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猴乔治》,“Curious George”,是一套有历史的经典绘本,其创作要追溯到上个世纪上半叶的1940年代。这套影响了几代人的经典作品,今天看来仍然如此出色。下面是国外网站对这套作品诞生与发展过程的简要介绍,供朋友们参考:
《好奇的乔治》(Curious George)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儿童恶作剧的故事,它是战时难民的创作,他们比乔治本猴更了解凭直觉逃跑意味着什么。汉斯·奥古斯托·雷伊(Hans Augusto Rey, 1898-1977)是一位自学成才的艺术家,他和他的妻子与合作者马格里特(Margret, 1906-1996)都是受过鲍豪斯(建筑学院)训练的德国犹太人。
在德国读大学时,汉斯·雷伊读过哲学和自然科学,掌握了好几门语言。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偶然的,这位不安分的博学者,同时也有绘画的天赋,开始了他在儿童书籍方面的职业生涯。法国出版社Gallimard的一名编辑欣赏雷伊为巴黎一家报纸所作的动物插画,三十多岁的雷伊将这本后来在美国出版的名为《Cecily G. and the 9 Monkeys》(Houghton Mifflin, 1942)的图画书交给了他。
1940年10月,这对夫妇刚到纽约不久,当时担任霍顿·米夫林新成立的儿童图书部门编辑的霍加斯,从波士顿赶来查看这位艺术家的作品。在精明的玛格丽特的坚持下,贺加斯同意了一份当时罕见的四本书合同。
就这样,1941年秋天,霍顿·米夫林出版了《好奇的乔治》(新书名是出版商的欢乐主意)和一本名为《如何到达目的地》的新书。《9只猴子》和又一本翻翻书《有人在家吗?》一年后随之出版。(1942年,Chatto & Windus出版了第一本英国版的《好奇的乔治》(Curious George),书名是《佐佐》:乔治是在位君主的名字,在20世纪40年代的英国,“好奇”的意思是“同性恋”。)
这套作品,我看过一两本,我的感受是:作者对于生活、尤其是对于小朋友的生活,观察是非常仔细到位的,故事的编织也是极为精妙的,故事当中小高潮一个接一个,可以说能够很好地吸引住孩子们的注意力。特别是,这样精彩的故事,并没有用到多么复杂、高级的句型和词汇,语言上来说非常适合国内小学高年级、初中的学生阅读。不信来看一段:
The hat covered George’s head.
The man picked him up quickly
and popped him into a bag.
我们看到,这段话里没有复合句,没有长词,行文简洁有力,清晰明快,符合小朋友们的阅读习惯。特别是,就连排版也注意到了语言结构,有一个略长一点的句子,就从连接词and这个地方断开,排成两行。这对于小朋友掌握句型结构,是会有不小帮助的。
好奇猴乔治这套作品,绘画风格也是非常独特的,不妨看一下:
这次分享,我还找到了好奇猴乔治的系列动画片,总共八季。
好奇猴乔治(小学初中绘本PDF+朗读MP3+8季系列动画+游戏)