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最新的吸引人才战略公布: 从2023年7月16日起,在美国的H-1B签证持有人及其随行直系亲属将有资格申请来加拿大。 被批准的申请人将获得最长三年的开放工作许可,这是一个open work permit,无需雇主担保,这意味着他们将能够为加拿大任何地方的几乎任何雇主工作。 他们的配偶和家属也将有资格申请临时居民签证,并且后续根据需要获得工作或学习许可。 该措施将持续一年,或直到 IRCC 收到 10,000 份申请为止。只有主申请人(不算其随行家庭成员),才会计入申请上限。 此举的目的是扩大技术工人继续在高科技领域追求职业生涯的机会,并为北美的经济增长和繁荣做出贡献。 不过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成功获得签证,如果在加拿大找不到工作,到期以后,也就expire了。没有解决能否找到工作的问题。 但是,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比如工作不稳甚至已经被裁员的,多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有3年时间去加拿大试试 。 所以加拿大的吸引科技人才政策也是有两面性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需求选择。 不过可以预料的是,10000个名额,确实是需要拼手速的。 对于这件事,一亩三分地用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匿名用户 美国被裁员和即将可能被裁员的 H1B 打工仔们可以人手一个加拿大3年工签做备胎了。 匿名用户 这是个好消息,不过只有10000个名额,估计要和印度大军抢,反正先拿个名额在手没坏处。 take_a_nap 有经验的程序员一直都是抢手货。10000的科技岗位加拿大还是能消化的了的。感觉苦的是加拿大本科NG和没有各省提名项目的硕士NG。能招有经验的员工就会少招NG。当然美国的程序员来这里找工作也要接受降薪的事实。 感觉加拿大政府是会玩的。与其让失业的人把钱花在美国耗着,不如让他们invest in Canada。长期结果就是EE FSW也会越来越卷,那么拿PR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加拿大h1b续签刷位置
加拿大最新的吸引人才战略公布: 从2023年7月16日起,在美国的H-1B签证持有人及其随行直系亲属将有资格申请来加拿大。 被批准的申请人将获得最长三年的开放工作许可,这是一个open work permit,无需雇主担保,这意味着他们将能够为加拿大任何地方的几乎任何雇主工作。 他们的配偶和家属也将有资格申请临时居民签证,并且后续根据需要获得工作或学习许可。 该措施将持续一年,或直到 IRCC 收到 10,000 份申请为止。只有主申请人(不算其随行家庭成员),才会计入申请上限。 此举的目的是扩大技术工人继续在高科技领域追求职业生涯的机会,并为北美的经济增长和繁荣做出贡献。 不过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成功获得签证,如果在加拿大找不到工作,到期以后,也就expire了。没有解决能否找到工作的问题。 但是,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比如工作不稳甚至已经被裁员的,多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有3年时间去加拿大试试 。 所以加拿大的吸引科技人才政策也是有两面性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需求选择。 不过可以预料的是,10000个名额,确实是需要拼手速的。 对于这件事,一亩三分地用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匿名用户 美国被裁员和即将可能被裁员的 H1B 打工仔们可以人手一个加拿大3年工签做备胎了。 匿名用户 这是个好消息,不过只有10000个名额,估计要和印度大军抢,反正先拿个名额在手没坏处。 take_a_nap 有经验的程序员一直都是抢手货。10000的科技岗位加拿大还是能消化的了的。感觉苦的是加拿大本科NG和没有各省提名项目的硕士NG。能招有经验的员工就会少招NG。当然美国的程序员来这里找工作也要接受降薪的事实。 感觉加拿大政府是会玩的。与其让失业的人把钱花在美国耗着,不如让他们invest in Canada。长期结果就是EE FSW也会越来越卷,那么拿PR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加拿大h1b签证
加拿大最新的吸引人才战略公布: 从2023年7月16日起,在美国的H-1B签证持有人及其随行直系亲属将有资格申请来加拿大。 被批准的申请人将获得最长三年的开放工作许可,这是一个open work permit,无需雇主担保,这意味着他们将能够为加拿大任何地方的几乎任何雇主工作。 他们的配偶和家属也将有资格申请临时居民签证,并且后续根据需要获得工作或学习许可。 该措施将持续一年,或直到 IRCC 收到 10,000 份申请为止。只有主申请人(不算其随行家庭成员),才会计入申请上限。 此举的目的是扩大技术工人继续在高科技领域追求职业生涯的机会,并为北美的经济增长和繁荣做出贡献。 不过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成功获得签证,如果在加拿大找不到工作,到期以后,也就expire了。没有解决能否找到工作的问题。 但是,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比如工作不稳甚至已经被裁员的,多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有3年时间去加拿大试试 。 所以加拿大的吸引科技人才政策也是有两面性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需求选择。 不过可以预料的是,10000个名额,确实是需要拼手速的。 对于这件事,一亩三分地用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匿名用户 美国被裁员和即将可能被裁员的 H1B 打工仔们可以人手一个加拿大3年工签做备胎了。 匿名用户 这是个好消息,不过只有10000个名额,估计要和印度大军抢,反正先拿个名额在手没坏处。 take_a_nap 有经验的程序员一直都是抢手货。10000的科技岗位加拿大还是能消化的了的。感觉苦的是加拿大本科NG和没有各省提名项目的硕士NG。能招有经验的员工就会少招NG。当然美国的程序员来这里找工作也要接受降薪的事实。 感觉加拿大政府是会玩的。与其让失业的人把钱花在美国耗着,不如让他们invest in Canada。长期结果就是EE FSW也会越来越卷,那么拿PR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伦敦h1b首签
加拿大最新的吸引人才战略公布: 从2023年7月16日起,在美国的H-1B签证持有人及其随行直系亲属将有资格申请来加拿大。 被批准的申请人将获得最长三年的开放工作许可,这是一个open work permit,无需雇主担保,这意味着他们将能够为加拿大任何地方的几乎任何雇主工作。 他们的配偶和家属也将有资格申请临时居民签证,并且后续根据需要获得工作或学习许可。 该措施将持续一年,或直到 IRCC 收到 10,000 份申请为止。只有主申请人(不算其随行家庭成员),才会计入申请上限。 此举的目的是扩大技术工人继续在高科技领域追求职业生涯的机会,并为北美的经济增长和繁荣做出贡献。 不过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成功获得签证,如果在加拿大找不到工作,到期以后,也就expire了。没有解决能否找到工作的问题。 但是,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比如工作不稳甚至已经被裁员的,多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有3年时间去加拿大试试 。 所以加拿大的吸引科技人才政策也是有两面性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需求选择。 不过可以预料的是,10000个名额,确实是需要拼手速的。 对于这件事,一亩三分地用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匿名用户 美国被裁员和即将可能被裁员的 H1B 打工仔们可以人手一个加拿大3年工签做备胎了。 匿名用户 这是个好消息,不过只有10000个名额,估计要和印度大军抢,反正先拿个名额在手没坏处。 take_a_nap 有经验的程序员一直都是抢手货。10000的科技岗位加拿大还是能消化的了的。感觉苦的是加拿大本科NG和没有各省提名项目的硕士NG。能招有经验的员工就会少招NG。当然美国的程序员来这里找工作也要接受降薪的事实。 感觉加拿大政府是会玩的。与其让失业的人把钱花在美国耗着,不如让他们invest in Canada。长期结果就是EE FSW也会越来越卷,那么拿PR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加拿大续签h1b
加拿大最新的吸引人才战略公布: 从2023年7月16日起,在美国的H-1B签证持有人及其随行直系亲属将有资格申请来加拿大。 被批准的申请人将获得最长三年的开放工作许可,这是一个open work permit,无需雇主担保,这意味着他们将能够为加拿大任何地方的几乎任何雇主工作。 他们的配偶和家属也将有资格申请临时居民签证,并且后续根据需要获得工作或学习许可。 该措施将持续一年,或直到 IRCC 收到 10,000 份申请为止。只有主申请人(不算其随行家庭成员),才会计入申请上限。 此举的目的是扩大技术工人继续在高科技领域追求职业生涯的机会,并为北美的经济增长和繁荣做出贡献。 不过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成功获得签证,如果在加拿大找不到工作,到期以后,也就expire了。没有解决能否找到工作的问题。 但是,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比如工作不稳甚至已经被裁员的,多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有3年时间去加拿大试试 。 所以加拿大的吸引科技人才政策也是有两面性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需求选择。 不过可以预料的是,10000个名额,确实是需要拼手速的。 对于这件事,一亩三分地用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匿名用户 美国被裁员和即将可能被裁员的 H1B 打工仔们可以人手一个加拿大3年工签做备胎了。 匿名用户 这是个好消息,不过只有10000个名额,估计要和印度大军抢,反正先拿个名额在手没坏处。 take_a_nap 有经验的程序员一直都是抢手货。10000的科技岗位加拿大还是能消化的了的。感觉苦的是加拿大本科NG和没有各省提名项目的硕士NG。能招有经验的员工就会少招NG。当然美国的程序员来这里找工作也要接受降薪的事实。 感觉加拿大政府是会玩的。与其让失业的人把钱花在美国耗着,不如让他们invest in Canada。长期结果就是EE FSW也会越来越卷,那么拿PR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多伦多面签h1b
加拿大最新的吸引人才战略公布: 从2023年7月16日起,在美国的H-1B签证持有人及其随行直系亲属将有资格申请来加拿大。 被批准的申请人将获得最长三年的开放工作许可,这是一个open work permit,无需雇主担保,这意味着他们将能够为加拿大任何地方的几乎任何雇主工作。 他们的配偶和家属也将有资格申请临时居民签证,并且后续根据需要获得工作或学习许可。 该措施将持续一年,或直到 IRCC 收到 10,000 份申请为止。只有主申请人(不算其随行家庭成员),才会计入申请上限。 此举的目的是扩大技术工人继续在高科技领域追求职业生涯的机会,并为北美的经济增长和繁荣做出贡献。 不过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成功获得签证,如果在加拿大找不到工作,到期以后,也就expire了。没有解决能否找到工作的问题。 但是,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比如工作不稳甚至已经被裁员的,多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有3年时间去加拿大试试 。 所以加拿大的吸引科技人才政策也是有两面性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需求选择。 不过可以预料的是,10000个名额,确实是需要拼手速的。 对于这件事,一亩三分地用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匿名用户 美国被裁员和即将可能被裁员的 H1B 打工仔们可以人手一个加拿大3年工签做备胎了。 匿名用户 这是个好消息,不过只有10000个名额,估计要和印度大军抢,反正先拿个名额在手没坏处。 take_a_nap 有经验的程序员一直都是抢手货。10000的科技岗位加拿大还是能消化的了的。感觉苦的是加拿大本科NG和没有各省提名项目的硕士NG。能招有经验的员工就会少招NG。当然美国的程序员来这里找工作也要接受降薪的事实。 感觉加拿大政府是会玩的。与其让失业的人把钱花在美国耗着,不如让他们invest in Canada。长期结果就是EE FSW也会越来越卷,那么拿PR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多伦多美签h1b
加拿大最新的吸引人才战略公布: 从2023年7月16日起,在美国的H-1B签证持有人及其随行直系亲属将有资格申请来加拿大。 被批准的申请人将获得最长三年的开放工作许可,这是一个open work permit,无需雇主担保,这意味着他们将能够为加拿大任何地方的几乎任何雇主工作。 他们的配偶和家属也将有资格申请临时居民签证,并且后续根据需要获得工作或学习许可。 该措施将持续一年,或直到 IRCC 收到 10,000 份申请为止。只有主申请人(不算其随行家庭成员),才会计入申请上限。 此举的目的是扩大技术工人继续在高科技领域追求职业生涯的机会,并为北美的经济增长和繁荣做出贡献。 不过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成功获得签证,如果在加拿大找不到工作,到期以后,也就expire了。没有解决能否找到工作的问题。 但是,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比如工作不稳甚至已经被裁员的,多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有3年时间去加拿大试试 。 所以加拿大的吸引科技人才政策也是有两面性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需求选择。 不过可以预料的是,10000个名额,确实是需要拼手速的。 对于这件事,一亩三分地用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匿名用户 美国被裁员和即将可能被裁员的 H1B 打工仔们可以人手一个加拿大3年工签做备胎了。 匿名用户 这是个好消息,不过只有10000个名额,估计要和印度大军抢,反正先拿个名额在手没坏处。 take_a_nap 有经验的程序员一直都是抢手货。10000的科技岗位加拿大还是能消化的了的。感觉苦的是加拿大本科NG和没有各省提名项目的硕士NG。能招有经验的员工就会少招NG。当然美国的程序员来这里找工作也要接受降薪的事实。 感觉加拿大政府是会玩的。与其让失业的人把钱花在美国耗着,不如让他们invest in Canada。长期结果就是EE FSW也会越来越卷,那么拿PR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多伦多h1b首签tcn
加拿大最新的吸引人才战略公布: 从2023年7月16日起,在美国的H-1B签证持有人及其随行直系亲属将有资格申请来加拿大。 被批准的申请人将获得最长三年的开放工作许可,这是一个open work permit,无需雇主担保,这意味着他们将能够为加拿大任何地方的几乎任何雇主工作。 他们的配偶和家属也将有资格申请临时居民签证,并且后续根据需要获得工作或学习许可。 该措施将持续一年,或直到 IRCC 收到 10,000 份申请为止。只有主申请人(不算其随行家庭成员),才会计入申请上限。 此举的目的是扩大技术工人继续在高科技领域追求职业生涯的机会,并为北美的经济增长和繁荣做出贡献。 不过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成功获得签证,如果在加拿大找不到工作,到期以后,也就expire了。没有解决能否找到工作的问题。 但是,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比如工作不稳甚至已经被裁员的,多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有3年时间去加拿大试试 。 所以加拿大的吸引科技人才政策也是有两面性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需求选择。 不过可以预料的是,10000个名额,确实是需要拼手速的。 对于这件事,一亩三分地用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匿名用户 美国被裁员和即将可能被裁员的 H1B 打工仔们可以人手一个加拿大3年工签做备胎了。 匿名用户 这是个好消息,不过只有10000个名额,估计要和印度大军抢,反正先拿个名额在手没坏处。 take_a_nap 有经验的程序员一直都是抢手货。10000的科技岗位加拿大还是能消化的了的。感觉苦的是加拿大本科NG和没有各省提名项目的硕士NG。能招有经验的员工就会少招NG。当然美国的程序员来这里找工作也要接受降薪的事实。 感觉加拿大政府是会玩的。与其让失业的人把钱花在美国耗着,不如让他们invest in Canada。长期结果就是EE FSW也会越来越卷,那么拿PR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多伦多首签h1b材料
加拿大最新的吸引人才战略公布: 从2023年7月16日起,在美国的H-1B签证持有人及其随行直系亲属将有资格申请来加拿大。 被批准的申请人将获得最长三年的开放工作许可,这是一个open work permit,无需雇主担保,这意味着他们将能够为加拿大任何地方的几乎任何雇主工作。 他们的配偶和家属也将有资格申请临时居民签证,并且后续根据需要获得工作或学习许可。 该措施将持续一年,或直到 IRCC 收到 10,000 份申请为止。只有主申请人(不算其随行家庭成员),才会计入申请上限。 此举的目的是扩大技术工人继续在高科技领域追求职业生涯的机会,并为北美的经济增长和繁荣做出贡献。 不过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成功获得签证,如果在加拿大找不到工作,到期以后,也就expire了。没有解决能否找到工作的问题。 但是,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比如工作不稳甚至已经被裁员的,多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有3年时间去加拿大试试 。 所以加拿大的吸引科技人才政策也是有两面性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需求选择。 不过可以预料的是,10000个名额,确实是需要拼手速的。 对于这件事,一亩三分地用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匿名用户 美国被裁员和即将可能被裁员的 H1B 打工仔们可以人手一个加拿大3年工签做备胎了。 匿名用户 这是个好消息,不过只有10000个名额,估计要和印度大军抢,反正先拿个名额在手没坏处。 take_a_nap 有经验的程序员一直都是抢手货。10000的科技岗位加拿大还是能消化的了的。感觉苦的是加拿大本科NG和没有各省提名项目的硕士NG。能招有经验的员工就会少招NG。当然美国的程序员来这里找工作也要接受降薪的事实。 感觉加拿大政府是会玩的。与其让失业的人把钱花在美国耗着,不如让他们invest in Canada。长期结果就是EE FSW也会越来越卷,那么拿PR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多伦多h1b时间线
加拿大最新的吸引人才战略公布: 从2023年7月16日起,在美国的H-1B签证持有人及其随行直系亲属将有资格申请来加拿大。 被批准的申请人将获得最长三年的开放工作许可,这是一个open work permit,无需雇主担保,这意味着他们将能够为加拿大任何地方的几乎任何雇主工作。 他们的配偶和家属也将有资格申请临时居民签证,并且后续根据需要获得工作或学习许可。 该措施将持续一年,或直到 IRCC 收到 10,000 份申请为止。只有主申请人(不算其随行家庭成员),才会计入申请上限。 此举的目的是扩大技术工人继续在高科技领域追求职业生涯的机会,并为北美的经济增长和繁荣做出贡献。 不过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成功获得签证,如果在加拿大找不到工作,到期以后,也就expire了。没有解决能否找到工作的问题。 但是,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比如工作不稳甚至已经被裁员的,多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有3年时间去加拿大试试 。 所以加拿大的吸引科技人才政策也是有两面性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需求选择。 不过可以预料的是,10000个名额,确实是需要拼手速的。 对于这件事,一亩三分地用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匿名用户 美国被裁员和即将可能被裁员的 H1B 打工仔们可以人手一个加拿大3年工签做备胎了。 匿名用户 这是个好消息,不过只有10000个名额,估计要和印度大军抢,反正先拿个名额在手没坏处。 take_a_nap 有经验的程序员一直都是抢手货。10000的科技岗位加拿大还是能消化的了的。感觉苦的是加拿大本科NG和没有各省提名项目的硕士NG。能招有经验的员工就会少招NG。当然美国的程序员来这里找工作也要接受降薪的事实。 感觉加拿大政府是会玩的。与其让失业的人把钱花在美国耗着,不如让他们invest in Canada。长期结果就是EE FSW也会越来越卷,那么拿PR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加拿大h1b续签
加拿大最新的吸引人才战略公布: 从2023年7月16日起,在美国的H-1B签证持有人及其随行直系亲属将有资格申请来加拿大。 被批准的申请人将获得最长三年的开放工作许可,这是一个open work permit,无需雇主担保,这意味着他们将能够为加拿大任何地方的几乎任何雇主工作。 他们的配偶和家属也将有资格申请临时居民签证,并且后续根据需要获得工作或学习许可。 该措施将持续一年,或直到 IRCC 收到 10,000 份申请为止。只有主申请人(不算其随行家庭成员),才会计入申请上限。 此举的目的是扩大技术工人继续在高科技领域追求职业生涯的机会,并为北美的经济增长和繁荣做出贡献。 不过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成功获得签证,如果在加拿大找不到工作,到期以后,也就expire了。没有解决能否找到工作的问题。 但是,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比如工作不稳甚至已经被裁员的,多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可以有3年时间去加拿大试试 。 所以加拿大的吸引科技人才政策也是有两面性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需求选择。 不过可以预料的是,10000个名额,确实是需要拼手速的。 对于这件事,一亩三分地用户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匿名用户 美国被裁员和即将可能被裁员的 H1B 打工仔们可以人手一个加拿大3年工签做备胎了。 匿名用户 这是个好消息,不过只有10000个名额,估计要和印度大军抢,反正先拿个名额在手没坏处。 take_a_nap 有经验的程序员一直都是抢手货。10000的科技岗位加拿大还是能消化的了的。感觉苦的是加拿大本科NG和没有各省提名项目的硕士NG。能招有经验的员工就会少招NG。当然美国的程序员来这里找工作也要接受降薪的事实。 感觉加拿大政府是会玩的。与其让失业的人把钱花在美国耗着,不如让他们invest in Canada。长期结果就是EE FSW也会越来越卷,那么拿PR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biglaw裁员h1b
来源:信息来源:www.goingconcern.com/ 由四大新鲜事儿编辑整理 近几周以来,一直有关于毕马威美国将进行裁员的传言,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Reddit上一个帖子,暗示裁员日(Reduction in Function, RIF)即将到来。 几周以来,我们从各种爆料者那里听说,毕马威美国一直在鼓励员工自愿辞职,以下是我们本月早些时候得到的一条消息: 毕马威美国今年裁掉了很多员工,但对于被裁员工而言,他们能拿到的补偿款十分有限。经验丰富的员工最多只能获得12周薪酬的遣散费。就在一年前,一些董事和副董事还能拿到好几个月的薪酬赔偿。 毕马威美国正试图说服所有服务部门和许多职能部门的员工,在6月30日之前买断他们的工龄。几乎没有人同意,因为除了资深员工之外,大部分员工对这些协议的条款不满意。所以,7月1日将会有一场大“屠杀”。 现在可以确定,毕马威将裁员约5%。员工已经在6月27日中午通过各服务线的全体员工会议上收到了这一通知。 今年早些时候,毕马威成为美国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中第一个宣布裁员的公司——裁减了咨询部门的约700名员工。此后,德勤裁掉了大约1,200名员工,安永裁掉了3,000名员工,不过安永的裁员不仅与市场状况有关,还与分拆事件有关,分拆失败使安永损失了数亿美元。 毕马威发表声明 毕马威美国的一位发言人发表了以下声明: 随着我们继续在市场上竞争并获胜,我们对我们的增长前景充满信心。经济逆风,加上历史性的低人员自然缩减率,促使我们做出了裁员决定。我们不会轻易做出这个决定。然而,我们相信这符合我们公司的最佳长期利益,并将使我们在未来取得持续的成功。 我们专注于为受影响的同事提供遣散费、医疗保健福利以及职业过渡服务。 我们将继续进行战略性投资,注重质量,提供卓越的服务和解决方案,并为未来创新。 毕马威美国董事长兼CEO发电子邮件 毕马威美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Paul Knopp6月27日也给毕马威员工发送了电子邮件。全文如下: 今天,我要宣布一个艰难的决定。我们决定在美国裁员约5%。经过深思熟虑和对公司价值观的深刻反思,我们做出了这个决定。我们已经采取了其他措施。 很遗憾,裁员是必要的,我想向大家说明一下裁员的原因。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取得了强劲的增长,我们制定了雄心勃勃的23财年计划,以把握住对我们的服务和解决方案的需求。 虽然我们的机会很强大,我们继续在市场上获胜,但我们正在经历经济逆风,这并不仅是我们业务或公司面临的。此外,我们计划的减员水平并没有实现。这些经济逆风,加上历史上最低的人员流失率,导致我们的劳动力规模与来年提供服务所需的资源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匹配。裁员旨在解决这种不匹配问题。 我不会低估这个决定对我们同事和朋友生活的影响。我们将尽可能地减少影响。我们会将适当的资源和技能补充与我们的业务优先事项相结合,以继续在市场上竞争、获胜和发展。尽管这个决定很困难,但我相信这符合我们公司的最佳长期利益,并将使我们在未来取得持续的成功。 我已经要求各位副主席今天主持一次全体会议,分享更多关于各自业务组中特定业务动态和通知的时间。我想让你知道,审计、税务和数字关系业务的被裁人员今天将收到通知。咨询和其他流程组中受裁员影响的人员将在今年夏天晚些时候得到通知。 致受影响的同事:感谢你们为支持我们的客户、社区和公司所做的一切。我们真的很感激你,并祝你一切顺利。我们会用同情心和资源来支持你,帮助你过渡这一艰难时刻。 我们的宗旨和价值观指引着我们在困难时期的行动。作为公司的校友,我们将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即将离职的同事。他们将获得遣散费,获得延长的医疗福利,以及职业过渡服务。 我对我们的业务和摆在我们面前的机会充满信心。随着我们的发展,我们将继续投资于未来,并一如既往地以我们的价值观和强大的文化引领潮流。 谢谢你所做的一切。 Pa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