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高考阅读理解的命题思路~

高考阅读的题目设置并不是随心所欲,而是和每种文体的重要信息直接相关的。
 
不少老师都对这个观点很感兴趣,今天就结合刚让学生练完的2017年全国三卷的阅读真题来聊一聊。
 

聊一聊高考阅读理解的命题思路~

 
A篇属于应用文,文本特征主要就是提供特定的信息,所以题目的设置主要就从这篇文章的重要信息出发。
 
比如第一题的活动时间、第二题的活动内容和第三题的特殊要求。
 

聊一聊高考阅读理解的命题思路~

因为都是细节题,基本上靠关键词定位和简单的同词复现和同义替换就可以解决,难度不大。
 
 
B篇属于记叙文,讲“电影院即将被关闭,观众们一起看完最后一场电影后像往常一样打扫影院”。
 

聊一聊高考阅读理解的命题思路~

在看具体的题目之前,我想先请大家停下来想一想:
 
对于这么一个故事来说,最重要的信息是哪些?
 
我想除了我已经介绍过的故事大意,起码还有以下3条:
 
1.为什么电影院要关闭?或者说关闭之后要干嘛?
2.关闭的时候发生了什么?
3.人们的反应如何?
 
对应到记叙文的文本特征,也就是:关键情节(起因、经过、结果)和人物的反应(具体行为和主要态度)。
 
所以4个题目中,第4题考情节(起因)、第6题考关闭的原因或者说结果、第7题考人们的态度。
 

聊一聊高考阅读理解的命题思路~

那第5题考的是什么呢?
 

聊一聊高考阅读理解的命题思路~

从文章来看,因为第二段提到了最后播放的电影是The Last Picture Show,所以对读者来说自然而然就会产生疑问:
 
为什么是这部电影?
 
因此这道题归根结底,还是考察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关键之处。
 
有了这个思路,下次拿到一篇记叙文,我们也可以先试着梳理一下情节,找到重要的信息。
 
 
 
C篇属于说明文,讲的是黄石公园决定重新引入灰狼,勉强可以算是一篇新闻报道。
 
既然是新闻,那么开篇的导语肯定就是要考的,也就是主要讲了件什么事,所以第8题上来就问了主旨大意。
 

聊一聊高考阅读理解的命题思路~

再回到新闻的细节上,对“重新引入灰狼”这件事,我们作为读者肯定想知道:
 
1.为什么要引入灰狼?目的何在?
2.既然是重新引入,那就说明以前是有灰狼的,既然有,那为什么后来又没有了?
3.引入灰狼这个措施,到底能不能真的解决问题?
 
既然读者想知道,那作者就有义务回答,否则就不算合格的新闻作者,或者说至少算得上是缺乏读者意识。
 
因此剩下的题目中,问的就是这些关键信息。
 

聊一聊高考阅读理解的命题思路~

其中第9题虽然以词义猜测的形式出现,但本质是还是在回答:
 
为什么原来有灰狼后来没有了?(也就是上面提到的第2个疑问。)
 
第11题虽然没有直接考察措施的效果,但却用作者的积极态度,从侧面对其进行了肯定。
 

 

最后的D篇和C篇载体上一样,但话题不同,从人与自然转向了人与社会,这也符合高考命题需要兼顾三大主题语境的基本要求。
 

聊一聊高考阅读理解的命题思路~

内容讲的是建立移动实验室DriverLAB,从这个话题出发,关键的信息就包括:
 
1.建这个实验室的目的是什么?
2.这个实验室要做些什么?
3.做了这些事之后效果如何?
 
对应到题目中,虽然难度不同(有细节有推断)、设问方式也不同,但其实也就是考的这些内容。
 

聊一聊高考阅读理解的命题思路~

其实整体思路和C篇是差不多的,整合一下基本上就是what、why和how。
 
但因为是同一张卷子,所以即使考察的体裁要点相同,设问方式也会变化。
 
比如都考新闻导语(主旨大意),C篇问的是What is the text mainly about? D 篇直接问合适的标题。
 
这也是需要给学生归纳总结的地方,哪些题目看似不同,其实本质上是一样考点的。
 
此外,作为老师,我们平时拿到一篇文章,其实就可以结合它的文体和主要内容来分析,哪些是重要信息,然后分别命制相应的题目来考察。
 
现在的高考阅读表面上看起来学生好像只需要凭关键词定位就可以解题,貌似不需要读懂全文,但如果真把所有题做对,其实也是需要把握文章主要信息的。
 
那反过来,平时训练的时候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根据文体和话题梳理重要信息,那考试的时候是不是就容易选出正确答案啦?
 
与此同时,如果我们平时练习就只顾解题本身不关注题目和文本的练习,对学生来说做题就缺少了一个主题意义的统领,变得很零碎,无法训练出读懂文章主要信息的能力(阅读能力)。
 
基础差的学生,因为语言能力有限,甚至很可能连关键词定位的技能都用不好,做对题自然很困难。
 
所以归根结底,即使只需要选ABCD,也最好还是把文章的主要信息读懂比较保险。
 

 

好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
这篇文章因为只用到了一套题来分析,所以对各个体裁的考点归纳不够全面。
 
而且都是我自己的想法,也不一定就是完全正确的。
 

本文由拔丝英语网 - buzzrecipe.com(精选英语文章+课程)收藏,供学习使用,分享转发是更大的支持!由 陪你写首诗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最后编辑于:2022/4/25 拔丝英语网

admin-avatar

英语作文代写、国外视频下载

高质量学习资料分享

admin@buzzrecip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