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单词用法的软件

ads
分享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快乐学习,渡人渡己加油,研习人!
‍‍‍

‍‍


欢迎关注我们,一站式分享海量语言学术资源

来源编辑:LearnandTeach公众号

转载编辑:研习君



敬请星标应用语言学研习,喜欢请点赞,分享请转发




敬请关注并星标,欢迎点赞、在看、转发!


什么是好的电子词典?


在我看来,好的词典至少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发音准确、到位、权威;

  2.  词性、词义全面,有准确的英文释义;

  3. 有单词用法、搭配;

  4. 有优质例句;

  5. 有听力原声例句朗读;

  6. 自动记录查词次数,能添加入生词本;

  7. 具有背单词的功能;

  8. 能关联其他英语阅读或听力APP,实现屏幕点击查词。


看起来是不是非常理想化~ 真有这样的电子词典吗?当然。



是它,是它,就是它!它就是「欧路词典」。掐指一算,今年是我用欧路的第6年了,不管中途换了几次手机,这个词典是万万不会忘的,不管手机内存如何告急,这个词典也是万万不会卸载的~



欧路词典是一款支持ios、安卓、windows、mac全系统的开源词典软件,支持上传任意词典语料库(不推荐使用自带的词库)。


欧路词典的功能很多,我最常用的是查单词、背单词、文件阅读。



01

查单词



上图是我常用的词典,分为英汉双解词典(朗文双解、牛津双解)英英词典。英英词典又分为两种:ESL词典以及Non-ESL词典(我们把它称为母语词典)。


ESL词典的特点是面向非英语母语的学习者,释义用词较简单,对学习者十分友好,一般局限在3000词以内,如我常用的Merriam-Webster's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 Dictionary。


(常见的ESL词典)


Non-ESL词典是指英美国家人士使用的词典,特点是收词量大,释义用词精确,范围广,比如我使用的Merriam-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看到这里,有人会说,为什么查单词还整这么复杂?直接看中文意思不行吗?


还真不行。


靠着中文翻译去查单词、记单词,看起来很努力,实际上是在走弯路,因为按照汉语意思记的单词可能不太准确,一遇到阅读和写作就暴露出各种问题。


举个例子,前几天有个学生问了我一道题目:

I will now_________ Mr. Webster to drink the health of the happy pair.

A. call on  B.call up  C. call for  D. call off


查词典若只看中文翻译的话,你会发现A和C的意思都是 “要求”,区分不了。我们来看看欧路词典里我用的朗文双解词典的释义:




我觉得词义区别已经一目了然了。再来看看英英词典的释义:


  

 


总结一下使用英汉双解词典或英英词典的几个好处:

1. 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词义(中文和英文并非真能一一对应,很多词非常微妙,细微差别在中文翻译中体察不出来);


2. 能学到更多丰富、地道的表达(英英词典中对应的例句和表达往往非常丰富);


3. 能更加全面地掌握单词的各种搭配以及真实语境下的用法。



02

背单词


我一直用的欧路词典背单词,之前也用过墨墨背单词、扇贝单词、不背单词这三个APP,使用感也不错,但是这些App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没有内嵌专业的英汉双解词典或英英词典(或需要额外花钱扩充),就只记了个中文意思而已......


欧路词典背单词的功能十分强大。


最喜欢背单词的时候能回到词典里回顾英文释义、搭配用法等。


     

  



1. 背自己查过的生词


每次查单词后可以把生词添加到生词本,然后选择生词本制定计划学习。


 


2. 背在线课本词汇


3. 自己上传课本

4. 背词典(时间比较充足情况下)



03

文件阅读



还可以利用欧路词典辅助阅读英文杂志和英文原版书。


先在百度网盘内下载你想阅读的资料,选择在欧路词典内打开,遇到生词,只需长按住这个词一秒钟,页面就会自动出现欧路单词释义对话框。


不过,更推荐使用ipad去阅读,屏幕更大,观感效果会更好。




同时,欧路词典和每日英语听力APP是互相关联的,只需要选中单词,会自动出现欧路词典释义,点击 【详细】框便自动跳转到欧路词典中。




以上三个功能是我使用欧路词典最常使用,至于还有其他诸如跨软件取词、导出生词本等等功能大家可以自己去探索~



怎么安装使用



第一步:下载欧路词典APP;

第二步:关注LearnandTeach公众号,在对话框内回复 “词库” 直接获取欧路词典扩充词库资源;

第三步:从百度网盘下载词库资源包到手机里;

第四步:打开欧路词典APP,进行导入

  


欧路词典的每部扩展词典一般包含两个文件:mdx文件和mdd文件。


mdx文件是标准的电子词典文件格式,里面储存的是一部词典的文本信息。mdd文件里面包含的是声音和图片(一般来说mdd文件很大,占内存,可按照自己的情况选择是否下载)


外一篇 |

劳动节谈数字时代的劳动

 Liqiu Wang 拜德雅Paideia 2022-05-01 


大家好,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尼尔·塞尔温Neil Selwyn)关于社会学研究视角下数字时代的劳动的文章。原文见他的专著What Is Digital Sociology?, Polity, 2019, 第二章。译者:王立秋


尼尔·塞尔温,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教育文化与社会学院、莫纳什数据未来研究中心教授,近著有《机器人应该取代教师吗?AI与教育的未来》(Should robots replace teachers? AI and the Future of Education, Polity, 2019)。

王立秋,云南弥勒人,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讲师。

译文仅供学术交流,请勿作其他用途。




社会学怎样研究数字时代的劳动?



20世纪最后几十年里,人们普遍预期,新技术会减少对“硬工作”的需要,普遍改善人们的工作生活。的确,技术的营销持续地向人们许诺这样一种感觉:通过数字技术,无需工作,就能把各种新的、令人兴奋的事情做好。这样,很多人也就不会想着从工作和劳动的角度来思考数字技术。可当代社会的持续数字化,除在劳动的合作和分配上带来重大变化外,显然也涉及了大量的脑力和体力劳动。


虽然在这方面,人们普遍缺乏考虑,但数字时代工作迅速变化的性质,也成为数字社会学中一个突出的兴趣点,并经常被纳入所谓的“数字劳动”研究。这个领域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包括,数字技术怎样改变了既有工作和职业中的工作模式,以及,数字技术怎样支撑各种表面上新颖的分散工作。学者们也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即,价值是怎样从大规模线上受众的无偿行动中创造出来的。因此,数字社会学家热衷于探索以下问题:“数字经济中的‘劳动’是什么意思?”(Kuehn and Corrigan 2013)谁在什么条件下参与数字形式的工作并造成什么结果?工人在多大程度上得利和获得更多的自主权,又在多大程度上遭到被进一步剥削和异化了?工人是怎样体验这样的工作的,这样的工作包含什么样的不平等?



i)传统工作的数字化


第一个问题是,数字技术正在怎样改变传统的工作和职业。在这里,研究者记录了数字过程和实践是怎样重塑既有的工作和职业的。比如说,以尼科尔·科恩(Nicole Cohen 2015a: 100)论述了“数字时代新闻工作的格式变化”,即数字技术日益使记者的工作碎片化、自动化并加快了新闻工作的速度。科恩等人强调了一系列的变化。比如说,如今,新闻生产已经到了这样的阶段:人们可以把一部分报道自动化,用计算机自动生成一些体育、金融和天气报告;并从所谓的内容农场提取其他报道,雇佣低薪的自由职业者来通过数据挖掘和内容聚合快速重写文本。新闻机构渴望依赖线上受众,把它们当作不需要支付报酬的内容来源来加以利用——更多地使用“公民新闻”,邀请博主进驻,鼓励受众评论和反馈。


这些进展都对当代新闻工作的性质产生巨大影响。特别是,科恩认为,如今新闻输出受到了持续的分析检查,从对“新闻价值”的自动化评估,到对受众“流量”和“参与度”的实时分析。这些元数据和分析规训了记者在写什么、不写什么的决定,逼他们生产能带来“高点击率”和“高用户粘性”的故事。就像科恩总结(2015a: 113)的那样:“数字生产过程正在损害作为创意努力的新闻工作,挑战其独立性和自主性。”


类似的问题和张力,也显见于许多其他形式的职业工作。比如说,塞尔温等人(Selwyn et al. 2017)指出,数字技术正在重塑学校教师的工作。这包括教学活动的标准化,和对“防范教师”的预先制定好的线上课程计划的启用。响应新闻编辑室的各种指标,数字技术进一步强化了对教师工作的量化和评估——尤其是,越来越多地用上了“学习分析”和其他监控、反馈工具。最后,塞尔温(Selwyn 2016: 21)指出:“也许,最重要的潮流,是学校工作的跨时空数字扩展”,人们越来越预期教师在原来的“上课时间”外和学生、家长和同事互动。


我们可以认为,此类数字技术的应用给新闻编辑室和教室原本传统的工作环境带来了现代的高效。其他研究也表明,新闻编辑室的分析可以起到激励和安慰一些记者的作用,但在不同的工作语境中,服从的性质大不相同(Bunce 2018; Petre 2015)。但数字社会学也提醒我们注意,值得警惕的地方也很多。比如说,科恩和塞尔温详述的那些进展大多涉及职业工作的碎片化,使对本应复杂和创造的任务的构想,日益与对这些任务的执行分开。对数字技术给工作过程“松绑”的能力的热情,往往会掩饰这样的可能性:数字技术也可能通过持续地标准化和分解工作,破坏判断和专业知识,从而降低原本需要大量训练的职业的技术要求。科恩和塞尔温的分析很快就得出这样的结论,即这些技术变革并没有给多数记者和教师带来好处。的确,一旦默会知识失去价值、任务标准化,那么,这些工作就可以和专业化的工人分开,并因此而可以被外包出去和/或自动化了。


这些研究起到了平衡对21世纪工作场所的夸张宣传的作用。的确,可以说,当代工作场所的许多技术变革正在加速劳动过程的重构——劳动不再由工人来主导,而日益为管理者、行政部门和外部的商业利益所控制。数字社会学因此而指出,表面上的技术高效可能实际上起到了使工人越发疏离(异化)、脱离其任务的作用。虽然不是这些问题的根源,但数字技术的确放大了各方面——表演性、考核、去技能化、生活-工作平衡和劳动的临时工化——的压力。



ii)新形式的分散、离散工作


除“传统”工作的数字化外,研究数字劳动的学者也在探索新形式的分散的、自动化的和碎片化的工作——特别是“零工经济”中的基于信息服务的“微工作”和数字协调的自由职业的众包。这些“非常规形式的劳动”(Sevignani 2013: 130)都反映了一种日益流行的趋势,即通过网络化技术来大规模地分配工作、协调工人。


比如说,“微工作”的分配和协调,就是把更大得多的项目的小的部分以低价分包给全世界分散的个体(Walker 2012)。像ClickworkerCloudfactory那样的著名微工作平台吹嘘自己有成千上万的注册工人。在这些平台中,最著名的(被研究得最多的)是亚马逊的“Mechanical Turk”(AMT)平台。AMT建立于2005年,在营销的时候,它吹嘘自己能“在全球范围内,24×7全天候地按需”提供一百万以上的“劳动力”,任何“请求者”都可以预先测试并委托他们来执行任务。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线上分包模型起初源于IT产业处理大量非结构化数据的需求。的确,微工人持续提供了大部分“基础设施劳动”,这些劳动,维持着网络的运转。其中就包括报酬低廉的审查员,他们要人工过滤和审核内容,预先测试算法并测试代码。对廉价线上数据工作的需求已经拓展至许多其他信息和数据相关领域,这些领域也吸纳了不少寻找廉价/充足实验对象来源的学术研究者。


另一种形式的数字劳动是自由职业的零工经济,其中最为人们所熟悉的是流行的拼车服务(UberLyft)、外送服务(DeliverooFoodora)和家政服务(TaskRabbit)。这些平台吹捧自己支持日渐兴隆的“随叫经济”,把工人重新打造为“微型企业家”,后者“是自己的老板,工作时间灵活,并几乎控制着关于平台经验的一切”(Schor and Attwood-Charles 2017)。虽然最终的任务往往在性质上是体力劳动(比如说,驾车、送货、清洁),但所有的交换,都是通过专门的应用发生的,是应用,把工人和具体的任务和安排关联起来。就像马林和钱德勒(Malin and Chandler 2017: 382)在描述Uber基于平台的性质时说的那样,“整个交换(包括沟通、支付和行程结束后司机与乘客的相互评价)都依赖移动电话的定位和信息功能,都是通过这些数字应用发生的。”


跳出产业和投资者对像UberAMT那样的平台的热情来看,一个明显的社会学问题是,在多大程度上,这些新形式的劳动构成了对工人的赋权或剥削。表面上看,这些劳动属于酬不抵劳的雇佣,工人只享有最低限度的保护和权利。但研究数字劳动的学者也发现,虽然微工作和零工可能看起来技术要求很低、剥削性很强,但这些劳动形式比它们看上去的要更复杂。比如说,伊拉尼(Irani 2017)报告说,在“最活跃的”亚马逊Turkers中,一半以上有大学学位。除赚取收入外,一些工人也重视这点,即他们能够策略性地使用平台来补充自己主职业的“停工期”。这些工作也不完全令人不快;研究表明,微工人会有“源源不断”的吸收和享受的体验,这些体验会让他们像玩电子游戏一样“完全沉浸在任务之中”(Bucher and Fieseler 2017: 1870)。


经验研究也使我们认识到工人对这些劳动条件的战略性介入。尼哈·古普塔(Neha Gupta)报告说,印度的Turkers会建立线上论坛非正式地吸收新成员,设定伦理规范,提供建议和社会支持,在有好活的时候提醒别人,评价请求者和发牢骚(Gupta et al. 2014)。类似地,罗森布拉特和斯塔克(Rosenblat and Stark 2016: 3759)发现,Uber司机也建立了论坛“来学习在Uber平台上取得成功的把戏和诀窍;比较和分享实践和屏幕截图;社交性地抱怨乘客和公司;讨论Uber的各种做法(包括乘客版应用和司机版应用的不同)”。但这些建设和看管社会资本的例子是有限的。就像伊拉尼(Irani 2017: 3)总结的那样,“不过,工人分散于不同地区这个事实可能减弱工人彼此认同和采取集体行动的能力。”


另一个反复出现的,社会学关注的问题是对这些工人的基于技术的控制,也即“他们对和他们绑定的平台的服从和依赖得到了强化”(Casilli 2017: 2068)。比如说,有研究已经探索过对UberLyft司机来说,更多的自由和灵活性的许诺,是怎样和形式上“更软”也更不显眼的自动化的监控和算法分析相矛盾的(Shapiro 2018)。基于数据的控制尤其重要,平台会利用信息的不对称来影响工人的决策。比如说,沙皮洛的研究强调,“公司的远程调度员能在实时数字地图上看到工人群体的状况”,但他只会给司机提供部分信息,以“推动”他们接受满足平台需求的特定任务。


另一个重要发现是这些工人随阶级、种族和地理的分化。这样的差异也见于其他许多形式。比如说,关于芝加哥TaskRabbit的使用情况的研究发现,服务“提供者”不太会接受来自位于城市低社会经济地区的消费者的工作要求。而且,真到这些区域工作的服务提供者,也往往会要求消费者给他们的服务打更高的分数(Thebault-Spieker et al. 2015)。在其他地方,马林和钱德勒(Malin and Chandler 2017)也指出,Uber乘客在看到司机是有色人种后,更有可能取消订单。类似地,研究发现,微工作机会的分配也会受制于马克·格雷厄姆(Mark Graham et al. 2017: 158)所谓的“海外劣势(liability of foreigness)”。对在西语区、亚非区域设立的微工作平台的分析发现,顾客稳定地偏好在他们看来受过良好教育、说第一语言的工人。这与从关于工作伦理和语言技能的族群化假设角度来看,南非和非洲工人给人的负面刻板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照(Graham et al. 2017; Galperin and Greppi 2017.)。就像伊拉尼(Irani 2013)总结的那样,这些“差异基于旧有的、性别化的劳动分工,后者可能通过基础设施,在全球规模上得到复制。”



iii 作为“自由劳动”场所的社交媒体


关于数字劳动的文献的第三个潮流和这样一个问题相关,即,价值是怎样通过线上受众的无偿行动创造出来的。这就是特拉诺瓦(Terranova 2000)描述的“自由劳动”,也就是说,各种形式的线上参与,“其中,剥削、快乐、工作和休闲变得更难区分”(Aroles 2014: 145)。对研究数字劳动的学者来说,一个显著的问题在于,个体是怎样用社交媒体来创造可被其他各方挪用,用来获取利润的价值的(Bodle 2016)。比如说,脸书的商业模式靠的,是挖掘数据和向第三方出售数据(这些数据被用来在平台上定向投放广告和对消费者进行详细的数字画像)。此外,用户给脸书贡献的内容也起到了创造意见、品味、主体性和其他可供脸书榨取商业利润的文化内容的作用(Cote and Pybus 2011)。就像福克斯和赛维格纳尼(Fuchs and Sevignani 2013: 267)总结的那样,“用户在脸书上的劳动也创造商品和利润。因此,它也是生产劳动。但用户并不会因此而得到报酬。”


另一种形式的自由劳动是用户在使用网络时进行的“共创劳动”(Banks and Deuze 2009)。共创劳动的一个例子,是像电影、漫画和球队那样的大众文化产物的粉丝在线上搞的大量业余创作。有学者指出,对文化产业来说,各种类型的线上粉丝同人小说是非正式的公关和营销,它们给“大规模生产的商品增加了价值”,本“应得到补偿”(De Kosnik 2013: 110)。的确,现在,很多公司也刻意朝在社交媒体用户创造和分享的内容中凸显自己的品牌和产品的方向努力。当然,对许多用户来说,社交媒体活动可能看起来不像工作。的确,这种自由劳动经常被当作自愿的、利他的、赋权的自我表达和创造来赞美(参见Lindgren 2017; Shullenberger 2014)。但社交媒体也依赖用户来花大量的实践和精力来消费生产内容。因此,无论是否认为自己是在工作,大部分社交媒体用户实际上都参与了各种认知、交流和合作活动,而这些活动又创造出新的“非物质”产物。


另一种类型的自由劳动和用户的此类活动有关:在从事这些活动的时候,用户预期自己日后能获得回报。这种活动被描述为“希望劳动”,也就是说,“人们怀着未来获得就业机会的希望从事的,目前无偿或欠补偿的工作”(Kuehn and Corrigan 2013)。这种劳动的例子包括经常给像亚马逊那样的网站写评论、给内容分发网站写体育博客、给像Threadless那样的网站提交设计创意、给像Youtube那样的视频分享网站投递自制节目的个体。所有这些活动都涉及被当作“着眼于未来的投资”来从事,希望自己的天赋能够借此而被发现的无偿工作(ibid.)。这些形式的“希望劳动”标志着,无偿工作被重塑为数字经济的一个人们预期要做(如果还不是想做的话)的元素。


驱动这些渴望成功的活动的,是少数能够成功地把自己的内容变现的社交媒体用户的成功。比如说,许多自由劳动者渴望获得所谓的影响者(influencers)或小名人(micro-celebrities)的地位(Abidin 2017)。这些个体定期在线上生产与自己的个人生活方式和像时尚、美容秘诀和游戏那样的特定话题相关的内容。对这些形式的劳动的研究强调了此类工作的巨大要求——尤其是维持自己不是有偿的专业人士这一表象所要求的“装出来的真实”和“精心校准的业余”(ibid.)。比如说,达菲和维斯辛格(Duffy and Wissinger 2017)强调了这些形式的社交媒体工作中隐含的各种充满压力的“情感劳动、建立个人品牌的劳动和永不停歇的创业劳动”。在其他地方,达菲(Duffy 2017)也指出在这个过程中反复出现的性别、阶级和地位的不平等,从哪些YoutubeInstagram博主能成功发展出有利可图的事业的角度来看,这些不平等是显然的。和在之前描述的微工作和零工那里一样,虽然所有网络用户都可以使用同样的平台,但这些形式的数字劳动肯定不是公平或民主的。



数字劳动——反复出现的主题和问题


数字劳动研究中的一个核心主题是我们在讨论中经常提出的那个问题,即“数字劳动新在哪里?”在何种程度上微工作、零工经济、影响着和自动化的复制编辑代表“一种重新想象的资本主义”(Schor and Attwood-Charles 2017)?反过来说,从哪些方面来看,这些东西只是存在已久的经济和社会条件的延续?研究数字劳动的学者很快就承认了这点,即,许多与这些形式的数字劳动相关的张力和动力机制已经存在一段时间了。比如说,自由职业、计件工作、不从自己手艺赚钱的无偿的学徒和创意工作者的实践早就有了(Cohen 2015b)。就像关于产销合一(Ritzer 1993)和合产(Dujarier 2015)的社会学文献提醒我们注意的那样,过去五十年来一些最成功的公司靠的,就是让消费者去工作。在无偿的家务工作和数字资本主义的运作方式(即依靠捕捉和利用数字媒体用户看似自愿的无偿活动)之间有明显的相似之处(Jarrett 2015)。因此,虽然这些数字劳动的实例可能涉及生产方式在构造上的变化,但看起来,许多不平等的生产关系依然没有发生变化(Schor and Attwood-Charles 2017)。


因此,显然,数字劳动的兴起,和后工业转型隐含的更加广泛的“对工作的再组织”相互交织(Flecker et al. 2017)。脸书、优步和AMT的发展,延续了那些持续了几十年的趋势,比如说,直接雇佣的衰落、“不稳定”雇佣和临时雇佣劳动的兴起、以及工人权利的减少。类似地,像新闻编辑室和学校那样的传统工作场所使用数字技术的方式也反映了,在所有就业部门,高效、标准化、“新管理主义”和“企业改革”的策略越发根深蒂固了。因此,从所有这些方面来看,我们需要把数字劳动放到先前的这些经济和社会逻辑的语境中去理解。


在这个意义上说,事实证明,数字社会学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它能帮助关于数字劳动的讨论跳出这些形式的工作是“好”是“坏”这个过度简化的问题。一切批评都必须考虑这个事实,即微工作、零工经济、无偿的内容创作和社交媒体影响看起来也是这样的实践:一些个体是自己选择参与其中的。无论从记者主动使用各种指标还是从社交媒体用户主动创作内容的角度来看,我们都可以说,“控制最终取决于工人自己遵从公司投射给他们的计算合理性的意愿”(Shapiro 2018)。与把这个工作完全斥为各种形式的奴役和剥削相反,研究数字社会学的学者乐于反思为什么这些实践会越来越显著。因此,上文概述的许多写作和研究致力于神话我们对“用户可能从自己的劳动中提取的价值”的理解(Hughes 2014: 650)。在这个意义上说,对许多个体来说,这些形式的工作显然能给他们带来个人的好处,我们不能轻易否定这些个体。此类工作有双面的、矛盾的性质。它从社会的角度来看有意义,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必不可少,既丰富个体,又剥削个体(Jarrett 2015)。


不过,虽然需要找一个平衡的观察角度,但数字社会学的确提出了不少关于数字劳动的,值得更广泛关注的问题。首先,许多这些数字环境遮蔽了正在进行的劳动,就像特雷伯·肖尔茨(Trebor Scholz 2013:2)所说的那样,这些活动“感觉上、看起来、闻起来根本不像劳动”。社交媒体、智能手机和其他个人技术当然是使个体甚至在工作时也感觉不到自己在工作的有效手段。这些使用技术的形式被塑造为游戏而非工作(Scholz 2013)——比如说,某种又“酷”又“有趣”,由个体“激情”主导的事(Jarrett 2015)。


这些技术也使劳动变得高度个体化、孤独和唯我。上述许多数字劳动把责任和风险牢牢地放到个体工作者而非雇主那边(许多雇主也拒绝承认自己是雇佣者)。这就导致了劳动者的双重异化:个体不但疏离了生产过程和被创造出来的产品,也疏离了其他工人。因此,工人失去了集体、合议式工作的感觉,也因此而失去了对集体享有权利和保护的认识和劳动的尊严(Fish and Srinivasan 2012)。在这个意义上说,数字劳动研究能提醒我们重新关注社会学关注的基本问题,即结构与能动性之间的互动,社会关系和社会变革,以及从人的经验的角度来看数字技术的重要性。


欢迎点击下方,获取最新交流群二维码

综合编辑:应用语言学研习

微信公众平台审核:研习君

课程讲座


国内外常见语料工具一览
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申报全攻略(直播课)

讲座回看 | 文献综述如何催生论文、专著和项目

回放 | 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主旨报告(二)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申报书填写+立项案例

课题研究方案、立项申报书、开题报告的联系和区别

推荐 | 文献综述高分模版

翻译必备术语库和语料库合集(附网址)!
收藏 | 国内外好用的语料库资源汇总
书单 | 41种语言学好书推荐,值得收藏!
线上课程 | 人文社科研究方法——质化、量化、混合研究方法
如何写文献综述(内含示范性举例和练习)
文献综述的目的及写作方法指南

技能提升

黄忠廉教授主讲


文献延伸阅读(研习人指引)

友情推荐相关语言学文献






推荐阅读:
如何查找习近平讲话官方外文版?收藏这几个网站
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申报全攻略(直播课)
留言赠书丨什么?外研社语言学文库(升级版)又上新了?!
讲座回放 | 英语教学新发展研究(徐锦芬教授)
李宇明 | 中国语言规划学的四大理念(主旨报告PPT分享)
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点详情表(截至2022年4月12日)
讲座回放 | 程晓堂:义务教育英语课程发展的新方向
语言文学类公益讲座回放集锦(六)
乔姆斯基:关心语言,更是关心人类的命运(Chomsky新书《我们是谁》节选)
讲座预告丨“语言数据科学与应用”系列学术报告(二号预告)
【学术前沿与动态】国外课堂二语习得研究动态(2010—2019)
王守仁 | 从语言能力到核心素养:新课标的课程目标及其变化(论坛发言最新修改稿)
微课堂 | 梅德明:新课程提出了怎样的语言观?
生成语法学的科学性质及哲学基础(徐烈炯著《生成语法理论》节选)
生成语法学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徐烈炯著《生成语法理论》选读)
北外讲座 | 学术资源获取与发现系列讲座(2022春季)重磅福利,建议收藏!
2022年“第五届中国大学生5分钟科研演讲(英语)大赛” 二号通知(增订)
资源分享 | 语言学、文学公开课精选
系列讲座预告 | 语言学跨学科研究大讲坛(上外语料库研究院)
重磅丨2022软科中国语言类大学排名出炉(附中国大学完整排名)
负面清单!研究生千万别在这些刊物上发文章!
荐读 | 诺姆·乔姆斯基、陆志军:心智研究的模块论
人大教授郭英剑:今天还有多少教师在快乐地、充满激情地工作?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开放33门精品在线课程!
西安外国语大学开放25门精品课程,附课程链接
上海外国语大学开放50门精品课程!(内含链接)
北京语言大学开放45门在线课程
学位授予单位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自设交叉学科名单(不含军队单位)
学位授予单位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自设二级学科名单(不含军队单位)
公益讲座 | 4-5月外研社高等英语教学发展系列公益讲座预告
推荐10本最适合学英语的外刊
2022年教育部哲学社科后期资助项目申报公告及相关线上课程推荐
“语料库应用与研究网”上线!上外语料库研究院研发
乔姆斯基谈俄国入侵乌克兰:它的起源、如何应对、与人类历史的关键
刊讯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22年第2期目录
《现代外语》2022年第3期
沈家煊:关于外语界做研究的几点想法
争鸣 | 语料库语言研究的“器”与“道”
期刊好文 | 论语言学与外语教育研究的关系(文/王文斌)
热点聚焦 | 英语教师情绪劳动研究专栏
讲座 | David Crystal: The future of Englishes (回放链接+笔记)
吴岩司长近5年(2018-2022年)报告汇总(35篇)可下载
快收藏!第94届奥斯卡10部获奖大片高清完整版【在线观看】
100部必看的高分英文电影,千万别错过!(资源合集)
国内外常见语料工具一览
学术前沿 | 外语学习无聊情绪研究: 综述与展望
通用语言还是专门语言:“新外语”建设要融入学科话语(文/蔡基刚)
新出!《外国语》2022年第2期目录
【双语字幕】乔姆斯基:语言最大的用途并不是交流
Noam Chomsky | Mind Your Language
陆俭明 |“学好语文是学好一切的根本”——个人语文素养关系国家语言能力建设
李宇明:语言规划学说略
文秋芳丨“云连接论”的构想和应用
文旭:翻译作为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束定芳:语言、外语学习与外语教育生态系统
访谈视频 | Dan Jurafsky:AI 如何改变我们对语言的理解
翻译常用的22个语料库
书单 | 北京大学中文系及英语专业推荐阅读书目
CSSCI来源期刊最新总目录(含扩展版,2021-2022),建议收藏!
陈平:语言学的一个核心概念“指称”问题研究
黄国文 | 新文科与外语教育——从“术”与“道”的 关系谈起

【特别关注】大观念对英语学科落实育人导向课程目标的意义与价值

原创 王蔷等 教学月刊 2022-04-26 16:27


点击蓝色

 

关注我们

作者介绍

 


  1   孙万磊1  1.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赵连杰2*  李雪如1  2.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赵连杰为本文的通讯作者


 要:本文通过梳理大观念提出的国际和国内背景,厘清大观念的内涵与特征,分析国内外不同学科对大观念的提炼方式及价值探讨,尝试建立大观念与国内英语课程改革的关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语言学习为导向的英语学科本体的语言大观念和以学科育人为导向的跨学科主题大观念,探析大观念与英语教育的思辨关系,挖掘大观念对整合课程内容、促进语言学习与主题意义探究相融合、落实英语学科育人整体观的意义与价值,为深化中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提供启示。

关键词:大观念;英语学科;育人价值;核心素养


近年来,为落实基础教育学科育人总体要求,围绕大观念的理论探讨与教学组织和实施,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和英语教师的广泛关注。初步的实践已经表明,基于大观念的教学能够显著促进学生学业成就的提高和核心素养综合表现的达成。鉴于很多英语学科专家、学者和一线中小学英语教师对大观念还比较陌生,特别是对大观念在英语学科中所具有的内涵、育人价值以及与其他学科大观念的异同存在疑问和困惑,本文基于大观念提出的国际和国内背景、大观念的内涵与特点、大观念在具体学科中的表现,探讨和解析大观念在英语学科中的特定内涵和构成,明晰大观念对基础教育英语学科落实素养导向课程目标的意义与价值,以期对广大专家、学者和英语教师理解和认识大观念对深化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有所启示。

一、大观念提出的国际背景及其内涵与特点

(一)大观念提出的国际背景

在国际上,大观念(Big Ideas的提出最早可追溯到杜威的教学内容心理学化(psychologizing the subject-matters。杜威在The Child and the Curriculum中从儿童角度出发,强调教师要帮助儿童将所获得的外在学科知识转化为个人的深层理解,使之成为可用的知识。怀特海在The Aims of Education and Other Essays中基于儿童教育内容冗杂繁多的现象,提出儿童教育的思想概念应遵循少而精的原则,并将之与儿童生活经验结合,以促进儿童对概念的深度理解和迁移。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在The Process of Education中从学科逻辑入手,主张学科知识结构化。他提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学生能掌握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即最能反映学科本质的一般概念或基本原理和规则。他认为,传统教学的表层化、知识碎片化,以及对操作技术的生硬记忆与机械掌握不仅会加剧学生学习和实践的难度,而且也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建议通过掌握学科的结构体系达到知识的有效迁移与创新扩展。

长期以来,课程组织的逻辑似乎一直处于心理逻辑学科逻辑钟摆困境[2]。杜威和布鲁纳认为心理逻辑和学科逻辑并不是完全二元对立的。杜威提出的经验观倾向于从儿童认知发展角度探讨两种逻辑结合的可能性,布鲁纳则从知识结构化角度主张儿童应掌握学科教材的系统化知识。基于此,奥苏贝尔在“Some psychological considerations in the objectives and design of an elementary-school science program ”中提出融合两种逻辑的小学科学课程大观念认为基于事实性和概念性知识统整而提炼的大观念既强调将零散知识进行有逻辑地联结,也重视联系学生现有认知经验,以强化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与理解。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大观念比作是统筹学科逻辑和心理逻辑的阿基米德点,它既重视学生学科知识内化理解的过程和方法,也关注学科知识的结构化统整与联结,为课程与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探索性思路。

(点击放大)

(二)大观念的内涵与特点

一些学者从认知发展视角尝试阐明大观念在统整学科课程内容或学科教学层面的内涵与特点。克拉克在Designing and Implementing an Integrated Curriculum: A Student-centered Approach中借鉴布鲁纳对于学科结构的论述,观念(concept等同于大观念,认为大观念是联结众多小概念、帮助构建学生理解的认知框架。怀特利在“Big ideas: A close look at the Australian history curriculum from a primary teacher’s perspective”中认为,大观念是理解的基础、有意义的模式,可以用来联结零散化的知识点。威金斯与麦格泰在Understanding by Design (Expanded2ndedn.)中强调,大观念具有多种表现形式且位于学科核心位置,是统整与联结学科内容与方法的上位概念。同样,埃里克森与兰宁在Transitioning to Concept-based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How to Bring Content and Process Together中也认为,大观念可以统整单元知识学习的内容与过程,指向学科中深层次的、可迁移的核心概念化理解,具有抽象性、概括性、永恒性与普遍性的特点。

另有学者从学科角度阐述不同学科大观念的内涵与特点。查尔斯在“Big ideas and understandings as the foundation for early and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中将数学大观念定义为对数学学习重要概念的陈述,能够将多个数学理解联结并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是学科知识、教师教学实践以及课程设计的基础。哈伦在Principles and Big Ideas of Science Education中认为,科学大观念是能用于解释和预测较大范围内物体和现象的概念,并指出科学教育的目标不是众多事实和理论知识的堆砌习得,而是学生逐渐了解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和现象所蕴含的关键概念。格雷戈与卢因在“Big ideas in the geography curriculum: nature, awareness and need”中立足地理学科,指出尽管大观念在措词(如关键概念、核心概念、基础概念、入门概念或阈值概念等)上有所不同,但都指向位于学科中心、应用广泛且影响深远的核心概念。在STEM教育领域,查莫斯等在“Implementing ‘Big Ideas’ to Advance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STEM)”中认为,大观念从概念表征出发可分为内容大观念和过程大观念,从概念联结程度出发可分为学科内可迁移至其他学科的大观念、跨学科大观念和全包型大观念。尽管由于学科内容和认知规律的差异使得各学科对大观念内涵的理解不尽相同,但它们都呈现出抽象性、概括性、迁移性与发展性的特点。

(点击放大)


(三)不同学科大观念的提炼及其价值探讨——国际视角

查尔斯基于中小学数学学科特点及其知识内在逻辑,提出数字符号、等价、比较、属性等21个数学大观念,并指出基于数学概念(知识)提炼的学科大观念有利于统整和联结学科知识体系,以此来组织教学则有助于强化学生对数学学科关键概念的深度理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迁移运用数学知识。

哈伦在肯定大观念对科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性的同时,以应用广泛度、与学科内容和学生兴趣的关联度、可迁移性、解释力、对问题解决的指导性、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以及跨学科特征为原则,提出14个科学大观念10个有关科学知识的大观念和4个有关科学本身的大观念),并认为以科学大观念为线索整合科学核心概念有助于学生掌握科学的关键知识和探究方法,培养科学思维,形成科学精神。

保蒂斯塔等在“Curriculum integration in arts education: Connecting multiple art forms through the idea of ‘space’”空间这一跨学科的大观念统整和组织舞蹈、音乐、戏剧与视觉艺术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相融合的模块式教学,并指出以大观念为引领、融合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的教学设计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艺术内涵与表现形式的理解,而且能够有效指导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艺术创造和实践,全面发展21世纪未来艺术家应具备的各项能力与技能

在社会学科研究领域,依据埃里克森在Stirring the Head, Heart, and Soul: Redefining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中提出的知识的结构(如图1所示)学生能够从全球化时代这一主题下的大量事实性知识中抽象概括出科技、政治思潮、文化世界观、孤立主义、影响力等具有跨学科特点的概念群,进而提炼出两个大观念——技术的进步有助于政治思想和观点的传播与文化世界观的革新,孤立主义是社会群体用来抵制不受欢迎的社会、政治与经济影响力的工具。由此可知,社会学科研究领域的概念学习是以内容为本、以主题为驱动的,这不仅有利于打破学科边界,促进知识整合,也有助于学生认识社会现象、解决社会问题与探索社会发展规律。正如雅各布在Curriculum21: Essential Education for a Changing World中所提出的,社会学科研究领域应打破传统学科划分的藩篱,以学习主题为统领,聚焦当代社会的热点议题,进行学科间交叉融合式教学。

与社会学科研究领域的内容为本、主题驱动的概念学习不同,兰宁在Designing a Concept-based Curriculum for English Language Arts: Meeting the Common Core with Intellectual Integrity中发现,语言与艺术类等学科的概念学习具有明显的过程驱动特点,即将过程、策略、技能看作是帮助学生接触和探究学习内容的工具。为此,她在知识的结构的基础上补充了过程的结构(如图1所示)。以美国《共同核心课程标准》英语语言艺术反复传诵的故事为例,学生在复述故事梗概和关键细节、比较故事人物的经历并归纳相似点的基础上,提取出叙事技巧、角色特点、重要观念等紧密关联的技能与策略的概念群,由此建构关于语言技能过程的大观念[3]

1 “知识的结构过程的结构概念框架[4]

(点击放大)


事实上,在英语语言艺术等学科中,知识的结构中的内容主题大观念的提炼,离不开过程的结构中的技能或策略大观念的提炼。同时,过程的结构只有应用到具体的学习内容中才能产生意义。例如,在小学阶段名为神话人物的语言艺术单元中,我们不仅应按照知识的结构,从各文本中逐步提取出反映学习内容主题的概念或通则,而且应处理过程的结构的概念性理解以确保学生成为有效的阅读者、写作者、阅览者、演说者或研究者[5]。由此可知,技能和策略大观念不能仅仅是一般性的机械训练,而是能够引导学生形成对技能和策略的概念性认知并将其迁移到其他类似的学习任务中,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主题进行深入理解和探究。埃里克森等认为,在每门学科中,有效的课程单元通常需要知识与过程两种结构的结合,二者对确保学生的深度理解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6]。知识和过程就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二者是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的共生结构。

综上所述,大观念是具有复杂内涵的革新性教育理念和教育工具。在国际上,就来源而言,大观念既有客观存在的原理通则,也有通过建构生成的概念化理解;就学习内容而言,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大观念既有由内容主题驱动的知识的结构,也有由策略、技能驱动的过程的结构,两种结构兼容共生,互为依存,共同助力学科大观念的建构与生成;就教学目标而言,国外概念为本的学科课程多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国外学科发展的走向而言,学科课程有从单一走向深度融合的趋势,使得核心概念和观点在不同学科得以丰富和延伸,从而实现纵横双向多维度的概念理解和迁移应用的目标。


二、大观念与国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国内大观念提出的背景及研究进展

国内对大观念的引介与研究最早可追溯至21世纪初,李俊在《科学课程内容的研制》中基于刘知新、钟启泉等学者对国外科学素养内涵与理科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探索,首次明确提出科学大观念这一概念。它是指学生抽象概括出来的、能够产生持久性理解的大概念,旨在解决由科学知识迅猛增加带来的有限科学课程容量和无限科学知识之间的矛盾,运用科学主题统整自然学科的基本概念,从整体上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大观念,实现培养学生整体科学素养的目标。受科学课程改革的启发和影响,大观念作为统整各学科课程内容的教育工具,逐渐成为引领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核心追求[7-8]

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要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9]。这是国家首次从课程标准角度指出,要使用大观念统整各学科课程内容,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作为引领新时期落实核心素养目标的关键,大观念很快在国内教育领域掀起了研究热潮。笔者以大观念大概念为主题,检索时间设置为“2018—2021”,在中国知网上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725篇。可见,目前国内关于大观念的研究已初具规模,相关研究不仅聚焦于理论层面的不同学科对大观念本质内涵的界定与学科概念体系的构建,而且关注实践层面的学科课程内容设计与单元教学转化。总体来看,目前国内的大观念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不少进展,但还不够充[10]。未来研究应继续探讨有关大观念的理论支撑、概念辨析、实践探析等,特别是学科大观念的内容体系建构、课程组织形式论证、内容概念与过程概念关系处理,学科大观念的教学模式建构等[11-12]


(二)不同学科对大观念的提炼及其价值探讨——国内视角

在基础教育领域,大观念的引入为解决学生知识松散化和思维浅层化问题、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地提供了新的方案。就目前国内各学科围绕大观念展开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来看,综合性较高的自然科学和STEM课程较单一学科成果更为丰富,同时理科研究数量明显高于文科[13]


1.自然科学学科大观念的学科特性分析

随着国内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诸多学者围绕大观念内涵展开了探讨。盛慧晓在《大观念与基于大观念的课程建构》中认为,大观念不是基本概念(fundamental concept),而是一个上位的综合概念(umbrella term),是概念的概念,居于学科的核心,它既可以是跨学科的大观念,也可以是一个学科或一个学科单元的大观念。李刚和吕立杰在《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围绕学科大概念的课程转化设计》中认为,学科大观念是指向学科的基本结构,基于事实基础上抽象出来的深层次的、可迁移的核心概念。王强和李松林在《学科大概念的剖析与建构——以物理学科为例》中指出,大观念在目标上指向核心素养、内容上直指学科本质、过程上强调渐次建构、结果上注重理解迁移,可以促进学生建构完整知识结构、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国内学者还基于大观念的内涵尝试对其进行分类[14]。郭玉英等在《整合与发展——科学课程中概念体系的建构及其学习进阶》中将大概念分为共通概念和核心概念,前者侧重于跨学科内容的组织,后者侧重于对科学课程中某一学科内知识的组织。李春艳在《中学地理大概念下的单元教学设计》中将大概念分为跨学科大概念和地理学科内大概念,前者能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有机融合,反映不同学科的内在统一性,相对稳定又普适于各种文化观念,后者指能揭示学科本质、整合学科知识、构成学科课程内容的骨架

综上所述,自然科学学科主要是从学科内和跨学科的双重视角来建构大观念的层次体系。它不仅以内容为本,利用大观念整合学科内知识与方法,帮助学生把握学科本质内容,形成学科思维,而且用跨学科视野和主题打通学科间知识的联结,帮助学生建构对所有学科的整体认识,从而为真实情境中复杂问题的解决提供思维路径和行动指南,充分发挥不同学科协同育人的作用,推动核心素养的落实。


2.人文艺术学科大观念的学科特性分析

在人文艺术学科领域,诸多学者对美术、音乐、体育、语言等学科大观念的内涵和分类也进行了探讨。在语言学科中,语言形式与内容、语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概念性辨析引发了广泛的探讨。

李卫东在《检视大概念、主题、学习任务群与学习项目——基于知识观的视角》中认为,语文是一个以过程驱动为主的学科,其大概念应从语文本体知识的角度加以提取。吕映在《语文学科的大概念:概念辨析、要义解读与研究展望》中也认为,语文是过程为本、技能驱动的学科,其基本特征是运用阅读与表达(口语和书面)的概念性理解和技能、策略、过程来理解文本的内容情感和表达主体的思想观点。高晶和王荣生在《过程技能与大概念”——以语文学科为背景》中借鉴埃里克森和兰宁关于知识的结构过程的结构概念框架,提出了内容知识的大概念过程技能的大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区别。他们指出,内容知识的大概念是随着人的认知发展和经验积累不断丰富扩展、动态变化、螺旋式上升的,具有持久的育人功能,而过程技能中的语言和策略等元认知知识则是可以通过直接讲授和训练的方式逐渐熟练和掌握的。由此可知,教师在引导学生提炼过程技能大观念的同时,不应忽略对内容知识大观念的提炼。前者是实现学科育人的基础要素和必要手段,发挥助力作用;后者是实现学科育人的统领要素,发挥枢轴作用。虽然语文学科的大观念与自然科学学科的大观念在术语使用上有所不同,但其本质是相同的,即过程技能属于学科内大观念,内容知识属于跨学科大观念。

英语作为一门基础教育阶段的外语必修课程,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双重属性,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征。英语学科的初衷和目的不是要发展学生专业水平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而是要将语言作为一种认识自我、接纳他人、了解社会的手段和途径,使学生通过学习学科内本体知识,发展用英语理解和表达意义、意图和情感态度的能力,形成初步的语感,获得一定的语言意识,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此外,英语所特有的跨文化特点为学生理解语言背后所承载的文化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提供了契机,促使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建构是非观念,提升人文素养。

在国内基础教育领域,英语学科围绕大观念展开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才刚刚起步。多年来,外语课程主要围绕语言的本体知识开展教学,聚焦词汇、语法以及技能和策略的学习,以讲解和训练为主,长期忽视语言背后的主题意义和文化价值,导致教学碎片化、表层化。不难看出,外语课程一直存在以过程的结构驱动为主、对知识的结构缺少观照的问题。因此,英语学科需要在认同语言工具性的基础上,重视英语的社会文化价值及其育人功能,而本文探讨的英语学科大观念的内涵、构成、价值和实践模式,不仅对促进学生语言、文化、思维和学习能力的融合发展,深化课程改革,达成育人目标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推动学科从外语教学外语教育的转轨[15]


3.大观念对落实核心素养的意义与价值

大观念作为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架构起学科知识与核心素养之间的桥梁,有助于实现内容、过程、价值的统一,推动我国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其一,大观念有助于学生建构知识网络,理解知识的本质。大观念可以充分发挥知识的统摄性、结构性和功能性价值[16]。它有助于学生打通知识间的联系,建立完整知识结构,为学生提供理解和解释自然万物的视角和工具[17],可以促使学生把握知识的本质,建构学科思维方式,形成学科观念。

其二,大观念有助于促进学生对学科本体论、方法论、价值论形成统一的认识。大观念是对现象的整体认识,是对现象本体的、方法的以及价值的综观[18]。何彩霞在《学科大概念与化学实验单元教学》和《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大概念单元教学探讨》中以化学学科为例,从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如物质、化学反应等)、研究方法与认识方法(如化学实验体系、实验内容与方法等)、研究的目的与价值(如化学与社会进步、可持续发展等)三个维度,聚焦学科本质,探讨了化学学科本体论、方法论与价值论大观念的统一。

其三,大观念有助于学科发挥育人功能,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以大观念为统领的教学能够使学生在深入理解学科核心概念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并结合生活实际加以应用和迁移,纵向深化对学科知识本质的理解、横向联结跨学科知识,促进自我发展,树立正确价值观念,为终身素养发展提供持久动力[19]

梳理国内不同学科关于大观念内涵、分类和价值的研究可以发现,相较于国外研究,国内大观念的研究与实践更注重学科育人价值的实现和核心素养的培育。虽然不同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基本问题、研究方法以及由此形成的学科思维方式等不尽相同,但它们都为开展英语学科的大观念探讨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值得注意的是,大观念的建构与生成需要从学科内和跨学科的双重视角入手,体现知识的结构过程的结构的有机融合,打通不同学科间的障碍和壁垒,而大观念的建构与生成的路径则是以概念化学习为基础的思维进阶。综上所述,以大观念为统领的课程与教学,不仅能够解决知识碎片化、思维浅表化、教学表层化问题,还能通过整合化和概念化教学,促进知识向能力、能力向素养的转化与迁移,最终指向核心素养目标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20]


三、大观念与英语教育关系的思辨

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大背景下,英语学科大观念作为引领当下基础英语教育变革的核心概念和前沿理念应运而生。那么,什么是英语学科大观念?它与《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21]倡导的主题意义、单元整体教学、核心素养等又存在怎样的关联?


(一)英语学科大观念

基于上述对大观念以及各学科大观念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梳理,我们认为,英语学科大观念既有大观念一般意义上的普遍性特征,又有其作为语言学科的特殊属性。在借鉴与吸收埃里克森和兰宁关于知识的结构过程的结构概念框架[22]的基础上,结合近些年对英语学科本质观和学科育人观辩证关系的思考,我们发现,要想全面、客观且深入地理解英语学科大观念,需要借助学科内以及跨学科的双重视域进行透视,即将其分为指向学科本体的语言大观念和具有跨学科特点的主题大观念。也就是说,英语学科大观念应该是语言大观念和主题大观念的有机融合体,二者相互依存、互为补充。

(点击放大)


从学科内视域出发,指向学科本体的语言大观念指的是学生在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过程中感知与体悟的关于语言是如何理解和表达意义的知识结构、方法策略和学习观念。例如,学生在学习一篇记叙文的过程中,能够逐步感知记叙文的六要素whenwherewhowhatwhyhow)。这就是一个关于语篇类型知识的、指向学科本体的、可迁移的语言大观念。在英语教学中,语言大观念植根于英语学科本质观,客观存在于英语语言的本体性知识和运作性知识中,是从语言学科的视角正本清源地描述与表达英语作为语言符号系统的构成、运行、应用等规律的概念性理解。因此,从语言学习的意义上来看,语言大观念在提升学生对语言本质、语言形式与功能的认识,有效使用语言进行理解和表达的能力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从跨学科视域出发,英语学科中的主题大观念具有普遍意义上的跨学科特点,包含在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三大主题范畴之中,为学生学习语言和探究主题意义提供语境,并在学习内容中有机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使学生在完成学习后能够基于主题建构并生成新的认知,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念。它是学生可以迁移到新的情境中用于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正确的价值观的具体表现,是能够对学生一生产生深远影响的观念,并会持续影响其品格、品性和行为表现[23]。正如叶澜所言,深度开发学科内容的育人价值,有利于使固化的知识重新活化、结构化,产生知识之树的生长、发展感,并最终走向学科育人[24]例如,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Then and Now”的单元大观念可提炼为主动应变、化危为机[25],这一大观念即是主题大观念在单元层面上的体现。不同于作为学科纯净物的语言大观念,主题大观念植根于英语课程育人观,是有机融合语言、文化、思维和学习能力发展的化合物观念形态。教师应在师生互动中发挥引导作用,为学生知识内蕴的探寻和生命成长的增值缔结关系,引导学生从纯粹的符号认知或符号解码活动中走出来,进入符号承载的特定文化意义和文化精神中去认识社会、理解社会,并通过符号中介参与社会[26]以实现知识作为理性种子、思想种子、文化种子、精神种子对于学生生命成长的意义[27]。因此,英语学科的跨学科主题大观念是课程育人最具有价值的知识,能够统领课程内容的组织、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学业评价的方式[28]。需要强调的是,不同于语言大观念的客观性,主题大观念具有建构性,需要基于对多个单元主题的全过程深度学习才有可能生成(如图2所示)。


英语学科大观念构成示意图


虽然语言大观念和主题大观念本质上都是可迁移的概念性理解[29],但二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语言大观念致力于通过提升学生的语言意识来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主题大观念则把课程育人作为英语教育的主要目标,致力于在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主题意义的建构过程中,促进学生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的整合发展,最终服务于指向立德树人的英语教育目的。如果说英语学科大观念是一枚硬币,硬币的正面就是主题大观念,承载育人价值,是通过英语课程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最重要的大观念,而硬币的背面则是指向英语学科本体的语言大观念,是辅助跨学科主题大观念建构的重要中介工具和过程载体。


(二)大观念与主题意义

《新课标》将主题列入英语课程内容的第一要素,明确指出英语课程应该把对主题意义的探究视为教与学的核心任务[30]。随着《新课标》的颁布与实施,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教学理念与实践得到了广大教师的广泛认同。在此背景下,亟须厘清大观念与主题意义的联系与区别。

大观念的是个相对的概念,具有伸缩性。在单元内的具体语篇层面,观念就变成了观念。本文以单一语篇为例具体阐述主题、主题意义和主题意义探究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而说明什么是小观念。简而言之,主题是主题意义的载体和基础,主题意义是关于主题的陈述性表达,主题意义探究是学生与主题所承载的内容深度对话后建构出来的关于主题的新的拓展性理解,主题意义探究的结果即可理解为学生完成学习后建构和生成的基于该语篇主题的小观念。下面以北师大版普通高中教科书《英语》必修三第八单元“Green Living” “Lesson1 Roots and Shoots”为例加以说明。该单元的主题是绿色生活。学生通过学习第一课语篇中just-me-ism这一错误观念对环境的危害以及理解环保组织Roots & Shoots的理念,感知到号召每个人行动起来保护环境“Roots and Shoots”所蕴含的主题意义,进而在深入思考该主题意义后形成个人对绿色生活作用的认识这一主题意义探究的结果,也即该语篇的小观念。照此逻辑,教师继续引导学生建构其余语篇的小观念,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建立起各小观念之间的联系,从语言和主题两个维度建构实现绿色生活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危害、解决措施和路径,实现绿色生活的意义以及实现绿色生活与个人认识和行动的关系,最终建构并生成关于这一单元主题的大观念绿色生活是每个人选择的结果:从我做起,树立环保观念,关注环保现状,加入环保行动。这一过程是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方法和策略等表达个人对绿色生活主题的新的结构化认知、态度、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虽然在单一语篇层面主题意义探究的结果就是语篇的小观念,但主题意义和大观念并不同属于一个类属概念,而是存在上下位的关系,这在单元整体教学层面体现得尤为突出。单元主题是大观念得以建构和生成的物质基础,单元大观念本质上是在单元层面围绕多个语篇的子主题建构和生成的结构化知识[31],具有中心性、网状性、抽象性、持久性和迁移性的特征[32]。单元大观念超越事实与技能的二维教学模式,创生出深层知识以及具有可迁移性和高阶思维特点的上位概念、通则、原理,即大观念,构成围绕主题的三维立体表达[33]。因此,大概念更适用于单元及单元以上(内容范畴)的教学设计。只有在足够宽泛的内容范畴内,才更有机会从看似没有联系的内容之间发现本质联系,进而形成上位的大概念[34]。主题意义并不具备上述大观念特征,它无法统整单元内多个子主题的内容。综上所述,单元和大观念是兼容的,单元和主题意义则难以对接,因此单元主题意义的表述或欠妥当。


(三)大观念与单元整体教学

长期以来,英语教学偏重单一语篇教学,过度关注词汇和语法知识,或聚焦语言技能和技巧训练,常常忽视单元或语篇主题及内容背后的育人潜能。从教学实践来看,单一语篇教学虽然能确保教学按序线性推进,但不利于建立单元内容之间的有机关联,无法对单元主题的诸多侧面进行上位整合,也无法从单元整体的角度开展持续性评价,因而难以推动深度学习的发生,影响了英语学科育人效力的充分发挥。

大观念的提出为解决英语教学碎片化和表层化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而单元整体教学的提出则为落实核心素养、推动课程改革迈向育人目标提供了内容的组织框架。《新课标》明确指出,要设计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的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挖掘单元整体育人功能。显然,只有通过过程周期相对较长的完整单元学习,才能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一复杂的育人目标。此外,单元整体教学也承载结构相对完整、内容更全面的英语课程知识。在此背景下,基于大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便成为落实英语课程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理念。

简而言之,基于英语学科大观念开展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师梳理和整合课程内容,融合主题大观念和语言大观念的协同建构,立足立德树人本质,规划单元育人蓝图,整体设计教学与评价活动,帮助学生在建构语言大观念的同时,基于深度理解,生成主题大观念,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融合发展。


(四)大观念与核心素养发展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依托课程内容与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英语教育最为重要的目标。围绕培育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新课标》明确以主题为引领的课程内容。然而,作为育人载体的课程内容与作为育人目标的核心素养之间依然存在链条上的缺失。由于课程内容较为庞杂,既包含围绕语言的学习内容,也包含组织语言和语篇的方法类内容,还包含承载主题的文化及价值内容,因而如何有机整合课程内容,找到彼此间的关联并使其结构化,成为无法回避的重要议题。我们需要找到链接课程内容与核心素养的第三方,打通从课程内容形态转化为核心素养形态的内在逻辑链,建构英语教育立德树人的运行机制。

英语学科大观念恰恰是链接课程内容和核心素养的中介与桥梁,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和有效工具。一方面,英语学科大观念以主题大观念为统领,以语言大观念建构为动力和手段,不仅实现对主题内容的价值提炼和对语言技能和策略的概念化认知与实践,为课程内容的整合组织提供有序框架,而且帮助学生在碎片化的知识点之间建立合理关联,形成结构化、系统性的核心观念,为指向高阶思维的迁移与创造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英语学科大观念是通向核心素养的阶梯,是核心素养内隐在课程内容中的概念锚点,为运用英语解决问题提供知识基础、认识方式和迁移框架。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点是培养在问题情境中运用所学语言和技能、方法和策略以及思想观念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5]。因此,在英语学科大观念中,学生既要建构语言大观念,即形成对语言和语言学习的基本认识与对相关策略和方法的概念提炼,为有效进行语言表达和解决问题作准备,更要建构和生成主题大观念,即围绕主题、结合所学内容形成深层认知与多角度认识和理解世界的能力,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为立德树人、知行合一奠定基础。语言大观念和主题大观念的有机融合可以直接为学生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提供思路、方法和行动指南。

四、结语

在英语学科中,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一直存在难以融合的问题。大观念的提出为深刻认识语言教育的本质、把握好工具性和人文性二者之间张力的平衡点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和支持,对英语学科落实育人导向的课程目标,以及从根本上推动英语课程和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指向英语学科本体的语言大观念是关于语言知识与技能、学习策略与方法的概念建构;指向跨学科的主题大观念则以多语篇为依托、以单元主题为驱动,引导学生围绕主题深挖文化知识背后的价值导向,以及从跨文化的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二者的建构与生成均源于思维的深度参与,蕴含人文道德的价值判断,有助于教师从生命的层次,以语言为中介工具,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认识和挖掘课堂教与学过程中的育人价值,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36-37],即引导教师建立一个动态发展的、具有生命活力的英语学科整体育人观。


参考文献:



来源:《教学月刊·中学版》(外语教学)2022.4


青岛大学语言大数据创新实验班十问十答

青岛大学外语学院 2022-04-30 21:21


1.什么是语言大数据?

语言大数据方向是语言科学、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兴方向,该方向以语言大数据的价值挖掘与综合利用为目标,研究内容涵盖语言特征规律、语言智能理解与处理、大数据分析模型与方法等,是促进语言专业升级发展和提升人工智能水平的重要方向,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2.什么是语言大数据创新实验班?

在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人们日益感受到学科交叉、文理交融对传统语言研究的巨大价值,培养精通语言,掌握技术的创新型人才是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共同需求,语言大数据创新实验班也因此孕育而生。青岛大学作为国内“语言大数据联盟”理事单位及首任轮值主席单位,于2017年以英语专业为载体,汇聚外国语言文学、数据科学、计算机科学等优势学科资源,依托“多语言大数据”省级科技创新团队,并联合全球领先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企业——中译语通科技有限公司,在国内率先创立语言大数据创新实验班。

该班自2017年招收首届本科生以来,学生在专业素养、创新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都表现独特优势,受到广泛好评,2017级和2018级考研深造率超过50%,多人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


3.语言大数据创新实验班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语言大数据创新实验班旨在培养既有扎实英语语言与文化功底,又能掌握大数据时代的现代语言研究和分析方法的英语拔尖型创新人才,以满足大数据时代对语言人才的迫切需求。


4、语言大数据创新实验班的教师团队是如何组成的?

语言大数据创新实验班的教师团队由青岛大学外语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以及中译语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专家教授组成。目前该方向师资团队拥有教授7人,其中特聘教授4人,副教授11人,拥有多语言大数据省级青年科技创新团队1个,主持国家社科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多项,建有多语言大数据实习实践基地1个,“英语+大数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果获得山东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5、语言大数据创新实验班在课程体系设置上有哪些亮点?

语言大数据创新实验班的课程设置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英语语言文学类课程,包括听说读写译等语言能力基础课以及翻译理论与实践、第二外语(法语或日语)等语言专业课程;第二类为数据科学与技术类课程,如高等数学、概率论、离散数学、Python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数据分析方法、数据可视化技术等;第三类为语言信息处理类课程,如语言处理技术概论、语言处理技术应用、语料库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等。


6、语言大数据创新实验班将颁发何种学位?

在修满指定学分,且毕业论文经学术委员会认定通过的条件下,将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7、语言大数据创新实验班是否有出国交流学习的机会?

在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整体框架下,学生可参与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明尼苏达大学、阿肯色州立大学、华盛顿杰佛逊大学、法国雷斯特商学院等高校的合作交流学习机会,可进行学分互认。学生在读期间可以出国交流半年至一年,开阔视野,体验文化,提升跨语言跨文化交际能力,为将来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8、语言大数据创新实验班的考研方向如何?

学术硕士学位方面,可报考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学文学、翻译理论及实践等方向;专业硕士学位方面,可报考英语翻译硕士(MTI)、学科英语教学等方向;也可以选择跨学科考研,包括汉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法学等。得益于语言大数据创新实验班的专业优势,学术学位方面可着重考虑语料库语言学、计算语言学、语料库翻译学、计量语言学、语言信息处理、机器翻译等研究方向;专业学位方面可着重考虑英语笔译、英语口译、计算机辅助翻译(CAT)等方向。


9、语言大数据创新实验班的就业方向如何?

就业方向1:传统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都可以作为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如外事、经贸、教育、科研等,且在这些领域能够发挥语言与技术复合的优势,其职业发展更有潜力与后劲,创新空间也更大。

就业方向2:“互联网+”、“智能+”类公司,这类公司大多需要语言智能方向的人才,尤其近些年语言智能人才的需求不仅局限在BAT等大公司,各类中小型人工智能企业也都迫切需求懂语言懂技术的专门人才来提升其产品的智能化水平。

就业方向3:政府中涉及国家安全、舆情、宣传等领域的部门,这些部门需要懂语言又懂技术的人才来从事大规模信息的处理与分析工作。


10、如何报考语言大数据创新实验班?

详细请见《青岛大学2022年本科综合评价招生章程》,网络链接为:

http://zs.qdu.edu.cn/info/1004/1954.htm





由于该创新实验班需要学习高等数学、离散数学等数学科目以及计算机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等计算机类科目,因此建议未选考物理或化学科目者慎重报考语言大数据专业。


扫码关注↑↑↑ 即可获取最新入群二维码

目前已有 6.7 万语言文学、区域国别与

跨文化传播学研习者关注本公号

欢迎加入交流群,分享学习,共同进步!

亲爱的研习人,

一起来点赞、在看、分享三连吧!

一个,点亮在看

最后编辑于:2024/3/3 拔丝英语网

admin-avatar

英语作文代写、国外视频下载

高质量学习资料分享

admin@buzzrecip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