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前很多时候由于信息的闭塞,我们了解到的英国只是百度百科眼里的英国。(当然如果你长期关注《听见英国的声音》的话除外)
那么,有哪些信息是我们到了英国才知道的呢?今天我们继续为大家带来那些你到了英国才知道的80件事21-40,希望能让大家了解真实的英国。
英国的过马路方式和中国是一模一样的,凑齐一群人,无视红绿灯,直接过马路。宽阔的多车道大马路他们还可能有所顾忌,遇到小街小路直接一个人独闯,万车莫开。
英国人可以算是西方世界里对中国相对比较友好的了,没有美帝那么舍我其谁谁也瞧不起,没有枫叶国少数族裔那么激进,没有土澳白人专门迫害亚裔。可能确实是因为国家小了吧,以前的大英帝国也一去不返,低下头和中国搞好关系还是有必要的。
鉴于英国民众匮乏到可怜的地理和政治知识,他们连自己国家在世界上什么方位都不清楚,更别提亚洲地区的遥远地方了,他们和港du台du支持者一般都沾不上边,十个有九个都是地理不好,搞不清三者是什么概念和关系。老一辈甚至有过海外游历经验的英国人也许还知道一些亚洲的事,而年轻一辈除非是专门学过,其他的都是出于零概念的状态。所以遇到这种事,无视就好,不必置气。
英伦女子都是大码的,丰乳肥臀,一点不夸张,西方也以judge别人的外貌为忌讳,所以不会有人说你胖说你重,你愿意长什么样就什么样,再加上饮食都是高热高糖高盐,不肥才怪。
另外,因为英国女人确实丰满,从英国留学回去的中国男生都是见过世面的人。要补充说明的是,肥胖的人群都是普通工薪劳动阶层,真正的贵族和富人阶层都是高度注重饮食和身形的。
英国全国民宅都没多少空调啊。固然即使是盛夏,英国室外气温也才二十几度,可架不住室内热啊,加之保温性能又好,纬度高,日照时间又长,热气排不出去还一直被加热,正常情况下室内外温差在10度以上,你又没地装空调,只能弄个小破电风扇慢慢摇着吧。
大家都知道,英国的手机支付系统处于偶有Apple pay,其他基本为0的状态,大量的小商店和中餐厅中超都只收现金,刷卡也不是一直都行得通的,所以从国内支付宝微信支付的大环境来到这里消费,一时还真的适应不了,在英国出门买东西,如果你去的不是大商店,现金是必备的。
出国之前只听说过信用卡被盗刷,很少见过储蓄卡被盗刷的。来了英国终于长见识了。谁尼玛制定的体系啊,储蓄卡每天30磅以内是可以免密刷的啊,谁知道自己的卡有没有被贼人盯上啊。
谁能想到除了只有偶尔用到的四位数密码,卡背面的三位安全码也他妹夫的很重要,得牢记啊。在国内几乎没查过储蓄卡余额啊,来了这边天天查啊,小额盗刷是隔三差五有的事啊。
不知道从何时起,中国人普遍把所谓的伦敦腔当做一种高雅的口音。固然,英国不同阶层的口音也是截然分化的,可你们要知道,如果你是英国人,什么阶层才说什么口音,不是你说什么口音就是什么阶层。
作为外国人,说好你自己拿手的口音就足够了,别鹦鹉学舌刻意模仿贵族口音,画虎不成反类犬,会被英国人嘲笑的,因为语言是交流的工具,不是炫耀的资本。字面意义上的伦敦口音称为“Cockney”,它源自伦敦东区的平民,并不是我们在电影里听到的那种。
我们中国人从小学的英语真的很奇怪,书面语法和拼写都学的英式,口语却学的美语。严格来说,真正最符合中国人审美的英国口音是以女王和梅姨为代表的地道英音。
这里说的恋爱特指中国留学生的恋爱,包括本地恋和跨国恋。以前就听过一句话:两人恋爱,四人欢喜,来了英国终于明白了真谛。在留学生的圈子里,在国内有对象基本被默认为单身,普适应很强。
相对于国内大学的环境,留学生的圈子确实男女关系比较乱,大部分是这样,也有一些洁身自好的人。从本科甚至高中就在英国的人与国内本科毕业来英攻读硕士的人的三观真的有很大差异,无法强融。反过来说,在英国留学生圈子找对象的难度某种程度上低于国内大学校园,帅哥美女比例高得多。
英国实在算不上购物的天堂,主要是英镑太贵。对于英国本土品牌,肯定是最便宜的。奢侈品,时尚品牌属于相对能接受的购物列表,而其他的东西,包括衣食住行,方方面面,无所不贵,尤其是电子产品,英国的价格比大陆还高。
如果你是来旅游的,离境前一定记得退税,能省不少,留学生在离开英国前的最后一次航班也能退税,平时记得把发票保管好。
刚来英国的朋友都会把支出的每一磅钱折合人民币算一算,来了超过三个月,就直接一磅当一块花了。对于留学生而言,日常开销最大的是租房和学费,生活费反倒不很高。英国的公寓让我们见了世面,出国前从没见过单人间的公寓,来了这里清一色都是一人一个房间。
可是,这样的条件自然不可能便宜,从最基本型的en-suite的80-150磅不等,到高级点的studio有180-300磅不等,再到更高级的复式loft的450向上,最后到自己租的带车库的独立house都800磅起步。注意,以上价格都是以周为单位,是周啊,不是月啊。
说真的,在英国买吃的倒还真不贵,在二三线城市和各个小镇,如果正常伙食的话,50磅每周已经能吃得很好了。以上的开销数字都是基于平均生活水平,富二代和高消费人群另谈。以上所有数据都不包括伦敦,如果你在轮蹲市区,请自行乘以2。
英国的网络状况说好也谈不上,说渣也不至于,4G网络跟国内肯定是没法比的,这么小的国家还有大片地方连2G信号都没有,4G更别提了。伦敦地铁是被外国人吐槽最多的地方,一到地下全体失联,所以你们以为外国人在地铁上爱看书是因为喜欢吗?是特么因为没信号啊。
关于有线宽带,各个大学的校园网都是直连国家网络中心的,所以速度没的说,自己住的公寓的网络质量就参差不齐了,我见过快到反应不过来的,也见过慢得急出人命案的。虽然我们在墙外,能看到墙内看不到的东西,但我们用国内app和网站也慢啊,这能咋办呢?最直接体现就是国服网游,知乎反倒是加载速度很快的。
接着上面的话题,留学生写论文的法宝就是Ctrl+C和Ctrl+V,国内国外一样的情况,无非就是换一种语言。每次一到论文季,浏览器里不知道开了多少个标签,谷歌翻译有道词典旁边一直侯着随时待命,然后在ddl前几个晚上开始了漫漫码字路。相比之下,老外们显得精力十足,每次一有assignment都早早地开工,特别积极。
英国人选车和美国人截然不同,他们更喜欢轴距短油耗低的两厢车。因为英国的停车位都很小,山地也多,大排量长轴距的车不适合在这个国家长期行驶。
英国人买车要分为三类人:一是广大劳动阶级人民,即工薪阶层,他们收入不很高,也没什么特殊需求,所以他们钟爱日系品牌,比如丰田本田雷克萨斯等;二是中产阶级,他们主要选择德系车,做工精湛,厚实稳重,有强烈的品牌感,比如BBA,保时捷等;三是富人阶级,他们不差钱,更看重门面和品质,所以宾利,劳斯莱斯等超豪华品牌成为了他们的宠儿。
虽然英美关系很好,现在电动汽车也如火如荼,但英国人对于特斯拉之类的纯电动车不怎么感冒,一是因为理念还没完全接受,二是充电桩建设进度跟不上。所以他们现在会折中选择混动车,最多的就是丰田普锐斯。
这玩意儿全称叫Biometric residencepermits,生物识别居住许可,中国人来英国的身份证就是BRP卡,护照上签证的有效期一般都过了,就指着BRP卡四处闯荡呢。我们用到BRP最多的场景就是三个:买烟买酒,出境入境和进夜店。大家一般都是把护照丢公寓里,随身带BRP,和国内习惯保持一致。
在英国的华人有四十多万,其中最大的群体莫过于留学生了,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移民,旅游者,工作签证的务工人员等等。英国的两百多所大学,几千所高中,甚至初中都有中国人的身影,既有学生,也有教授。
虽然中国同胞到了海外有窝里横的现象,中国店家宰的也都是中国人,但不论怎么说,血浓于水,华夏民族的认同感依然是中国人在海外最强的纽带和联系。
亚马逊不用多说了吧?几乎整个西方都是这家占了半壁江山。亚马逊作为网购界的大佬,提供的门类和资源自不必多说,但我们的淘宝却比它多了一些东西,那就是各式各样的服务:买保险,办签证,出国游,驾照年审,专业领域的咨询和制作等等,这些东西亚马逊上找不到。
其实亚马逊上最有价值的商品并不是实体的,而是海量的正版影音和图书资源,要不然kindle哪儿来的资源腹地来支撑这么大的市场需求呢?由于英国是一个高度全球化的国家,你在亚马逊网购时,它不会显示从哪里发货,只会告诉你一个预计到达日期,为什么有的商品明明有库存却需要半个月才能到呢?因为它们是从中国发货的。
除了亚马逊,英国的网购网站也很多,中国人偏爱的买衣服网站以ASOS为主,还有各个品牌官网和折扣门户。
脸书和推特在英国并不是很受欢迎,虽然中青年人差不多都有账号,但用的实在不多,在脸书上活跃的一般都是商家的公众号。聊天清一色用Whatsapp,相当于西方版微信,但没那么多功能,仅限聊天。
社交大部分用ins和Snapchat,发照片多。中国人来了英国,有一件不能忘的事情就是用自己的英国手机号注册一个Whatsapp账号,因为你不能和老师同学们失联。
个人认为,除了特色服务和朋友圈之外,Whatsapp的性能和体验都优于微信,它在手机端和电脑端(包括PC和Mac)都是聊天记录全同步全备份的,操作也相当流畅,虽然有很多不是很人性化的缺点,但老外们也习惯了。中国人用的社交软件也就比在国内多了个ins,其他没差,交流都是用微信,微博也很常用。
相信这个问题是所有中国人到了西方遇到的除了语言之外的第一个不习惯的状况。和国内不同,几乎整个西方对于地面层(也就是国内的一楼)都叫ground floor或者E floor,从二楼开始才叫first floor,secondfloor...
英国电梯里的一楼按键都是G或E或0。其实我们自己平时在英国生活很快就能适应这种变化,但最大的尴尬存在于和人交流时,举个例子:“那教室在几楼啊?”“一楼”“二楼是哪层楼?”“first floor”。为了避免这种尴尬,我们中国人之间在报楼层时都会加上英文。我们一般默认一楼就是G floor,二楼就是1 floor,以此类推。
不像德国把垃圾分类搞成了神经质强迫症,在英国扔垃圾还是比较像国内的。一般垃圾场就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初到英国,曾遇到有趣的事,英国的居住区垃圾回收站一般称为“refuse area”,我刚开始没见过这种表达,不知何意,拒绝区?
专门用来拒绝别人表白的地方?拎着几袋垃圾无处安放,后来经过别人提点才知道那就是垃圾场。
来了国外才深切感受到什么叫宇宙眼镜大国。中国的年轻人十有六七都近视,戴眼镜已经成为我们国人像呼吸一样平常的事。但来了国外,才发现,除了遗传疾病和极少数特例,中年以下的人几乎没有戴眼镜的。
曾经不知道多少次,在路上走得好好的,被一群英国本地年轻人拦下,请求试戴我们的眼镜,问其原因,竟是从不认识近视的人。后来特意观察,英国的小孩子从小开始,就不参与高强度的学习任务,每天早九点上课,下午三四点就下课,然后参加课外活动;等到上大学的年纪,他们的眼球已经定型,这时候再刻苦学习也不用担心近视。
固然,中国的眼镜文化来自于中国特色的教育模式,但更多的,我们近视的原因还是源于不健康的用眼习惯,比如弱光阅读,黑暗阅读,蓝光照射,错误坐姿等。因为西方国家的超低近视率,他们的眼镜行业和激光手术行业确实不如国内发达。
不知道这些是不是戳到你了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哦~
本文由拔丝英语网 - buzzrecipe.com(精选英语文章+课程)收藏,供学习使用,分享转发是更大的支持!由 听见英国的声音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