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是先辈们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影响着今日之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国际交往中的角色愈发重要,英语学科对我国培养具有跨文化理解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英语教师正肩负着培养新时代人才的重要使命。 基于此,英语教师应从课堂做起,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这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兴趣,更能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优秀的跨文化交际人才奠定基础。 基于以上思考,笔者对我校中高年级学生进行了英语课堂中融合传统文化相关的问卷调查。综合调查问卷结果及我校现阶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现状,得出以下结论: ● 绝大部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有兴趣,并且学习兴趣较高。 ● 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在英语课中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必要,并认为应该学习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 大多数学生认为在英语课中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是用英文传播文化,拓宽知识面的同时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爱国情怀。 ● 大部分学生希望通过英语课中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 ● 大多数英语课堂中,中西方文化是有分裂现象的,学生获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途径较为单一。 ● 大多数英语教师在授课时,偶尔会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并且多为书上内容。 ● 大部分学生不会或只能用英语介绍一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学生希望在英语课中学习传统节日习俗、名胜古迹、民间艺术、饮食文化、中华经典故事等内容,并希望开展古诗词翻译创作活动。 ● 大部分学生更愿意通过情境对话、角色扮演及小组交流讨论的形式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结合调查结果,笔者在课堂中开展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英语课堂的实践研究。 一 谚语与诗歌 利用课前热身时间,给学生欣赏一些传统文化中的谚语及诗歌,将它们翻译成英文并带领学生朗读,体会语言之美、感悟句中哲理。例如——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The early bird catches the worm. 骄傲使人落后 Pride…
巧用多样文化元素,让中华传统之美在英语课堂落地生根!| 案例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