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教培行业失去老师

Photo of author

By 拔丝英语网

当教培行业失去老师
来源:多鲸  作者:方大声
 
过去,暑假,是教育机构的老师们最为忙碌的时候。而 2021 年,这个悄悄过去的暑假,大量教育行业人员被迫「闲下来」。
 
当教培行业失去老师
 
教育行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尤其在线教育行业。
 
以往,90% 的中小型教培机构人数规模在百人左右,几乎没有万人级别的公司。但近年来,在线教育迅猛发展,为求快速扩张,员工人数也水涨船高。
 
根据公开报道,「双减」之前,猿辅导员工已达五万人,作业帮和学而思网校超三万五千人,字节跳动旗下的大力教育员工数已突破一万人。有行业人士预判,如行业发展态势不变,新东方、好未来、猿辅导、作业帮等在线教育企业各家员工总数都会超过 5 万人。
 
然而 7 月,「双减」落地,裁员风暴随之而来。面对不断趋严的监管政策,行业巨头也在「断臂求生」,同时给出自己认为妥善的人力解决方案。然而裁员过程,争议不断。
 
作为行业老大哥,好未来顺应大势转型,整体人数从 7 万多人缩减到了 5 万多人。据传好未来将裁撤整体的网校业务,重点聚焦培优业务,希望把培优打造成符合监管政策的本地网课平台。同时,大力精简线下规模,裁撤沈阳、长春、重庆、郑州等多个基地,争取转成线上小班。
 
多名前学而思员工在脉脉平台上爆料,虽然培优有可能保留,但是存在加签合同的「变相裁员」操作,恶意不给补偿。多个地方的学而思培优全员要求加签兼职合同,合同里面明文写了甲乙双方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且不进行赔偿,相当于从全职老师转成了专职老师。主讲不加签的话,排班上优先级会往后,所以大部分老师还是只能接受了这个安排。目前,深圳学而思的上千名老师已经联合起来,拒签合同,申请了劳动仲裁。
 
另一边,在线教育巨头猿辅导又开始了新一轮裁员,主要针对 K12 ,裁员重灾区是主讲老师和班主任老师,产研人员也有涉及,据传裁员总数大概小 1 万人,人数缩减到了 3.7 万人。根据还在猿辅导的员工说,「这段时间公司每日以 1000 人的速度递减」。但猿辅导的裁员相对「人性化」,据不完全统计,猿辅导的「优化」会提前通知,同时按照标准给出赔偿。
 
行业寒冬之下,没有巨头可以独善其身。作业帮和高途也大幅度调整了部门建制,被调整的部门强制转岗,不接受只能离开。据悉,目前作业帮人数缩减到了 2 万人。而字节跳动旗下的大力教育裁员力度之大,甚至被传闻一夜裁员 50%。但现金赔偿给到了 N+2 ,当月的绩效和下月的保险也没少,年假和调休假都换了双倍工资。
 
「双减」对教育行业而言,犹如一场大地震,企业、人才、资本都不能幸免。因变化而产生的变化、因不确定而无法预见、因各种力量因素的复杂模糊且相互牵连,在政策、疫情、资本、市场影响交错下,教育行业每个老师的心里,一团乱麻。
 
当教培行业失去老师
被裁员的教育行业老师中,既有曾头顶光环的主讲老师,也有作为在线教育公司主要人力构成的辅导老师、销售人员,还有撑起曾经这座大厦的众多职能岗位人员,比如产品、运营、设计等。
 
五年主讲老师,年薪 50 万,被裁只是一瞬间
 
主讲老师作为教育行业的「顶流」,属于头部岗位。而近一个月来,主讲老师「不是在被裁员,就是在被裁员的路上」。当政策落定,本属稀缺资源的主讲老师也避无可避。
 
安妮,32 岁,新东方在线英语主讲老师。安妮在北京读的研究生,英语文学方向,彼时就在某培训机构当助教。由于一直都很喜欢老师这个职业,也喜欢教小朋友英语,毕业之后就留在了培训行业,从助教一直当到主讲老师。这是她在教育行业的第五年,年薪最多一度能拿到 50 万。「之前从没有想过离开教培行业,现在逼不得已,只能离职。」
 
如今,她是两岁孩子的妈妈。被裁员之后,一直处于待业状态。为了照顾年幼的孩子,她还没有找正式工作,只是做私教补课。仍然怀揣教育梦想的她,本想凭五年主讲老师的资历,当个高级家教。但最近教育部发布通知称,不得以「家政服务」、「住家老师」身份违规开展学科培训。于是安妮把私教也停了,怕被举报。
 
之前她在教培机构工作的时候,还被家里人催促到公立学校当老师。但当时她觉得在培训机构的工作也算滋润,没有多想。如今,公立学校又暂时进不去,处境比较尴尬。曾经年薪过 50 万的她,感叹行业变化之快,却没有后悔过自己的职业抉择,「还是想继续在教育行业」。安妮认为自己毕竟出身新东方等老牌机构,优势明显,「总归能找到出路」。
 
刚入职三个月的辅导老师,被裁感到释然
 
在 2020 年高峰期,数据统计在线教育行业的辅导老师规模,已超 10 万。
 
所谓的辅导老师,指的双师模式下,负责维护班级群、课后答疑、批改作业、续课续费等服务的老师,也常被称之为班主任、课程规划师。近两年,各家万人级别的招聘规模中对辅导老师的需求超过半数,其次占比较多的是销售岗和社群运营类。可以说,辅导老师是被在线教育催熟的职业。
 
但辅导老师岗位流动率相对较高,每年的静态流失率超过 50%,每月流失率在 3% – 5%。离职率高的背后,与职位属性有关:一是该职位主要招聘二三线城市的应届生,应届生本身的流动率就较高;二是辅导老师岗位上班节奏和作息时间不规律,往往周末上班周中休,甚至轮班辅导、批改作业会延续到 24 点,同时辅导之外也伴随着一定销售性质的业绩压力,长期以往会劝退一波人才;三是辅导老师属于近两年的新兴职业,目前的职业发展路径和上升空间都还不完善。
 
而此次裁员,辅导老师也成为最先被裁撤的人员。小金,23 岁,北京人,上大学时候就在某培训机构实习。今年刚毕业,后入职一家在线教育公司担任辅导老师,主要面向 1 – 3 年级的学生。新工作,本有所期待。但入职培训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使用公司后台,跟踪各种文档,整理家长名单。之后,每天争分夺秒,挨个给家长打电话。「每天都会在电话里面或者微信里督促家长,让孩子去上课,询问试听的感受等等。有时候会遇上家长不耐烦,在电话中直接被骂。」
 
今年 8 月,距离他入职仅仅只有三个月的时间,公司突然解散部门,小金有种不知所以的释然。「终于不再需要再给家长打电话了,不用害怕自己没有学生续报了,不用加班到 12 点处理工作了。」
 
离职之后,小金一直在找工作。7 天时间之内,他面试了 4 家,分别是饿了么、美团充电宝地推、美团优选和一家房产租赁平台。尽管他做了很多准备,但屡屡被拒,原因多是过往经历与行业不匹配。小金表示,「很多人不求能接住上一份工作的薪资,只想很快找到一份延续职业规划的工作,但难度也很大。」
 
产品、运营、设计,我们算老师吗?
 
过去,教培行业以地面机构传统运作方式为主,但疫情后很多机构被迫生长出在线化能力或加快在线业务的投入建设,由此便催生了在线产品、技术、运营、设计等岗位的需求。大量人才,随之涌入。对此类岗位从业者来说,虽然也身在教育行业,被尊称一句「老师」,但当下,多半高不成、低不就。
 
曾供职于猿辅导的运营小王一直在疑惑,找一份合适的工作怎么这么难?他已经失业 20 天,一直都在投简历面试,但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小王本认为,教育运营能转行的岗位很多,大部分都可以快速上手,但普遍底薪都不高,也和原来工作没有任何交集。她也想过转行做中后台岗位,比如行政或者领导助理,「想稳定一点」,但被告知要应酬,也没有办法接受。
 
曾供职于某在线英语小班课机构的视觉设计师小陈也表示,找工作很难。他海投了不少家公司,基本都是已读不回。他已不敢奢望大厂,只希望找一个能匹配原来薪资的岗位,过渡工作。目前小陈已经拿到两家小公司的 offer,一家外卖公司、一家供应链金融公司,但是薪资有一定幅度降低,「感觉也不是很正规」,暂时没有考虑。
 
曾供职于某教育机构的产品经理莉莉表示,自己离开教育行业与「双减」有关系,但主要还是跟职业规划相关。她表示工作不难找,但要找个有良好发展前景的行业却并不容易。她不能接受工资低于原先水平,也不会再考虑教育行业。
 
莉莉说她手头已经有了好几个 offer,但薪酬跟原来的没法比,所以基本都拒了。「我自己也知道过去在线教育行业工资开得高,高到离谱。」一个 94 年硕士毕业的产品经理,薪资就已经是 3 – 4 万。莉莉接着说,「但这么大的心理落差,短时间内很难消化。」
 
此外,相对上述岗位,在线教育行业里的技术开发以及后端的财务、人力资源受行业影响相对较小,即使被裁员,后续求职,也较为顺利。
 
当教培行业失去老师
未知才是最大的风险。在「双减」政策落地后,最大的不确定性风险已被消除,教培行业剩下的便是一系列连锁反应中的变与不变。而对每个教培行业从业者来说,便是在变与不变中选择或去或留。
 
当下,K12 学科培训赛道虽被重压,但一系列如素质教育、职业教育、智能硬件、校内外托管、家庭教育等赛道崛起。如果对教育行业有信心的小伙伴,也可以先考虑换赛道发展,只要符合监管政策,长期来看,仍有机会。举例来说,有不少被裁员的 K12 教育公司公关,离职后去了素质教育领域的创业公司做公关,比如少儿编程、体育培训等。这些公司很多刚起步、发展势头好,正缺少公关人才。
 
除了仍然留在教育行业,考公务员、进学校也不失为一种好选择。针对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员工再就业问题 ,一线城市都在针对性地开放编制,给教培从业者一个「上岸」的机会。比如,北京在 8 月份额外开放编制内教师岗位 366 个。虽然综合考虑到应聘难度和薪资待遇等因素,这一选择并非使用大多数。但是对于很多经济压力不大的小伙伴,在经历教培行业大地震后,编制内的工作,成为优选。
 
另外,一位转型成功的数学老师在脉脉上分享了跨行业的成功转型经验。他建议,如果对专业、薪酬要求不大,完全可以考虑传统行业,比如房地产、广告业、建筑业。岗位,则可以选择市场、销售、运营。
 
教育行业政策具有明显的周期性,一个产业的兴衰又取决于是否有人才的集聚。在教培产业兴起的早期阶段,从业者的整体素质相对不高,行业通过国家政策、产业红利顺势发展起来。而今,监管趋严,意味着过热的赛道终将回归产业发展原有的规律。教育行业仍期待着,优秀的人才继续投身其中,以推动行业真正的升级周期到来。
 
而或去或留,曾经在教育行业里发光发热的老师们,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心安,即是归处。*(文中出现人物均为化名)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