是词和词的语法组合,是在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也叫词组,是大于词的语言单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词构成而不成为句子的语言单位。
109.固定短语
是词跟词的固定组合,一般不能任意增减、改换其中的词语。可以分为专名和熟语两类,其中熟语包括成语、惯用语和歇后语。
110.自由短语
是词跟词按表达的需要的临时组合。
111.略语
是语言中经过压缩和省略的词语。可分为两类,简称和数词略语。简称和全称相对,是较复杂名称的简化形式;数词略语是对一些习用的联合短语,选择其中各项的共同语素加上短语包含的项数构成。
112.词根
词中表示基本意义的语素叫词根,词根是词的词汇意义的主要承担者,同词缀相对,属于词汇学的构词法范畴,指意义实在、在合成词内位置不固定的不成词语素和成词语素。
113.词缀
附加在词根上边表示附加意义的语素叫词缀,其位置固定,属于词汇学的构词法范畴,指意义不实在、在合成词内位置固定在前或在后的不成词语素。
114.单纯词
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叫单纯词。
115.合成词
由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叫合成词,与合成词相对的是单纯词。合成词的构词方式分为三种,分别是:附加、复合、重叠。例如:娘子(附加)、铁路(复合)、星星(重叠)。
116.联绵词
指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来的词,是由联绵语素构成的单纯词。可以分为双声、叠韵和其他三个小类。比如:慷慨、蜻蜓、峥嵘。联绵词多是古代汉语沿用流传下来的,而且都是由音得义,而不是从形得义,所以一个联绵词往往有不同的书写形式。少数联绵词中的某个音节已经语素化了,比如“麒麟”中的“麟”。还有一些已被人当成合成词使用,比如:朦胧—朦朦胧胧。不过,总体上看联绵词还是单纯词。
117.离合词
现代汉语中有些词可以拆开来使用,如“鞠躬——鞠了一个躬”,称之为离合词。只要是离合词,无论是合还是离,都是一个词,不过,合的时候是常式,离的时候是变式,变式是一种为了某种语用需要的特殊的表达形式,使用分离的形式可以使表达更加具体明确。现代汉语中的离合词有四百多个,大部分是动宾式。
118.义项
是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一个词往往有多个义项,一个词的各个义项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各有自己的出现环境。义项可以分为基本义和转义两大类,其中转义包括引申义和比喻义两种。
119.基本义
最常用、最基本的意义,其他意义由其转化发展出来。
120.引申义
在基本义的基础上经过推衍发展直接派生的义项叫引申义。
121.比喻义
借用一个词的基本义来比喻另一种事物,这时所产生的新的意义是比喻义。
122.*转借义
在基本义的基础上通过某种修辞手段间接派生的义项叫转借义。
123.*借代义
通过词的借代方法派生出新的意义叫做借代义。重在相关性,比如“千金”借代为小姐,“孔方兄”借代为钱等。其形成是修辞格借代在使用中逐渐定性化和词汇化的结果。
124.单义词
这是从义项的多少划分的,只有一个义项的词叫单义词。
125.多义词
这是从义项的多少划分的,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义项、彼此间有意义相联的词叫做多义词。
126.*多音词
凡是一种词形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读音,就是同形多音词,简称多音词。
127.*异形词
是指同一个词,具有两种或多种不同的写法,又叫异体词。如:赢利—盈利等。一般情况下,异形词之间只是形体不同,也就是其构词所用的语素不同,但是在意义、读音和用法这三个方面是相同的。其产生原因相当复杂,规范和整理异形词,必须遵循通用性、理据性和系统性三个原则。
128.同音词
指语音完全相同而意义之间并无联系的一组词,同音词之间的声母、韵母、声调必须完全相同。
129.同源词
汉语词汇当中,有一些声音形式相类相同、同时在词义上又相近似、相联系的词,这样“音近义通”的词,语言学上叫做“同源词”。同源词在历史上曾经来自于同一个语源,常常以某一个概念为中心,形成一个词族。如:筐—框。
130.*内部形式
任何一个词都是意义与形式的结合体。意义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形式又可以分为内部形式和外部形式来那个钟。所谓内部形式,其实就是构词方式,比如“国家”的内部形式就是:合成词、复合式、联合型、偏义类。
131.义素
又叫语义成分或语义特征,是构成词义的最小意义单位,也就是词义的区别特征。同组中的共同特征叫共同义素,区别特征叫区别义素。
132.区别性特征
是词义构成的最小意义单位,所以又叫区别性语义特征。有三个基本性质:1是义项的组成成分 2没有特定的语音形式 3是比较一组相关的词而分析出来的语义特征。区别性特征在义素分析和语法研究中都具有重要作用。
133.义素分析
义素分析法是现代语言学的一个重要成果和基本方法,它深入到词义的内部微观结构,系统地反映词义之间的相互区别和联系,能够较好地说明词义的聚合关系或组合关系,对于词义分析的形式化、精确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其步骤是:1明确分析对象 2进行词义间的比较 3义素确定后,采取种种方法进行表达。
134.语义场
指通过相关的不同词之间的对比,根据他们词义的共同特点或关系划分出来的聚合关系类。同一语义场的各词都具有共同的义素,但另一方面,它们之间又存在着不同的义素,以显示彼此的差别。语义场内部有不同的层次,上一层次中某个词的义素必然为下一层次的各词所有,而下一层次又必然有自己的特殊义素。
135.关系义场
关系义场中的两个词处于某种关系的两端,它们互相依存和制约,各方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根据。如:胖—瘦,整齐—凌乱。:守望考研 整理
136.顺序义场
顺序义场的各个成员按照某种固定的顺序排列,比如:小学、中学、大学。有些顺序义场可以周而复始,叫做循环义场,如:一月、二月…十二月、一月、二月…
137.同义义场
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组成的语义场,义场中的各个词叫同义词。
138.反义义场
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可以构成反义义场,这两个词互为反义词。
139.语境
指语言单位出现时的环境,一般分为上下文语境和情景语境(又叫社会现实语境)。上下文语境一般指该词所处的同一个句子的其他词或短语;情景语境是指说话时的人物、背景、牵涉到的人或物,时间处所、社会环境以及听说双方的辅助性交际手段(包括表情、姿势、手势等非语言因素)
140.基本词汇
是词汇中最主要的部分,和语法一起构成语言的基础;是普通话里全民族使用得最多、一般的生活中最必需的,意义最明确,为一般人所共同理解,几乎不用什么解释的词;具有稳固性、能产性和全民常用性的特点。
141.一般词汇
语言中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汇就是一般词汇,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包括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行业语、隐语等。
142.古语词
是来源于古代文言著作的文言词和历史词,可以使语言简洁匀称,表达庄重严肃的感情色彩,或表达幽默、讽刺等意义。
143.方言词
指流行在方言地区而没有在普通话里普遍通行的词。
144.新造词
主要是利用原有的语言材料,按照原有的构词方法构成的,新造词表示的事物和概念是新的,它的形式也是新的。
145.外来词
也叫借词,指从外族语言,即外国或其他民族语言里借来的词,主要包括音译外来词、音译兼译外来词、音译加意译外来词和字母外来词。:守望考研 整理
146.行业语
又叫专有词语,是各种行业应用的词语,是各种职业和某些特殊生活的专门用语。它不受地域限制,受社会专业范围限制,也是丰富普通话词汇的源泉之一。
147.隐语
是个别社会集团或秘密组织中的一种只有内部人懂得的特殊用语。它一般是用赋予现有普通词语以特殊的含义的办法构成,不少已进入全民共同语。
148.熟语
又叫习用语,是人们常用的定型化了的固定短语,是一种特殊的词汇单位,也作为语言的建筑材料和词汇的组成部分。它属于一般词汇,是词汇学研究的对象,包括成语、惯用语和歇后语。
149.成语
是一种相沿习用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同惯用语的性质相近,常作为完整的意义单位来运用,而比惯用语更为稳固。它的基本特征是意义的整体性和结构的凝固性。其来源包括神话寓言、历史故事、诗文语句和口头俗语。成语的构造类型以“四字格”为基本格式,也有三字、五字、六字等格式。
150.惯用语
指人们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是一般人所熟悉的现成的固定词组,常常作为完整的意义单位来运用。
151.歇后语
(黄)是由近似于谜面和谜底的两个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有谐音和寓意两类。(胡)把一个成语的意义分作前后两部分说出来,前一部分是个比喻或隐语,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
152.专门术语
是科学技术上应用的术语,作为科学研究和讨论的重要工具,各门科学都有一些特别应用的术语。
153.谚语
是一般人在口头上流传的通俗的话。
154.格言
同谚语的形式没有多大区别,也是一般人所流传使用而又作为行为的规范,多数是有教育意义的。
155.词义
词包含语音和意义两个方面,词的意义方面即词义。
156.词义的概括性
一般的词指的都是整类事物或现象。
157.词义的模糊性
指的是词义的界限不清楚,它来源于词所指的事物边界不清。
158.词义的民族性
不同的语言用什么词表示什么事物可以不同,就是说词义概括的对象可以不同,由此而产生了词义的民族性。
159.理性义
词义中同概念有关的意义部分叫做理性义,或概念义。
160.色彩义
理性义是词义中的主要部分,词还有附属的色彩义,也可称做附属义。
161.褒义词
表明说话人对有关事情的赞许、褒扬的感情,这就是词义中的褒义色彩,这样的词称做褒义词。
162.贬义词
表明说话人对有关事物的厌恶、贬斥的感情,这是词义中的贬义色彩,这样的词叫做贬义。
163.语体色彩
又叫文体色彩,有些词语由于经常在特定的语体中使用,便带上了某种语体所特有的色彩。
164.形象色彩
表示具体事物的词,往往给人一种形象感,这种形象感来自对该事物的形象的概括。
165.词典
以词语为收集的对象,主要的功用是为了考查词语。
166.字典
以字为收集的对象,主要的功用是为了查字,所以注释的重点在讲明各字的读法、写法、意义和用法。
167.专科词典
也叫专业或专门词典,收集专有名词和学术上的专门术语,以供研究、学习某些专业知识的查考。
语法
168.语法
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构造规律本身,即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这种语法事实,一个指语法学,是研究、描写语法规律的科学,是语法学者对客观存在着的语法体系的认识和说明,又分为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
169.历史语法学
用历史观点来研究某一语言的语法构造的发展、演变的学问。
170.比较语法
广义的包括多种形式的比较,狭义的指历史比较语法,或称为比较历史语法,指的是有亲属关系的语言之间的语法比较。
171.描写语法学
研究某一语法在发展中一定时期的语法构造的学问。
172.传统语法
从十八世纪直到今天还在应用的语法,它把语法看成是一套规则,这些规则告诉人们应该怎么说,怎么写,所以又称为规范语法。
173.语法体系
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系统,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语法是各种规则交织成的整体,每种语言的语法都是作为一个系统而客观存在的;另一个是语法学体系,指语法学说的系统性。
174.语法意义
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各类语言单位的关系意义和功能意义,同词汇意义相对而言。实词的语法意义是伴随着词汇意义而存在的;虚词一般只有语法意义没有词汇意义。语法意义都是抽象、概括的,而且总是处于严格的对立、互补的系统之中。
175.语法手段
是把语法形式的共同点加以归纳成的。常用的四种有:语序、虚词、语调和重叠。语序就是通过词和词结合时排列的先后顺序来表达不同的语法意义;不同虚词在语法结构中可以表示各种语法意义;语调在书面上只能借助标点符号,在口语中具有表义作用;不同的词类、重叠方式可以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
176.*词类
指词语言结构中表现出来的由语法功能决定的类别。语法上给词分类,为的是说明语句结构的规律,指明词的用法。对汉语的词进行分类,必须以词的语法功能为依据。
177.*词类活用
是甲类词在特定条件下为了表达的需要,故意出格一下,用作乙类,句法功能的转变是临时的,不同功能之间的意义具有内在联系。
178.*词的语法功能
就是词的组合能力,表现为:1能充当什么结构成分,不能充当什么结构成分 2能跟什么词组合,不能跟什么词组合,组合后表示什么样的意义和关系。
179.*词的语法特征
即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词与词的组合能力;词的重叠、粘附能力。前两项又称为词的语法功能。同一类别的词大体有相同的语法特征和功能,所以可以将语法特征作为划分词类的依据。
180.*量词
是用来计算事物或动作的单位的词,包括名量词、动量词、时量词。
181.*区别词
指只能修饰名词表示事物的特征和分类的词。
182.*助词
指附在词或短语上表示某种附加意义的虚词,大都年轻声,像结构助词、动态助词等即是。
183.*动态助词
是附在谓词后面表示某一过程中动作变化的状态的词,如“着”、“了”、“过”。
184.兼类
是少数词具备两类或两类以上词的语法功能的现象,即该词既具有甲类词的特点,又具有乙类词的特点。主要存在于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之间。如“报告”是名动兼类词,“困难”是名形兼类词,“端正”是动形兼类词。不同的词类分属不同的功能范畴,不同功能之间词汇意义密切相关。
185.*句法结构
指词和词按一定的语义关系和结构关系构成的结构体,包括实词跟实词的组合,也包括实词跟虚词的组合,也叫短语或词组。
186.*句法成分
指在句法结构中承担结构关系的关系项,即句法结构成分的简称。
187.同形
指同音同形,句法功能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词汇意义之间没有明显的联系。
188.词组
广义上,词和词的组合都可以叫做词组,狭义上说,专指实词和实词依靠一定的语法手段组合起来的语言单位。
189.不及物动词
不能带宾语的动词和能带施事宾语的动词。
190.及物动词
能带受事宾语或关系宾语的动词。
191.句子
指由词或短语构成的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基本语言运用单位。
192.句类
是根据语气划分出来的句子类型,汉语句子可划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四大类。
193.*句式
指依据句子结构上某些特殊结构或特殊标志划分出的句子类型。
194.句型
是根据句子的结构划分出来的类型,共分成两个大类:单句和复句。单句由带上一个句调的短语或词构成,可分成主谓句和非主谓句;复句则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不做句子成分的分句组成,分句是类似单句而没有完整句调的语言单位。
195.多层复句
两个以上层次的复句总称多重复句。
196.*关联词语
在复句中用来连接分句并表明分句之间关系的连词、副词和短语,统称关联词语。
197.实词
是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词。可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和代词七类。
198.中心语
是偏正短语、中补短语里的中心成分,根据同它相对的成分的不同可分三种:定语中心语、状语中心语和补语中心语。
199.主谓句
指由主语和谓语两个成分构成的单句。从谓语的构成看,主谓句可分4个小类: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名词谓语句基尔主谓谓语句。
200.非主谓句
指分不出主语和谓语的单句,由单个的词或主谓短语以外的其他短语构成,可分为5个小类:动词性非主谓句、形容词性非主谓句、名词性非主谓句、叹词句和拟声词句。
201.*主谓谓语句
指由主谓短语构成的句子。
202.“把”字句
又叫处置式,是在谓语动词前头用介词“把”引出受事,对受事加以处置的一种主动句。
203.“被”字句
是在谓语动词前面,用介词“被”引出实事或单用“被”的被动句。
204.连谓句
是由连谓短语充当谓语或独立成句的句子。
205.*连动句
指由连动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构成“名+动1+动2”结构,连动短语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性词语连用,且它们之间没有主谓、述宾、述补、偏正、联合等关系的那种短语。
206.兼语句
由兼语短语充当谓语的句子叫兼语句。兼语短语中有前后两个动词,前一个动词后面的名词构成述宾关系,这个名词又跟后一个谓词发生主谓关系,即短语中有宾语兼主语的成分。
207.双宾句
是谓语中心之后,先后出现指人和指事物两种宾语的句子。
208.存现句
是表示什么地方存在、出现或消失了什么人或物的一种句型,分为存在句和隐现句。其基本结构是:处所词或时间词+动词+名词。
209.变式句
是为了强调、突出等语用目的而颠倒原有语序的句子,分为主谓倒置和定、状语后置两种情况。
210.*倒装句
汉语句法结构中成分的位置比较固定,可是在一定条件下,句中有的句法成分的位置可以倒过来,如变成谓语在前主语在后、宾语在动词前等,而且原来的主谓关系、述宾关系不变,这就是倒装现象,有这种现象的句子就是倒装句。
211.省略句
在一定的语境里,不至于误解的情况下,说话时往往会省略一些不言自明的成分,这样的句子就叫省略句,可分为对话省略和上下文省略两种情况。
212.*紧缩句
是由复句紧缩而成,紧是指复句内部的语音停顿取消了,分句间的联系更紧密了,缩是指有些成分给缩略掉了,或者形成一些固定格式,结果就产生了一种既不同于复句,又不同于单句的特殊句子,即紧缩句。
213.句群
也叫句组,由前后连贯共同表示一个中心意思的几个句子组成。
214.标点符号
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或词语的性质和作用,可分为7种点号和9种标号。
修辞
215.修辞
有三种含义,一是指修辞规律,即修辞是为适应特定的题旨情境,运用恰当的语言手段,以追求理想的表达效果的规律;二是指修辞活动,即说话和写作中积极调整语言的行为,是对语言的一种加工;三是修辞学或修辞著作,即以加强表达效果的方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学问和著作。
216.句式
指具有某种修辞效果的句子格式。相同的句义可以用不同的句式去表达。任何一种句式都有其独特的修辞效果,在语言交际中,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最恰当的句式。
217.整句
是形式整齐的句子。:守望考研 整理
218.散句
是形式参差不齐的句子。
219.节律和节奏
事物的重复和变化就构成节奏,语言的节奏表现在平仄、押韵、速度、停顿、重音等许多方面;节奏的规律就是节律。
220.音步
是用语音停顿划分出来的语言单位。
221.比喻
用相似的事物打比方去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这种辞格叫比喻。基本要素为本体、喻体和喻词,基本类型为明喻、暗喻和借喻。
222.比拟
根据想像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这种修辞方式叫做比拟,包括拟人和拟物。
223.借代
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辞格叫借代,也叫做“换名”。
224.移就
把描写甲事物的词语移来描写乙事物的修辞方式就是移就。
225.错综
即为避免语言的呆板和单调,特意使字面更换、语序变化、句式变化的修辞方式。
226.拈连
利用上下文的联系,把用于甲事物的词语巧妙地用于乙事物,这种辞格叫拈连,又叫“顺拈”。
227.夸张
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以求给人以突出印象,这种辞格叫夸张。有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等。
228.双关
利用语音或语义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关顾表面和内里两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辞格叫双关。有语义双关和谐音双关两种。
229.仿词
根据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成词语中的某个语素或词,临时仿造出新的词语,这种辞格叫仿词。
230.反语
故意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这种辞格叫反语,也称“倒反”、“反话”。
231.婉曲
有意不直接说明某事物,而是借用一些与某事物相应的同义语句婉转曲折地表达出来,这种辞格叫婉曲,也叫“婉转”。
232.对偶
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这种辞格叫做对偶。有正对、反对和流水对三种形式。
233.排比
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句子或句子成分排列起来,使语势得到增强,感情得到加深,这种辞格叫排比。构成排比的一组语句往往带有共同的或相近的提示语。
234.层递
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连用结构相似、内容上递升或递降的语句,表达层层递进的事理,这种辞格叫层递。
235.顶真
用上一句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的句子头尾蝉联,上递下接,从而使结构紧密,语义连贯,声音流畅的一种辞格叫顶真,也叫联珠。
236.回环
把前后语句组织成穿梭一样循环往复的形式,以表达不同事物间的有机联系,这种辞格叫回环。
237.对比
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也叫对照。
238.映衬
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的辞格叫映衬,也叫衬托。
239.反复
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这种辞格叫做反复。
240.设问
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以引导读者注意和思考问题,这种辞格叫设问。
241.反问
反问也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又叫“激问”。
242.通感
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五官感知外界事物时,在一般情况下,彼此不能交错;但在特殊情况下,五官功能却能出现互相转化彼此沟通的现象,这叫通感,也叫移觉。
243.警策
使某些语句语简言奇,含意深刻并富有哲理性的辞格叫警策,也叫精警或警句。
244.语体
是为了适应不同的交际需要而形成的语文体式,它是修辞规律的间接体现者。
245.公文语体
公文语体也称事务语体,它是适应事务交往目的而形成的运用全民族语言特点的体系。
246.科技语体
科技语体是适应科学技术内容、范围交际需要而形成的运用全民族语言特点的体系。
247.政论语体
也称宣传鼓动语体,是适应社会政治生活领域的交际需要而形成的运用全民族语言特点的体系。
248.文艺语体
也称艺术语体,它是通过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
249.语境
即语言环境,一般指在语言运用中对言语交际有影响的情景、情况和关系等因素,这些因素可以分为:主观语境因素,指交际双方的自身情况;客观语境因素,指交际过程中设计的社会背景、时间、地点、场合等。
250.现场语境
指修辞行为发生时。交际主体的心理活动和现场所感知的种种相关的非语言因素。
251.背景语境
指修辞行为发生时交际主体的知识储存中的相关部分以及对对方相关知识的假定。
—公众号内回复:PDF,获取全文电子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