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下去!本文内容是董宇辉在2023年4月4日出圈300天之日,分享的三读右岸的不同感受,我整理成了文字版,差不多4700字左右。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导语
之前我在读《平凡的世界》的时候,我说到了第一次看,第二次看,第三次看,有不一样的感受,那我今天也用这种感受给大家介绍一下《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本书。
第一次读
《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本书的名字,首先它是一个地方,一个河的右边儿。
第一次说到一座山,一条水的时候,中国人的反应是什么?是《论语》里头孔子写过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对吧?
自古以来,中国文化就偏爱这种大山大川,因为在山川之间,我们能够明心见性,最终想明白了,九万里悟道,最终诗归田园,所以顿隐红尘,然后沉醉在自然的美景里头,流连忘返。
就像陶渊明写的“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每当读到右岸,我的内心就会燃起一种强烈的难以言表的,然后不知所以,但是一往情深无法停止,也无法熄灭的一种强烈的对自然的爱。
每当想到《额尔古纳河右岸》,我就会想到那里:驯鹿逐苔藓而栖,月光下萨满起舞,繁星低垂于夜空,篝火旁人们载歌载舞,饮酒欢畅,直到天亮。
然后天亮的时候,大家又知道在漫山遍野森林之间弥漫着薄纱一样的雾,当阳光穿破那一层薄雾的时候,就是山林苏醒的时刻。
那一刻,我们置身于那样的山前平原,我独身立于旷野之中无人的江边,然后对流水诉说心事,然后给山峰寄托哀愁。
自然给人的美感是无法用语言彻底描述的,大家都知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当然,如果是一年四季,大家也会有不同的感受。我之前给大家介绍过那种感受,如果你曾经有幸在这样的地方短暂生活过。
你知道,只要春来,就会草木发芽,然后大地回春,冰雪融化之后,泉水淙淙,花开遍野,对吧?蝶飞蜂舞,非常的美。
如果到了夏天,因为阳光照射,热量充足,万物生长。郁郁葱葱的森林里,偶尔疾风骤雨,但是疾风骤雨之后,夏天的夜晚夜风清凉。
等到深秋燥热逐渐散去,然后昼短夜长,太阳直射点回到南半球的时候,我们仍然可以在北半球遥远的山林里看到色彩斑斓万山金黄,全是叶子。
如果等到冬天,寒风骤起,来自西伯利亚远道而来的寒风,将这一片土地上带走一切生机,万物肃杀之时,夜晚看见那些如魔鬼的双手一般身躯的枝桠上,然后月光清冷,天地一白,因为大雪封山。
当你感受到这一切的时候,然后你在想,这一切自古以来就已经在这样慢慢的旋转了。
天体行星的浪漫在于我们只是其中转瞬而逝的、渺小的、甚至可以忽略不值一提的一个瞬间,但是自然从未改变过,所以岁月流转,人来人往,这些是无可转逆的,唯一不变的就是额尔古纳河缓缓奔流,地久天长。
应该是1079年,当时,他被贬于湖北黄冈,然后就在那里写了一个非常经典的词儿,这个词儿直到现在我们都非常熟悉。
到现在应该有944年,所以944年前寄情于另外一番山水的这个子詹,提笔写下来这样一个经典名篇: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鲍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人在辽阔的、壮美的,难以用语言描述的将你包裹其中的自然景色面前,会发出的一种由衷的感叹。
我们嘴笨,说不出来其中的一二,但是子詹可以,所以直到现在为什么《赤壁赋》仍然会让孩子们特别喜欢?
这时你初次读到《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本书,你感受到的是自然的丰富和沧海的巨变。
第二次读
当然你再次读到这本书,你会发现它有着跟《百年孤独》一样的那种荒诞离奇感,他通过那种荒诞和离奇感,通过故事本身的变化和发展,告诉我们,人和人之间可能那些难以被语言描述清楚,但是又极其难以被忘却的故事。
人们在自然中获得,也在自然中失去。
父亲是非常技巧熟练的猎手,远近闻名,孩子们从小在他的培养下走入山林,一次意外的暴雨,一次突发的闪电,可能带走你亲人的性命,人们自然中获得,也在自然中失去。
人们会在山野中相遇,也最终在山野中分离。人生的很多际遇都是出乎意料的出现,然后也毫无征兆的消失,像极了我们生活中那些重要的人。
后来长大了,我们才发现,原来人生中真正最重要的那些相遇和分离,从来都显得漫不经心,它不刻意,没有人安排,也没有人设计。
来就来了,走也就突然的走了,恍惚!特别的恍惚!就是在这种极度的恍惚之间,我们就完成了关于生命几乎最重要的体验,就是别离和遗憾。
命运会在暗中画上一条线,但是我们不愿意服从,我们一直拧巴的走在故事的另外一面,然后挣扎着,较劲着。
然后就是这样心里较劲了一辈子,但是你以为你自己有时候可以挣脱宿命的这个圆圈,但是其实你到头来你会发现:
命运,它有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就是人和人之间爱恨都简单,然后聚散也都随缘。
你回忆一下你的青春到现在,你有突发奇想的爱过一个人,爱的由衷、爱的热烈、爱的痴狂、爱的深情,你后来也毫无原因的就恨之入骨,恨他不能早点消失[发怒],恨他恨不得永远不要再见。
所以爱恨都简单,聚散也都随缘。有的人说走了,你以为那次他跟以前是开玩笑一样,结果真的就走了……
后来,人生你再回头看,你会发现:
很多时候就是话到嘴边,然后欲言又止;
很多时候就是词不达意,言不由衷;
很多时候欲拒还迎或者欲语还休;
很多时候就是阴差阳错,机缘巧合。
所以我们小时候听歌,听的旋律,看的是MV,长大之后,突然听着歌词你就泪流满面,你听歌词里说:
“如果当时我们能不那么倔强,现在就不这么遗憾,后来,我们终于学会了如何去爱”
“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喋喋不休,是不我与的哀愁”
此中有真意,意欲辨已忘言,就是这种感觉,所以你发现成长之后,关于这种突然消散的爱恨,或者毫无征兆的相聚与别离,我们最后学会的一句话就是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就是只能说:平安喜乐,愿你身体健康。
所以你每一次读感受都是不一样的,第一次自然的壮阔和美景的丰富给你带来的精神愉悦,那是任何一个人都会感受到的,因为从原则层面来说,我们与花草、树木、岩石并无二异,然后第二次,你就看到了人和人之间毫无征兆的相遇与分离,你会看到命运那些无法捉摸,但是又无法逃脱的安排。
第三次读
等你第三次再看的时候,你会对其中的一些片段印象极其深刻,然后被他所打动。
我第三次再看右岸这套书,我的感受就是:技术走的太快,但人却走的太慢。
一方面,技术的革新很快,会让很多人生活不适应的。
这种感受在你每次回到乡下那个村庄,你从小在那里度过无忧无虑的童年,那时候没有过多的电子产品的干扰,也没有互联网和高科技,更不会有AIP图和网络水军去黑你。
那个时候你感觉到就是阳光明媚,蝶蜂飞舞,放学之后无忧无虑的童年,还有不会变变老,能够跟在你身后的外婆、外公以及爷爷、奶奶。
但是现在你没有变,甚至爷爷奶奶生活方式也没有变,但是外面的世界变了,这就是技术革新太快之后让他们难以适应了。他们像燃烧完了燃料,然后从太空掉下来的这个助推器一样。
人类在这个星球上存在的时间,按照现在生物学家说已经600万到700年万年了,从非洲开始,我们驯化粮食也有1万年的历史了。
在赫拉利的《人类简史》中提到驯化小麦,但是中国人驯化水稻也是大概是1万年了,但是那么长的时间里头,我们的生活方式几乎没有什么变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看天吃饭,只能这样。
直到大概500年前,人类的技术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或者说,对于一切来说,可能对于一部分人来说,可能是近100年内,甚至对于一些地方人来说,是近50年内天翻地覆的变化开始了。
当这些变化开始的时候,他们原本沿袭了千年的生活习惯被迅速的改变了,这种改变速度太快,以至于人是无法适应的。
就像汽车的加速度,如果快到五秒以内的时候,你一脚油门儿踩下去,人会有眩晕感,因为你的血会推到身体后半部分,人会晕的。
就像现在技术进化太快,那些人会无从适应一样。当沿袭了千年的生活习俗,突然,几乎是瞬间被扭断的时候,人的身体上感到肉体一般的疼痛的,因为这无可避免这种剧烈的疼痛给人带来那种撕裂般的伤害,就像汽车加速太快,你大脑会眩晕几秒一样,眼睛黑几秒。
你知道,直升飞机如果加速的太快了,有时候你会眼睛会黑掉的,甚至如果向下,那种眼睛会充血的,就是人会眩晕,因为突飞猛进,因为摧枯拉朽,因为日新月异,所以现代文明里有时候会势如破竹。
这种感受,你在现在很多村庄里那些被遗忘的老人。
这个我看到,当过年的时候有很多人离开了乡村,要回到城市北上广深高楼大厦的时候会拍一个视频:
送完了所有人,奶奶就坐在院子里,空气里留着鞭炮燃放完毕的火药的味道的时候,奶奶就坐在台阶里,然后对着天空发呆,晒着下午已经不太热的太阳。然后配一个非常舒缓的音乐说:“你说她在想什么,你说我不在日子,她是怎么过的?”
那种感觉就是我读这一本儿书读到第三次我内心的这种感受了,被遗忘的老人还是按照过去的生活方式在进行。
我刚讲一方面就是技术进步太快人会受不了。
另一方面技术进化太快,如果用在错误的人手里,或者如果用技术的人只以自己为重的话,这会形成一种残忍的剥夺。
因为生产工具的进步必然带来生产效率的提升,生产效率的不平均,也必然造成贫富上的差异。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就是这本书,看到后面我印象特别深刻,因为鄂温克族是一个森林民族,等他们看到那些外来人大面积的肆意砍伐这个原始森林,去贩卖木材的时候,他们曾经激烈的抗争过,跟那些人开始打架。
但是,他们被那些人打烂了头,甚至夺去了性命。他们打不过!因为他们是一个落后的文明,外面是日新月异的世界,他们输了,抗争中他们痛苦的输掉了!
然后,他们就不可被避免的被剥夺了,对吧?就算他们说:“好,我现在要背弃自己的使命,我要背弃自己信仰,我也要开始砍树卖木头挣钱”的时候,他也竞争不过外面!因为他们是斧头,外面是电锯。
所以我要给大家提到的,当生产工具进步带来生产效率进提升,只要生产效率不平均,就会形成贫富剥夺。
你觉得鄂温克族描述的是一个这个国家极北之地的森林民族,跟你无关,对吧?
错了!我们都可能是后知后觉的那个民族,或者后知后觉的鄂温克人。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在美国金华尔街的高盛一楼大厅人头攒动,全是交易人员。
如果你现在再看,里头就只有两台电脑,昼夜不停,他也不需要加工资,他也不吵,他也不闹,只需要两台电脑就行了,他还不出错,还能连着转,那以前那交易员去哪儿了?你懂我的意思了没?它不是一个遥远地方发生过的旧事情,给人带来震撼。
这本书一定是引发你思考的。我再举个例子,就是以前你会看到很多的建筑的农民工,就像是我父亲早些年一样出去一样,他们盖房子。
你知道现在很多工地上已经是机器人盖房的吗?效率更高,已经开始机器人盖房。
或者很多人知道当李世石,跟他连续斗了九盘,然后那天晚上筋疲力尽,大脑已经几乎崩溃[流泪],然后沉沉睡去的时候,那天晚上AlphaGo跟自己又下了100万盘,第二天赢了他,你懂我的意思吗?
就是现在AI的迅速发展,很多职场人说,好像我唯一做PPT的这个工作也没太有必要了,因为我只需要说我要啥,PPT就会出来。
所以你理解我刚描述生产工具的进步必然会带来生产效率的提升,当生产效率分配不均匀的时候,就会形成一次新的财富剥夺。我们可能都是那个后知后觉的鄂温克族,理解我意思吗?
那你现在理解,我在这本儿书讲第三个点的时候,我读到的感受了吗?当我们的孩子还在学校里学着那些真的有一些落后的知识,就犹如拿着斧子和和镰刀从森林里冲出来的时候,结果发现外面已经是一个日新月异的世界。
我为啥这有感这个感受?就是前两天这个我回了一趟西安的时候,大学的党委书记来找我了,说:“宇辉,因为你我们学校今年招生的这个情况特别好,全国外国语学校招生分数线都降的时候,咱学校还升了十几分,我们学校,分数线涨了,这批孩子离毕业还有四年。”
“但是,咱现在今年已经毕业这个孩子工作不太好找,能不能利用你的影响力帮一帮这孩子,这些孩子上了几年网课,面对着一个日新月异的世界。”
素材来源:整理自董宇辉,东方甄选直播视频,转自公众号拾墨聊吧,遇见宇辉,遇见更好的自己!
▼点击下方卡片 发现更多美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