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湿病非常多见,体质偏湿的人群也为数不少。
所谓的“湿”是中医病因分类中的一种笼统分类,可以表现在目前临床所见的各种常见病中。
我们在治疗湿重的患者时,通常会综合运用一些化湿、透湿、利湿、燥湿等方法。
我们平常如果留心的天气预报的话,会发现基本都会报湿度。在上海,夏季和秋季的湿度差别会非常大。
我们以前初中地理课的教材上说空气中成分的比例,其实是剔除掉湿度的,也就是按照“干空气”来算的。
实际上空气中的水分最多可以占到空气体积的4%,这是空气湿度的饱和量,在空气湿度饱和量内的湿度测算值叫做相对湿度。
空气中吸收湿的极限比例就是这4%的饱和量,超过这个限度,就会凝结成水,但用相对湿度来表证都是100%,所以还有绝对湿度的概念。
黄梅雨季在南方很多城市,墙壁会挂下水珠,地下车库的地面和墙壁,好似下过雨一般,一部分可能是因为冷凝的关系,有时则是因为湿度超过了空气湿度的饱和量。
在南方和北方都居住过的朋友能够体会南方的阴冷,北方冬季有暖气,北方的冷是“物理攻击”,而南方的冷是“魔法攻击”,透心钻骨的阴冷,罪魁祸首就是湿度。
对于人的体感而言,有了湿度的参与,寒热体感都会被放大。
南方的阴冷感就是因为夹湿,而研究表明,在夏季当空气相对湿度达到90%以上,26度的气温,可以让人产生31度的闷热体感。
我国南方的夏季,空气中湿度极大,同时闷热的季节会让身体出汗,因为空气湿度趋近饱和,无力再吸收水分,于是我们的汗液只能聚集在我们的皮肤上,使我们的体感进一步感到闷热。
相反,如果是秋季,空气中湿度非常低,同样运动出汗后,空气就能大量吸收掉皮肤表面的汗水,我们身体的体感就觉得特别凉爽。
所谓的秋高气爽,就是空气湿度低,身体体表的体液会被空气迅速吸收,故而体感凉爽。
要知道我们每分每秒都会呼吸,而我们呼吸的每一口空气,在不同的季节,湿度相差极大。
在黄梅天,呼吸湿度极大的空气,这些都会进入我们血液参与体循环的,会参与我们全身的新陈代谢,这湿无时无刻,从外到里,都和我们极度密切接触,甚至融为一体。
你还会说湿度对我们的身体,对我们的生命没有影响吗?
平心而论,我们切身仔细感受一下,春夏秋冬,天南地北,空气的味道都一样吗?
给我们身心带来的感受一样吗?
四季对我们的体感,对我们的心理状态,对我们的情绪,都会有影响。
这就是我们中医说的,无时无刻我们的生命都在气交之中。
天地之气,对我们的生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们生物生活的地表大环境中,湿度变化非常大,地域差异也非常明显,那么问题来了,我们人体内环境的湿度呢?
我们的身体一直稳定在一个湿度稳定区域都非常狭小的数值内,身体无时无刻都在对我们的内环境进行调节。
如同体温一样,生病了,体温调节中枢受到影响,和平时的基础体温相差一两度,我们就必定极为难受。
体内的湿度呢?
也是一样的道理,身体对湿度的调节能力稍稍减弱些,体液代谢稍微不充分些,人就会觉得沉重,乏力,脸肿,手胀之类的症状都来了。
只是平常体温、脉搏、血压、呼吸,作为生命体征会被检测,而体内湿度却不检查而已,不检查不代表没有意义。
今天的时代,湿病最多。
我查了有关气象学的一些资料,有谈论气候湿度对人体体感的一些论述,气象专业的文章都会写到湿度会影响人们的感受,居然还会写到风湿患者对空气湿度会非常敏感。
我觉得气象专业的研究人员,观察非常仔细,甚至比很多医院的临床医生有见解。
我有患者和我描述说,在潮湿的天气,或者封闭的环境,会觉得胸口憋闷,透不过气来。
然后她去医院就诊,化验检查和胸片没有什么异常,医生回答她是因为她想多了。
这种例子在临床上可不是少数现象,这种患者比比皆是,其实就是身体内湿度调节能力下降的关系。
我们都知道人体有体温调节中枢,如果发生异常会导致各种症状。
其实同理,身体也有湿度调节系统,超过身体的耐受边界,会有一大堆不适反应。
初起可能就是功能性问题,脏器实质并没受到影响,但持续发展,很多实质疾病就会出现,比如类风湿关节炎、肾炎、哮喘、鼻炎、咽炎等等疾病。
这方面是中医独到的认识,故而此类患者找中医就诊,中医师会非常理解这些患者的主诉症状,绝对不会说她们是心理问题。
在疾病分类上,一旦与湿度调节异常相关的疾病,主流医学普遍会在诊断上出现模糊,在治疗上没有对策。
用生物湿度调节系统的眼光去看待这些疾病,才能在理论高度上,重新认识这些所谓的疑难疾病。
外环境对动植物都有生杀予夺的大权,人类无非科技先进些,将天地自然的肃杀之力降低了不少而已,但身处在温度、湿度的自然环境中,不受影响是不可能的。
江南地区,大多数家庭一楼春夏季的相对湿度可以达到70%以上,负一层可以达到90%以上。
倘若在没有任何除湿设备的情况下,负层的潮湿可以将所有的家具设备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我住的小区,花园有一个用近20公分宽的槽钢做梁柱搭成遮阳棚一类的凉亭,表面还涂了标准的防锈漆,十年时间都不到,接地部分的槽钢基本快要烂穿了。
这是自然界湿气的力量,类比一下我们身体内环境,如果湿度调节功能下降了,我们的脏腑经脉气血受不受影响?
中医讲六经,实质上讲的是六经气化系统,是调节身体内环境寒热燥湿的自身机体稳态调节系统。
我们在广州,甚至到曼谷,一动不动,身上就滴水。
我们去克拉玛依,什么东西都不碰,咔咔咔的,就静电乱响。
这些都是自然界燥湿相差巨大的地域,而我们的身体都能适应,就是我们每个人在生理功能上,就有调节燥湿的能力。
很多人诟病我们中医讲寒热燥湿,认为这些不是致病因素。
我看过一个科学实验节目,讲人体泡在水中,吃喝都正常供应,实验观察每天的身体变化。
一天以后身体就会慢慢膨胀,皮肤功能就会急速减退,超过三天就会死亡。
寒热燥湿会给身体不同的体感,身体也随之进行调节。
体质正常的人,在生理功能正常的调节范围内,身体的一切生理活动都能正常持续。
可是,如果身体对寒热燥湿的调节能力超过了耐受边界,身体渐渐就会产生不适,进而会产生疾病。
身体对湿度调节能力的异常,对体液代谢不能充分完全,这在我们中医的传统术语中,就叫“湿”。
因为此类问题产生的疾病,笼统地讲,就是湿气重。
这个内容其实很难讲,以后可能我还会进一步论述并修正。
本文先简单地介绍一下,作个不全面的解答。
体质是如何形成的?
湿气是怎么来的?
祛湿其实很复杂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