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小就聪明,就是英语学得非常不好,听不懂也看不懂,还总是记不住单词。还记得以前经常抱着一本单词书,从abandon开始记,口里念念有词a-b-a-n-d-o-n、饿班得恩、抛弃、放弃,每天背得头昏脑涨烦躁不安,大多数时候中间就放弃了,就算坚持到最后,再回头一看前面的又全都变成了生词,好像从来没有背过一样。
错误的方法让我学英语的过程充满了痛苦, 可以说是一部非常悲惨的血泪史,四级考了三次才过,渣男渣女看了都不禁流泪。任何考试只要有英语,对我来说都意味着要过一次鬼门关,命悬一线,九死一生。
几十年来,我把所有的弯路都走完了,才终于找到了正路,现在我的英语虽然还不算十分精通,但对英语的认知和学习方法应该是没毛病了,词汇量已经稳稳超过一万,看考研这样难度的阅读很难遇到生词,听说能力也明显提高,最重要的是我再也不怕英语了。前几天百词斩举办了一个全国大学生单词大赛,我在174897人中排名3216,入围了复赛,这当然不算多了不起,但作为一名英语差生,我也很满足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学好英语必须得有正确的方法。在方法问题上,有时候真地能体会到听君一句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很深的迷茫只因一层纸,点破那张纸就能见云开雾散万丈光芒。
网上关于英语学习方法的内容有很多,我乱七八糟的也看了不少。看完感觉是基本分为三派:
一是背诵派,方法就是背经典文章和句子,单词也在背的句子中学,即知道意思还掌握了用法,等背到一定数量之后听、说、读、写什么都通了,很多英语专业的学生就用这个简单粗暴的方法,很久以前我一位前同事也用这个方法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还去了新东方任教,应该说这个方法是有效的,只是对记忆困难的人来说不太友好。
二是习得派,认为学英语应该像婴儿学母语一样,他们还不会认字就已经说得非常流利了,所以正确顺序应该是先练听和说后练读和写,如果没有英文母语环境就创造环境沉浸式大量听,上海外国语大学顾悦教授说,学英语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大量听,每周听不够20小时不算学英语,只有听得足够清说得才足够准,只有输入足够多输出才自然而然。这个说法也相当有道理,如果要达到日常交流,有效、大量地听是绕不开的。
三是理解派,主要方法是像学一门科学知识一样学英语,用理解分析的方式去看文章、看句子、看单词,搞明白其中的逻辑关系而不是死记硬背,这样的方式学起来会没那么痛苦,而且掌握得也非常牢固,《英语极简学习法》说的就是这种。总结一下,上述方法其实并不矛盾,侧重点不同,目的不同,方法也不一样,重要的是得找到匹配自己需要并且适合自身特点的方法。比如记忆力好的人可以尝试一下背诵,想达到日常交流,就沉浸式大量听,积累有效的听力时长;需要阅读英文技术文献,就研究一下理解派的思想,多理解着阅读。每个方法说得都有一定道理,也可以同时应用。
这里推荐一本非常好的书是《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中国孩子的英语路线图》,这本书讲了学习方法,还提到了很多免费的网站和资源,尤其是怎么教孩子学英语,非常实用,一两句话不能转述,需要可以私信我发电子书。怎么学英语是个复杂的问题,里面有很多细节,我现在还在学习的路上,不确定能把每个问题都说清楚,如果以后有很强的体会可以再写一篇,今天只说如何突破词汇。
有人说,学英语不需要背单词,这句话也对也不对,看怎么理解。如果理解成不需要死记硬背,就有道理;如果理解成一个单词都不用记,那就有点扯了,一个单词不认识怎么可能看得懂文章呢?别说不认识单词,就算是生词比例高一点也读着费劲。生词少的时候还能猜一猜,多了就是看天书,然后胡乱猜,完了也不知道对错,纯属浪费时间。显然,要掌握一门语言具备一定词汇量是必要的,俞敏洪说他在北大当英语老师时带阅读课,就让学生先背生词,两周内记住一千多个生词。这方式好不好暂且不论,但单词还是需要记的,这一点没什么争议。
要突破英语词汇,首先得对英语词汇的构成本质有所了解,这一点非常关键。汉字是象形文字,由图画文字演化而来,是一种非常原始的构字方式,它属于表意文字,也就是说它的字形是第一位的,发音是从属的、第二位的,学汉字最好是先认字形,根据字形联想意思然后才是记住读音。而英语则完全不同,它是表音文字,发音是第一位的,拼写只是为了呈现读音,所以学英语要先读音后拼写。世界上绝大多数语言都是表音文字,原理也大同小异,所以常看到有人能说多种语言,这其实并非什么遥不可及的难事,语言这种东西不怎么需要智力参与,笨一点也没什么影响,一旦找到底层逻辑,就可以一通百通。
被称为英语世界的金科玉律的《牛津英语词典》中收录了61万词汇,现在英文应用的总词汇量可能还要更多,但其实不用管这个数字,因为我们根本不需要认识那么多单词,就像我们不需要认识一些生僻字一样,不认识也完全不影响日常交流。
英文常用词汇3-4万,普通人日常交流掌握3-5千就够了,这些词汇中80%以上都是合成词,就是由词根、词缀合成或者两个单词合成的复合词。这种词有点像汉字的会意字,比如休息的休字,可以拆解成两部分:人和木,一个人靠在木头(树)边就是休息,这么记既清晰又快捷,如果把它拆成六个孤立的笔画去记,估计累死也学不会汉字。英语的复合词和汉字的会意字是一模一样的,绝不能把它拆成一个一个孤立的字母去记,比如antigas(防毒的),分成两部分anti(反对)和gas(毒气)。这样的词占百分之八十以上,也就是说,记单词第一眼就先拆解,大部分单词都能拆,少数不能拆的也要先记发音,再根据发音按图索骥复现拼写方法。英语发音规则很简单,辅音基本上一一对应,元音也只是有限的那点组合,根据读音复现拼写也不难,稍微尝试一下就可以了解。
记单词基本就是这个指导思想:先分解词根词缀-然后根据读音复现拼写,这也是打通英语词汇的唯一方法,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像谐音法那些是不能普遍应用的,非常有限的几个词只能算调味剂,真正的记忆方法只有词根词缀,因为这是英文构词设计方式,按照构词设计去理解着记忆,既通顺又印象深刻,记过的不容易忘记,而且陌生单词也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英文词汇主要有三个词源。
其一,盎格鲁萨克逊(Anglo-Saxon)的词源词汇有20-25%左右,发明英语的时候盎格鲁萨克逊还是蛮族,没啥文化,所以他们的词主要满足日常交流,包含了大部分的 common,everyday words (比如boy,girl,is,that,up,down之类),家长里短闲唠嗑用这一部分词汇就差不多够用了。
其二,英文词汇主体是60%左右的拉丁词源词汇,也就是academic学术词汇,(比如excellence,expression, construction,adapt,direct这些),这些词对我们记单词来说没啥区别,拉丁词汇构词法和英语一样,准确地说是英语抄袭了拉丁语,只是这部分词更偏向于书面语,显得文雅和高端一点,这也是英语有很多同义词的重要原因。
其三,10%左右是Greek词汇,包括绝大多数专业领域词汇(比如telephone,anaemia,athlete,encyclopedia这些科学性专业性比较强的词汇)。剩下还有3-5%左右其他外来语(比如中文的tofu之类)。
土生土长的英语词汇只有25%,剩下来的75%都是各种程度地外来的。英语的历史也很短,追溯到古英语也是公元500年后才出现的,而在公元前1300年就有甲骨文出土,汉字保守地说也有三千多岁,英文最多一千五百岁,建议小伙伴们要为此感到自豪,毕竟我们祖上曾经阔过。
音标
既然英语是表音文字,读音是第一位的,那记单词就一定要先记读音,先读音后拼写。学习环境方便就尽量大声跟读,跟读有助于加深记忆,也可以为听、说打好基础。如果对自己的发音不是太有把握,学习一下音标是必要的,搜索“音标教学”在各大平台都能找到相关视频,长度也就十分钟左右,一般不超过一小时就能彻底掌握音标,认识音标并能准确发音对学英语十分重要,建议小伙伴们不要把这个内容省掉。
词根词缀
微信搜 “词根词缀”有很多免费结果,我建议不用看令人望而生畏的“词根词缀大全”,只看常用的50个就够用了(找不到我可以私信,在这里就不贴了)。我感觉也不一定要先记住词根词缀才去记单词,重要的是要在记单词的过程中要使用词根词缀的方法,反复出现的东西是自然能掌握的。
构词法
下面介绍一下英文的构词法:派生法、合成法和转换法。这个内容知道可以略过,有需要的可以稍微翻一下。
人脑就是一部机器,记忆是存储过程,记得不牢,是信息写入的时候不够清晰或者索引失效,增加信息输入时的生动性和条理性,有助于加深记忆。
有人总是纠结于背完就忘,其实忘是正常的,总是不用的东西,大脑就会自动把它擦掉,这是自然规律,遵循艾丁浩斯遗忘曲线,谁都改变不了规律。对抗遗忘就是及时复习+长期坚持,第一天背100个忘了30个,第二天再复习一遍就剩10个不会了,像百词斩这类APP都已经把艾丁浩斯遗忘曲线用上了,差不多该加强一下时就会出现,就按它安排好的流程走效果就很好,日积月累,不会的就越来越少,会的越来越多。
坚持不住怎么办?非常简单,每天打卡,不要给自己找借口不打卡,就把它当成像每天必须要吃饭一样必须完成就好了。人是有惯性的,这也意味着人是可以塑造的。一开始惯性是阻力,从前的旧习惯会排斥新习惯,这个对抗过程会有点痛苦,但一旦通过了对抗期的考验,新习惯稳定了,惯性就会成为助力。
人的肌肉会根据需要生长,每天做一百个俯卧撑,肌纤维就会保持完成一百个俯卧撑的状态,如果长期有规律地坚持,一到锻炼时间胸肌就会发出强烈的信号:快点就位,该做一百个俯卧撑了。大脑也是这样,每天记30个单词,大脑就每天准备30个存储单元给你往里存数据。如果不去完成存储任务,也会感觉空落落的。
一件事重复的时间长了,它就会成为人的惯性之一,一旦形成惯性就算你想停下来身体都不愿意,就像那个日思夜想的心上人怎么擦都擦不掉一样。
关于英语的重要性,可以分成泾渭分明的两派。有人坚持一颗中国心,要说中国话,绝不崇洋媚外,誓死不学洋文,支持取消英语的主科地位,反正学了也没什么用,自己工作了这么多年,基本没用过,不光自己没用过,连自己认识的人也都没用过,这种没用的东西还学它干啥,浪费生命。
另外一些人考虑的是,英语是当今世界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联合国的正式工作语言是英语,任何国际会议工作语言也是英语,人类70%以上的邮件用英文写地址并用英语书写,有75%的广播电视节目用英语播出;外贸行业把英语作为通用语言,外贸交往、国际礼仪、书信函电、进出口文件、还有银行文件语言等等,统统以英语作为标准通用语言;人类发表的图书文献绝大多数是用英语发表的,翻译成中文的很少,虽然近些年中文文献比例有所上升,但要读个有点技术含量的博士,看不懂英文文献恐怕不好毕业,就算混个毕业证也会有点水。出国留学和工作肯定要学好英文自不用说,像爱因斯坦和张爱玲这种富有洞察力的人也会学习英文,以上都是刚需,就算没有这些需要,学好英文也有他的爽,在生活中可以不带字幕看大片,不用翻译看原版书,出国旅游心不慌,视野能跳出简中圈等等等。
另外,学英语还有助于提高收入水平,根据2017年世界银行的数据:在收入上,英语很好的人通常是那些英语不好的人的7倍多。学英语的人朋友多半也在学英语或者认为学英语是有必要的,这和前者是两个认知完全不同的圈子。学英语究竟有没有用,究竟香不香,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各自判断,各自安好,不管观念如何不同,大家还是和睦相处为好。
对学习英语有兴趣的人,需要树立一个以终为始的观念,反正是必须要全面突破听说读写,那就每天躁起来让它变成既定的事实,那些坍塌的昨日造就今日之我,这个平凡的今日会造就明日之我,不要低估这一天一点日积月累的威力,不用怀疑搞不成,也不用怕搞得太好了吓到别人。
语言其实是可以速成的,疯狂的天才一旦摸到语言学习的门道,几个月就搞定一门。学英语也不需要什么基础,对于要卷国内高考的学生,完全可以提前学英语,掌握了构词规律,初中三年时间能轻松掌握全部高考词汇,甚至掌握大学词汇也不难,这能为刷题节省大量时间,而且在英语这一科建立心理优势,也有助于其它科目的学习,我了解到有些学霸就是这么干的。
背单词并不难,原理也很简单,根本不需要花钱报什么突破词汇10000+的班,看这篇文章就够了,免于报班可以节省大洋1000块,转给孩子看一眼能提高英语成绩10分,绝对有可能,不信就试试。
欢迎大家点赞、收藏、转发以及打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