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捋捋一下关于“薅羊毛”的那些事儿… 来,先跟我念一遍“薅(hāo)羊毛”,原本指“把羊身上的毛剪下来”。 这个词之所以现在变成了一个梗,不得不提本山大叔和宋丹丹的经典小品《昨天今天明天》。 在小品中,白云大妈分享了自己给生产队放羊的时候,从脱毛的羊身上薅羊毛来织毛衣的经历。 戏称“薅社会主义羊毛”。 由此,薅羊毛变成了“赚小便宜”,甚至变成“利用规则漏洞获取小利益”。 说到“羊毛”,想先跟大家分享这个词——fleece。 它表示“一次剪下来的羊毛”,还可以活用为动词,表示“敲竹杠”。 英文世界中有个著名的短语——fleece the flock,意为“persuading naive members to give money”(说服一群天真的人掏钱),跟网上常用的“割韭菜”比较像了。 再回到“薅羊毛”上,它最古典的含义是“蹭各种打折优惠来实现省钱的目的”。 这层含义可以用 clip coupons 来表示。 clip 表示“剪下”,coupon 是“赠券”,clip coupon 引申为“蹭各种打折优惠”。 由此产生两个变体: 1)“热衷于薅羊毛占便宜的人”(羊毛党)叫做 coupon clippers 2)“薅羊毛”的行为可以叫 coupon…
“薅羊毛”的英文,竟然这么有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