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艾米丽在巴黎》第2季学实用口语

去年在 Netflix 上看过一部美剧 Emily in Paris,最近发现它的第二季上映了。 用剧中高频出现的一个词形容这部剧,可以说 tacky,看得我一度想弃剧……不过昨晚还是无脑刷完了全 10 集,边看边截图一些有意思的英语说法,整理成这篇也分享给你。  刷剧截图学英语 1. 职场口语   collab collab 来自 collabration,也就是「合作」「联名」。 table table 在剧中至少出现过 3 次,作为动词它表示「搁置法案/措施/议案等(留到以后处理)」。当我们想说「这个项目等会儿再说」「稍后再讨论这个提议」时就可以用这个 table。 sway/swayable 想到「劝说」我们可能一下想到 persuade/talk…into,剧中用到了 sway 和 swayable。…

老师,无论你的英语语音好坏,你都可以用这些方法把学生的语音教好!

英语生病请假条带翻译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如果你的英语语音好,那么你教起英语来就比较顺心。如果你的英语语音欠佳,也不要紧,科学使用下面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开展语音教学: 一、让学生听并重复 这种方法是最常用的英语语音教学方法。使用标准的语音朗读录音播放一下,让学生跟着重复。如果你教的是一个带有多个音节的长单词,从单词的最后一个音节开始,让全班同学重复一遍。然后加上倒数第二个音节,把这两个音节合在一起读,让全班学生跟着重复。以这种方式不断学习新内容直到学生们能够正确地发音整个单词。事实上要标准的录音来教学,作为教师的我们也等于在进修。 二、隔离 当我们教某一个特定的声音时,它可能会帮助学生将该特定的声音与其他声音隔离开来。在教英语语音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反复地重复某个发音,而不是将某个声音作为一个完整单词中的一部分。当我们这样教的时候,就让学生跟着反复地练习,把注意力集中在正确发音中的细微差别上,并将发音模式融入到他们的脑海中。如果班上有几个学生在为特定的声音而痛苦地挣扎时,这种方法尤其有用。 三、最小成对 最小成对是将发音集中在某个元音或辅音上的好方法。例如,rat和rate是最小成对,因为两个单词之间只有元音不同。再如,pin和pen、dim和dime以及bat和pat等。我们可以使用最小成对来帮助学生通过专注于某一特定的声音来发好,发准音。除了发音的好处外,当我们教最小成对时,学生也会扩大他们的词汇量。 四、录音回放 有时,学生可能会认为他们使用了正确的发音,但实际上他们的说法不太确切。通过使用录音器来记录他们实际上是如何发音的,这样我们就可以为他们回放录音数据。当然,我们没有必要责备求全,只是通过录音数据来鼓励认真地听他自己当时的发音真实情况,同时指出他们存在的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能对他们的真实发音有一个更客观的理解,并能够主动采取措施来纠正。 五、使用镜子 我们都知道,在学习英语发音时,如何能够给学生一个观察自己口腔生理运动的机会是非常有价值的。当我们发音示范时, 我们要鼓励学生们注意观察 我们的口腔运动,这是因为学生们可以通过了解发音中所涉及的口腔运动就可以达到纠正他们原本不知道应该如何发音的问题。 六、国际音标 有的学生在发音方面遇到麻烦,可能是因为英语的拼写增加了口语发音的神秘性。因此,我们不要在黑板/白板/PPT上拼写新词汇,而是试着用国际音标来表示发音(而不是用字母表来表示拼写)。如果要使用音标,单词seat将写为/si:t/,eat将写为/i:t/。换句话说,我们应该把国际音标教给学生,那种断言只要教学生使用拼读法就可以学好英语的说法是过于主观和片面的,毕竟,国际音标是拼读单词的有效工具,尤其是在学习较长音节的单词时,或学习科技新词汇时使用效果更佳。 七、在教室里挂上一个元音图 如果我们使用国际音标来帮助元音发音教学,那么我们可以将英语元音发音示意图挂在教室里,也许对学生们有很大的帮助。我们也可以把英语元音发音示意图打印发放给学生,人手一份,教他们如何使用。当学生们了解了应该在口腔的哪个区域发出哪些元音声音时,他们可能会更容易区分相似的声音。 八、唱 有很大研究表明,唱歌可以成为EFL学生练习元音发音的好方法。因为唱歌需要他们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发好某个元音,所以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有机会专注于目标声音,并调整他自己所发出的声音。 九、绕口令 虽然绕口令在练习辅音发音时可能更受欢迎,但它们仍然是元音练习的不可或缺的好方法。它们不仅是对学生发音能力的挑战,还为课堂增添了乐趣,可以帮助学生放松,从而让他们在尝试说英语时更加大胆。 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感谢您的关注。如果您觉得本期的文章对您有帮助,请您一定给我们点个赞,同时也随手帮助我们转发一下。写推文不容易,写有用的推文更不容易!能长期坚持分享,真的很不容易!谢谢您! “郑新民谈英语教学与研究”微信号          长按上图中关注我们,欢迎投稿。 为了更好地使用SNS传媒手段来开展英语教学与研究的传播与交流,2017年5月郑新民教授创建了“郑新民谈英语教学与研究”微信号,坚持讲中国故事,坚持公益,坚持原创,坚持以小见大,坚持教研。我们先后已推出包括上外名人堂,SISU论教,诗歌朗诵,同行交流,超短篇小说,语音教学微课,科研方法,学术写作,名家访谈,课堂观察,中国英语教师声音图书馆,访谈技巧,数据分析,诗里听潮,小学霸等在内的栏目,今后还将陆续推出更多与英语教学和研究有关的栏目。欢迎大家赐稿和提出批评建议。 特别声明:”郑新民谈英语教学与研究”微信号上的所有原创内容都拥有版权,未经许可,不能转载。 电子邮箱:sxmzheng@shisu.edu.cn…

朋友分享|英语口语修炼心得

前两天,前同事说请我听听她的英语口语如何。我没有多想,以为是想让我抽空帮她纠音,就先让她发了一段语音过来,就下面那条,请戳链接。结果真的惊到我了,刚一听都以为她发了其他专业人员朗读的小故事给我。再细听听,果真辨别出来就是同事本人读的。 然后我果断拒绝了她哈哈,这个水平的口语,我还纠什么纠? 一伡音节 随后我就约她写一篇口语练习心得,因为对于一些英专生来说,口语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把她的口语练习经验分享过来,方便大家借鉴着学习,挑选适合自己的方法练习,共同提高。    以下是她的文章: 语言学习的渊源可以追溯到牙牙学语阶段,那是我们学习交流这一重要生存技能的重要阶段。有研究表明2-6岁是学习语言的黄金期,因为在那个时期,我们既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又没有语言习得定势。看到这里先别急着吐槽,作为成年人,还是有办法学好、说好另一门语言的。 想来有谁拉着孩儿学习语法,讲句型了?!没有。学习语言最好的方法就是沉浸式学习,说的直接点,就是把自己泡在语言环境中,比如看英文电影,听英文歌曲等等。长此以往,用心积累,就能看到学习成果。又要说我废话了?不,干货在来的路上。我正是在自己营造的这种“伪沉浸”的环境中练就了一口不错的英语口语的。 方法一:跟读标准录音,从音标到单词再到长句子。 这就好比外国人学习汉语,如果跟东北小伙学习那么多半会带上东北口音,看看吉娜就知道了;我们既不要Chinglish(China-English),也不想要带上英语的口音,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听万里挑一的专业老师录制的磁带、光盘、音频文件等。我们小时候只有磁带,但完全不影响听感。另外,如果你身边刚好有一位语音发音很棒的老师,那么恭喜你,他(她)将会对你的口语学习带来非常正面的影响。 方法二:背课文。 对,你没看错。你会说这么老旧的方法,这么浪费时间我不想听。先别急,想想我们的语文是怎么学好的,课文背的少吗?肯花时间背语文,可能是迫于语文老师或者家长的要求,现在看来不得不感谢他们。正是由于长时间的文本输入,让我们今天能够在众人面前流利的讲解自己的PPT或者发表观点。 英语同样是一门语言,为什么就能期待不劳而获呢?显然有的人把自己口语不好归因于自己不适合、不喜欢。这都没有说到点子上,说到底是读的少,背的少。不夸张的讲,我是初中开始在英语老师的“驱使”下背课文的。说到这里还不得不感谢我的英语老师呢。我小学英语学得很差,可在初中的时候,初中英语六本书上每篇课文都背下来过,新概念英语前两册亦是如此。确实花费了大量时间,但乐在其中。 插播一条花絮:记得有次在做数学题,算出来数后我深吸了一口气,嘴里突然就蹦出了昨晚上刚背诵的英文课文中的一个长句子!当时我觉得自己这是怎么了,直到我无意中发现我的同桌(同一时期也在背课文)也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现在想来,这算不算走火入魔?哈哈哈。所谓语感,也是这么培养出来的吧? (插播一下,下面是我写的3篇有关背课文的文章,公众号之前发过的。) 背课文是大多数普通英语学习者提升口语表达的最好途径 背课文是撬动“英语思维”的“支点” “你建议我们背课文,可是背了就忘了,怎么办?” 方法三:敢于开口讲。 英文和中文的发音方法不同,比如说英文中/æ/ 的发音 ,需要嘴巴配合嘴角向外咧开;而中文就没有这样的情况,即使a发音口型如“啊”,也不需要张口太大,否则会因为口唇过于用力而发音不标准。所以如果按照标准的中文普通话发音方法去说英文,有时就不合适。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大家都很羞涩,不好意思把嘴唇咧得太开,会觉得那样怪怪的,会想别人会不会笑话我。其实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我们要大方自信的去跟读去模仿,越自信讲出来的的英语就越美,别人只会羡慕你。 我把背诵和口语练习的过程称作语言的内化过程,只有输入达到一定的量,才会引发质的飞越,随之而来的是良好的语感和语流,那么带来的红利有: 一、语法告别专门死记硬背,建立语感后可以帮助带出题目正确答案。 二、一口流利英语语惊四座,我就是这么惊到凡凡老师的; 三、 要说对于中英翻译的影响,各位不妨试试,相信会收到惊喜。 暂时整理了这些,希望帮到大家,更多细节欢迎找我探讨哦~ via 凡凡翻译随笔

“Justin,你离用英语教英语口语还是有很大距离”

昨天的文章下面收到这样一条留言:   其中很扎心的是“离用英语教英语口语还是有很大距离”。我很有感触。   首先,我承认我的口语不完美,比如在我的第一个 YouTube 英语教学视频里面就有错误/口误,我还专门在视频后面的介绍里面以及字幕上标注了我的错误,提醒观众注意。     说有感触倒不是我觉得这个读者找茬或者装 X,而是这句话背后隐含的意思让我不解:你需要有完美的英语才有资格教口语。   如果我们都以英语完美这样的标准要求英语老师,或者英语老师以这样的标准要求自己,结果是悲剧的:没有人敢说英语,没有人敢教英语。   我的立场很简单:任何人都有资格教任何东西。当然有两个前提:1)对自己的水平有客观、清晰的认识,要能够承认并改正自己的错误;2)持续学习,不断精进自己的专长,给学生带来更大的价值。这也是为什么我之前的学生现在成为英语老师我会鼓励他们,以及这几年在社群里面我会尽量帮助英语老师这个群体。   再有,对什么是好的英语这个问题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从我的经验来看,很多人会把发音标准和词汇量大当做检验学习者英语水平的标准。但我个人认为,言之有物和表达质量更重要。 我们的认知会影响我们的行为。认为发音和词汇量最重要,学习的时候就必然会在这上面投入最多的精力。倒不是说这两者不重要,而是说,在精力有限的情况下,我会更倾向于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质量,而不是过分追求说纯正的英音或美音,或者掌握好几万单词。   从这个话题引申出来谈一下。我认为国人要做的不是等英语完美了才如何如何,而是学会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不完美的英语,学会 learning by doing。   其实很多国人的英语已经足够好了,但他们还是有心理障碍,不敢用英语做事情,比如录英语播客、做英语视频、用英语开拓自己的业务等等。同样的英语水平,一个华人更可能会说,“哎呀,我的英语太差了”,而一个欧洲人会说,“我的英语够用了(adequate),让我来聚焦我的研究或业务吧”。   我很少看到华人用英语拓宽自己的专业圈子。很多人是成功,但他们的事业只在国内;而欧洲人往往会放眼世界,要么用英语跟同行广泛进行交流与合作,要么就是把生意做到全世界。   前不久我看了一个名叫 Jan…

适用于大童、小学阶段的“全家说英文 Family English”合集(全四册,PDF+图片+MP3)

《全家说英文 Family English》,把亲子英语对话的范围,从最基础的日常交流,逐步扩展到了食品、衣物、家居、娱乐、健康与卫生、旅行、教育等七大方面,句型结构也略有升级,引领孩子逐步走向更加规范、典雅的英语表达。这些话题的具体分布是这样的:   第1册: Part 1 Food 食(食品) Part 2 Clothes 衣(衣物)   第2册: Part 3 Home 住(居住) Part 4 Entertainment 乐(娱乐)   第3册: Part 5 Health 保健 Part 6 Travel 行(旅行)   第4册: Part…

美女博士留学生任加州理工学院终身教授,却遭全网嘲:她还不是靠男人?!

这是最近引发巨大争议的美女教授钱璐璐,现担任加州理工学院终身教授。 她从上海交通大学博士毕业后,远赴美国加州,读完博士后。   之后,成为加州理工学院助教,升任教授。   加州理工学院里,上一位有名的中国教授,还是钱学森。   在上海交通大学官网,还有她金光闪闪的履历。 先别急着赞叹,看完她的故事,就知道她为什么备受争议了。   钱璐璐原本就读于一所普通院校。但架不住运气爆棚,就读期间,学校被并入国家双一流高校东南大学。   大学毕业后,钱璐璐就和同学结婚了。   跨入婚姻殿堂的她,并不甘心只当一个家庭主妇,她决定考研。   命运的转变,从这里就开始了。   几次考研失败后,她还是在丈夫的帮助下,成功考取上海交通大学。   这里也反映出,她并非天才选手,但足够有毅力。   当然,她身上有一个突出的优势,肤白貌美,身材傲人。   她的优势,放到娱乐圈,肯定排不上号,但对相对封闭的学术圈,已经足够了。   钱璐璐身边可不乏追求者,即使她已经结婚了。   很快,她和一个“系草”互生情愫。  …

“酒量不行”英语怎么说(说别人喝酒不行的英语)

老外对你说“You’re so wasted”, 可不是指“你真浪费”! waste是个多义词, 地道英语口语学起来! wasted 烂醉的 You’re wasted. 意思是:你喝得烂醉 / 你喝大了 也可以说成:You get wasted. 例: Sandy was wasted last night. We had to carry her back home. Sandy昨晚喝得烂醉,我们不得不把她抬回家。…

浅谈关系副词可以省略的几种情况

   下面这句话是选自一篇阅读短文中的一个句子:   One day, I saw a boy shop alone at the shop I worked.     有人问:为何 shop 后面在定语从句中作状语成份的 where / at which可以省略?         让我们先展开这个句子定语从句部分的语法结构:  …

看了部烂片,学了点英语

刚看了部 Netflix 上的热播电影: 没啥意思…… 不过看都看了,电影不好看,那就把它当练英语听力学点口语好啦。我于是开启英语老师模式边看边学。 下面是我看电影时印象深刻的一些英语,写成笔记,也分享给你。 片名 Red Notice 是「红色通缉令」,影片一开始就有解释: 这是一部偷盗题材的电影,核心词是 con。con 来自 confidence,这里就不是「自信」,而是「骗局」,一般可以说成 confidence game/scheme: 我们常说的「放长线钓大鱼」,精心策划局中局,英语可以说成 long con: 再看几个英语口语表达套路。 有时候想说「是」/「不是」,可以用一些开玩笑的说法。   比如 Is ice cold? 字面意思是「冰凉吗?」,实际上说的就是「显而易见」,电影中上面的对话也是同一套路。 类似这样绕弯的说法,影片中还有这样一处: I believe…

“Give me the tea”可不是“给我茶”!理解错就尴尬了!

“give me the tea”可不是“给我茶”!理解错就尴尬了! 01 give me the tea 听歪果仁说这句英语的时候,千万不要以为是让你给他一杯茶。他们口中的 tea 已经等同于 gossip, secret, drama,表示娱乐八卦! 所以 give me the tea ↓ 把你知道的八卦告诉我 例句: He was cheating on her?! Give me the…

全网最红的科技博主,他的英语为啥也这么厉害

我有个同龄人朋友,是周深的麻麻粉。每次说到“她家深深”最新的动向,她都非常激动。 这让我想到了曾经追星的年龄,除了四大天王、两位周姓天王、朱茵舒淇莫文蔚,我一度特别迷一个欧美男团N’SYNC,大学时候还参加了学院演出,跳了他们的街舞。 现在说到偶像,不说一个著名伟人、企业家,感觉都不好意思说出口。 但和大家分享个小秘密,我也一直很关注一个很年轻的小朋友,也为他的每次爆红都很开心。 他就是全网最火的数码博主之一,B站顶流何同学。 这个“别人家的孩子”,英语口语好的离谱 我是个心态蛮佛系的爸爸,养孩子的理念就是,量力而为,一般不太会羡慕别人家的孩子。 唯有这个何同学,让我一看他的视频,就忍不住想“我儿子能像他一样有才就好了”。 何同学是中国最红的数码博主之一,也许是唯一一个有国际影响力的,因为他采访过苹果CEO库克,还上了苹果的官网。 作为B站顶流博主,何同学最近的一个视频出了圈,还把一家上市公司股价当天抬升了十几个点,作为一位准00后,可以说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了。 何同学火出圈的作品,自制“airpower”智能桌面 曾经给自己全网600万粉丝做了一个合影,被誉为最宠粉的博主: 我的名字可能也在这个背景里 何同学厉害,全网都知道。但很多人可能没注意的是,他的英语贼好,比很多英语专业的、长期留学的还要好。 北邮工科生,顶流数码博主,流利地道的美式英语达人,居然是是同一位。我摊牌了,简直羡慕何爸爸到不行。 何同学的英语,厉害在哪儿? 一般人可能只是觉得何同学英语不错,但我作为一个自己考过好几次雅思口语,也辅导过很多年的学生的语言博主。 看完何同学的视频只能惊呼一声:地道! 按照雅思口语的几个主要评分标准,口语好不好要看这几点:流利性与连贯性、词汇多样性、语法多样性及准确性、发音。 按照何同学这个视频里展示出来的水准,如果在考试发挥出来,保守可以拿8分以上,8.5也是有机会的。 他的连贯性和流利度是非常高的,有一些简短的停顿和重复,听起来完全是因为思路而不是语言问题。 也就是说,他的口语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我们就拿他和库克的采访视频来看,他的英语好在哪儿。 看到偶像,也绷不住露出了迷弟的笑容 视频可以在这里观看: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3v411v7Zo?p=2 采访一共持续了18分钟多,首先让人印象最深的,是何同学的气场。   面对史上最大最好的公司之一的苹果的CEO,他完全不怯场,有礼有节,不卑不亢,谈笑风生。 我最先被吸引的,是他的口音。整体听下来,他的口语处在仅次于ABC和母语者的这个水准。 如果不知道他的背景,我会认为他至少是留学美国10年以上的水准,但仔细一查,何同学并没有出过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