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内涵究竟指什么?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部编版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教授认为“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含四个方面内容:
第一,是语言建构与运用
这是语文学科独有的,具有本质意义的内容。“课标”要求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建构语言运用机制,增进语文学养,努力学会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第二,是思维发展与提升
强调学生通过学习语言的运用,能够获得几种思维能力的发展,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另外,还有思维品质的提升,包括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
第三,是审美鉴赏与创造
语文“新课标”要求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
第四,是文化传承与理解
“课标”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解与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防止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义。”
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是什么?
语文素养就是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而获得的知识、能力、思维方法和人文素养等,它由语言运用、思维发展、审美情趣、文化传承、品德修养等构成。那么,语文核心素养就指的是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对语文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适应未来社会要求的、解决实际问题和特殊情境所需要的最有用的语文思维品质。
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素养中最本质和最重要的东西,是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且最能体现语文学科价值的关键素养。
声明:图文来源于享受语文,公益分享,共同进步。我们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部编版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教授认为“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含四个方面内容:
第一,是语言建构与运用
这是语文学科独有的,具有本质意义的内容。“课标”要求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建构语言运用机制,增进语文学养,努力学会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第二,是思维发展与提升
强调学生通过学习语言的运用,能够获得几种思维能力的发展,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另外,还有思维品质的提升,包括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
第三,是审美鉴赏与创造
语文“新课标”要求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
第四,是文化传承与理解
“课标”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解与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防止文化上的民族虚无主义。”
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是什么?
语文素养就是学生通过语文学习而获得的知识、能力、思维方法和人文素养等,它由语言运用、思维发展、审美情趣、文化传承、品德修养等构成。那么,语文核心素养就指的是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对语文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适应未来社会要求的、解决实际问题和特殊情境所需要的最有用的语文思维品质。
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素养中最本质和最重要的东西,是语文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且最能体现语文学科价值的关键素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2020年修订)》围绕高中生应形成的语文核心素养,提出了“学习任务群”课程组织和设计方式。这一改变,给高中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给教师带来了挑战。新课标颁布后,新教材随之调整出版并使用,新教材和旧教材相比,其中的一些理念、结构、体例、课文的选取、内容的设计,都有显著变化。新教材中的很多课文,体例、教法都是新的,既传承以往的教学方式和经验又与时俱进,“守正创新。新教材包含3个亮点:
第一,编写的立意遵循中央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通过整体规划、有机渗透,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第二,坚定贯彻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式,促进课程体系的改革。
第三,借鉴世界上母语教学先进的经验。关注现阶段环境,新的时代,教育教学改革,让教学更加符合教育的规律。
新教材的使用关键是老师,老师必须思想、业务水平跟上,研透教材才能用好教材。
编写体例
高中《语文》分为必修、选择性必修,必修是两册,所有的学生都要选的,选择性必修是三册,理论上可以自主选择,实际上大多数学生都要学。老师们可以灵活安排教材课程,必修安排在高一,选择性可以安排在高二,也可以灵活处理。
编写特点
新教材由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两条线来组成单元,人文主题的设计充分考虑到新时代高中生人格和精神成长的需要,其涉及面比较宽,但是聚焦在三个方面:一是理想信念,二是文化自信,三是责任担当。学习任务群则是另外一条线,每一个单元都有若干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学习任务。
内容结构
必修教材每册8个单元,一共16个单元,覆盖了7个任务群,选择性必修每册4个单元,一共12个单元,覆盖了9个任务群,它组织单元的形式有两类,一类是以课文为主的,另外一类专题性的语文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课文。
以课文学习为主大单元包括四方面内容:
第一,单元导引主要交代主题,选择课文的意图和主要的教学目标。
第二,课文,有的是两篇、三篇作为一课,有的是一篇作为一课。
第三,每一课都有个简短的学习提示,学习提示主要是设定学习的情景,引发兴趣,提示学习方法。
第四,每个单元后面都有学习任务,到了高二选修,叫单元研习任务。一般设计三到四个活动,其中一个活动是主题活动,另外两个活动是进行思考、探究和交流;还有一个活动是指向写作,每个单元结构上有四个活动。在这基础上还增加了古诗词的诵读,安排在必修上下两册。这是基本的体例结构。
学习任务群
学习任务群是新课标的一个亮点,代表着一个新的学习理念,是一个很重要的创新。学习任务群也是一种单元教学,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听说读写相结合。那么学习任务群的提出有什么学理根据呢,为什么教材要以它来作为单元来教学呢?
旧教材是以单篇教学和课时来作为基本的教学单位,即一篇文章,主要以老师的讲述为主,听说读写的训练分布到各个教学环节。这种做法的好处是每一课都学得比较精细,知识点、能力点很突出;但缺点是分析、讲解、刷题练习太多,学生自主性学习太少、读书太少;所以语文课经常因其随意而受到批评。学习任务群的教学,是以任务来整合一个单元的教学,破除它的统整性,突破完全靠单篇教学的模式,以学生的自主语文实践为主,作为一学期的主要学习方式。
通过学习任务群搞清某个单元或者某个课主要围绕学会哪些基本知识,哪些关键的能力,有哪些干货,有利于克服语文教学的随意性;特别是改变以往老师讲述灌输,学生做题为主的做法,让学生有更多自主学习的时间,带着问题去学习,拓展阅读量,在学习过程中充满探索和创造。
如何用好学习任务群的教学
首先,要明确单元的学习任务是什么。单元导引、学习导示、案例学习任务要求老师自己去了解分析,归纳、设计,然后把单元学习任务群的内容细化为教学的目标,教学的要点难点。要注意的是单元学习任务和以前的习题是不一样的,它不是学完一个单元以后的练习,而是对学习任务、教学方法的提示。单元学习任务的编排放在后面,但某种意义上它应该置前,是老师设计教学方案的主要依据,老师可参照它来设计每一课的教学,单元的教学,教师用书的编写也会参考。
老师应转变角色,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在一定情境中去学习,即要让他们去做事,让他们有事做。做什么事呢?就是将以前我们熟悉的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这三件事,融在一块来做,以一件为主,其他为辅。但老师不能只根据教材设计已经提供的活动来教学,需要根据合适的学习,自行设计一些更加有趣、贴切、符合学生特点的活动,以完成单元教学。
任务驱动
与旧教材不同的是,新教材提倡以学习任务群为中心,进行大单元教学,以任务来带动整个大单元的教学。但在设计任务驱动的时候,任务在前,要注意提醒,不能只是奔着任务,也不单纯是为了解决问题或者参加讨论去准备阅读,课文有很丰富的内涵,可以做各种个性化的解释,如果只照顾到任务,急功近利,先入为主,会窄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很多课文都是经典,要学杰出的经典本身就是教学目标:接触经典,打下基础。不应当把课文作为纯粹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材料,或者支架。在实行学生任务群单元教学的时候,设计活动是必要的,但不要一边倒,还是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例如为学生更多感受和理解的空间,避免被任务所捆绑。
关于全文教学,现在有很多讨论,新教材不再以单篇课文,或者课时作为课的单位。它是根据任务来设课文,以前一篇一课,现在依然有一篇一课,但更多的是两篇、三篇一课。所以现在以组来划分学习的教学方式,叫全文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新教材中,单篇教学和全文教学是并存的。比如说有些很重要的现代文,像马列的一些很难的文章,就是单篇教学。全文教学本身也应当有重点,有精读、略读之分,两篇、三篇课文肯定有一篇是主要的,老师要给方法,让学生爱上这种方法,尝试这种方法,既要坚持这些新东西的做法,同时也要注意要有主次和重点。
活动与情境
课堂教学还是活动的主要形式,只是比以前要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不能把活动理解为跟语文没有关系的课外活动,更不要动不动就安排花很多时间效果不一定好的活动,语文学习最主要的活动还是读书,就是阅读与欣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
学习活动要照顾到真实情境,情境是为了教学内容设计的引进。这种情境的引进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而言必须是真实的,是能够和他们的生活经验相近的,能够促进深度学习的。教材不单有学习任务和学习提示,里面都有情境,都有一些活动。我们的老师还要认真去研究,去提前设计,要结合课文内容和任务的要求来设计这个情境。
语文教学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情境教学有它的优势,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对于高中生而言,并非所有的学习都要设计情境,有的可以走向理论推导。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