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卡片一键关注
作者:主创团·瑾山月
9月2日,作家余华,做客东方甄选,与董宇辉进行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对谈。
两个小时的直播中,他们谈笑风生,从余华的一本本著作,聊到人生的方方面面。
人生是一趟不可逆行的旅程,无论是谁,都要经历成长的痛,离别的苦,受挫的难……
尤其是人生之初,懵懂无知之际,更容易误入歧途,也就更需要前辈们的指点。
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对谈中,董宇辉会一次次问及,如何对孩子们进行引导。
不少家长听后,直呼“董宇辉简直是我的互联网嘴替”, “生活的真相,孩子越早知道越好!”“我终于明白孩子的问题出在哪里了” ……
如果,你和你的孩子正困于眼前的一地鸡毛,这场对谈或许可以帮你们走出困局。
关于社交:“找乐天派的朋友,最重要”
几十年前的一个冬天,恰逢春节放假,他们三人和几个朋友,组局打牌。
每当史铁生侥幸取胜,他就一边放声大笑,一边喊着“我是力挽狂澜啊”。
余华回忆,“当时铁生坐在轮椅里,但他那股高兴劲,幽默感,特别有渲染力!”
董宇辉听罢,也十分感慨,便问道:“余老师,能不能给年轻人一点交友建议?”
余华沉思片刻,很笃定地说:“我就一个原则,愉快。”
结交乐观积极的人,你也会活成一枚小太阳;和悲观阴郁的人在一起,生活也必将负能量爆棚。
这并非成年人才应顿悟的社交真相,对孩子们而言,也是越早知道越好。
家门之外处处江湖,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孩子们都有自己的小圈子。
“同伴友谊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有些时候,甚至超出了父母的影响力。”
所以,孩子们也要学会“择善而交”,远离伤害自己的“毒友谊”。
关于学习:“做远比想重要”
对谈中,董宇辉就替大伙请教了一下,怎么提升写作水平?
本以为,余华会说出什么“独家秘诀”,没想到,他大笑着说:
“别管构思成什么样,先动笔写起来,你会发现,越写越有感觉。”
学习是一条探索之路,在这条路上,最忌脑子里想翻天,脚下却迈不出一步。
想想我们的孩子,也经常是“想得多,做得少”,因为害怕犯错而不敢试错。
这个时候,做父母的,要从背后轻轻地推他一把,告诉他:大胆去做。
但只要不涉及原则问题,母亲王雅清,反而很支持儿子的各种“恶作剧”。
拆卸钟表、组装电器、研究电话信号、制作手工模型……
当李开复把知识运用在生活中,才发现学习是那么有趣、那么实用。
别困住孩子的手脚,更别让他们陷入像我们一样的精神内耗。
学以致用,让书本中的知识,在做事中,转化成滋养人的力量。
关于独立:“摒弃路径依赖”
朋友忙着招待我,就让孩子自己榨,并把榨汁机的操作方法,仔细说了一遍。
步骤很简单,稍微一记就行。但女孩却直接说:算了,还是等你有空再弄吧。
这孩子倒不是懒,而是对妈妈产生了一种“路径依赖”。
凡事不想做主,不愿做决定,喜欢逃避,懒得有主见……
这样的孩子,渐渐没了好奇心和表现欲,会变得毫无亮点。
这就像对谈中,余华说的“摆脱不了路径依赖,人只会越来越平庸。”
别再对孩子说“你还小,这些事不用你管”了,用生活中的具体事,让他们多练练手。
会做的家务就去做,能做的决策就自己定,想做的事尝试一下,跌了跟头就自己爬起来。
一个孩子,只有摆脱依赖,才不会被生活的惯性,推上父母走过的老路。
而人,只有走上自己想走的那条路,才会拥有真正的快乐。
关于孤独:“独处,是与自己的对话”
她说,女儿为了合群,竟然和同学玩一款“宠物和主人”的游戏。
女儿扮演“听话”的狗,只要同学一声令下,她就跪在地上学狗叫。
妈妈不止一次劝她别那样,可女儿却说:“宁愿当小狗,也不想一个人待着。”
人都害怕孤独,尤其是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最担心的,或许就是被同学孤立。
对谈中,董宇辉说起了《在细雨中呼喊》里,少年孙光林的故事。
升入中学后,为了排解孤独,孙光林做起了“校园红人”苏杭的小跟班。
往日里,苏杭根本不拿正眼瞧他,但有一天,竟主动招呼他去操场。
孙光林乐呵呵跟了过去,谁曾想,却被一群人拿着鞭子抽打,像驱赶牲口一样。
“人不应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朋友,应该回到了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生活。”
一个人待着时,可以看小说、写日记、看场球赛,或是大街小巷溜达着看看风景。
而善于独处的孩子,往往能更专注、更自律,更能稳住心性。
关于挫折:“学会与人生的苦难和解”
他一个人蜷缩角落,哭着看完主人公福贵的惨痛人生,难受到像被砸晕了一样。
而余华告诉他:挫折、苦难、不幸,本就是人人都可能遇到的事。
想想我们自己,谁没碰到麻烦,经历过意外,饱尝过失败的滋味?
但你再看看大伙,又有谁会轻易地被苦难打败,向命运投降。
人生的真相就是,没有谁的日子一帆风顺,但你总有办法渡过难关。
就像对孩子们而言,中考高考都是坎儿,人际关系也有苦恼,家境出身、资质天赋或许也没有优势,但只要养成“反脆弱”体质,孩子们也可以关关难过关关过。
这不是哄骗孩子的瞎话,因为我们自己,就是这样一步步走过来的。
关于自我:“不要活成别人的小木偶”
小说《第七天》出版后,他的日子可谓“冰雪两重天”。
一拨人把《第七天》批得体无完肤,说他是江郎才尽吃老本。
另一拨人,却给了很高的评价,溢美之词几乎又把他捧上天。
起初,余华随着外界评论,心情起起伏伏,过得患得患失。可后来他想明白了,何必在于别人怎么说。
东方甄选爆火前,他被贬低过、轻视过,后来“红了”,也被人追捧过、看重过。
一路走来,他穿过谷底,越过高峰,才明白,人要为自己而活,不能成为外界的小木偶。
他对孩子们说:咱不能因为几句表扬就沾沾自喜,也不能为了几句否定就自暴自弃。
人生的路很长,成功有时,失败有时,风光有时,黯淡有时。
而我们从小就要练习的,除了习题集上的题,还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境。
写在最后
有个回答很动人:最好的教育,就是教会孩子“幸福的能力”。
是啊,终其一生,不论富贵贫贱,功过得失,感受到幸福的人,才是最后的赢家。
他们可以找到趣味相投的朋友,也可以过好一个人的日子;可以做得比想象中更好,也可以跑上自己的赛道;可以接住命运抛来的任何一种挑战,更可以活成自己人生的主宰。
那就让我们认清生活的真相,和孩子们一起拼尽全力去成长,与最美的人生不期而遇。
新东方家庭教育(ID:xdfjtjy),百万父母关注的育儿平台,传递专业家庭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家庭教育资讯,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议。让持续地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
你若喜欢,点个在看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