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赴美留学要凉了?中国留学生负增长至20年来最冰点….

  就在昨天,2021年度《门户开放报告》(Open Doors 2021 o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al Exchange)最新出炉。虽然美国依旧是广大国际生的首选留学目的地,但受疫情、政策等因素影响,美国国际生数量在今年跌破百万,其中中国赴美留学生也骤降14.8%,降幅突破记录!下面跟着主页君来看看具体数据情况吧。 一年一度的《美国门户开放报告》(Open Doors Report)新鲜出炉啦! 这份由美国国务院主办,美国政府资助,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IIE)实施调查的全美教育门户数据报告,每年都会对全美近3000所高校进行国际生数据调查。 也就是说,通过《美国门户开放报告》,我们可以更全面、系统地了解赴美留学发展态势,同时也有助于留学生家庭做出决策,留学行业机构判断未来发展。 而今年的数据,仿佛预示着赴美留学这件事儿已经不容乐观…… 在20/21学年,中国依旧是美国国际生的最大生源国。 相较于第二名的印度,中国留学生数量多出了将近一倍。 然而,相比之前,中国留学生数量在今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幅下跌——比去年减少了14.8%,是有IIE记录下20年来的最大跌幅。 实际上,各大生源国的美国留学生数量在今年全部都是负增长,其中,中日韩等亚洲国家,以及许多欧洲国家的降幅最为明显。 但要知道,中国学生赴美留学生数量在前几年,都呈现正增长趋势。 即使在近年来美国国际生总数出现首次下跌的19/20学年(跌幅1.8%),中国留学生数量依旧保持着0.8%的上升。 而时间再往回拨,更早之前中国赴美留学生数量一直保持增长态势。 比如,在08/09学年,在美中国留学生数量仍不到10万人,但到了14/15学年,这一数量就已突破30万,5年增长200%。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增幅已在逐渐变小。近年来,中国学生赴美数量的增幅已经从08/09、09/10、14/15等学年的大于10%(甚至将近30%),渐渐回落到了10%以内,并逐年减少。 而在当时,美国留学尚未受到疫情影响,可是即便如此,中国留学生数量也不复曾经的高速增长。 更别提,如今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美国政策打压等等因素叠加,更是“劝退了”无数本有出国计划的准留学生,使得中国在美留学生数量出现了史无前例的跌幅,人数重回14/15学年。 因此 @谷雨星球 断言: “留学自此后可能只有存量,再无增量市场。”…

回顾那节面向思维能力的开放性课堂

  温馨提示 今天的第三篇文章: PEP四下U1 My school A Let’s talk“单元整体教学”理念下的设计思路     回顾那节面向思维能力的开放性课堂 桐乡市春晖小学  吴新满   2021年9月初,我校蔡慧老师接到了一个开课任务,将要在全市的小学英语教研组长会议上执教一节“面向思维能力的开放性课堂”的公开课。平常的课堂中,老师们关注更多的可能还是基础知识的掌握,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意识一直在发酵,但具体的培养还一直行走在路上。如何去执教一堂面向思维能力的开放性课堂,蔡老师经过深思熟虑后,最终决定执教《PEP 5A Unit 2 My week B Let’s talk》。内容确定后,经过一次次磨课,蔡老师的课堂一步步走向思维的开放。   一、合理导入,激发联想性思维 选取与教学主题相关、聚焦单元目标句型的歌曲作为导入素材,可以训练学生理解歌曲大意并获取信息的能力。在课堂中,蔡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欣赏了《My weekend》这首歌曲,利用歌词内容让学生回忆Sarah 的周末活动,激活学生已有的关于活动短语的储备,并后面操练目标句型做好铺垫。 在复习了歌曲中Sarah…

如何学好英语?

【想知道自然点的学英语方法。不太功利,仅仅想学好以后读外文文献,外加口语能好点。大家有什么好的英语学习方法可以分享出来,希望可以从中得到启发。】   一、想要学好英语,首先我们要知道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存在哪些普遍的问题? 英语学习三问: 1、为什么中国学生会经常写出中式英语? 2、为什么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英语,到大学毕业,绝大部分的中国学生还不具备英语阅读能力?(16年的学习时间啊!) 3、如果说我们学习英语缺乏语言环境,致使我们没有学好, 但是,为什么很多英国人美国人也没有学好英语呢?正如很多中国人没有把中文学好一样? 二、你的学习理念有助于你的学习吗? 大量的死磕背单词?大量地刷题?背书,把新概念英语四册都背下来……云云? 当然,如果你能把新概念四册都背下来,那是很了不起的!问题是有几人有这样的超强记忆力? 语言学家的建议是: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具体来说就是:学习词汇时,不要离开句子,仅仅会单词的拼写是远远不够的;大量广泛的阅读,才能强化你的学习成果。 三、绕不过的话题:背单词 为什么中国学生会经常写出中式英语?都是背单词惹的祸!拿起词汇表,单词书,或APP来背单词,然后用汉语的表述习惯来堆砌英语句子,写出的当然是中式英语啦。 A、单词不是用来背的,而是用来学的,用来学习英语表述习惯的!孤立地去背一个单词及其相应的中文含义,意义不大! B、英语词汇学习应该有三个环节: 1、词汇的发音:听得懂,说得出单词; 2、词汇的拼写:看得懂,写得出单词; 3、词汇的运用:听得懂,说得出,写得出句子。 背单词只是词汇学习的其中一个环节,很多同学对词汇的学习往往只在第1、2个环节,甚至只是第2个环节,最重要的环节却被省略了,还妄想速成!试图只通过一个环节就学会英语是不可能的! C、词汇积累同样有三个过程: 1、启蒙阶段:看图识字,约500~1000词; 2、具备阅读能力前:词汇学习的主要阶段,8000词; 3、具备阅读能力后:大量广泛的阅读,30,000词。 在英语启蒙阶段,是看图识字,单词背得较多;当具备1000词基础后,怎么可以还停留在启蒙阶段的学习方法?拿起单词书,词汇表或APP来背单词,肯定是不行的! 这个时候词汇学习的重点应是词汇的运用了。 四、英语学习的目标及量化要求 1、您需要个小目标 学习任何一种语言的第一目标都必然是达成阅读能力,否则,想通过阅读去扩大词汇量就是空谈(阅读能力都不具备,读个屁啊)! 启蒙英语后就进入了攻克阅读关阶段,是词汇学习的重点阶段,而且主要是学习词汇的运用!在这个阶段,如果仅仅是去记住单词的拼写及对应的中文含义,甚至企图通过大量背单词的方法来速成,根本就是痴人说梦! 2、阅读量要求…

英语到底怎么学?要被逼疯了,救救孩子吧 ?

【求大神指点,怎么规划好一点,单词好难记,而且他们的语序和我们差别好大呀,搞不懂他们是怎么想的。大家是怎么对付语序这个问题的?跪求。】   单词怎么会难记呢?随便举个例子: 1. I was frightened by the noise. 我被那响声吓坏了。 这句最长的一个单词是frightened, 是frighten的过去分词,这个单词难记吗?看一眼就记住了,中间有个right。 单词的拼写,一串一串地记,就很容易记住了,大部分英语单词都是这样构成的,有前缀后缀,词根,有些单词直接就由单词叠加构成,如:Photograph=photo+graph; understand=under+stand 2. Carefully centre the photograph on the page and stick it in place. 把照片小心地放在页面中央并粘贴好。 单词不难记,句子也不难记,…

好友问我如何提升英语,我是这样回答的

前几天一位朋友给我发信息,问我如何看美剧学英语。 我是这样跟他说的: 「如何学英语」这样的问题太广太深。这几年写了几千篇相关文章后,我越来越觉得这个问题并重要。   和人生的问题和挑战一样,付出足够时间和努力,该来的都会来。弯路必不可少,在没有切身体验之前什么捷径、方法也派不上什么用。 以下是我根据记忆总结的几点,希望对你的英语学习也有帮助。 1. 别高估「学习兴趣」 无论是听歌看剧还是刷动漫,有兴趣能让开始时少些痛苦,但学习的本质就是不断重复,过于依赖兴趣、「有趣」也走不远。   学习是柴米油盐细水长流,是马拉松。没有最好的教材,如果会学习所有的素材都是最好的教材。 2. 考试驱动 VS 任务驱动   我的英语学习始于大学,主要动力是「考试驱动」。通过四六级、专业四八级、雅思考试,我有了英语基本功,建立了学习习惯,也因为考试结果发现自己的问题。考试本身就是最好的英语学习指南,处于学生阶段利用这个考试机制让自己高分高能。 如果已经毕业,学英语一般是「任务驱动」。 首先要明确自己的核心诉求,直捣黄龙,通过完成任务倒推建立学习策略。朋友是广告片导演,我会建议他先学习工作中最常见的词汇,把工作中最常说的句子总结翻译成英语,尽早让自己体会到「用英语」的成就感。   一开始就要能用才能学下去。   3. 先别追求准确和地道   说英文时忍不住在脑中做翻译无比正常,我们不断听说读写译就是为了加快这个转换速度。先别要求中英翻译完美呼应,先忍住「差不多凑合就行」的恶心。   一个基本的口语练习思路:把中文翻译成中文口语大白话,再把它译成朴实无华的英语。 在这个过程中多查词典、多用工具。比如你想写一份英文简历、英文电子邮件,别闭门造车完全依靠翻译工具。我们可以利用搜索找到一些模版,然后依葫芦画瓢,画多了自然就掌握了套路。  …

关于英语词汇有效教学的微信群聊(下)

  (续上期) 教师H: 一个对于高中生适用的方式(不过需要投入成本):使用一些词典笔,在阅读时先扫清障碍,然后把查过的词进行标注(不写中文,仅标注是生词)。随后再过一次这篇文章,尝试回忆出单词的意思(因为带着语境,很容易想起来)。最后通过词典笔生成单词表,再统一回顾复习。在设计阅读训练时,老师可以将同话题的文章整合在一起训练,便于学生整体熟悉这个话题下的单词,还可以最后阶段将里面出现的重点单词整体集中起来进行练习巩固(比如造句,比如选词填空,比如翻译句子等),起到“重复+语境理解+复习”的功效。我有个朋友Little Joe,他的方式也非常值得借鉴:他将单词都编在句子中出现,每个句子意思相连(链式),比如第一个句子出现A单词,则第二句仍出现A,同时出现B,第三句出现B,再加上C。。。如此套环进行。每次的单词对应一篇阅读或者完型。学生解决单词后立刻进入刷题,效率很好,单词也搞定了。   教师I: 我喜欢简单点:听音写形听音有形的能力必须有,至于义,要“悟”,回到语境中“悟”,小语境,生活中最简单形象的句子,大语境,语篇。那么,简单词,语境中认知,复杂的,如,词族丰富,或一词多义,要挖“根”。今天的课堂,我说,一分钟不要,把beyond全部意思搞定,There is a hotel beyond the River. 然后,黑板上画了一个简图,描述beyond就一个字“外”,beyond midnight,半夜后,就有了,之后,全部可解决,读2分钟维词,全部记住。sharp  “尖“,其他意思秒懂,读读例句,全记住。课堂上学生也high. 我也high。所以,别把词汇学习当麻烦事。这是我的一家之言。     教师J: 我尝试过让学生做分类的词汇表。比如说所有的蔬菜,所有的水果。描写人的喜怒哀乐的形容词,副词,其实现在很多分类词典也做得很好。包括雅思托福考试中场景词汇分类。都做得不错。还有就是用spider chart。各中心词让学生把相关的都写出来。比如说drink。那么coffee,tea,water,juice,soda。都可以围绕这个圈子来写。还有就是让学生把 Word family,自己总结出来。给个词如able.  Unable. Enable. Ability.让学生尽可能联想。我也会像上面那位老师所说的讲词源小故事。我用过颜元叔的一本讲词源的书,把好玩的都挑出来。效果很好。   教师K:  1. 书籍推荐 –…

知名外教机构的Reach教材配套PPT课件(共9个级别)

昨天看到一个超棒的资源,原版教材Reach配套课件,就先忍不住过来跟大家分享了。   如题所示,简直是一直注重孩子英文启蒙和陪伴学习家长的福音、当然对老师来讲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宝藏材料,所以我当时就立即收藏啦。 今年教培行业地震可真的是全国轰动的大消息,很多教育机构跑路、家长退费无门。   同时也使很多本越做越好的一些在线外教直播课程直接下架、转型。   所以之前花费很多精力做的配套课程课件,也随着这样的大环境变得没有那么多的用武之地。 适用对象:    教材为英语为母语国家的孩子使用的教材,所以对孩子的基础要求更高。   就国内孩子来讲更适合现在总说的【原版娃】,就是小时候父母引导孩子尽量通过母语发方式来学习。   从磨耳朵、读绘本这样沉浸语境的学习方式,并且不断陪孩子做原版阅读输入的这样的孩子。 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判断是否需要。 样例展示: 除了Prk,GK、G1、G2、G3分AB两册,四个级别9套课件。 比如这套PreK,第一个单元第一课课件: 课件包含9级别:   https://pan.baidu.com/s/1p1otdSjEEYDqjHIXnXMaWg 提取码 jujc

“活动室”还能这么翻?| 医院门牌翻译分享

“活动室”还能这么翻? 昨天审了一批医院门牌中英文翻译,前段时间学校的医学翻译课上,老师和同学也讨论了两节课关于门牌的翻译。 别看就那么几个字,背后要考虑的还真不少。有几处太经典了,自己查了很久,又和另一个译员讨论了几番,决定放上来和大家分享。 两大原则 1. 简洁为要 门牌受到字数限制,肯定是越简洁越好。 很多“XX室”的Room,就可以省略。比如,“收费室”可以直接译成 Cashier。 “科室”的Department看客户喜好,也可以省略成Dept.,当然也要注意表达的统一。”XX科“,用 XX Dept. 还是 Dept. of XX,需要统一格式。 有惯用缩写的,可以直接用。比如,”心电图室“直接 ECG 即可。 2. 参考规范 这一次,我参考了《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 第7部分:医疗卫生》和《公共场所双语标识英文译法实施指南 医疗卫生(北京市地方标准)》。 指南在手,有底气多了。哈哈! GB/T 30240.7-2017 北京标准 经典案例 洁具间…

这年头,谁还学英语啊

大家周一好,今天和大家聊一个偏理念的问题。   最近有个好消息,默沙东和辉瑞两大制药商,分别宣布了口服新冠特效药的临床数据,看起来很不错,也迎来了投资者的青睐。我国据说也有口服药,正在进行临床实验。   疫苗+治疗,不知道是否真的迎来了这场疫情的下半场? 我这一年写了好多英语学习方方面面的文章,介绍了大量的资源、网站、App,明显是在吆喝大家重视英语启蒙,甚至追求用英语学习其他的学科。   双减之后,有不少声音说,中国教育这些年对于英语过度重视了,学了根本没用,都是浪费时间。然而从启蒙幼教到大学,英语教培依然是最火爆的。   学英语(包括其他主流的第二外语)究竟是否还有必要? 先看个有趣的现象。根据教育部数字,我国现在每年的: 初中毕业生大约1400多万 高中毕业生1300万不到 本科750万 成教和网络本专科400万左右 2019年的新增留学生人数仅为60多万(这两年就不说了,情况特殊),总共大约有140万留学生在全世界,主要分布在英语国家:   如果这个数据准确的话,每年所有学生中,只有大约4.3%的孩子最终会出国留学。   那么我们这么热衷于让娃学英语和其他外语,究竟是为了什么?   此外,一二十年前,出国留学曾经是更小概率、然而不用花家里什么钱的选择,国家和国外学校都有丰厚的奖学金。   彼时人民币汇率低,国内收入低,很难自费出国。现在的留学生更难拿到奖学金,而自费留学则更多的是小康以上家庭的选择,对普通家庭的学生来说,出国读书是个财务上压力很大的决定。   美国的学费有点被低估了,顶尖学校都在5万美元以上,加上生活费,一年50-70万人民币是打底的,而且还在以每年5%的幅度增长。   所以我们问自己第二次,鸡娃英语是为了啥?   别急,还有三问自己的机会,再来看看留学生归国的待遇。去年的数据显示,海归群体第一年收入水平。…

为什么我不推荐你读英文外刊

如果我朋友问我:我想练英语阅读,怎么着手比较好?我会告诉他: 不要读外刊——去读原著。 为什么呢? * 原著更有趣。 英文原著可分两类:虚构类,如 Harry Potter 等小说;非虚构类,如 Make it Stick 等致用书籍。 读虚构类,有人物、有情节、有悬念,像 Harry Potter 系列,就是很多同学英文阅读的启程之旅;读非虚构,能学知识、长经验,用书里的知识,来改变行为。 这些是外刊所不能。 刊界网红,如经济学人、金融时报,聊的更多是国际时政、金融大势。 这些有趣吗? 看人。 起码我听到更多的是:这篇报道某句英文写得真好啊;而不是:文章太有意思了,读得根本停不下来。 其实,行内人读经济学人、金融时报,肯定趣味颇多,信息还足; 但是,对目的是学语言,是拿着材料来练阅读的英文学生来说,外刊里头的报道,更多是与我生活并无关联的高大上。 那,何必拿份没那么有趣的材料,来考验自己学习的劲头呢? * 原著更实用。 首先,原著中的知识,更加实用。 英文非虚构类,好书不少。以前阅读课带同学读原著,时常能看到大家感慨:这个知识点,又刷新了我的认知。 比如 The Willpower…

对不起,英语基础最差的班要想在八个月内成绩明显改善,恐怕很难;如果想有所进步,我倒是有几点建议

           李老师您好!学校因为初三的月考成绩不理想和人手不够,让正在担任初二年级的我教初三两个基础最差的班,我自己是教研组长,推掉说不过去,但是我自己特别想把我自己带的这一届学生完整带到初三毕业,一来不想让学生频繁换老师不适应,二来自己也想把初中三年的内容完整磨一遍,以前每年都是中途接班,从来没有完整教过一轮。并且,我最大的困惑是初三还有不到八个月,学生的基础那么差,积重难返,我自己实在没有信心给把平均分提到领导想要的高度或者我校历年中考英语的高度。请李老师百忙中给一些建议,接这个班还是不接,如果接,有什么方法能在八个月时间有明显的成效?          她提的问题很现实,有针对性,今天我想另外写篇东西,在尝试着分析这些学生的学习现状的同时给这个老师“支几招”,同时也请读者们给她出谋划策。        首先,我必须要说,要想在八个月内明显改善基础最差的班英语成绩,恐怕很难。“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基础最差的班意味着他们的语言基础(语音、词汇、语法)非常薄弱,要想用半年多的时间打牢语言基础是非常困难的。这其中的道理很简单,他们不仅要学习英语这门学科,还要学习其他学科,时间恐怕不够。即使八个月的时间全部用来学习英语,也不太可能有显著的起色。我多次强调过这么一个观点:“数学懂了就懂了,英语懂了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是几十遍,上百遍的重复。”很显然,英语语言知识的一些概念对于这些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是似懂非懂的,我们不仅要帮助他们真正弄懂那些原来不懂的概念,更重要的是在这些概念弄懂之后,还要通过一定量的训练来帮助他们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这样一来,我们就要花费不少时间。        我的朋友Ben写了一篇题为《地球上最高效的外语教学法》的文章。文章中他提到:          位于美国加州的国防语言学院,是培训美军人员学习外语的中心,教授90多门语言。在那里接受培训的美国军人(17-35岁),如果学习汉语、韩语、日语、普什图这四门语言中任何一门,需要花64周的时间。看似一年多时间不算长,但学习强度极大,总学时相当于3200学时:            64(周)x5(天)x10(课堂与课后)=3200学时。每周到堂课面授5天、每天7学时课、每天课后2-3个小时。…

如何挑选一本好的英语惯用法词典(附书单)

语言讲究的,是”约定俗成“。   “给某人留下印象“,按照英语表达习惯,要说:    make/leave an impression on sb.   如:   His speech made a good impression on the audience. 他的演讲给听众们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但受到中文母语的影响,经常被误说为:   make/leave sb. an impression   但这是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