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怎么办的词语

标新立异:指提出新的见解。 推陈出新:指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 墨守陈规/墨守成规: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蹉跎岁月:指虚度光阴。 艰苦卓绝:形容斗争十分艰苦,超出寻常。 夜以继日: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言简意赅:形容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 言近旨远:意思是话很浅近,含义却很深远。 初出茅庐: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刚到工作岗位上,缺乏经验。 少不更事:意思是指经验不多,与初出茅庐为近义关系。 老马识途:比喻阅历多的人富有经验,熟悉情况,能起引导作用,老马识途与初出茅庐、少不更事为反义关系。 风雨同舟:比喻共同经历患难。 和衷共济:比喻同心协力,克服困难,与风雨同舟是近义关系。 济河焚舟:意思是有进无退,决一死战。 食古不化:指学习古代知识不善于吸收、理解和运用,就好像吃了东西不能消化一样。 照本宣科:一般形容讲课、发言等死板地按照课文、讲稿,没有发挥,不生动。 生搬硬套:形容不顾实际情况,机械地搬用别人的经验和方法。 钻故纸堆:意思是一味钻研古籍而脱离现实。 闭门造车:指只凭主观办事,不管客观实际。 天马行空:比喻思想行为无拘无束,亦形容文笔超逸流畅。 不拘一格:指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龙飞凤舞: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多用来修饰书法笔势。 挥洒自如:形容画画、写字、作文,运笔能随心所欲。 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强调“逐渐”之意,形容先易后难的过程。 按部就班:原意是写文章时篇章结构安排得体,用词造句合乎规范。后来引申为按步骤进行的意思。 持之以恒:指长久坚持下去,文段并无坚持之意。 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 无所适从:指不知应该听从哪一方,不知怎么办才好,可以体现“困惑”之意。 偏听偏信:多指处理事情的态度不公正。 言听计从:指说的话和出的主意都采纳照办…

初中英语单词用法

🌟欢迎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 再点击右上角“…”菜单,选择“设为星标” 每天分享优质学习资料,不断进步! 【中考英语】人教版初中英语考纲词汇及用法梳理 ⬇️资料下载方式在最后⬇️ 【中考英语】人教版初中英语考纲词汇及用法梳理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初中全科资料 快把试卷+答案分享给有需要的同学吧!

初三英语重点单词用法

往期链接: A字部 B、C 字部 C、D 字部 E字部 F字部 G字部 H字部 I字部 JK字部 L字部 M字部 N字部 O字部 P字部 QR字部 S字部 T字部 UVW字部 WY字部 ▼ 更多免费学习资源 ▼ 人教版初中英语单词课文听力、重点考点、语法专题汇总 2024年中考英语 听力、词汇、语法、真题、阅读理解专项训练 【合集】人教版初中英语 上册 语法精讲课堂…

古书注解中用来声训的术语是

十六、古书的注解 1注解古书的工作开始于汉代。 古书的基本体例:有传﹑注﹑笺﹑诂﹑解﹑章句﹑音义﹑正义﹑补注、集注﹑集解﹑集释等。 大致类型有:(1)传注体:用以解释古书正文,(2)义疏体:既解释古书正文,又解释前人注文,这是唐代出现的一种新的注解,叫做“疏”或“正义”。(3)集解(集注﹑集释)体:在同一本古书下注各家注释,再加上自己的注解,成为集注或集解。 2、《十三经注疏》本中,《诗经》注疏包括的四家的注解,即西汉毛亨的《毛诗故训传》,东汉郑玄的《毛诗笺》,唐陆德明的《毛诗音义》(又叫《释文》),唐孔颖达的《毛诗正义》(又叫《疏》)。需要注意的是,毛传、郑笺,当时都是有特定含义的,“传”指阐明经义,“笺”有补充与订正毛传的意思,一方面对毛传简略隐晦的地方加以阐明,另一方面把不同于毛传的意见提出来,使可识别。 3、古书注解的内容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 (1)解释词义(2)串讲文意(3)释词并串讲,这是头两种方法的同时使用(4)通释全文大意。如汉赵歧注宋孙奭疏的《孟子章句》。 4、古注中的“章句”体,着重於串讲和提示文意。不仅串讲文句大意,还往往把文章的段落大意归纳出来,《孟子章句》每章之后都有“章指”,“章指”是通释全章正文的大意的。“集注体”的古注有时也这样做。 5、古注的常用术语: (1)“曰﹑为﹑谓之”:用来辨析意义相同相类的词语间的细微差别。用法是“解释语+‘曰﹑为﹑谓之’→被解释语”。如“豕一岁曰豵”,“豵”是被解释语。 (2)“谓”:以狭义释广义,以具体释抽象,以分名释总名。偶尔有用“谓”辨析相关相类的词语的意义差别。如“有谓富也,亡谓贫也”。 (3)“犹”:被释语在前,解释语在后。使用这个术语大致有四种性质:用同义(包括近义)词来解释。如“同犹俱也。”用远引申义来解释。如“老犹敬也,幼犹爱也”。以今语释古语。“谁为,犹为谁也。”以常用字释非常用字。如“直犹但也。” (4)“貌,之貌”:都用来解释表示某种性质﹑状态的形容词,相当於“……的样子”。如“莞尔,小笑貌”。 (5)“辞(词)也﹑语词也﹑语助也﹑发声”:古注中使用这些术语,大都是用来说明某字是虚词(主要是指语气词)。如《诗经》:“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毛传:“思,辞也。”意思指“思”是虚词。 以上的几个术语,都是单纯用来释义的。 (6)“之言﹑之为言”:一般都是声训,即用被解释的词的声音相同或相近的词来进行解释,目的在於探求事物的命名之义或同源词,并不是解释这个词在句中的具体表达义。如《礼记》:“古者公田藉而不税。”郑玄注:“藉之言借也。”古注中也有用“之言”来解释用字通假现象的。如《诗经》:“既敬既戒,惠此南国。”郑笺:“敬之言警也。” (7)“言”:是用来点明词语或文句的言外之意,即含意,包括用来串讲正文。如《诗经》:“黽勉同心,不宜有怒。”毛传:“言黽勉者,思与君子同心也。” (8)“读为﹑读曰”:这两个术语主要是用来说明通假,即用本字来说明正文中的假借字及古今通用字。如:“信,读为伸”,“巨,读曰讵。”,“倍读曰背”。 (9)“读若﹑读如”:主要用於注音,起标明音读的作用。如“信,读如屈伸之‘伸’,假借字也。” 【注意】“读为”、“读曰”与“读若”“读如”的区别在于:前者必然是用本字破假借字;后者一般是用于注音,但有时也是用本字来破假借字。 (10)“如字”:用於注音,表示被注的字按它通常的读音来读。如:《礼记》:“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陆德明《音义》:“恶恶,上乌路反,下如字。……好好,上呼报反,下如字。”意思是“前面的‘恶’字反切音是乌路,(即取‘乌’的声母路的韵母,读。)。后面的‘恶’,读它通常的音。……前面的‘好’,读‘呼报’反切出来的音,后面的‘好’读它通常的音。” “读破”:同一个字形因意义不同而有两个或几个读音的时候,不照习惯上最通常的读音来读,叫做读破,如‘长幼’的‘长’不读cháng而读zhǎng,‘喜好’的‘好’不读hǎo而读hào。zhǎng、hào的音叫做破读。读破了的字叫破读字。 (11)“当为﹑当作”:用来改正古书中的误字。如《周礼》:“诵四方之传道”。郑玄注:“故书‘传’作‘傅’,杜子春云:”傅当作传‘“。 (12)“衍﹑脱”:“衍”是用来说明古书中多出了文字的现象,“脱”是用来说明古书中脱落了文字的现象。

过4级需要多少单词量

<考试大纲官方词汇领取方式见文末> 作为一名光荣的大学生,背的第一个四六级单词永远绕不开abandon。 翻开单词书,一开局就是劝退~~~ 但是,作为优秀且上进的例外,四六级词汇怎么可能难倒我们? 今天给大家解密一下考试真相,看看四六级到底要求掌握多少个词汇?   首先,不要相信网上的不实信息,那些告诉我们四级词汇量5000,六级5500都不要相信!!! 为什么呢?当然是因为,我们要相信权威,相信官方网站呀! 打开四六级官网,找到考试大纲,下载下来。     原来四六级要求的词汇列了129页,合计7969个。 看到这么多!是不是很意外?   这7969个大纲词汇是四六级全部加一起的,共有5418个单词+2551个派生词。   标★的是六级大纲词汇,一共1260组,共1692个。   所以,其实四级要求掌握词汇量高达6277个单词,六级加1269个共需要掌握高达7969个词汇。 这也许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过四六级那么难的原因,就是低估了考试要求的词汇量。   可是,在这么多单词量,还是有很多基础词汇,初高中甚至小学词汇,最高频核心必备词汇大约在1000个。   背单词并不是拿本单词书从头刷到尾就行了,除了基础词汇,高效掌握核心高频词非常重要。 最后,希望大家早点准备,早点背单词,早日通过! 欢迎加入单词打卡群,需要的朋友请后台私聊。 另外,给大家整理了《四六级考试大纲–完整版》pdf,点个“在看”,回复【四六级大纲】可以领取。《四六级大纲词汇-129页》pdf,点个“在看”,回复【四六级大纲词汇】可以领取。 带音标和释义的四六级基础必背词汇pdf及excel版,请查看往期文章。👇 CET4|大学英语4级词汇完整版带音标-顺序版,pdf可打印! CET4|大学英语4级词汇完整版带音标-乱序版,pdf可打印!…

characterization文学术语

文学术语词典:第10版:中英对照/(美)艾布拉姆斯(Abrams,M. H.),(美)哈珀姆(Harpham,G. G.)著;吴松江等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1 1. 人物素描是一种文学类型的称谓;是作者以简洁、诙谐的白描手法勾勒出的某一类典型的人物形象。公元前2世纪(应为公元前4世纪——译注),古希腊作家泰奥弗拉斯托斯创作的生动逼真的《人物谱》(多译《品格论》),开创了人物素描这一文学类型。这一文学形式在17世纪初期颇为流行;当时的约瑟夫·霍尔、托马斯·奥弗伯里爵士、约翰·厄尔等的人物素描作品对后世的历史撰写和散文、小说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奥弗伯里部分素描作品的篇名就可看出这种文学形式的特性,如《谄媚者》《聪明人》《漂亮快活的挤奶姑娘》。参阅:理查德·奥尔丁顿的选集《人物肖像集》(1924)。 2. 人物是戏剧或叙事作品所描写的人,读者将其理解为拥有特定的道德、才智和情感特征,并通过人物的话语和其特有的话语方式——对话——与他们的所作所为——行为——进行推断,从而解读作品中的人物。支配人物言行的性情、愿望和道德本质的基础称为人物的动机。在一部作品中,人物的观念和性格可以保持基本“稳定”或始终如一[ 如莎士比亚《暴风雨》中的普洛斯彼罗,查尔斯·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1849-1850)中的米考伯 ],人物也可能会通过自身的逐步发展[ 如简·奥斯丁《爱玛》(1816)中的标题人物爱玛 ]或由于经历危机(如莎士比亚的《李尔王》、狄更斯《远大前程》中的皮普)而发生性格和观念的突变。无论作品中的人物观念或性格特征是稳定的还是变化的,传统作品和现实主义作品的读者总是期望作品中的人物具有“连贯性”——人物不应出乎情理之外地突然中断读者业已了解的其性格特征或表现出一反常态的性情特征。          E.M. 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1927)中通过辨别干瘪的人物和丰满的人物,为旧式人物形象区分提出了两个新颖的术语。福斯特指出,干瘪的人物形象(也称模式化人物或“平面人物”)产生于只描写“单一思想与气质”,缺乏足够细致的个性表现,因此仅需只言片语便可完全勾勒出来。丰满的人物形象具有复杂多面的性格与动机,是通过深入细腻的描写而刻画出来的;因而,刻画这类人物不亚于再现生活中活生生的人,是难以完美无缺地予以呈现的,也如同真实的人物一样会让我们感到意外。诙谐人物,如本·琼森的“老饕财神爵士”,是一个平面人物,同莎士比亚笔下多面性的丰满的人物福斯塔夫相比较,这一名字就足以说明诙谐人物的一切特征。几乎在所有的戏剧和叙事作品中都有一些只作陪衬而不加刻画的角色以及其他一些相对干瘪的人物形象:如莎士比亚在《亨利四世》第一部中对奎克利夫人的描写就不如福斯塔夫那样丰满,因为没有必要这样去做。对人物进行何种程度的立体化描绘,以取得成功的艺术效果,取决于他们在情节中的作用;在许多叙事类作品如侦探故事、历险小说或闹剧中,甚至连主人公也常是平面式形象。舍洛克·福尔摩斯和朗·约翰·西尔弗,就其卓越的文学角色而言,无需塑造成像哈姆雷特、贝基·夏普或杰伊·盖茨比那样圆润丰满的形象。诺斯罗普·弗莱在《批评的剖析》(1957)中提出:即便是逼真的人物形象,也无非是原有文学类型中定型人物模式的变体,只不过是多少加以个性化而已。如古典喜剧中自我贬损的“愚人”、善于吹嘘的“骗子”、“愤怒的女祭司”或性情暴躁的老父亲。     叙事作品中用来进行人物塑造(即塑造独特的人物形象)的手法往往大致分为两类:展示与讲述。展示手法(又称“戏剧性手法”)是指作者只是呈示人物的言行,而完全让读者去分析推论那些隐藏在人物言行背后的动机与气质。作者不仅可以展示人物外在的言行,而且可以展示人物内在的思想、情感,以及对事件的反应;关于展示内心世界的高超手法,参见:意识流。用讲述手法塑造人物时,作者在描述的同时掺杂个人意志,经常对人物的动机与气质予以评价。例如在《傲慢与偏见》(1813)简短的开头一节,简·奥斯丁首先通过贝内特夫妇对内瑟菲尔德公园年轻新房客的谈论向我们展示了这两个人物,然后向我们讲述他们(见以下摘录),从而证实和扩展了读者从作者的展示过程中对人物作出的推测。         贝内特先生可真是个古怪人。他喜欢插科打诨,爱挖苦人,又不露声色,变幻莫测,他太太积攒了23年的经验,还是摸不透他的性情。相反太太的心思就很容易暴露了,她是个智力贫乏、孤陋寡闻、喜怒无常的女人,一遇到不称心的事,她就自以为神经衰弱。她一辈子最重要的事就是嫁女儿;她一辈子最大的乐趣就是访友拜客和打听新闻。 (张小余译)          尤其是自福楼拜和亨利·詹姆斯的小说理论和实践问世以来,有一种批评倾向认为“讲述”手法是反艺术的,并且倡导只使用“展示”手法塑造人物;作者应当完全隐藏自己的存在,以便做到“客观”“不介入”和“戏剧性”的描写。然而,这种观点赋予了一种具有局限性的现代艺术手法以特权,而这种手法只能对某些特殊类型的作品产生艺术效果,而且贬低了人物塑造的另一种手法,许多小说家正是通过这另一种手法写出了不朽的著作。     20世纪的创新作家,包括从詹姆斯·乔伊斯到法国的新小说作家,以及荒诞戏剧、小说及实验各种不同形式的作家,常在作品中以违反常规的手法塑造人物,即他们不是通过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一致性来塑造逼真的人物形象。结构主义批评家甚至着手把传统小说中逼真的人物形象分解为被读者归化的文化惯例和符号系统;即通过读者把人物形象同化成各自先前现实生活中的人物类型,从而赋予那些符号化的文化形象以真实感。参阅:乔纳森·卡勒所著的《结构主义诗学》(1975)第九章“小说的诗学”。     关于人物塑造的传统问题与手法,包括对展示和讲述两种手法的论述,除了上文提到的E.M. 福斯特外,另可参阅:珀西·卢伯克所著的《小说的技巧》(1926);韦恩·C. 布思所著的《小说修辞学》(1961),尤其是书中前四章;W.J. 哈维所著的《人物与小说》(1965)。关于确定戏剧性人物的问题,参阅:伯特·O. 斯泰特斯所著的《戏剧的愉悦》(1994);关于后现代戏剧中传统人物塑造手法的消失,参阅:埃莉诺·富克斯所著的《人物之死》(1996)。关于主要人物(主人公)和次要人物之间的正式区分,参阅:亚历克斯·沃洛克所著的《一个人对许多人:小说中的次要人物与主人公的空间》(2003)。戴德丽·S. 林奇在其所著的《性格经济学》(1998)中,描述了尤其是在18世纪下半叶从外在符号和行为到作为人物标示的主观状态这一转变。 ISBN 978-7-301-24998-7

八上英语单词用法总结

今天老师给大家总结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各单元所有重难点和必考点,包括重点单词、短语、句型及其用法和语法考点,大家收藏起来好好学吧! Unit1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重点语法】 不定代词:不指名代替任何特定名词或形容词的代词叫做不定代词。 用法注意: 1. some 和any +可数名/不可数名。 some 多用于肯定句,any多用于否定句、疑问句和条件从句 。有些问句中用some,不用any, 问话者希望得到对方肯定回答。 2. 由some, any, no, every 与 body, one, thing构成的复合不定代词作主语时,其谓语动词用三单。 3. 不定代词若有定语修饰,该定语要置于其后:如:something…

单词用法是什么

高中英语重点词汇用法知识点总结 1.able 用法:be able to do Note: 反义词 unable 表示不能,而 disabled 表示残疾的。 be able to do 可以表示经过艰难困苦才能做到的事。 2.abroad 用法:表示到(在)国外,是一个副词,前面不加介词。 Note: 可以说 from abroad, 表示从国外回来。 3.admit 用法:表示承认的时候后面要加上动名词形式。 Note: 表示允许进入的时候与介词 to 搭配。…

初一单词用法

今天小翼为大家整理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9个单元的知识点,有需要的家长和老师可以收藏,给孩子学习使用,文末可领取打印版哦~ Unit 1 ★ 重点单词、短语 1. 名字 name  2. 令人愉快的 nice 3. 相逢 meet 4. 你的;你们的 your 5. 他的 his 6. 和;又;而 and 7. 她的  her 8. 不是 not 9. 是的;可以 yes 10. 他 he  11. 你;你们 you 12. 她 she 13….

查单词用法的软件

分享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快乐学习,渡人渡己。加油,研习人! ‍‍‍ ‍‍ ‍ ‍ 欢迎关注我们,一站式分享海量语言学术资源 来源编辑:LearnandTeach公众号 转载编辑:研习君 敬请星标应用语言学研习,喜欢请点赞,分享请转发⭐ 敬请关注并星标,欢迎点赞、在看、转发! 什么是好的电子词典? 在我看来,好的词典至少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发音准确、到位、权威;  词性、词义全面,有准确的英文释义; 有单词用法、搭配; 有优质例句; 有听力原声例句朗读; 自动记录查词次数,能添加入生词本; 具有背单词的功能; 能关联其他英语阅读或听力APP,实现屏幕点击查词。 看起来是不是非常理想化~ 真有这样的电子词典吗?当然。 是它,是它,就是它!它就是「欧路词典」。掐指一算,今年是我用欧路的第6年了,不管中途换了几次手机,这个词典是万万不会忘的,不管手机内存如何告急,这个词典也是万万不会卸载的~ 欧路词典是一款支持ios、安卓、windows、mac全系统的开源词典软件,支持上传任意词典语料库(不推荐使用自带的词库)。 欧路词典的功能很多,我最常用的是查单词、背单词、文件阅读。 01 查单词 上图是我常用的词典,分为英汉双解词典(朗文双解、牛津双解)和英英词典。英英词典又分为两种:ESL词典以及Non-ESL词典(我们把它称为母语词典)。 ESL词典的特点是面向非英语母语的学习者,释义用词较简单,对学习者十分友好,一般局限在3000词以内,如我常用的Merriam-Webster’s Advanced Learner’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