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星星的英文美句,将浩瀚星空的极致浪漫送与你

你是否也会在某个夜里仰望星空,满眼星汉灿烂,思绪万千? 星空总是有魔力,好像在它面前,所有的烦恼都微不足道,与之相关的一切都美好浪漫。 今日四木来跟大家分享一波关于星空的浪漫英文美句,将美好与浪漫也送与你们~ #1 The moon was dimmed by clouds and the stars were darkened. 月色朦胧, 星辰昏暗。 #2 On a clear and starry night, you could see thousands of stars…

王力宏李靓蕾离婚刷屏,收下这波离婚有关的双语术语

用一句话概括昨晚,前两个小时见证了青春偶像的回归,后两个小时见证了青春偶像的坍塌。   前半场大家疯狂刷屏西城男孩,后半场王力宏前妻李靓蕾通过微博发长文,控诉王力宏在婚姻期间出轨、被王家人羞辱、冷暴力。   被事件强势刷屏之余,也要特此学习一些离婚、婚姻、家庭和财产继承有关的双语术语哦。   Have an affair出轨 Mistress情妇/小三   Supreme People’s Court (SPC) 最高人民法院 judicial explanation 司法解释 a house registered under one’s name 在某人名字下登记的房产 personal property 个人财产 house…

Employee of the Year:“年度优秀员工”的英语,为什么没有“优秀”?

每到年末的一两个月,很多公司、单位都要开年会,颁发“年度优秀员工”或“年度最佳员工”等奖杯证书。 不少双语版的奖杯证书,上面“年度优秀员工”所对应的英文都是:Excellent Employee of the Year. 这种激励和认可员工的作法,在英语国家也很常见,而英语中的“年度优秀员工”,大多称为 Employee of the Year,并不包含表示“优秀”的词语。 成语表达 Employee of the Year  的说法,在英语中相当于一个成语表达。很多字典中,Year 词条下面都会列有 Man, woman, car, etc. of the year,含义是: A person or thing that…

《时代》2021年度人物——埃隆·马斯克

2017年,揭露了各行各业性骚扰和性侵事件的“打破沉默者”当选《时代》杂志年度人物。 2018年,一群被称为“真相守护者”的记者当选年度人物。 2019年,瑞典环保少女格蕾塔·桑伯格成为史上最年轻的年度人物。 2020年,美国当选总统乔·拜登(Joe Biden)及副总统卡玛拉·哈里斯(Kamala Harris)成为年度人物。 今年,《时代》杂志将2021年度人物(Person of the Year)授予:埃隆·马斯克(Elon Musk)。 无注释原文:   Naming Elon Musk person of the year is Time’s ‘worst choice ever’, say critics The Guardian Time…

精读|全球圣诞吃什么?热红酒背后的逻辑

  导语 各位好,感恩节刚过去没多久,圣诞节的脚步又近了。其实,但凡你有过在国外过圣诞的经历,就会知道:不像我们这边圣诞节商家搞得跟狂欢节似的,西方的商店在圣诞期间并就不开门,很多餐馆也不营业,基本上除了教堂开着,哪都不开。所以作为外国人的我们,在这些国家反而会发现圣诞节很无聊,因为人家都是关起门来跟家人过的。    而且在这期间,看电视的时候圣诞节也最是无聊(近些年还好,得益于互联网)——电视台除了放几部大片以外,其他正常的节目一概没有,因为主持人和编辑都回家过节去了,电视台放的全都是年度回顾、年度精选。所以,被称作“西方春节”的圣诞,在我们国内的年味可能都比国外要浓。     但是这次也想说一点:很多人说,中国人过圣诞节是崇洋媚外。但其实也不用太过担心,因为中国人已经很明显用自己的方式将圣诞异化了,或者说,我们过的就是有中国特色的圣诞节。比如,我们会在平安夜赠送苹果,以“苹”谐音为“平”来寓意平安。     所以,这就牵出今天要跟大家讲的这一篇文章。这篇来自很有闲情逸致的《经济学人》的子刊《1843》的文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虽然全世界的人都在过圣诞节,但各国早已把它变成了本土化的节日。   这一点我们今天不从宗教层面去深挖,而是从一个比较生动有趣的视角切入,那就是各位喜闻乐见的角度——吃。从吃的角度来观察世界各国的圣诞,这背后牵出的不仅是文化,更是各大文明交错影响的历史。   别的不说,先端上今天的这盘圣诞“大餐”的一小部分。原文节选如下,看看自己能读懂多少: 原文 WORLD IN A DISH Oysters in France, KFC in Japan… do they…

经济学人精读|中国盗墓贼越来越专业

导读: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看过《鬼吹灯》系列小说和影视作品,胡八一带领的团队深入九层妖塔、云南虫谷等玄妙的墓穴,非常精彩。这些人号称摸金校尉,其实就是盗墓贼。这个神秘的非法职业看似离我们很远,其实对我们的文物造成了巨大伤害。今年《经济学人》-中国板块有一篇文章对这些盗墓贼以及中国文物保护情况此进行了分析,很有意思,我们再次拿来节选前两段来精读学习。  原文 China’s tomb raiders are growing more professional The government is digging deep to stop them ①BY DAY MR WEI sold pancakes in Shaanxi, a northern province. By night he led a gang of grave robbers who tunnelled under…

推荐《牛津英语用法指南》,分享我的 6 点感想

我入手《牛津英语用法指南》好几年了,最近翻得多一点,跟大家分享 6 点阅读心得。   1. 这本用法指南应该是必备参考书。   为什么说是必备呢?当你有一个英语用法问题,想去用搜索引擎或问别人的时候,其实就可以先翻开这本用法指南,很多时候你能够找到非常权威、细致的解释。很大程度上它可以让你实现英语用法不求人。   2. 这本书会提醒我们,外语学习永无止境。   不管我们的水平多高,还是会有不懂的地方和盲点。即便托福 120 分、雅思 9 分,翻开还是会发现“原来这个用法是这样的啊”或“原来这竟然是英式用法”。这本书会让我们变得谦虚,提醒我们再谦虚一点。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母语的学习同样永无止境。我们经常说某某人受过良好的教育,我认为其中一个标志就是是否会很有意识地使用语言,是否对语言敏感,是否会不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3. 这本书是好,但如果阅读方法不当,很容易让人有压力甚至厌烦情绪。   工具书的阅读不同于其他类型的书。虽然有一篇序言建议读者可以翻阅这本书,但我个人觉得最好的使用方法还是带着问题去读,找到答案即走,不要深入。   阅读时试着区分哪些知识点必须掌握,哪些知识点尽量掌握,哪些知识点知晓即可,哪些知识点可以直接忽略。   4. 只要花几小时读这本书,相信你会同意:阅读和背诵是最好的英语学习方法。  …

学外语的诀窍:模仿、复习、重复

学外语的诀窍:模仿、复习、重复   无论学汉语还是外语,基本规律都是模仿、复习与重复。就这几个简单的环节,大多数学习者做得却不是太好。   模仿 学语言,我们人人都经历过“呀呀学语”的阶段,从出生到三四岁,就把母语的语音掌握得非常稳定。美国语言学家测试了大批的移民,发现四岁以前到美国生活的人,说英语完全没有外国口音。不过,人的语言学习潜力无穷,最近又有语言学家在研究中发现:人掌握语言的能力可以延伸到19岁。此研究的意义是:如果有必要学习第一门外语,尽量在19岁以前;越往后困难就越大。 以上研究结果不是说超过了19岁就学不会外语,而是说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的掌握上可能会遇到更多的困难,不如年幼时学得快、学得准。做以上研究的学者主要是西方人,众所周知:印欧语系中很多语言之间的差异,与我们中国方言之间的差异相似。中国北方人来听听温州话、粤语、湘西话,那简直就是听外语了。因此,粉丝如果能够几种差异大的方言张口就来,那学习英语可能势如破竹。 精通多种方言者,模仿能力一定非常强悍,运用于英语学习,可谓具备得天独厚的模仿优势。良好的语音面貌,不仅给自己信心,亦给听众舒适的感觉,有利于词句的记忆与再现、英语听力的提高、与本族语者顺畅沟通……好处不胜枚举。 模仿,还不仅仅局限于发音,还要包括遣词造句、文体文风与思维习惯。人家怎么说、怎么写,你就步步紧跟,形似神似,尽量不走样。   复习 复习重于预习。包天仁教授在微信上与我分享:他的主要教学方式是把材料讲透。无独有偶,美国语言学泰斗Pimsleur教授生前提出:不应该让学习者淹没在孤立无援的预习中,而是由老师来把材料掰开弄碎“喂给”学习者。学习者消化了老师讲透的材料后,必须复习!复习是记忆的良法。 关于记忆曲线我不想赘述,只是提醒大家一定要加强复习。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大量的学习者并不重视复习,以为课前预习、上课听讲即可,课堂笔记不多看几遍,然后就集中精力刷题和模拟考。学习效果如何?大家自有公论。好的电影、小说、录音,建议大家经常复习。   重复 “重复乃学习之母 ( Repetition is the mother of learning.)。”这句老生常谈的话谁都知道,但真正予以落实的学习者似乎并不多。很少有人愿意像我一样经常把一篇好文朗读几十上百遍。我学习各种语言,一篇课文模仿与朗读两百遍是常事。 在香港岭南大学任教的龙飞虎教授就说过:学外语是体力话,需要进行大量的口腔肌肉锻炼。这样的重复练习与学唱歌曲、演奏乐器、体能训练极为相似。在非英语环境里,初级和中级水平者必须进行大量的重复训练。 学外语不是做数学题,数学解题的道理明白就好 (要想数学考高分也得多做题呢);而英语学习,理解只是第一步,在理解(甚至不理解)的基础上需要无数遍的重复,才能做到脱口而出。 via 001BetterEnglish

《咬文嚼字》刚发布年度十大流行语,要怎么翻译?

  近日,《咬文嚼字》发布2021年度十大流行语:   ①百年未有之大变局;②小康;③赶考;④双减;⑤碳达峰,碳中和;⑥野性消费;⑦破防;⑧鸡娃;⑨躺平;⑩元宇宙。   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profound changes unseen in a century 2017年12月在一次讲话中指出:“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此后,在重要会议和重要场合多次提到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小康: moderate prosperity 小康社会是千百年来中国人对经济繁荣、社会安宁、家境富裕的向往和追求。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就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在建党一百周年庆祝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赶考 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  The CPC is rallying and leading the Chinese people on a…

老友记为什么瑞秋最火?詹妮弗和皮特为什么分手?曾经的万人迷Rachel如今颜值崩塌!

女人这一生,都有三次重活一遍的机会。 第一次,是母亲给的机会,借由母亲的身体,来到这个世界。 第二次,是婚姻给的机会,借由婚姻的力量,重构自己的世界。 第三次,是自己给的机会,借自律放任自我,遵照自己心意而活。 对詹妮弗·安妮斯顿 Jennifer Aniston  来说,她感激母亲带给她生命,感谢婚姻曾带给她幸福,但当这两者试图去绑架她时,她就会毫不犹豫断舍离。她的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挑战自我的旅程 ,在她看来,只有自己才能定义自己,她要做她生来就该成为的人。 詹妮弗·安妮斯顿反感任何人的道听途说与揣摩,哪怕这个人是自己的母亲也不行。1999年,她的母亲南希出版了一本名为《我和我的明星女儿》的书,书中大曝母女私事。这成为压垮两人关系的最后一根稻草,让两人关系决裂。 南希曾是一名极度自律的模特,还是一位摄影师。在詹妮弗·安妮斯顿九岁时,她与丈夫离婚,独自抚养女儿长大。南希对女儿要求很高,对当地的青少年选美大赛有种狂热,希望她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孩子。然而安妮斯顿却觉得自己身上没有妈妈身上那种光彩,也不想成为母亲那样的人。女儿的反抗与母亲的失望,最终导致母女两人失和多年。 在安妮斯顿看来,自己虽然是由母亲带到这个美丽的世界的,但自己并不是母亲在这个世界上的代替品,有自己的思想、梦想与价值观。失和的母女关系,到最后也没能得到修缮——母亲喜欢被关注,喜欢聚光灯下的感觉,一本《我和我的明星女儿》让她再次出现在聚光灯下,却也将母女之间那点事曝光得淋漓尽致;女儿不喜欢生活被曝光,不喜欢被人评论,更不喜欢被人指指点点,人不是笼子里的动物,可是母亲的书,却让她沦为书上的动物,任人品评。 这本书的出版,导致母女关系彻底破裂,做母亲的永远失去了这个女儿。甚至有新闻传出,母亲因病去世后,出席葬礼后的安妮斯顿拒绝将母亲的骨灰带回家。无论新闻如何去编派她,她依然坚持自我,就如她自己所说:“肯定会有一些时刻,我会失衡会抓狂,但那都是在我的个人空间里。大多数时间,我可以坐下看着那些滑稽的新闻放声大笑。我不理会这些,专注于我的工作、我的朋友、我的宠物,专注于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其他的,都是些该塞进抽屉的垃圾食品。” 每个人出生时,手里都握有一副牌,这副牌便是父母所给的原生家庭。没有人能选择自己的父母,但却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不接受亲情绑架的安妮斯顿选择了一个不断地挑战自我的人生——她演戏,她当导演,她做制片人,她做珠宝设计,她结婚离婚……在这些活动中,她遇见了一个又一个自己,逐渐摆脱了原生家庭的潜在影响,活出了自己的精彩。事实上,第一次出现在大众眼前的安妮斯顿,就是豁出去的状态,只不过是借了瑞秋的壳——跳窗逃婚的瑞秋穿着婚纱冲进咖啡馆,她不惜打破父母为她建造的城堡,一头撞进这个真实残酷需要自己赚钱糊口的世界。 父母庇护的世界美好,但自我得不到释放,就连婚姻都不能自己说了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瑞秋的这种逃脱,也是安妮斯顿的逃脱。诚然,这个做自己的世界充满艰辛,但也其乐无穷,就如《老友记》里的莫妮卡所说:“欢迎来到现实世界,它很糟糕,但是你会爱上它。”瑞秋在这个现实世界里一直蜕变着,从第一季第一集中逃婚出走的富家千金、一个对人情世故一无所知的傻大姐,到后来的成熟、甜美、感情丰富的事业型女性,她在成长中一步一步走向了自己。 安妮斯顿也随着瑞秋蜕变着,随着《老友记》的持续热播,瑞秋成为电视荧屏上最受欢迎的“老友”,成为美国电影电视史上30个最伟大的角色之一,安妮斯顿也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女演员忽然爆红,荣获金球奖、艾美奖和美国演员工会奖等,获评美国娱乐周刊年度人物第一位,连续16年获选“全球最性感女人”。 一时间,她成为“甜心”的代言人,是人见人爱的美人,她引领了时尚潮流,比如她的“瑞秋头”在美国受到狂热的追捧,风靡美国长达20年。男人想要和她在一起,女人想要变成她——人们心目中人见人爱的甜心宝贝,这么多光环加持,足以骄傲,足够绚烂。 然而,人生哪有一帆风顺,总会遇见波澜,安妮斯顿也未能幸免。转折点来自那一场令世界瞩目的离婚。与布拉德·皮特的离婚,成为安妮斯顿人生的分水岭。 当然,这条分水岭是媒体造出来的,分水岭的一边,她是有着“国民未婚妻”之称的“美国甜心”;分水岭的另一边,她是一个被丈夫抛弃的可怜“傻白甜”。《老友记》拍摄并播放期间,这位“美国甜心”被布拉德·皮特宠爱着,被全美国人宠爱着。 布拉德·皮特说:“在詹妮弗之前,从来没有任何一个女朋友可以触及我的内心,但是她做到了,她是唯一的一个!詹是我的天使,我的生命,只要在她十步之内的范围,我就能感受到幸福!” 那时候,他实力宠妻,比如,有一年的情人节,皮特在她的化妆室里放了一整屋的玫瑰,还附上卡片:“我爱我老婆。” 比如,他耗资数百万美元举办婚礼,现场摆有五万朵鲜花,组织了四十人大合唱团,在太平洋上空长久地燃起爱的幸福焰火。而她也爱他,她曾在媒体上公开表白:“我男人身上的味道就是全世界最好闻的味道。” 在最好的年龄,遇见对的人,一定是因为两人都处于人生中最好的状态,彼此的场域能量相互吸引。那时,安妮斯顿正爆红,皮特事业也节节上升,是当红流量小生。这样的金风玉露一相逢,自然就成为粉丝们眼中的“金童玉女”。然而,那一场世纪瞩目的离婚发生后,大众的态度变了,人们称皮特为“世纪渣男”,对安妮斯顿的看法改变了,甚至对“傻白甜”的评判标准也改变了。 人们怜惜她,她被贴上了新的标签——没有要男方任何赡养费的“傻白甜”,被辜负的落寞前妻,让人唏嘘的大龄弃妇。媒体总是将安妮斯顿和朱莉进行对比:颜值、衰老度、事业、爱情、收入……负面报道一波接一波而来。幸运的是,遇见皮特时安妮斯顿没让自己“低到尘埃里”,离开时就更不会。她有无懈可击的自控能力,离婚半年之后,她登上了《名利场》的封面,并在采访中表示,自己不愿被称为受害者,大家的“心疼”对她更是毫无意义。 这段婚姻让她明白:在一起不只是因为喜欢对方,更是因为喜欢当时那个状态下的自己,而分开是为了做更好的自己。人们笑她“傻白甜”,却不知道她的“傻”,只是力量与锋芒的收敛,这让她看起来不像安吉丽娜·朱莉那样霸道强势;她的“白”是给人给己留白,不咄咄逼人,给他人做自己的空间,也让自己活得心安。“我看着我妈那些年为了一次离婚而难过、愤怒,一直不肯放下,浪费了她的后半生, ” 詹妮弗说,“ 我感谢她这种无意中的牺牲,这让我免于重蹈她的覆辙。” 所以,当皮特婚内出轨,两人离婚时,作为受害者的安妮斯顿没有摆出受伤害的姿态,没有发文控诉以博取大家的同情,而是选择不去提起,以一种非常强悍的自律精神,强制自己远离是非,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好自己的生活。事实上,情感再受挫,安妮斯顿也不会让自己消沉太久,早在多年前,她就已经放下。 记者问:“你是不是还在纠结离婚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