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的确诊标准变了

Photo of author

By 拔丝英语网

国家卫健委日前印发了最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在之前第八版的基础上做了修订。其中有一个指标的改变,和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会有关系。

 

这个指标是 Ct 值

 

所谓 Ct 值,全称叫 Cycle threshold,循环数阈(yù)值。但大多数人一看见英文或英文缩写就晕,简单的理解,一个 Ct 值就是放大(扩增)了两倍。Ct 值 40,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把核酸扩增了 2 的 40 次方。

 

通俗一点来讲:新冠病毒这个东西的物理尺寸实在是太小了,不上点手段不太容易检测得到。那 PCR 这套活儿是用来干啥的呢?就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让 DNA 片段扩增。扩增 20 次,能不能看到?看到了,确诊。看不到?那就继续 30 次,能不能看到?看到了,好,确诊。30 次看不到,35 次能看到不?看到了,好,确诊。对于有些疑似患者,35 次没检测出来,不太放心,看不到咋办?再来两次,37 次,看到没?看到了,好,那这也算。

 

如果持续提高标准,那不少人本来真的没事儿的人都能算进去。

 

检测的标准越严,越不会有漏网,但也有很多人其实会被过度算在确诊范围内。

 

在新版文件中的定义,Ct 值小于 35 才算阳性,而旧版是 37。这里所谓旧版,是个比较模糊的说法,因为此前,在第二版中出现过 Ct 值,其他版本,比如第八版,没提及 Ct 值。

 

从 37 到 35,也就是从 2 的 37 次方到 2 的 35 次方,其差异是 2 的 2 次方,也就是 4。Ct 值取 35 是大多数国家的标准,有些国家甚至 Ct 值取 30。

 

换言之,从第九版之后,新冠病例确诊标准放松了一些,而之前,过于严格。之前,按照我国的标准,导致了不少人被确诊为无症状或轻型感染者,也可以认为假阳性过高。

 

新的解除隔离标准:

 

轻型病例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 N 基因和 ORF 基因 Ct 值均 ≥ 35(荧光定量 PCR 方法,界限值为 40,采样时间至少间隔 24 小时),或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荧光定量 PCR 方法,界限值低于 35,采样时间至少间隔  24 小时),可解除隔离管理。
新冠诊疗方案第九版

 

出院的核酸检测标准也相应做了调整。

 

Ct 值调整到 35 也不算低。标准的调整肯定是建立在长期的科学的观测和统计之上做出来的,也会一定程度降低防疫压力。

 

这是个挺让人乐观的信号。

 


题图:高品图像 GaopinImages

 

说明:为便于形象和读者说明,所用术语或许不够严谨。

本文由拔丝英语网 – buzzrecipe.com(精选英语文章+课程)收藏,供学习使用,分享转发是更大的支持!由 小众消息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Admin Avatar

本英语好文搜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此处仅作为互联网档案使用,感谢惠顾。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