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极品翻译,作为体育迷简直不要太有发言权。先来细数一下内地同胞耳熟能详的几个。号称“兵工厂”的英超劲旅Arsenal,内地翻成阿森纳,到了香港就叫“阿仙奴”。
说真的,看看这些队员名单,真是个个叫你猜不透。试想要是常年出没央视5套的京腔解说员突然手上换了张港译版的队员表,好担心他们出场名单念一半就直接辞职走人。。。 还有网球打得那么好的Nadal,纳达尔本来翻过来挺顺的,但人家港式译法偏爱用两个字,好了,这是一道超纲题目,我赌你猜都猜不出人家的港式译名叫“拿度”。不晓得他本人这个名字意下如何?
还有个跟“拿度”不相上下的体坛巨星“朗拿度”。广大70后和80后们,虎哥的无奖竞猜环节又到了。 话说朗拿度究竟是who?
什么,还没看清楚?再增加一点中国元素。。。 再补一张
再说说大名鼎鼎的"施丹",这可是虎哥儿时的偶像。什么?这么大牌你没听说过?就是既会用脚拉小提琴又会用脑袋顶人的齐达内啊。
“你叫我什么?屎蛋?!你过来,我保证不撞死你!!!” 当然,说到体育界被港式译名玩坏了的明星,知名度最高的当然是贝克汉姆。明明帅成那样的小伙子,愣是用“碧咸”两个字把人家打发了。(初见这译名时话说我作为一男的都感觉三观毁了十分钟停不下来啊) 来自荷里活的夏萍 除了体育大腕,“荷里活”的娱乐明星翻译起来更是欢乐无比。一把说来,“妮歌洁曼”“安祖莲娜祖莉”和“茱莉亚罗拔丝”基本上没有什么难度,虽然名字怪一点,尚且还能辨认。少数眼尖的大神关注港台娱乐新闻久了,甚至可以认出“毕彼特”其实就是布拉德皮特(Brad Pitt)。 但是,(注意转折来了),有那么些个名字是你哭晕在厕所加睡着醒来都猜不透的。 比如“佐治古尼”就是乔治克鲁尼(George Clooney)。这哥们多次在我们的新闻中出现,除了长得帅还这么积极进取,从环保到影视,哪哪都不缺席。
再比如,恕小虎哥无能,活活念了十遍“舒华辛力加”都无力把这个名字和施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联系起来。 还有“柯德莉·夏萍”,每见一回这名字都好想好想琼瑶阿姨,但我跟你打赌发誓十秒钟,你绝对猜不到这是谁。 好了,说实话吧,你能猜到人家就是堂堂女神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吗? 奥巴马其实本该姓欧 不止文体界的明星,就是政治人物的译名也能花样翻新。布什(Bush)在台湾叫“布希”,在香港叫“布殊”,肯尼迪(Kennedy)则叫做“甘乃迪”。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基辛格,到了台湾叫做“季辛吉”。昂山素季在台湾被翻成翁山苏姬(说实话这名字感觉挺美)。
话说现任总统奥巴马(Obama)到了港台地区连姓都改了,不过,表觉得"欧巴马"的称呼怪怪的,其实跟英文发音更接近,甚至连美国政府的官方译文都照此执行。 悉尼为什么被翻译成雪梨 地名当中,瑞士首都伯尔尼(Bern)到了台湾就改称伯恩,新西兰变成了纽西兰。这也就罢了。有没有人可以出来告我一声,为什么Sydney要翻成雪梨?难道当初是翻译敲错字了吗? 不过话说回来,“雪梨”这个译法真是出现得比“悉尼”要早,据说是早期广东移民约定俗成的称呼。直到现在,本来不说粤语的台湾官方还是用“雪梨”作为官方译名。反倒是原本用“雪梨”的香港和澳门,回归以后逐渐改用悉尼,跟大陆译法趋同。 生活中从不缺乏美 那些个生活中的牌子也能分分钟闪瞎你。“士多啤梨”吃没吃过? 我说的不是梨,是草莓(straberry)啦。 “海伦仙度丝”用没用过,哎呀,就是海飞丝啊。 TVB新闻上看到“阿尔盖达”竟然不明觉厉?非要翻成成“基地”组织你才反应过来? 还有台湾朋友喜欢的“宾士”,香港同胞口中的“平治”,刚听起来觉得这些牌子好高大上好陌生有没有,觉得连话都不敢插怕显得俺们没见识太老土有没有,但讲到最后才弄清,你们聊的无非就是个奔驰,XXX(此处beep声响起)。
说到底,港澳译名和大陆的差异,主要还是因为粤语和中文的发音。不过。虎哥发现,港人的翻译用字有时还真是不讲究,比如英文发音中常见的 [dʒa:]或者[tʃa:],翻成粤语往往成了“渣”。Jardine翻成“渣甸”,Charter叫做“渣打”。想想真不容易,一家名字里有“渣”的银行,可以做到这份上,也是蛮拼了。
最后总结两句:港台翻译的用词,很多时候以发音至上,注重用字能否最贴切地描摹母语发音,但对这些用字的中文意思全然不顾,如此这般,才能催生出“阿仙奴”“渣打银行”“碧咸”这类译界奇葩。不过,全凭这些个百无禁忌的尝试,丰富了我们的中文表达,也捧红了这些另类大牌。 (转自:哈牛堂)
本文由拔丝英语网 – buzzrecipe.com(精选英语文章+课程)收藏,供学习使用,分享转发是更大的支持!由 南京爱唯易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