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美术学院喜迎105周年校庆、“艺术管理”专业设立20周年之际,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与澳大利亚桥爱慈善基金会共同倡议举办的“中澳艺术治疗学术交流会”,2023年3月18日通过线上会议的方式成功进行。
本次会议以中澳双边学术交流为契机,以“艺术治疗语境下的展览与策展”“艺术治疗的跨界与社区参与”为两大议题,积极邀请国内与澳大利亚的美术馆、策展人、艺术家、科学家、心理学家、艺术治疗师等专家、学者共聚一堂,深入探讨艺术治疗语境下展览活动的策划、展开的理念与实践,艺术治疗如何在艺术、医学、科技、教育四个维度上进行的跨界融合,以及善用艺术治疗的力量,为社会发展、社会合作达成更美好的图景。
会议由桥爱澳洲艺术项目负责人张悦主持,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院长赵力教授、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艺术治疗研究中心副主任徐德斌、澳大利亚桥爱慈善基金会董事Stephen Fitzpatrick作开场致辞。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杰出荣誉教授,大焦虑研究中心院长Prof Jill Bennett,悉尼国立艺术学院讲师、艺术家、策展人Paul McDonald,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科基础部副主任、副教授、艺术家卢征远,澳纽皇家精神病学家学院成员,水墨艺术家Dr Richard Wu,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全国心理援助联盟副主席刘正奎,悉尼心理治疗师、艺术家Noula Diamantopoulos,上海金桥碧云美术馆馆长、策展人林薇作为嘉宾依次发言。
最后由新华社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院长杨溟做中澳艺术治疗学术交流会总结。
Part.1 开场致辞
赵力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院长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院长赵力指出,在中央美术学院成立105周年、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成立20周年之际,举办本次中澳艺术治疗学术交流会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力。一直以来,中央美院既有悠久历史、优良秀传统,又有继往开来、拓展蓝图的愿景。希望以中澳艺术治疗学术交流会议为契机,以后疫情时代为背景,以艺术治疗为语境,深入讨论策划与策展、跨界合作与社会合作,通过嘉宾们分享的思想理念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形成良好的交流与互动,为艺术治疗在中国、在全球的发展开拓思路、扩大视野、提供新知、推动实践。虽然这次会议以线上方式开展,但创造性地实现了中澳双边学者线上对话协作机制和双边与会者的参与机制,增进了彼此了解和友谊。为共同协作、共享成果,搭建起学院之间、艺术之间、民众之间交流互动的平台和桥梁。
徐德斌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艺术治疗研究中心副主任
在徐德斌代表中央美术学院艺术治疗研究中心的发言中,他表示艺术治疗研究中心的开设目的就是为艺术治疗的专业发展提供帮助,在“引进”与“推出”的双向上发挥作用。而此次活动正契合了研究中心的开设主旨。在后疫情时代,中澳相关美术馆、策展人、艺术家、艺术治疗专家学者以及心理学家们的共聚一堂,深入探讨艺术治语境下展览活动的策划与实践与艺术治疗的跨界与社区参与,这两大议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徐德斌希望在2023年央美艺术治疗研究中心能够继续与各界专家学者、社会机构紧密合作,在课题、会议、出版、展览以及实验室项目上持续推进,致力于让艺术治疗在艺术、医学、科技、教育四个维度上跨界融合,激发创新。
Stephen Fitzpatrick
澳大利亚桥爱慈善基金会董事
澳洲桥爱基金会董事Stephen的发言认为,近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维护心理健康在实现全球发展目标中的重要作用。在全世界,抑郁症是导致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自杀则是15-29岁人群导致死亡的第四大原因。世卫组织的最新报告显示,在调查超过3000种干预措施中,艺术对于调节身体与精神健康有着积极影响。Stephen进而介绍了澳洲桥爱基金会致力于链接创新资源,帮助人们维护心理健康,长期支持艺术治疗发展等方面的使命与作用,关于未来的目标,则期望能在中国、澳大利亚之间以组织年度论坛的方式,加强双方之间的交流与互动。Stephen也表示,本次会议就是一个好的开始,并希望中澳艺术治疗学术交流项目能够成为一个可持续性的年度项目,甚至是品牌项目。
Part.2 嘉宾演讲
议题一:
艺术治疗语境下的展览与策展
关于澳洲大焦虑节的策展
Jill Bennett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杰出荣誉教授
澳大利亚大焦虑节研究中心院长
Jill Bennett的演讲以澳大利亚大焦虑节为例,为我们带来了在艺术治疗语境下的策展理念与策展实践。澳大利亚大焦虑节创办于2017年,至2022年已成功举办过三届,是一个关注人们创伤、生理与心理健康相关的艺术疗愈性质的主题性展览。Jill Bennett认为,大焦虑节的展览空间设计,第一要义就是给人安全感,让所有疗愈性质的活动都能灵活的在其中展开,而不给人以强硬或压力。此外,如何柔和地与参与者进行深入交互也是每一个项目选择中的关键,而VR、影像、空间投影、对谈等媒介的大量使用,也在展览中发挥了良好作用。她以“Edge of the Present”为例,介绍了这一有关预防自杀的虚拟现实体验项目。“当你戴上VR眼镜,便能看见一扇门、一扇窗户出现在眼前,只要推开它们就可以看见海滩与森林,进入自然并与产生交互。对于那些拥有自杀倾向的人,如果在他们拥有这个念头之时就能采取一些力所能及的干预,比如推开一扇窗、打开一扇门,便很有可能改变他们的当下选择。整个活动持续的时间大约有7-8分钟,尽管短暂,但是已经能够对情绪改善起到足够有效的作用。Jill Bennett指出,大焦虑节只是一个开始,许多项目在这里展出、试验,最终这些项目还会有后续推进,一步一步走入医院、社区,为更多有创伤的人带去了福祉。
心理健康主题的展览策展研究
Pual Mcdonal
悉尼国立艺术学院讲师,艺术家,策展人
Pual McDonal的演讲首先介绍了促使自己开始艺术疗愈相关创作的契机,它源自其四、五年前拍摄的一张自拍照,通过这个契机转变了自我的创作方向,转而展开了更多的摄影创作。Pual McDonal用相机记录来访者的状态,和来访者围绕肖像进行对谈。来访者大多为男性,因此他们的谈话内容经常会聚焦于“男性的自我身份认同”“男性的自我探索”等内容。最后他会把相关的创作过程、谈话内容、肖像等进行拼贴记录,形成“Mood Boards”。Paul McDonald还通过浏览美术史中的名作,来研究画中人物姿势所反映的自我认同与心理;通过观赏展览来选择吸引自己的展品,并以自我理解的方式对其进行联想与衍生(如再绘画、再文字);或是在自然中摄影创作,借由自然进行自我照见。最终Paul McDonald更以策展人的身份,为其作品进行分类、组织与展出,亲临现场跟观众交流互动,记录人们的感想,经常在展览现场对展览本身进行再调整。在演讲的最后,Paul McDonald还认为,艺术创作与展览在未来应该更多地与心理健康、社区文化相结合,“让一切更具创造力”。
关系重塑-艺术治疗语境下的展览与策展
卢征远
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科基础部副主任
副教授,艺术家,策展人
卢征远首先阐述了他对于艺术疗愈的理解:艺术之所以能够达到疗愈关系,是因为它对于关系的修复和重塑;艺术于人而言,它是关乎人存在的一个非常本质的东西,无论是从个人、家庭、社会、教育、情绪、情感,甚至我们的行为、行动、文化、身份、观念等等,都是与之离不开的。卢征远希望基于情感,基于体验性和参与性表达的方式,结合艺术表达,融合心理健康的艺术体验,探索一条适合中国现阶段发展和学科创新的艺术疗愈之路。卢征远认为,从疗愈的层次和阶段来看路径是非常重要的,从心理变化、观展变化以及到人的情绪的变化,在这样的一个流动的过程中,会对观者产生疗愈。卢征远与大家分享了近期在四川美院美术馆的个展——《关系重塑,双重肖像》,分成5个板块,展览中很多作品是艺术与人的情绪、情感体验息息相关的作品,整个展览就像一次艺术疗愈之旅。卢征远也分享了他的策展项目,并进一步指出艺术疗愈是对失衡的所有的关系的重塑,艺术疗愈是使我们的生活与此地同行,让我们的生命与此刻共享的过程,疗愈的不只是我们的身体和心灵,更多的是修复我们生命的意义。
议题二:
艺术治疗的跨界与社区参与
中国文化在艺术治疗中的应用
Dr Richard Wu
澳纽皇家精神病学家学院成员,水墨艺术家
Richard Wu从知音、意境、无为、气韵、寓意的流传五个概念出发,探究中国文化在艺术治疗中的表现与应用。他首先引用了Willian James提出的互动节奏的配合,也就是共情的概念,艺术治疗师与病人之间形成游戏般共同创造的关系,能够让病人找到真我。在这个过程中不是强加而是引导,通过陪伴让其在绘画中更好的表达,像是涟漪般向外扩展,从而引发对于自身的觉察和认知。Richard Wu举例《道德经》中“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认为“‘道’代表了不同道路的交叉,我们停在路口前观察,这是无为与无不为的概念,通过无为而无不为是艺术疗愈中所需要的”。从宋代诗人苏轼“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与陶渊明的“悠然见南山”的意识流中也可以看出艺术治疗师和病人之间的关系。其次是节奏的融合,病人与艺术治疗师是主体与陪伴客体的关系,就如中国山水画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世俗与精神的关系。Richard Wu举例郑燮《墨竹图》中错落有致的竹子与书法字体的流动,包含着艺术家捕捉到竹子的气韵,将杰克逊·波洛克《蓝极》与郑燮《墨竹图》重叠对比,发现有惊人的相似,结构中的重合,体现出混沌中的秩序和节奏的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寓意的流传”概念,兰草、竹子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君子品德,郑所南描绘的《无根墨兰图》、倪瓒《容膝斋图》、徐悲鸿的竹子,都体现了画家的君子节气。Richard Wu最后总结了艺术治疗与中国文化共有的价值观,艺术治疗师是“知音”的角色,图像中隐喻的个人内在世界是“意境”,大脑思想与内心的无意碰撞是“无为”,捕捉事物能量的同步性是“气韵”,绘画、诗歌、音乐等文化的隐喻则是“寓意的流传”,最终达到了共融的状态。
从艺术创伤治疗到以美育心
刘正奎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
全国心理援助联盟副主席
刘正奎以体现灾难事件与心理创伤的国内外著名艺术作品引入,并从自己的项目经验出发,分享了经历汶川地震后的一位4岁男孩表达心理创伤的绘画作品。自然灾难、人为灾难或者疫情、交通事件、个人情感经历等重大应激事件,对人的情绪、认知、生理、行为四个方面都会产生明显反应,而艺术治疗能够减轻患者症状,帮助其个人成长。刘正奎进而分析了艺术治疗的定义与作用,艺术疗愈能够让人的情绪客体化,在艺术创作中进行自我探索与表达,接纳和正向建构自己。在刘正奎的调查研究中,通过实验对照的方法可以发现,经历过地震之后的孩子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高警觉症状明显下降;《我的影像成长日记》项目分设不同的主题,帮助地震灾难后的青少年疗愈创伤,得到自我成长。刘正奎最后分享了自己参与的两个艺术展览项目——《沧浪之水图》《情绪几何》,从“美”的角度出发,是通过情绪算法将艺术作品与观众体验相结合而形成的公众参与的艺术创作,这些作品也反映了以美育心、赋能成长的创新实践。
浅谈艺术治疗:三个群组治疗案例分享
Noula Diamantopoulos
澳大利亚心理治疗师,艺术家
Noula从自己的雕塑作品引入她对于表达艺术治疗背后内涵的理解。在她看来,表达性艺术治疗就是一种放松方式、保持健康的工具或是锻炼的手段。Noula提出了创伤-感知疗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安全感和稳定期;第二阶段,加工和处理;第三阶段,整合与融合。Noula通过三个具体的群组艺术治疗方案,进一步印证了此三个阶段。第一个项目是“22空间-BBC电视系列纪录片”,7位参与者年龄在18-66岁,项目包括三个部分:①外部世界如何看待和自我觉知,②创作壁画呈现个人成长故事,找到自身的内在涵义,③集体创作一首歌曲,录制期间Noula等艺术治疗师会随时为参与者提供情感支持和适当的引导。Noula表示,“这是一次参与性体验,是可以观察的纪录片。”第二个项目是“奇迹树”,Noula和她的团队引导参与者们描绘奇迹树的树叶,通过马赛克的形象来分享、传递创作者的生命信息,每个人的故事都被绘制成一片马赛克树叶,最后这些马赛克树叶被捐赠、安置在公共空间,成为了一棵奇迹之树。Noula表示她目前仍在进行这种社会实验,通过收集人们的反馈来反思如何去改善人们的心理状况。第三个项目是“创造意义的奥秘-公开工作坊”,由艺术与文化博物馆举办,共有10人参与,在一个创意性的空间中,参与者通过侘寂摘记的方式来探索他们的生活。Noula指出“比起做事的结果,做事的过程更重要,我们应当活在当下”“艺术就是一个体验的过程,艺术能够带来改变”。
社区型美术馆的实践与畅想
林薇
上海浦东碧云美术馆馆长,策展人
社区美术馆是全球美术馆发展的趋势。林薇以浦东碧云美术馆为例,向我们展示了艺术疗愈+社区型美术馆的无限可能。浦东碧云美术馆坐落在碧云国际社区,地域特别,人群多元。碧云美术馆有四大主题建设:多元可持续、美育成长、无障碍与交流、女性行动,尤其关爱特殊群体,力图打造无障碍美术馆,形成以新海派文化为核心的新美术馆空间。林薇介绍了在此宗旨下碧云美术馆已开展的项目,如由20位当代艺术家、100位特殊儿童共同创作的”爱得不同”,充分发挥了美术馆作为疗愈平台的功能;如聚焦阿尔茨海默症的“爱在身边”,通过不同艺术家面对“记忆”的差异化认识,发掘艺术力量,积极探索艺术如何介入特殊群体生活,以及美术馆如何提升服务建设以呼应社会发展需求;如视障、老年群体和无障碍文化节,通过与购物中心合作,将基于展览的公共教育带入购物中心;如综合运用音乐、绘画、舞动等媒介的儿童友好社区艺术节。碧云美术馆还设立了社区角,通过与周边学校合作共创公共教育项目,展览学生作品,促进美育普及。如2021年罗山中学的《衣冠民尚——服饰工艺专题展》、2022年“爱得不同”活动作品《爱之龙》、2023浦东社会工作主题展等。最后林薇还指出,美术馆既要做艺术疗愈者,又要在这个过程中让艺术家走出美术馆、走向大众,而让大众走进来,用大众的反馈来艺术疗愈。也在这样的过程中,碧云美术馆才能成为真正服务于社区的美术馆,做到艺术的连接者、艺术的翻译者,让更多的人了解艺术,从艺术中获得滋养与疗愈。
Part.3 结语
黑森林:艺术治疗发展中的问题、前景和路径
杨溟
新华社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
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院长
作为闭幕嘉宾,杨溟总结了全天会议中的亮点与特色,同时也就艺术治疗的现状提出问题。他认为,①艺术治疗发展仍处初级阶段,缺乏学术与实践共识;②缺乏跨界人才和交流,知识体系和培养模式尚未形成;③应该更重视媒体的推广作用,使艺术治疗的知识普及能够更多地让社会知晓;④缺乏医疗康养与疗愈机构的积极参与及共同治理。在提出问题的同时,杨溟也逐一做出回应,并对艺术治疗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杨溟认为,首先艺术治疗的发展前景是美好的,尤其在后疫情时代,艺术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得到应用;其次AI科技发展的融合及应用场景将大大的扩展与增多;其三更多元的艺术和艺术家将发挥出更多作用;其四脑与认知科学、神经科学与心理学将发挥出更重要作用。最后,杨溟从七个方面谈了艺术治疗未来发展的路径,①加强媒体传播和普及教育,提高政府和公众的认知和支持度;②艺术治疗过程遵守伦理原则形成职业规范;③与医学结合引入更多临床案例及数据确立治疗效果及其作用机制;④加强理论研究及与AI结合使艺术治疗构建生理与情绪数据库;⑤国家应该重视,为艺术治疗提供合适的政策、法规和支撑保障;⑥动员康养医疗机构共同参与艺术治疗的社会治理形成合力;⑦艺术治疗知识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形成。
此外,在2023中澳艺术治疗学术交流会中,与会嘉宾们都着眼于中澳两国艺术治疗专业建设与发展,提出以全球思维培养人才的具体建议,并充分肯定了本次会议在学术对话机制、会议参与机制上的尝试与创新,希望这样的学术性的双边交流会能够越来越多、越办越好。
本文由拔丝英语网 - buzzrecipe.com(精选英语文章+课程)收藏,供学习使用,分享转发是更大的支持!由 央美艺术治疗工作室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