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完今天的文章,你会了解到:
• 政府推出“双减”政策的直接目标和长期目标指向哪里;
• “补习班”可以有哪些不同的英文表达;
• 如何简洁地表达“没有用、没有效果”。
导语
各位好,随着 7 月底的一份文件落地,今年以来已盛传好久的传闻终于成真,其杀伤力甚至比起传闻还要狠。这份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坊间称其为“双减文件”——一是减学生的作业负担,二是减学生的校外培训负担。有些从事教育培训业的朋友称“这是在原地宣布一个行业的死亡”。
最近,关于这份“双减文件”的热度丝毫不减,而且还有愈发出圈的趋势。老师和家长们看到的是以后寒暑假以及周末都无法补课,以及平时的补课时间也限制在两小时内。但是资本市场还看到了其他问题——随着文件中对有关教育培训的各种资本化运作 say no,引发的不仅是那些已经在海外上市的教培标杆企业(诸如新东方、高途 、好未来等)股价直接“跳水”,相较于年初,股价缩水超过 90%;而且还有许多被资本力捧的明星教培企业还未熬到上市这一天,就很有可能在高光时刻就突然“猝死”。
比如,这份文件里明确规定,“线上培训机构不得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惰化学生思维能力、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不良学习方法”。这使猿辅导、作业帮等一些靠搜答案起家的教育平台,一夜间断了它们的发展根基。又如,文件中还指出,“严禁聘请在境外的外籍人员开展培训活动”。这使 51Talk、VIP KID 等凭借境外的外教开展一对一线上英语课的培训机构,在商业模式上直接判了斩立决。
总之,我个人的感受,这份长达 30 条的文件是我近年来所读到的信息量最大,表述也最明确、最具体的一份中央文件。由于其中内容涉及方方面面,信息密度之大,这里甚至来不及给大家做完整的梳理,借用各家外媒比较概括性的描述就是“中国对课外辅导行业的一次重击”。
当然,就这些问题最近也少不了一些外媒的评论。今天讲解的这篇就选自彭博社——Banning Tutors Won't Fix China's Schools。标题就直接亮明观点“禁止校外补课,不能解决中国的教育问题”。
本文作者 Adam Minter 是彭博社的专栏评论作家。借着这篇文章,让我们来看看他为什么对这一新政策持消极态度?以及从一个西方的国际性视角,思考它能够对我们东方的教育制度提供一个怎样的比较性观点?
原文
先来看下原文,看看自己能读懂多少:
Banning Tutors Won't Fix China's Schools
The government wants to reduce anxiety and inequality in education. Its latest plan won't do either.
In late Jul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decreed that companies in the after-school tutoring industry could no longer make a profit, raise capitalor go public. The goal was to reduce pressure on parents and children consumed by a fear of falling behind in China's ultra-competitive education system. In time, officials hope, a more equitable system will encourage couples to have larger families and boost the country's lagging population.
These are worthy goals. But the government has misdiagnosed the problem. "Cram schools" are a rational response to a system that lacks the resources to meet the needs of an ambitious middle class. A ban will in all likelihood force the private industry underground, where wealthy parents will have the means to hire tutors. That will leave middle-class parents, already anxious about the future, priced out of one of the few services that they think will boost their children's chances of success.
标题
这篇文章的主旨,正如标题所点出的:
Banning Tutors Won't Fix China's Schools
禁止课外辅导教师并不能解决中国(基础)教育面临的问题
首先,对于“禁止、打击”这一动作,除了彭博社这里的 ban,各家外媒报道还使用了不同的表达,比如路透社用的是 bar:China bars for-profit tutoring in core school subjects
《华盛顿邮报》用的是 crack down:Why China is cracking down now on after-school tutors
《经济学人》用了 clamp down:China is clamping down on cram schools
同时,crack down 和 clamp down 中间空格去掉,还可以作为名词使用:
比如《金融时报》:China's education clampdown threatens to aggravate youth unemployment
《卫报》:China’s crackdown on tutoring leaves parents with new problems
再往后看:
tutor /ˈtjuːtə(r)/ 作名词时,字典中一般解释为家庭教师、私人教师。实际上,这里指的不单是一对一的私人教师,还可以泛指所有从事课外辅导的教师。因此,“课外辅导”或“课外培训”,英语中可以有以下几种说法:private tutoring、tutoring、after-school learning/tutoring、after-school education 等。
另外,顺带辨析一个近义词 extracurricular /ˌekstrəkəˈrɪkjələ(r)/ 是形容词,拆词合意:curricular 表示“课程的”,加上前缀 extra-(...之外),合起来就表示“课外的”。
一般来说,extracurricular course 和 after-school tutoring 的区别在于,after-school tutoring 指的是学科类校外培训,即辅导中高考需要考的科目。而 extracurricular course 指的是非学科类课程,比如钢琴、舞蹈、书法等。
但是 extracurricular 如果搭配 private tutoring,就和 after-school tutoring 成了同样的意思,如《卫报》的文章里有这样的表达:
回到标题,这里的 tutor 字面意思就是那些补课的辅导教师,而这里所谓的 banning tutors 实际上表示禁止或打压校外的学科类培训。
fix /fɪks/ 作动词时,表示修理,解决(某事物存在的顽疾),类似于 solve、settle 等。比如:Ellis was able to quickly find and fix the problem. 埃利斯马上就找到并解决了问题。
school 大家都知道表示学校,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 school 所涵盖的学校类型特指从幼儿园到高中这个阶段(K12 阶段:Kindergarten - Grade 12)的学校。所以,标题中所谓的 China schools,其实指的就是中国的 K12 教育,即基础教育。
因此,标题中作者旗帜鲜明地指出:禁掉校外的学科类培训,也解决不了中国基础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下面导语部分一言以蔽之:
导语
The government wants to reduce anxiety and inequality in education. Its latest plan won't do either.
政府希望减轻公众的焦虑感以及教育中的不公平现象,但是此次出台的最新方案也不足以实现该目标。
这个导语相当于是对标题 Banning Tutors Won't Fix China's Schools 的进一步解释。
名词 inequality /ˌɪnɪˈkwɒləti/ 表示不平等,它有个近义词叫 inequity,相当于更正式版本的 inequality。
do 在这里的意思就是可以接受、适合、够用(to be suitable or be enough for sb./sth.),比如:These shoes won't do for the party. 这些鞋不适合这个派对。所以,do 可以用来简洁地表达“没有用、没有效果”。
正文
接下来我们正式进入第一段,作者首先介绍了本文的背景。
In late Jul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decreed that companies in the after-school tutoring industry could no longer make a profit, raise capital or go public.
7 月下旬,中国政府颁布了一项政策:课外辅导行业的公司不得再登记为营利性机构,也不得融资或上市。
decree /dɪˈkriː/ 作名词时,表示法令、政令。比如,颁布/签署法令:to issue/sign a decree。而本句中作动词,表示裁定、判决、颁布(to decide, judge or order sth officially),一般搭配 decree (doing) sth. 或 decree + that 从句。比如,政府下令进入紧急状态:The government decreed a state of emergency.
make a profit (from/on sth.),表示(从……中)获利。中间还可以加各种形容词,比如:The company made a healthy profit from/on the deal. 公司在这笔生意中获利颇丰。
raise capital 表示募集资本,即引入外部的资本对企业投资。
go public 表示(公司)上市,公开出售股份(to start selling shares on the stock exchange)。
作者所指的“不得营利”,对应的是文件中的第 13 条:“坚持从严审批机构。各地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
其实对于营利性或非营利性机构,二者最本质的区别就是非营利性机构不得分红。这将导致此类教辅机构背后投资者的钱将有去无回。因此,最近一系列的资本都正逐步从这些教辅企业中撤资。
文件中还指出:“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此外,还强调上市公司以及外资不得通过各种形式来投资或购买学科类培训机构的资产,而且对于目前已违规的公司,要进行清理整治。所以,这个政策它不是既往不咎,而是溯及过往的一个总清算。这部分对资本运作的明确规定,显然是最触动像彭博社这类财经媒体的神经。
The goal was to reduce pressure on parents and children consumed by a fear of falling behind in China's ultra-competitive education system.
中国父母和孩子极为担心在竞争激烈的教育体系中掉队,而这项政策的目标旨在减轻他们的这种压力。
consume /kənˈsjuːm/ 在这里是个熟词僻义,表示使充满(某种强烈的情感)(to fill sb. with a strong feeling)。它常用于搭配 sb. is consumed by/with sth.,表示某人充满了一种……的情绪。比如,卡罗琳深感内疚:Carolyn was consumed by/with guilt.
此外,还可以说 sth. consume sb.,表示某种情感充斥着某人的内心,所以上面的例句可以改为 Guilt consumed Carolyn.
ultra- /ʌltrə/ 作前缀时,表示极,超过某限度。相当于 extremely。比如,超现代:an ultra-modern;极其谨慎:ultra-cautious;紫外线的:ultraviolet。而文中的 ultra-competitive 表示竞争极为激烈的。此外,“竞争极为/异常激烈”还可以表达为 hyper-competitive,如《卫报》的一篇导语:Public largely sceptical about effectiveness of move last mouth aimed at reducing pressure in hyper-competitive education field。
除了希望减轻教育焦虑,中国出台这项政策背后还有一个更大的背景:
In time, officials hope, a more equitable system will encourage couples to have larger families and boost the country's lagging population.
官员们希望,有朝一日,通过建立一个更加公平的教育体制,可以鼓励夫妇积极生育,以提高中国增长乏力的人口数量。
in time 可以表示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迟早,最后,终于(after a period of time when a situation has changed),类似于 eventually。比如,They learned to accept their stepmother in time. 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学着接受他们的继母。
equitable /ˈekwətəbəl/ 是形容词,表示公平合理的、公正的(treating all people in a fair and equal way)。类似于 equal,但是两者又有所区别:equitable 不仅更加的正式,而且在意涵方面,equitable 除了包含 equal(平等的,同等的)的意思,还具有 fair(公正的)的意思。
此处 a more equitable system 指的是一个更加公平的教育体制。政府希望以此鼓励中国的夫妇可以拥有“更大的家庭”,也就是鼓励生育,促进人口增长。
boost /buːst/ 是个很常见且实用的动词,表示促进、使增长、使兴旺(to make sth. increase, or become better or more successful)。比如:The movie helped boost her screen career. 那部电影有助于她的银幕生涯的发展。它的近义词还有 facilitate、promote、enhance、raise、lift、elevate 等。
lagging /ˈlæɡɪŋ/ ,我们很熟悉它的动词 lag ,搭配 behind 表示滞后、落后于,比如,英国被欧洲其他国家落在了后面:Britain is lagging behind the rest of Europe。而在这里,它的现在分词作形容词时,就表示缓慢增长的(slowly growing)。
根据中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明显放缓——2020 年全国总人口约为 14.4亿,过去十年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 0.53%,低于 2000 年至 2010 年的 0.57%。此外,出生人口数量也持续下降。2020 年,我国出生人口 1200 万人次,创 1962 年以来的新低。即便生育限制措施有所调整,我国每年出生人口数量自 2016 年以来仍然持续降低。
所以回顾一下,第一段围绕“双减”政策及其出台的背景展开,不仅点出了政策中的重点,也拎出了政策背后的初心——一方面,给学生和家长减压、减负;另一方面,希望更加公平的教育制度能刺激中国的夫妇们多生娃,缓解中国日渐凸显的人口问题。
接着来看第二段,是作者对于该政策的看法:
These are worthy goals. But the government has misdiagnosed the problem.
这些目标都是有价值的,但是政府却误诊了问题。
worthy /ˈwɜːði/ 作形容词,表示值得尊敬的,值得注意的,值得赞赏的,常见搭配: be worthy of sth. 表示值得(或应得)……的。比如:A number of the report's findings are worthy of note. 这份报告里有些调查结果值得注意。
misdiagnose /mɪsˈdaɪəɡnəʊz/ 来自于动词 diagnose(诊断,判断),加上表示“错误”的前缀 -mis,就表示误诊,错误判断(to give an explanation of the nature of an illness or a problem that is not correct)。
作者承认,上一段所述的制定该政策的目标本身是有价值的。但是,他认为政府开出的“方子”不对症,是对中国教育顽疾的误诊。为什么这么说?作者下句就给出了解释:
"Cram schools" are a rational response to a system that lacks the resources to meet the needs of an ambitious middle class.
目前的教育体制缺少望子成龙的中产阶级所需的教育资源,而“补习班”是对此的一种合理应对方案。
这句句首又出现了“辅导班”的另一个表达:cram schools。
cram /kræm/ 是动词,本义为把……塞进、挤满、塞满,可引申为(为应考)死记硬背,临时抱佛脚(to learn a lot of things in a short time, in preparation for an exam)。比如,为了期末考试拼命复习:cram for final examination/semester finals。
因此,cram schools 就是为了应试而进行强化学习的辅导班,相当于 after-school tutoring。
相应地,“教育培训公司”可以表达为 cramming companies,“补课”则可以直接表达为 cramming。比如《经济学人》在最近关于“双减”的文章中有这样一句:As many of them see it, cramming is not optional. Exams for entry to senior high schools are fiercely competitive. 正如许多人所看到的,高中入学考试竞争激烈,因此补课并不是可有可无的。
rational /ˈræʃnəl/ 是形容词,表示(行为、思想、决定等)合理的,理性的,明智的。a rational response to sth. 表示对...的理性回应,其实就可以理解为“一种合理的应对方案”。
middle class 表示中产阶级,中等收入阶层。相应的,lower class 表示下层阶级;upper class 表示上层阶级;working class 表示工人阶级。
所以,作者的核心观点就是“存在即合理”。这种填鸭式的课后补习学校之所以能普遍存在,原因就是现有的教育体制存在巨大缺口——无法给望子成龙的中产阶层提供能够满足其需求的教育资源,比如在公立学校中,无论是师资还是教师。为自己孩子投入的时间都是有限的。由此,遍地开花的培训机构应运而生。就像《卫报》所说:
“Because of the one-child policy, urban families used education as an investment channel, to reproduce the privileges of cultural capital – good universities, studying abroad. They need the private tutoring [because] it’s so competitive.”(由于一胎政策,都市家庭把教育作为一种投资渠道,来再现文化资本的特权——好的大学,出国留学。他们需要私人辅导,因为竞争太激烈了。)
A ban will in all likelihood force the private industry underground, where wealthy parents will have the means to hire tutors.
这项禁令极有可能会迫使私人培训行业转入地下,在那里,有钱的父母仍有钱聘请私教。
in all likelihood 表示几乎肯定地,极可能地(almost certainly),相当于 very likely、extremely likely。比如:If I refused, it would in all likelihood mean I'd lose my job. 如果我拒绝,那我十有八九会丢掉工作。
underground /ˌʌndəˈɡraʊnd/ 作副词时,字面意思在地(面)下,引申义就是隐匿地,隐蔽地(in or into a secret place in order to hide from the police, the government, etc.)。常见搭配 go underground 表示转入地下。文中这里 force sth. underground 其实是 force sth. (to go) underground,中间省略了to go。
means /miːnz/ 一般表示方式、方法、途径,但它做复数的时候,还表示财富,钱财(the money that a person has)。have the means to do sth. 就表示有钱做某事。比如,I don't have the means to support a family. 我没有钱养家。
再拓展一下,如果是表达“付不起”,除了常见的 can't afford,还可以表达为 beyond one's means。比如,私立学校的费用是大多数人无力支付的:Private school fees are beyond the means of most people (= more than they can afford) .
回到文章,既然课外补习机构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那么作者认为,眼下的一纸禁令, 极有可能会迫使这些课外辅导行业“转入地下”。而在补课行业转入地下后,有钱的家长照样有办法给孩子请家教。所以,在作者看来,这项政策似乎治标不治本,甚至还可能导致教育培训行业愈演愈烈、两极分化。在这过程中,谁会是最大的受害者?我们接着看:
That will leave middle-class parents, already anxious about the future, priced out of one of the few services that they think will boost their children's chances of success.
该禁令会使中产阶级父母再也无法负担补课班的高昂费用,他们原本已经对未来十分焦虑,而补习班是他们认为能提高孩子成功几率为数不多的机会之一。
本句的主干句式是 sth. will leave sb. 某事物将使某人处于某种状态。主语 that 指代的就是此次出台的禁令。而状态就是 priced out of one of the few services。
be priced out of sth. 源自英语当中的一个表达:be priced out of market 表示“在一个竞标的市场上,价低者被驱逐出场”。因此,代入本句的语境就很贴切:中国的中产家庭在校外培训禁令出台后,将会支付不起价格越来越高且为数不多的“地下”校外辅导课程。
小结这一段,作者的推论很清晰——“双减”政策的颁布与否,其实对于收入底层的那些民众影响倒是不大,甚至会特别支持这项政策。因为新政出台意味着中产阶层的家庭也无课可补、无钱可补,由此可以缩小低产阶级与中产阶级家庭间的差距。
但是在中产阶层和富裕阶层间的反响就不一样——无论应试教育如何改革,富裕阶层都有条件获取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因此,中产家庭和富裕家庭在教育上的差距就会被拉大,可能会面临更大的教育资源不公。当然了,这也只是作者的一面之词,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下你们的想法。
最后,为大家总结一下今天的几个语言点:
• 表达“打击、取缔”,动词(短语)可以表达为 bar,ban,crack down,clamp down,名词可以用 crackdown,clampdown;
• “课外辅导”可以表达为:(extracurricular) private tutoring、after-school tutoring、after-school education 和 cram school 等;
• “付得起”可以表达为 have the means to do;而“付不起”则是 beyond one's means。
参考译文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在下林伯虎):精读|彭博:消灭了校外培训,就能解决中国教育问题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