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标题你也许会问,成语那么简单,还需要什么成语运用指南,甚至专门花时间去学习吗?我的回答是:“绝对需要,而且需要认真学习!”为什么呢?
首先,在语文考试中,成语作为一个易错点和易考点经常被考查。其次,修改病句的题目也会和成语运用相关。再次,我们都知道,每个成语背后都有一个典故,四个字的成语背后含义深刻,很多会令人望文生义,只有深入了解,才能真正体味到成语的魅力。第四,成语的运用对于占120分半壁江山的作文有着锦上添花的作用,可以提高一个人的写作水平,而且,往深了说,是可以增加一个人的文化底蕴哒。第五,成语大都保留了古义,学习成语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你所接触到的文言文,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呢。
现在,希望下面这份用心总结出来的“中考成语题错误设置的十种类型”,能助你识别成语学习中的“坑坑洼洼”,不断积累浩如烟海的成语,成为一个能恰当、熟练运用成语的成语达人!
1.望文生义
成语的特点之一是意义的整体性,其意义往往不是将它的组成部分意义简单相加,因此我们不能单从字面上理解其意义,还要掌握其比喻义或引申义。如:
“凤毛麟角”表面意义是凤凰的羽毛、麒麟的角,实际是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才或事物。
“危言危行”指说正直的言论,做正直的事情。危:正直,不能理解为“危险”。
“三人成虎”是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可能使人信以为真。不能理解为“团结起来力量大”。
“文不加点”形容文章写得快,不用涂改就写成。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不能理解为“加标点”。
“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古代指削除刻错了的字,意为“可更改”,不能理解为“刊登”。
“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里出来,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不可理解为“人都在家里,巷子空着”。
2.用错对象
很多成语只能用在具体的使用对象上(或人或事),不能张冠李戴,用错对象。如:
“藕断丝连”只能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不能用于其他关系。
“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众多,不能形容文艺作品。
“豆蔻年华”特指女子十三四岁,不能用在男子或其他年龄上。
“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而不能用来修饰刻苦学习。
“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术高明,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不可用于别的职业。
“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又团聚。不能用于一般朋友之间。
3.褒贬颠倒
成语和其他词语一样,有褒义、贬义和中性之分,在使用时如果不注意与全句的内容和谐一致,就会造成褒贬失当。如:
“趋之若鹜”指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多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多含贬义,不能用在好的方面。
“始作俑者”比喻恶劣坏风气的创造者。贬义词。
“无所不为”没有什么不做的事,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贬义词。
“无所不至”意思同“无所不为”,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贬义词。
“处心积虑”指千方百计地盘算。贬义词。
“倾巢出动”指出动全部力量。贬义词。
“粉墨登场”指装扮好了,登场演戏。比喻坏人登上政治舞台。贬义词。
“振振有词”形容自以为理由充足,说个没完。贬义词。
“夸夸其谈”指浮夸地、不切实际地乱说。贬义词。
“叹为观止”形容所看到的事物美好到了极点,是褒义词,不能用在坏的方面。
“殚精竭虑”指用尽精力,费尽心思。是褒义词,不能用在负面人物的身上。
“目无全牛”形容技艺已经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褒义词。
4.修饰失当
成语一般比较精练,使用得当可以收到言简意赅的效果。但如果不注意成语和句意的比照,就容易造成成语的隐含义和句子语义重复。如:
“生灵涂炭”中“生灵”就是“百姓”的意思,如说成“……使我国人民生灵涂炭”,就与前面的“人民”重复。
“南柯一梦”泛指一场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就不能说“一场南柯一梦”。
“一位莘莘学子”,“莘莘”是众多的意思,再出现修饰语“一位”就会造成语义上前后矛盾。
“被人贻笑大方”,“贻笑大方”指有见识的内行人笑话。该词本身含有被动义,“被”字多余。
“忍俊不禁地笑了”,“忍俊不禁”就是禁不住发笑,与后面的“笑了”重复。
“浑身被打得遍体鳞伤”,“遍体鳞伤”就有浑身的意思。前面的“浑身”多余。
5.不合习惯
有些成语常用于否定疑问句中,而很少或不能用于其他句式。我们在解题时要看清句中的否定词或疑问词。如:
“善罢甘休”意思是化解纠纷,不闹下去(多用于否定句),只能说“决不能善罢甘休”,不可说“要善罢甘休”。
“望其项背”比喻赶得上或比得上。不能用于肯定句中。
“同日而语”指不能放在同一时间谈论,不能相提并论。只能用于否定句中。
“无时无刻”后应与“不”连用,“无时无刻不……”是“时时刻刻”都的意思,表示永远,不间断。
“一概而论”用统一的标准来对待处理。多用于否定句。
“等量齐观”指不管事物的差异同等对待。多用于否定句。
6.敬谦错位
某些从古代沿用下来的成语已经烙下了古代文化的印记,有的用于自谦,如“雕虫小技”“东涂西抹”“千虑一得”等;有的则用于对对方的敬称,如“鼎力相助”“如坐春风”等。如将其混淆,就可能造成误用。
“不吝赐教”用于请别人指教自己的客套话,是敬辞。
“抛砖引玉”比喻自己先发表很粗浅的意见,目的是引出别人更好、更成熟的意见。是谦辞,用于自己。常误用为敬辞。
“蓬荜生辉”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题赠的字画而使自己非常荣幸。不用于对方。
“虚怀若谷”胸怀像山谷那样宽广,形容十分谦虚。多用于对方。
“诚惶诚恐”惶恐不安。原是古代臣下给君主奏章中的套语。用于自己,不用于对方。
7.理解片面
有些成语意义复杂,感情色彩呈现出两面性,我们往往只注意其中应用较多的一面,而忽视另一面,形成片面认识,不能全面掌握它的用法。如:
“想入非非”形容想法大胆、新奇,是褒义词。也指荒唐离奇,不着边际地胡思乱想,是贬义词。
“灯红酒绿”本义为形容夜间宴饮的繁华景象,是褒义。现多指奢侈腐化的糜烂生活,是贬义。
“短小精悍”形容人身材短小但是精明强干,现在多形容文章戏剧等短小而有力。
“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讲话表达得详尽透彻,也可以形容非常痛快和暴露得很彻底。
“左右逢源”比喻做学问如果有丰富的知识积累,那么在需要的时候就能取之不尽;也比喻做事得心应手,处处都很顺利;还比喻办事圆滑,善于投机。
8.形近混淆
有些成语与其他成语由于读音、字形相近或具有某些共同的语素,在使用时极易混淆。如:
“目光如炬”与“目光如豆”:“目光如炬”眼光像火炬那样亮,形容见识远大;“目光如豆”形容眼光短浅。
“不容置喙”与“不容置疑”:“不容置喙”是不容许插嘴;“不容置疑”表示不容许有什么怀疑,表示论证严密,无可怀疑。
“事倍功半”与“事半功倍”:“事倍功半”形容费力大而收获小。“事半功倍”,语素与前者完全相同,但位置不同意思就完全相反了。
“不以为然”与“不以为意”:“不以为然”是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轻视;“不以为意”指不放在心上,表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态度。
9.轻重适当
有些成语词义较轻,有些成语词义较重,这就要求根据特定的语言环境选用轻重适度的成语,以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如:
“坐享其成”与“不劳而获”:“坐享其成”指自己不出力而享受别人的劳动成果。“坐享其成”的人其思想行为是可以通过劝导加以改正的,语义轻。“不劳而获”是指自己不劳动而获取别人的劳动成果。“不劳而获”多用于剥削思想严重的人,语义要重。
“无可非议”与“无可厚非”:“无可非议”指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无可厚非”指不可过分指摘,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
10.功能混乱
每个成语由于自身的词义和词性不同,因而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也不同,有的只能做谓语,有的只能做修饰语,有的能带宾语,有的则不能。如:
“漠不关心百姓疾苦”,“漠不关心”不能带宾语。
“司空见惯了腐败现象”,“出奇制胜敌人”均不正确,“司空见惯”“出奇制胜”都不能带宾语。
怎么样,你有没有一丢丢怀疑人生的小念头呢?
希望你掌握了成语运用的正确姿势哦,是时候去挑战一下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