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宇辉推荐的人物传记

ads

余光中曾说:“我如果去旅行,不会跟李白在一起,因为他不负责任,也不会选杜甫,因为他太苦了。我会找苏东坡,他是一个很有趣的人。”

林语堂则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

确实如此。


游庐山,你会想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泛舟西湖,你会想到“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夏天吃荔枝,你会想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中秋望月,你会想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就连特色名菜“东坡肉”,也来自苏东坡的发明……


千年过去,几乎每个中国人多多少少都会受到他的影响,这大概就是世人偏爱苏东坡的原因吧。

提起苏东坡,你可以说他集儒、释、道于一身,也可以说他天文、地理、医学、饮食皆通,还可以说他是诗词文书画的冠军式人物,但这都不能描摹出他的全貌。

总之,他是一个典范式的人物,为他立传的有很多,今天主要推荐林语堂所写的这本《苏东坡传》。

董宇辉曾多次在直播间推荐,他说,这本传记不应该自己读,你应该带着孩子一块读,你也不应该只读一遍,应该多读几遍,每读一遍都能有新的感受。

01 .关于作者

有人说,民国不缺大师。

但活得最通透、最快乐的还属林语堂。

他以“快乐哲学”闻名,被称为近现代史上“最懂生活”的男人。张爱玲、朱自清、巴金、朱光潜等一众名人都是他的铁杆粉丝。

而林语堂,却又是苏轼的铁杆粉丝。

他说他写苏东坡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只是以此为乐而已。

1936年,林语堂全家赴美,身边除去少数行李,有关苏东坡的以及苏东坡所著的珍本古籍占去大部分地方。

他希望旅居海外的日子,身边有东坡为伴。无它,只因偏爱。

最初,林语堂写这本传记是用英文写成,后来又翻译成中文得以广泛传播。

林语堂在书中这样评价苏轼:

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明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佛教徒……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你大可以说这些溢美之词带有这个铁杆迷弟的主观色彩,但你又不能不承认这些身份、这些美德用在苏轼身上是那么客观中肯。

读完这本书的那一刻,苏东坡不再只是一个伟大的形象,不再只是一个距离我们千年的名字,而像是一个故友,就在我们身边,从未离开。

这一切因缘际会皆来自于林语堂。林语堂何尝不是一个多才多艺、生活多姿多彩的天才?

他是近代文坛的头号幽默家,是中文打字机的发明家,是天生的语言学家,是学贯中外的文学巨匠,是怜悯众生的慈悲家,是向往自由的行动派,是最懂生活的哲学家,是作家,是翻译家,是能和鲁迅对骂亦能和鲁迅相互欣赏的队友……

何其有幸,人间能有苏东坡;何其有幸,人间亦有林语堂。

这本书,是一个赤子为另外一个赤子做传,是两个有趣的灵魂在文字的平行空间中交流。

02.苏东坡

在最低的境遇,活出最高的境界

纵观苏轼的一生,可以说是大起大落,当官四十余载,被贬谪的时间就长达三十三年。

虽然仕途坎坷,颠沛流离,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然而苏轼一生却活得恣意坦荡、光风霁月。

他春风得意时,高居庙堂,受得了天下学子仰慕;

跌落低谷时,能看淡得失,接受现实苦中作乐。

因“乌台诗案”,苏轼被贬黄州。黄州是长江边上的一个穷苦小镇,初到这里,他的生活陷入困境,居无定所,吃饭都成问题。

没有粥米果腹,他开始在东坡一片田里开荒种地;没有地方居住,他就搭建雪堂。他还筑水坝,建鱼池,从邻居处移树苗,从老家托人找菜种。

他曾想过弃官务农,没想到被贬黄州让他成了真正的农夫。

黄州让苏轼品尝到了人生的寂寞和凄凉,黄州也成就了他。

在这里,他广交好友,太守、僧人、酒监、药师、农夫,或与他们开怀畅谈,或游江饮酒。

有时他拿竹杖穿芒鞋,与鱼樵为伍,遇到风雨不惧前行,当真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快意!

在黄州,他创造了许多经典作品,书法《寒食帖》,绘画《枯木怪石图》,散文《记承天寺夜游》、前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此时,苏轼真正成为了苏东坡。

五十七岁时,苏东坡被贬惠州,那更是一个蛮荒之地。

惠州当时蟑疫横行,生产力落后,老百姓常常忍饥挨饿。他想办法帮老百姓改良农具,改进插秧技术,使农作物产量大大提高。

六十二岁时,他再次被贬,这次是更偏远的儋州,环境更加恶劣。

儋州地处孤岛,生活更加艰难,这时的东坡可谓一贫如洗,精神也更加痛苦,他写信给友人说儋州“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

但不久他又恢复了生机。他教当地人种植水稻,他到乡野采草药为百姓看病,他还在当地办学堂、兴教化,培养出了第一位进士。

官海浮沉,世事无常。

命运的大手随便一拨,就把苏轼高高地举起,又重重地摔下。还未来得及在朝堂施展抱负,理想已被现实打击得七零八落。

不管命运将他置于何种境地,他只顺乎天性,坦荡行走世间。

正如如林语堂所说:

“他最大的魅力,不是让内心被环境吞噬,而是超出环境,以内心的光亮去照亮生活的路。”

即使身处阴沟,仍能仰望星空。心中有光明的人,也总能照亮自己和他人。

写在最后:

撒贝宁曾在一档节目中说:

苏东坡,如果永远只停留在“月有阴晴圆缺”,那他绝对成不了苏东坡。

他厉害就厉害在,最后选择的方向是“莫听穿林打叶声”“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我们喜欢苏轼,不止是他的旷世才华,更多是因为不管他在多么低的境遇里,总能活出最高的境界。

我们喜欢苏轼,不是因为他的完美无可挑剔,而是他和我们一样有着普通人的家长里短,也有普通人的烟火浪漫。

我们喜欢苏轼,喜欢他一生不做别人只做自己的个性,更喜欢他那纯真、自洽、有趣的灵魂。

诚然,我们无法成为苏轼,但却可以通过阅读他的传记,穿越千年,代入自己,体验他的酸甜苦辣,感悟他的率真豁达,也算过了一把瘾,圆了一个梦。

点个在看,愿你心有光芒,自在前行。

~转发、点赞、点在看,都是鼓励~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END -
作者简介:杜丽洁,终身读书实践者,自由撰稿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热爱读书,热爱写作,热爱心灵成长,我手写我心。喜欢生命中一切美的事物,乐于和所有热气腾腾的灵魂有深度链接。


最后编辑于:2024/3/11 拔丝英语网

admin-avatar

英语作文代写、国外视频下载

高质量学习资料分享

admin@buzzrecip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