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共读 | 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TEENS

这个假期我读了一本书名字是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TEENS。这本书听起来很耳熟,这本书的作者叫Sean Covey, 他正是 Stephen R. Covey的儿子。Stephen R. Covey是热门畅销书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的作者。难怪这两本书的结构和标题都如出一辙。不同的是写给青少年的这本有许多吸引青少年读者的元素如卡通插画、有趣的引言、真实反映青少年生活的故事、信件等。作者使用的语言也贴近青少年读者,语言明白如话,生动有趣。作者还设置了自测题和有趣的写作任务,供读者思考和参与。 我选择读并且推荐这本书有两个理由:我儿子Jerry正处于青少年阶段,学习习惯亟待改善;其二,我的学生们都是青少年,作为老师,我想更多地了解他们的想法。这本英文书简单易读,学生们读起来应该不费太多气力,静下心来,约摸一两个晚上就可以读完。老师们也可以了解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们的想法,书也不枯燥。作者和作为读者的我都已不再是青少年,但我们都是过来人,对书中的观点也不陌生,即使是写给新新网络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读起来也能感同身受。 作者在书中提出了七个好习惯。习惯一:积极主动 (Be Proactive);习惯二:以终为始 (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习惯三:要事第一…

当下阅读的不尽人意之处

晚上看书,偶然看到晚清时候的书价,吓一跳。一套二十四史,白纸价 160 两银子,黄纸价 140 两,还都得自行装订,加装箱的话,200 两以上。这是什么概念?这是什么概念?两套书的价格可以在商业区买一处铺屋。绝对的奢侈品。 查了一下现在二十四史的价格,一套中华书局的精装本人民币 2000 多,当然更便宜的也能买到。可以说只要想买,人人都买得起。 一个客观事实是,现在的图书价格确实很便宜。如果考虑到电子书的发展,书价已经接近于免费。 一本书,不再只是印刷品,现在能存在于多种介质之上。只要想看的书,几乎总是可以找到。 外文书翻译成中文,出版时间被极大程度缩短,相信借助于机器翻译的算法能力,不久的将来可以近乎同步出版。 不知道是不是由于翻译软件的突然提升,这两年翻译引入的人文社科类图书,可以说是迎来了井喷式的出版热潮。好书太多,真的已经到了「根本看不过来」的地步。曾几何时,读者很鄙视「机翻」。现在看,对大多数外文书籍,「机翻」+ 人工润色,是一条完全可行的途径。 图书出版得能如此快如此多,对于阅读者而言,我们该如何提高自己的「阅读技术」呢?这也是个瓶颈。 前不久读库发布了移动应用程序,我初步使用之后还是不够满意,主要是觉得排版还没做好,要看后续的迭代,但一般而言,这样的产品都不太可能进行长期的持续迭代,因为要源源不断投入开发维护成本。 对电子阅读而言,排版是很难做的事情。不少人不服气,可是做出来的产品,就是不够好。能对付着看,很容易,做得更好,不容易。 这有点像做一本纸质书。不少出版机构如果挑出他们做得最好的书出来评奖,都不差。但如果看书籍装帧的平均质量,存在太大的差异性,有的时候盗版书都比正版做得好。 每本书都像一个单独的产品,编辑就是产品经理,像产品经理一样做一本书。但不是每个产品经理都有审美,更多的产品经理都是功能型的产品经理,只负责功能的实现。 顺便说一下,微信读书的排版做得不错,即使要考虑到对大规模用户的额兼容性,也还是能感受到设计品味。 豆瓣上很多人似乎并不喜欢轻型纸。我恰好相反,我是轻型纸的拥趸。 轻型纸能给我最好的阅读体验,因为,足够轻。还有什么比足够轻的一本纸质书更能带来阅读体验感的提升呢?我暂时想不到。 轻型纸的这一个优点就足以盖过其他所有缺点。有人说轻型纸时间久了会变色,真的无所谓,到时候我再买一本新书就是了,反正书这么便宜。即使把我书架上的书都更新一遍,也花不了多少钱。就当软件更新了一个版本好了,总是能给人愉悦感。 胶版纸是过时的东西。这是我的个人偏见,各位也不用反驳我,我又不懂出版。 我觉得不少读者其实也没见过什么好纸,我国出版行业用纸也比较单调。这世界上的好的纸种类非常多,有的纸,摸上去就有很好的享受。 未来几年,希望出版社多用轻型纸出书。 同样,电子书阅读器也应该足够轻,否则不利于长时间阅读。 一点点题外话,现在国内的不少公司都开始重视起产品的字体的问题。这是个好现象。 不过,现在中文字体的标点符号的设计问题还没得到该领域足够的重视,以至于在电子产品上的视觉呈现差很多。举个例子,比如微博上被媒体泛滥使用的 【 】,黑乎乎的非常之丑,破坏了内容的呈现。 全角直角引号「」现在被使用得蛮多甚至泛滥,不过很少有人注意到直角引号如果用在行首就不好看。为啥呢?因为这个符号的位置就很奇特。如下图所示,在右上角。如果是居中或是左上角呢?…

《纽约时报》推荐!2021年你不可错过的十本英文原版好书

2021年的最后一天,来接受天堂君的灵魂拷问:今年你读了多少本书? 每年年末,《纽约时报》都会评选这一年的最佳书籍,而这些年度好书榜也是全世界公认最权威的、影响力最大的书单。  这些书单都是最好的英语学习资源哦~今天,就来跟天堂君一起看看,2021年有哪些书被评为年度好书吧! 01 《我们曾经多么美丽》 How Beautiful We Were   继2016年的处女作《看啊,追梦者》(Behold the Dreamers)之后,作者马布(Imbolo Mbue)气势磅礴而又令人隐隐悲伤的第二部小说终于出版了。   《我们曾经多么美丽》将故事背景设定于1980年,在一个虚构的非洲村庄科萨瓦(Kosawa),一家美国石油公司的代表来到这里会见当地人,由于钻井和管道造成的环境破坏,村里的孩子正在死去。   作者十分巧妙,以一个长大后成为革命者的女孩图拉(Thula)的家庭为视角,讲述了一个关于权力与腐败的故事,一边是利益至上的思想和阴魂不散的殖民主义;另一边是社区决心坚守祖传土地,年轻女子愿意为了人民的自由牺牲一切。当两股力量相碰时会发生什么呢?书里自有答案。 We should have known the end was near. So begins Imbolo Mbue’s…

成年人可以从儿童英语绘本中学什么?

我今天读了一天儿童英语绘本。收获颇丰,但跟最开始想的很不一样。 一个成年人读儿童英语绘本,你觉得会有怎样的感觉? 我以为会童心泛滥,大呼“好可爱哇”。我以为会嗤之以鼻,忍不住嫌弃“这也太简单了吧”。事实上,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儿。     01 儿童绘本≠可爱 先分享给你两张图片。Spoiler alert! 可能会引发些许不适。 不是传统意义上可爱的童话漫画风,而是如此硬核,不得不说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 这本书封面上写着 Science for Young Kids。思考了会儿,我能理解了。 首先,小孩子不懂怕不怕。千足虫也好,蚯蚓也罢,在他们心目中并没有和「恶心」、「瘆人」之类的评价挂钩——这不过是万物其中的二物罢了。只有我们成年人,给自然万物贴了标签。 其次,既然是教小孩子科学,越自然、越写实,越好。换成卡哇伊风格的图片,反而背离初衷。 02 儿童绘本≠简单 作为一个天天接触英语的成年人,我依然会被儿童绘本的语言所惊艳。 如果你像我一样,以为儿童绘本的语言一定很简单,那你就犯了和我一样的错误。 Squirrels scampered in the tree’s branches. Blue jays flew in…

《纽约时报》2021年度十大好书 | 双语阅读

年末,纽约时报推荐了年度十大好书,书荒的你可以约起来看看啦。纷繁的、浮躁的、不确定的世界,大家还是要沉下心来读读书。当你疲惫的时候,处于高原期的时候,都可以拿起一本书回归一下初心。 来不及读的,就先马住~ Following her 2016 debut, “Behold the Dreamers,” Mbue’s sweeping and quietly devastating second novel begins in 1980 in the fictional African village of Kosawa, where representatives from an American…

漫威粉快来!《漫威英雄元素表》

The Periodic Table of Marvel 《漫威英雄元素表》 作者:Published by DK By Melanie Scott 发布日期:November 2, 2021 关于本书 DK出品,必是精品。 这是本月刚出版的新书,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资源。 在《漫威英雄元素表》里,不仅有美队、绿巨人这些知名英雄,还有例如洛基一众反派,以及并不是那么知名的角色。 书中还介绍了整个漫威宇宙的构成,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 无论是漫威迷还是仅仅看过系列电影的读者,都会喜欢这本书。 关于作者 Dorling Kindersley Limited(简称DK)是一家英国跨国出版公司,专营成人和儿童插图工具书。它是企鹅兰登书屋的一部分,企鹅兰登书屋是德国传媒集团贝塔斯曼的子公司。 DK出版社拥有超过45年的出版经验,以63种语言向全球各地销售。 网站:https://www.dk.com/us/ 试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