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种小外企采购中心连财务都没有,全部外包给了咨询公司,有时候要涉及开发票的事宜,也是咨询公司来开。以前这项工作的模式很简单,就是:
我给开票信息->他们开具发票
即最简单的输入输出模式,so easy,按照这个流程走很长一段时间都没啥问题。
结果有一次,他们不小心把把开票信息弄错了(把客户的税号遗漏了一位),吃一堑长一智,从此这个业务流程变成了这样模式:
我给开票信息->他们填发票信息 ->发回给我确认-> 开具发票
其实就是在中间插入了一个给我确认的步骤。
这样似乎也很合理,为了避免出差错,正式提交之前先给开票人确认一遍,确认无误再开,总比开错再来补救要好。
刚开始我也是担心他们再次开错,所以每次都去确认,但隐隐觉得哪里又不对。
如果这个逻辑成立的话,那我也可以要我的客户确认一遍开票信息,客户也可以要求他们的财务确认一遍,这么多人层层把关之下,能够确保万无一失。
初衷虽好,但事实上造成了极大的内耗,本来只需要一个人检查的工作,变成了无数个人重复做,浪费每一个人的时间,而大家的真实目的只有一个,甩锅。
万一哪一天真的又开错票了,咨询公司说,你看,我是按你确认的开的,别怪我。后面的人也可以拿同样的话说给下一步的人听,最后就变成了谁要开票的,就是谁的错,成功把锅甩给了客户,这不啼笑皆非吗。
所以,这个“确认”的工作一开始就不能答应,因为开票人的职责就是按照开票信息把票正确开好,自己有义务检查,独立承担责任,而不是为了避免承担责任把别人拖下水。
这种现象其实在职场中普遍存在,浪费了每个人的时间。我们之所以每天忙不过来,是因为把大量本属于别人的工作给做了。
经历这件事,我不禁想起了了我以前看过的一本时间管理的书《小强升职记》里提到的一个概念“猴子管理法则”。
“猴子管理法则”的发明人比尔翁肯 (Bill Oncken)提到,很多人经理人在忙得不可开交时,却发现下属却在优哉游哉地打高尔夫。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经理人把原本属于下属该做的事情全部揽在自己身上了。
他所说的“猴子”是指“下一个动作”,当猴子在谁身上的时,谁就有义务去看管这只猴子,也就是要去做下一步动作。
比如,当你在走廊上遇到下属,下属说,老板,我想和您谈一谈,我现在遇到了一个问题。当你花了一个小时听他说完,既耽搁了原来的事情,又发现这个事情暂时解决不了,于是说“我考虑一下吧,回头再和你谈”。
猴子本来是在下属背上,谈话的时候,猴子的两只脚就分别搭在两个人背上,等谈完时就成功跳到了你背上,你接下了这只猴子,结果就是下属天天问你,老板,考虑得怎么样了,你变成了下属的下属了。
正确的做法是,不要接这只猴子,把这只猴子送回去。
当下属问你,我遇到了问题,应该怎么办?
你应该问,你觉得应该怎么办呢?
下属说,我就是不知道怎么办才问你的啊。
你说,不会吧,你一定会有更好的办法的,你再花点时间研究一下,明天带几个方案过来我们再讨论。
这样,你成功把猴子送回给了下属。不然的话,猴子在你身上,你要花自己的时间去解决,而且要被下属追着问进度。这样的后果是,你占用自己的时间把下属的工作做了,而且下属得不到成长,以后永远都会依赖你。
你只有把猴子送出去,让下属自己看管,让他成长,以后你才会轻松。
如果你是一个老板,下属每件事都要请示你,老板,你觉得怎么样。这样你身上就会背满无穷无尽的猴子。
整本《小强升职记》看完,十年过去,其他都不记得了,只记得了这个“猴子管理法则”,自此记住不要把猴子往身上揽。
虽然“猴子管理法则”是针对上司管理下属的,但依然能广泛运用于所有层级关系中。
上面的发票案例中,咨询公司的会计对自己检查发票的能力有所怀疑,于是想依赖我来确认,把猴子甩到我身上了,而我要做的是告诉她,你照着我给的开票信息开,开完之后确认是一致的发给我就好了,不用再给我确认了。这样成功把猴子送出去了。
女朋友问你,今晚吃什么,你可以问她,你想吃什么?
同事有问题找你帮忙,要先问他,你自己有什么想法没有,而不是为了证明自己厉害直接帮他做了,否则以后他会永远依赖你,一有问题就找你。
下属拿A和B两个方案来问你,要你定夺,你应该要问他,A和B各自的优势是什么,你自己觉得哪个好一点,理由是什么?
只要你够老油条,你甚至可以对老板施展“猴子管理法”,比如老板问你,这个月的目标没有达成,你打算怎么办?你也没有什么办法,你可以问老板“我想先听听你的建议”,成功又把猴子送给老板了。
“猴子管理法则”不是要你一味地送走猴子,而是定下了五个规则:
规则一:“猴子”要么被喂养,要么被杀死。否则,他们会饿死,而经理则要将大量宝贵时间浪费在尸体解剖或试图使他们复活上。
规则二:“猴子”的数量必须被控制在经理有时间喂养的最大数额以下。下属会尽量找时间喂养猴子,但不应比这更多。饲养一只正常状况的猴子时间不应超过5~15分钟。
规则三:“猴子”只能在约定的时间喂养。经理无须四处寻找饥饿的“猴子”,抓到一只喂一只。
规则四:“猴子”应面对面或通过电话进行喂养,而不要通过邮件,文档处理可能会增加喂养程序,但不能取代喂养。
规则五:应确定每只“猴子”下次的喂养时间。这可以在任何时间由双方修改并达成一致,但不要模糊不清。否则,“猴子”或者会饿死或者最终回到经理的背上。
这里的经理和下属的关系,其实是可以替换为有合作关系的双方,可以依据这五个规则定下喂养猴子的规矩,避免猴子在错误的人身上被饿死或者累死喂养人。
比尔翁肯还根据下属和上级之间猴子看管程度,订了一个自由量表,高到低依次如下:
5、独立行动,定期例行报告(最高层级)
4、先请示,获得上级授权后行动(意味着报告频率超过例行报告)
3、提出行动建议,按照上级最终的决定行动
2、请示要做什么
1、等待指令(最低层级)
大家如果换位思考就知道,老板最喜欢什么样的下属,就是能够帮老板节省时间的。1肯定是最不喜欢的,猴子还在老板背上,从3开始变得独立,是老板喜欢的类型,全世界所有老板都喜欢员工带着答案去找他,而不是单纯地来问老板怎么办。
4、5已经是老板信任的类型,可以让其放手去做,如果在3充分做得好的情况下,是很容易上升到这两个层级的。
《小强升职记》里只提到了“猴子管理法则”和比尔翁肯这个人,我一直想知道比尔翁肯有没有写“猴子管理法”方面的书,但搜遍全网也没找到,后来通过英文名Bill Oncken找到原来他正式的名字叫William Oncken(Bill是William的昵称嘛),难怪找不到。
顺藤摸瓜之下找到了他写的书Monkey business:Are you controlling events or are events controlling you?
中文版也被我找到了,叫《别让猴子跳回背上》。
这本书的内核其实并不是讲如何把猴子送出去,而是讲如何让下属成长,使其变得独立,能够自主承担责任,自己看管好自己的猴子,而不是一味的把猴子都往老板身上送。
大家如果想要进一步了解“猴子管理法则”,可以买这本书回去看。
本文由拔丝英语网 - buzzrecipe.com(精选英语文章+课程)收藏,供学习使用,分享转发是更大的支持!由 史蒂芬的专栏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