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必考:5大类词性转换+核心词汇转换

  词性转换在高考英语中极其重要,特别是在语篇填空题,几乎每年都有1-3个空都是要对括号给出的单词进行词性的转换。 分析句子结构并确定所填词在句子中所作的成分是解答词性转换题的关键所在。 句子成分与词性的关系   成分 词性 主语 名词、代词、数词、动词-ing形式、不定式、名词化的形容词、从句,相当于名词的短语 谓语 动词、动词短语 宾语 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动词-ing形式、不定式、从句,相当于名词的短语 定语 形容词、名词、代词、数词、副词、不定式、介词短语、动词-ing形式、动词-ed形式、从句 状语 副词、不定式、动词-ing形式、动词-ed形式、介词短语、名词、从句 补语 形容词、副词、不定式、动词-ing形式、动词-ed形式、名词、介词短语 表语 名词、代词、形容词、数词、副词、不定式、介词短语、动词-ing形式、动词-ed形式、从句 同位语 名词、数词、代词、从句 解题技巧 ①若提示词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且前面有冠词、形容词、物主代词等,一般填名词形式。 ②若提示词作表语,或修饰后面的名词,一般填形容词形式。 ③若提示词对整个句子或对其前、后的动词、形容词起修饰作用,一般填副词形式。 ④要牢记常见的后缀形式,确保正确转换词性。 活用构词法,秒杀词性转换 牢记几种常考的构词法…

我怎么才能学好英语?怎么教?

今天继续分享这本书的精华内容——号称可以快速提高英语的“四有法”。   所谓“四有”,指的是:学习素材和学习者真正有关、学单词有词串、读英文有情感、练习语言有伙伴。   能否快速提高我不敢保证,毕竟任何学习都是需要长时间大量积累的,但这四个语言学习的原则我还是很认同的。 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缺乏操练机会的英语课之所以既耗时又低效,正是因为不满足“四有”的标准,让学生脱离真实语境,孤立机械地记忆单词和语法,从而导致学生把英语当作死记硬背的知识,而不是熟能生巧的技能。   作者认为对高中生来说,因为素材、情感和伙伴这三项都难以满足,所以学习者应该重点关注词串的积累,也就是有意义的单词组合或者完整的句子。   但作为英语老师,我倒是觉得我们可以帮忙创造更多的条件,包括:   1.提供对学生来说有趣有用且难度合适的素材 2.教授朗读技巧唤起情感表达 3.设计双人或多人课堂活动,提供合作练习的机会   其中第1点和第3点我自己感觉是做得还不错的。 至少在过去的2年中,我一直在尝试突破素材和课堂活动形式这两方面的限制,并上出了不少老师们“羡慕不已“的课。   每次分享这些内容的时候,都有老师留言问我怎么处理课本,哪有时间补充那么多课外的内容还要让学生读原著、了解“恐龙肉好吃吗”等让我不知道怎么回答的问题。   因为我内心很清楚,问我这些问题的老师,自己本身其实还是被教材困住的,怕处理不完教材学生就考不好。   但实际上教材也只是教学资源的一种,如果在话题和难度上不适合学生,我们完全是可以想办法替换的。   所以很多时候我其实没有完全按照教材来走,好些篇目我都直接跳过了没有上,所有才有那么多时间才处理所谓的(课外)素材。   这里之所以把“课外”两个字加上引号,是因为在我看来,补充的篇目其实和教材上的文章的作用一样,都是学习语言的素材。   也正因如此,我在跳出课本的时候是没有心理负担的。 很多时候与其说是所谓的规则限制了我们,不如说是我们自己内心的犹豫和不自信困住了我们。…

语法篇 | 高考英语近六年(2016—2021年)短文改错命题分析及解题策略

命题分析 高考短文改错题是在给出一篇约100词的短文,文中有10处错误,要求考生对每个句子进行判断,如有错误将其改正。错误类型包括词法、句法、行文逻辑等方面的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错误仅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短文改错对考生的要求较高,是对语言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检测考生发现、判断、纠正文章错误的能力,进而考查学生的词法、法及行文逻辑等方面的水平。考生在该项上往往失分较多,对该题感到束手无策。但是,如果解题时能从有效掌握解题思路、出题规律及破解题目关键两大处入手,此类题目就会迎刃而解。  2016-2021年高考英语短文改错试题分析: 年份 试卷类型 体裁 词数 考点分布 2021年 全国甲卷 说明文 103 主谓一致、固定结构、名词复数、固定短语、代词、非谓语动词、时态、连词、副词 全国乙卷 记叙文 101 名词单复数、动词、连词、介词、时态、动词、固定搭配、形容词、人称代词、祈使句 2020年 新课标卷I 记叙文 117 形容词、非谓语动词、情态动词、非谓语动词、连词、名词复数、介词、连词、冠词、代词  新课标卷II 记叙文 99 定语从句、固定搭配、形容词、时态、连词、不可数名词、副词、介词、代词、固定短语 新课标卷III 记叙文  102…

新高考读后续写| 句式提升之现在分词的使用

现在分词短语可以常用来表示伴随动作,也可替换状语从句、定语从句和名词性从句等,使句子结构更加紧凑。 一、请仔细观察下列句子中的现在分词的使用 1. “None of us do,” said Dr. Dorian, sighing. ”          2. He said, looking down at his daughter with love.   3. “How’s Avery?” he asked, opening his eyes wide. …

[英语四级作文万能套用]四六级作文这样写,你也可以拿高分!

01 题型解析 作文题的形式包括提纲、情景、图画或图表等,每次考试采用其中一种形式。要求考生根据所规定的题目及所给出的提示写出一篇短文。✦四级作文的长度不少于120词,六级作文的长度不少于150词。 02 评分标准 四级和六级的作文评分均采用总体印象评分方式。作文满分为15分,分为五个档次:   03 高分作文 在阅卷过程中,阅卷老师一般✦先根据作文结构给出基本分,然后✦根据用词和句式方面的好坏进行加减分。星火英语原创写作简方法——「三维构建写作法」,参照阅卷老师思路从结构、用词、句式三个维度来构建和修改作文。 1)写作方法 ? 首段怎么写 好的开头是高分作文必不可少的要素,是吸引阅卷老师注意的关键。通过分析近十年的四六级高分作文,我们归纳出了四六级作文首段常用的写作方法。具体如下:   ▌现象阐释法 现象阐释法指的是直接就题目进行简单描述,给出自己的理解。这是现象解释型和问题解决型作文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可以这样写: Recently, the rise in the problem of ______ has aroused public/wide concern. 近来, ______问题的增加已经引起了公众/广泛的关注。 ▌观点引入法…

全国卷高考语法定语从句必看!!!1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定语从句的相关知识点。 首先,我们要理解什么是定语从句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定语。定语就是起修饰限定作用的词,常见的就是形容词,比如我们常说的漂亮的,美丽的就是定语。 定语从句就是因为单个的形容词满足不了表达的需要,有更复杂的形容词或者定语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定语从句了。 例如:她是一个漂亮的女孩子。 She is a beautiful girl. 这里beautiful是形容词,也就是定语,但是当我想表达更复杂的内容的时候,形容词就要换成一个可以表达更多内容的定语从句。 例如:他遇见了一个可以共度余生的女孩子。 He met a girl who can spend the rest life with. 这里who 后面的内容就是定语从句,修饰前面的名词girl。在翻译的时候通常把定语从句引导的内容放到被修饰的名词也就是girl 的前面,翻译成···的人。 关于定语从句我们必须要理解的几个关键的名词。 1.先行词:也就是我们整个句子修饰的名词,可以简单的理解成在从句前面的词也就叫做先行词。He met a girl who can spend the rest life with.在这个句子中,先行词就是girl。 2.从句:从句就是引导词后面的句子,引导词是who,whom,which,that,whose,why=for which,where=in/ at/ on which,when=during/…

名著误译的问题,到底有多严重?

    “2000年以前,90年代、80年代出的那些译本基本上是不能看的。”近日,翻译作者李继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发表的这番言论,引起巨大争议。   在豆瓣网上,网友们专门建了“diss李继宏”小组,仅有36名成员,共发3帖。 其实,早在2013年,李继宏便公开表达过类似观点,但引用了傅雷先生原话:“破除了情面,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翻译书都要打入冷宫。”此外,李继宏还指出一些名家误译,如徐迟先生在翻译《瓦尔登湖》时,没看懂梭罗在“结语”中提到的一种特殊的蝉(寿命仅17年,幼虫一直在地下潜伏,直到生命最后阶段,才上树鸣叫),第一次译成“16年蝗灾”,第二次译成“17年蝗灾”。 然而,这番言论在当时未引起太多关注,如今却招来一片辱骂。可见,人们并不看重意见本身,更看重提意见者是否够资格:一个自己也有误译的晚辈,竟敢批评前辈,必然是“别人吹捧你,夸两句‘青年才俊’,你还XX当真了”“贬低别人以突出自己,用这种秀下限的方式来为自己的新书做宣传”,理应“为文人所不齿”。 用论人替代论事,用道德评判替代逻辑分析,背后是可悲的集体无意识。但辱骂之下,问题真的解决了吗? 在接受北青艺评专访时,一位翻译家表示:“去掉李继宏发言中夸张的部分,他说的其实都是翻译界的常识。” 误译为何成了正统 经典名著误译多,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泰戈尔是一个显例,他的诗译成中文后,被收入语文课本中,但国人只将它们视为启蒙读物。因为从译文看,用语过于妩媚,与“东方诗哲”的称号怎么也对不到一起。 只看旧译本,会觉得泰戈尔是一位“语言委婉、辞藻华丽、带有女性气质的诗人。”直到读到泰戈尔诗的原文,诗人伊沙才发现,我们一直在膜拜的,竟是“山寨”泰戈尔。伊沙说:“其实,泰戈尔的诗和他形象很般配,刚猛、潇洒且思想深沉。” 再去翻冰心的译本,伊沙发现:“平均一首便有一处误译,也就是说,每两三百字便错一次,作为翻译作品,整本书错一两处,就已经很扎眼了”。 伊沙把自己的发现放到网上后,却引来网友们的围攻,其中绝大多数是谩骂。伊沙说:“大家说来说去就一个意思:你怎么敢和冰心比?” 在伊沙之后,冯唐也重译了泰戈尔的诗,其中几首措辞欠雅致,亦遭到网友围攻,网友称冯译本是“强行把泰戈尔降低成北京胡同小混混的身份”。出版方只好以“逾越了翻译的底线’”“对泰戈尔作品的读者形成了冒犯”为由,将市场上的冯译本全部收回。 诗人多多曾说,大量外国名诗在译成中文时,存有误译,许多中国读者将误译当成高明之处,加以模仿。而伊沙认为,朦胧诗便是“错上加错”的产物。正是在这个被扭曲的“学习—模仿—创造”过程中,误译成了正统,许多读者自觉地去捍卫名家误译,甚至没意识到误译的存在。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读者说:“当年读中文系时,看过很多狄更斯的小说,始终不喜欢他,直到毕业后读原著,才发现狄更斯的文笔很像老舍,一下就被迷住了。直到那时,我才意识到,误译竟如此可怕。” 读译本就意味着接受误译  上世纪50年代翻译《吉檀迦利》,有关方面特意选冰心为译者。冰心早在1929年便译过《飞鸟集》,且冰心是诗人,因模仿泰戈尔的诗风而成名。1953年,中印友好协会邀请冰心访印,周游5星期。在翻译过程中,还找了懂孟加拉语(泰戈尔的作品大多用孟加拉语写成,其中一部分由他自己译成英语,译本与原文常不统一)的助手。 可见,在译者选择、编辑过程等方面力求严谨,支持力度亦大,为何依然出现较多误译? 作家、译者叶倾城认为原因有三: 其一,当时出国较难,译者不太熟悉国外的具体情况。比如一本小说中反复提到Kleenex(舒洁,国外面巾纸品牌),代指面巾纸,译者统统译成“手纸”。 其二,当时国内消费水平低,译者买不起最佳版本,有时只能用“口袋本”,也就是面向大众读者的版本,缺乏注释、解读,甚至有删节,但价格便宜。 其三,译者选择有误。比如安排杨绛先生译《堂吉诃德》,杨先生精通英语、法语,但不太懂西班牙文。杨先生只好自学西班牙语,杨译本最终出版。后来的译者董燕生指出,杨译本在词汇含义的理解、句子结构、背景知识的理解上都有不少错误。 叶倾城认为,即使排除以上因素,误译依然难免。她说:“在我看来,译本的价值在于普及,面向的是普通读者,如果是专业读者,应该直接去读原著,如果你研究福克纳,不读原著,你有什么资格去研究?读译本,就意味着接受误译。” 青年翻译家陆大鹏认为:“只看中译本,确实可能产生误读,但英国读者看英文小说,一样会产生误读。” 曾主持“光影译库”的译者、编辑胥弋表示,在国外,误译同样常见。比如“四大名著”在法国,最受冷落的是《红楼梦》,因为译得太差了,《水浒传》则很受欢迎,因为译得很像大仲马的小说。 学术著作误译多更可怕 “其实,相比于外国小说中的误译,外国社科学术著作中的误译要严重得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甲骨文工作室主任董风云说。 去法国留学前,董风云曾读过福柯的《知识考古学》中译本,“虽然每句都能看懂,却无法串连成一页,直到今天,我也没看懂这本书”。在网上,该书被网友列为“被翻译‘毁掉’的经典好书”第4名,与《通往奴役之路》(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论自由》(许宝騤译本)、《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龙婧译本)、《精神生活》(姜志辉译本)、《罗马帝国衰亡史》(黄雨石等译本)、《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本)、《自由史论》(胡传胜等译本)等同列。但列入该榜单的译本,在豆瓣网上的评分均在8.0以上。…

被疫情偷走的这两年… | ​外刊精读

1 导读 12月1日下午有关“被疫情偷走的这两年”的话题冲上了微博热搜榜前列↓  你还记得2019年的初冬吗?那时还没有疫情,你可以说走就走,也可以想吃就吃。而2020年年初突然大规模的疫情席卷整个世界,大街上开始空无一人,每个人的标配变成了口罩,在家网课、在家办公也普及了起来……  不知不觉,疫情已经两年了……这两年间疫情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呢?今天我们跟随经济学人的脚步,来看看疫情后时代的具体报道。   2 精读|写作|翻译|语法 The long goodbye 与新冠肺炎的漫长告别 英文部分选自经济学人   【原文】When will it end? For a year and a half, covid­-19 has gripped one country after…

董明珠自造22岁“带货网红”?| ​外刊精读

1 导读 11月29日中午有关“董明珠22岁秘书曾是MCN签约红人”的话题冲上了微博热搜榜榜首↓  有没有发现,董明珠在一次公开场合表示,要培养这位22岁的人才新秀成为第二个“董明珠”。自此之后,“董明珠”和其22岁女秘书“孟羽童”的话题一波接着一波,从未停歇。有人说这就是为了营销;也有人说董明珠是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虽然众说纷纭,但董明珠的成功确实实打实努力出来的,她对格力的功绩不可否认。 今天我们跟随经济学人的脚步,来看看中国女性崛起的具体报道。   2 精读|写作|翻译|语法 The Daughter Rose in the East 东方女性的崛起 英文部分选自经济学人 【原文】Dong Mingzhu is the most visible face of female enterprise in China. The 64-year-old…

如何通过仿写新概念英语三提升写作水平?

上面这名同学在学习英文写作的时候遇到的问题,相信很多同学都有同感。自己的英文写出来要么句式过于简单,要么长难句完全由自己创造,很容易出错。而最有效的突破手段,就是仿写优秀的英文。 我们以新概念英语第三册的第一篇课文“A puma at large”的第一段为例:   句1     Pumas are large, cat-like animals which are found in America. 美洲狮是一种体形似猫的大动物,产于美洲。 这句话中large, cat-like animals做表语,后面跟一个定语从句修饰animals。这一句型在英文写作中有很广泛的应用,比如我们可以说: The hotel has a home-like feeling which is welcomed by guests all…

感恩节,拜登的这个谐音梗你听出来了吗?

一年一度的感恩节来了,又到了火鸡飘香的时候。 当所有火鸡都在抱团瑟瑟发抖之时,有两只火鸡幸运地逃过一劫,甚至还荣登新闻版块头条!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让我们一起看一篇来自《华盛顿邮报》的有趣报道,顺便学学如何用英文来玩梗吧! It was Peanut Butter and Jelly time at the White House.  这是属于“花生酱”和“果冻”的白宫时刻。 Two turkeys — named Peanut Butter and Jelly — were pardoned by President…

偷漏税重灾区!一个范冰冰还不够?!| ​外刊精读

  1 导读 昨天,网红明星偷税漏税的热搜居高不下,让暖暖想起了前一阵声势浩大的郑爽、范冰冰等明星的偷税漏税事件。11月22日上午有关“雪梨和林珊珊偷逃税被处罚”的话题冲上了微博热搜榜榜首↓   新华社记者22日从浙江省杭州市税务部门了解到,网络主播朱宸慧(微博ID:雪梨Cherie)、林珊珊(微博ID:林珊珊_Sunny)因偷逃税款,将被依法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分别计6555.31万元和2767.25万元。   朱宸慧(雪梨)直播画面看到这里,有没有感叹数额怎么能这么巨大,网红主播的钱是不是太好赚了呢。 好了好了,吃完瓜我们要严肃起来了。感叹完以后我们就要开始今天的学习之旅了哦~ 今天我们跟随Sixth Tone的脚步,来看看国家对娱乐圈的整治力度。   2 精读|写作|翻译|语法 Is China’s Entertainment Industry Having a Reckoning? 中国娱乐业 是否要开始清算? 英文部分选自Sixth Tone 【原文】It’s not unusual for socia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